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混元圣纪序与一

怀英尝爲举子知推尊孔氏矣已而脱儒冠

去爲道士以推尊孔氏者尊老子於是爲书

若干卷自开辟以来凡老子名迹变化及其

遗事微言散见於百家者摭拾诠次无遗爲

圣纪呜呼何其专且博也则诚有功於道家

者儒者嗜仕即不得专志於书往往不暇??

岖及世次年月也或有暇及此又不敢不务

差择则拘於六经而不得骋故吾夫子之道

与天地相爲无穷夫人推尊之故未有如怀

英此书者向使怀英幸卒旧业不去爲道士

则此书将爲孔氏作其有功何如哉虽然昔

太史公尝作孔子世家盖有志於此矣说者

反曰夫子之道与天地相爲无穷岂必与战

国若汉封君较乆长者则世家似不宜作而

孔氏之子孙辑所逮闻作家语孔丛子二三

书儒者亦弗甚称道至坟羊楛矢稍欲以夸

大圣人又或以其语神怪不取者然则使怀

英不去爲道士将爲书尊孔氏则亦以六经

断百氏必不能骋其博如此余以是叹息於

怀英其不幸而不得自托於孔子也夫其亦

幸而得自托於老子也夫因以爲序云怀英

姓谢氏名守灏永嘉人余同舍生也绍熙四

年八月  日陈傅良序

进表

臣守灏言太清显蹟悉资信史之洽闻浩劫

遗编必俟熙朝而大备时哉难得道不虚行

臣守灏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切以九霄之上

素号帝乡六合之外具存圣典三坟不存则

羲农之迹熄六籍旣出而周孔之业兴粤在

汉唐之盛时咸尚黄老之至教圣贤间作元

化诞敷世道交兴斯文弗坠惟混元之上圣

寳妙道之大原生天生地而莫睹其端倪神

鬼神帝而孰穷其畛域先延康赤明之劫旣

历代爲师洎有商苍姬之时复分身应化有

教无类则西胡成道至道不测则东鲁见龙

惟其知之者希无怪言之弗究旧传第测管

而窥豹後学益多岐而亡羊蔑闻藏室之全

书兹实教门之阙典臣材非入室学愧颛门

讵能驰骋乎翰墨之场不过涉猎乎艺文之

囿研精而发半鹤染翰而手屡龟搜罗三教

书编叙而爲圣纪稽考百家说订正而合眞

经计余十万言分爲一十卷抑亦古人之糟

粕庶爲後学之筌蹄虽道不在於书而舍书

则其道曷传犹迹固出於履而索履者非迹

何代然欲记乆而明远要当辩妄而归眞希

开海宇之昏蒙必藉风雷之号令恭惟

皇帝陛下离明继照天德出宁运阴阳不测

之神行清静无爲之化祖禅父而父禅子振

古无双人法地而地法天与道爲一迈唐虞

成周之盛见典章文物之隆矧片善之不遗

苟寸长而必録臣聿怀千载之遇辄效一得

之愚藐尔涓埃傥容着丙部之録美兹芹菽

觊获尘乙夜之观臣所编

太上老君混元圣纪谨随表投进以

闻臣守灏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绍熙二年三月

日观复大师高士臣谢守灏上表

宋观复大师高士谢守灏编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

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

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其随方设教历

劫爲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然垂世立教应

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其可无记述乎夫何

纪传率多疏略如司马迁史记班固古今人

表刘向之载列仙嵇康皇甫谥之叙高士与

夫葛稚川之神仙传暨集仙总仙等传例皆

蔑裂百不具一尹文操编圣记八百二十章

贾善翔传犹龙析爲百篇虽记述颇详而枝

蔓旁引首尾失次其间取舍未免乖违二三

其说览者滋惑每一披卷爲之感慨诚教门

之阙典也今不揆愚陋编考三教经典传记

究其源流仍序历代崇奉之事编爲圣纪冠

以年谱若夫五太之初九皇之始眞文未兆

载籍叵详今始纂书史所载老君应世之岁

月述其年谱於左

天皇

皇甫谧三五历云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

二头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

一万八千岁徐整三五历纪云元炁肇始

有神人号天皇时老君降世号通玄天师

一号玄中大法师唐翰林学士承?乐朋

龟撰靑羊宫记云太上玄元老君应运降

迹与天皇爲师上清下浊之初开相离未

远六合八紘之乍坼相去未遥正方圆上

下之形定洪荒朴略之状川新融而水仍

晦土始结而石未坚配四海於四神付五

行於五帝

地皇

老君下降爲师号有古大先生唐纪云是

时乾象犹低坤形仍薄立极定位敷化建

功我太上老君屑迹下降与地皇爲师分

配刚柔制定寒暑地增博厚天益高明圣

力无穷神功靡测万木甲坼万草勾萌羽

族毛群区分於兑离之位介虫鳞类支分

於坎震之宫

人皇春秋纬作\/九头纪

老君下降爲师号盘古先生三五历纪云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开辟

盘古在其中後乃有三皇此三才之始也

唐纪云已踰靑海之年又离靑海之岁二

圣旣理四表生光我太上老君博施济衆

与人皇爲师三百六十之川初分血脉一

万五千之策乍配偶奇三壬三乙之神离

胎於水木六丙六辛之将出孕於火风一

百五十六代四万五千余年始称通玄天

师再号金阙帝君三名盘古先生

五龙纪五姓玉皇通\/一历勾龙纪

连通纪六姓或作连遥纪春秋纬及\/河图五皇历皆作连通纪

合雄纪三姓春秋纬作含雄纪\/初置天地经作合雄纪

五姓纪河图云通纪五姓是谓五姓\/纪春秋纬有摄提纪而五姓

纪又序次\/羌一纪

叙命纪四姓置天地经作厚\/纪玉皇历作玄命纪

修飞纪九姓河图\/作居方氏

因提纪河图作\/提挺纪

禅通纪七十二姓河\/图作通姓纪

流讫纪史记索隐三皇纪云流讫\/纪当黄帝时制九纪之间

按河图代姓纪太古者生民之始也男女姤

精以女生爲姓始三头谓之合雄纪生号三

世合雄氏没子孙相传记其寿命是谓叙命

纪通纪四姓生子二世男女衆多群居连通

是谓连通纪生子一世通纪五姓是谓五姓

纪天下群居以类相亲男女衆多分爲九头

各有居方故号居方氏生子三十二世强弱

相凌欲生吞害中有神人提挺而治故号提

挺氏生子三十五世通纪七十二姓故号通

姓氏通姓氏之後有有巢氏天下九头咸归

而尊事之有巢氏生燧人氏燧人氏生伏牺

河图及三五历云自人皇已後有五龙氏燧

人氏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卷须氏栗陆氏

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

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而不知其

姓氏世次三坟载天皇伏牺氏策辞云皇曰

命子襄居我飞龙之位生我图文代我咨告

於四方上下无或差忒後昊英氏进历於君

曰历起甲寅皇曰甲日寅辰木王於卯二月

乃集衆於传教台告民示始甲寅后女娲氏

无怀氏辅君之右上相共工下相皇亘飞龙

朱襄氏潜龙昊英氏居君左右栗陆氏居北

赫胥氏居南昆连氏居西葛天氏居东阴康

氏居下九州之牧各统其人群居於外皇曰

栗陆子居我飞龙之位主养草木开道泉源

毋或失时曰大庭子主我屋室视民之未居

者喻之借力同创其居无或寒冷曰阴康子

主我水土俾民居处无或漂流勤於道陆曰

混沌子居我降龙之位惟主於民曰昆连子

主我刀斧无俾野兽牺虎之类伤残生民皇

曰四方之君咸顺我辞则世无忧惟爱於民

则位不危又曰子无怀安惟安於民民安子

安民危子危其子念哉以三坟之书考之则

伏牺氏爲後天皇氏女娲无怀其后也朱襄

昊英其子也共工皇亘其相也栗陆赫胥昆

连葛天大庭阴康混沌皆其神也居内则其

六卿分职以治其国在外则爲四方君长以

牧其民所谓九头者是也然皆一时人初无

世代之异而历代典籍所载多列爲先後何

也意者伏牺氏没其后嗣及其九头之臣皆

享遐龄曰迭爲君主耶不然则其臣之子孙

咸祚有国因祖命氏耳韩诗外传以爲自古

封泰山禅梁甫者万有余家仲尼观之不能

尽识管子亦曰古封泰山七十二家夷吾所

识十有二焉其首有无怀氏则知其伏牺之

前帝王世代先後不可得而识者盖亦多矣

春秋纬称自开辟至於获麟凡三百二十七

万六千岁分爲十纪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

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雄纪五曰连通纪六

曰叙命纪七曰修飞纪八曰因提纪九曰禅

通纪十曰流讫纪盖流讫纪当黄帝时制九

纪之间今自周敬王之三十九年春秋鲁哀

公之十二年庚申西狩获麟逆数至黄帝元

年丁亥才三千九百三十岁自黄帝推而上

之至於开辟当有三百二十七万二千余岁

其间帝王年代莫得而考虽间见於诸子图

纬之书然疑相传无所折衷今姑存而不论

伏牺太昊姓风木德初造历元年起甲寅女\/娲继之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

河图代姓纪云伏牺氏燧人子也因风而

生故风姓龙马负图始画八卦命飞龙氏

造六书命潜龙氏作甲历伏牺制牛冶金

成器教民炮食易九头爲九牧因龙出而

纪官因凤来而作乐天下之民号曰天皇

太昊伏牺时老君降世居荒野号郁华子

唐纪云庖牺氏之王天下也我太上以道

弘济降迹爲师教之以画八卦指之以分

三才助之以造书契之文制之以代结绳

之政

祝融炎帝姓姜火德起丙辰\/始教民陶冶故号炎帝

按礼记谥号记先祝融後神农余注则先

神农後祝融切谓祝融爲炎帝之祖以火

德王必不後於神农今当以礼记爲正其

高阳氏之子黎爲火正故亦号祝融至今

爲南方司火之神月令曰其帝炎帝其神

祝融则祝融爲火德之祖明矣时老君降

济阴号广寿字

神农连山氏况融之後始教民耕种百谷\/故号神农子孙相承五百三十年

河图代姓纪号爲人皇时老君降于济阴

号大成子唐纪云连山氏之王天下也我

太上救时屈己下爲帝师付之於五运分

之於四时助之以正万机明之以辨百谷

变饮血茹毛之化移块桴土鼓之音毁穴

焚巢上栋下宇范金合土燔黍擘豚制耒

耜以济兆民作陶冶以利万物天雨粟以

呈瑞地芒稼而彰稔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士德起丁亥子\/孙相承共一千五百二十年

河图代姓纪号爲地皇时老君降世居于

崆峒山号广成子唐纪云有熊氏之王天

下也我太上隐身於崆峒之中放心於杳

冥之外帝乃亲降辇辂礼展师资旣抠衣

以趋隅遂屈膝而问道当是时也榆冈凌

虐蚩尤作乱化鱼鳖爲兵士以助王师变

云霞爲神只潜扶军阵能弭兵於涿鹿偃

戈於阪泉东游靑丘之乡北到洪堤之境

受丹经於玉室登苍冥於鼎湖屈轶旣生

蓂荚复出若非大道孰可致斯按玉纬经

有三种三皇有前中後之异故称九皇洞

神大有经云三皇治各三千六百年又小

有经云三皇治各万八百岁详此二说大

有经止论一代三皇每一皇治三千六百

年小有经乃统论三代三皇每一皇治万

八百岁也若通论三代九皇则共经三万

二千四百年矣或言万八千者盖百字误

爲千耳今据老子内传所明正与大有小

有相符又前三皇中三皇各经九千九百

亿万岁者乃计一劫之大数非止言三皇

之身也所言後三皇者传记所载亦多不

同如洞神经与项峻止以天皇地皇人皇

爲三皇而三坟书以伏牺爲天皇神农爲

人皇黄帝爲地皇而皇甫谧注春秋运斗

枢郑玄高诱注吕览以庖牺女娲神农爲

三皇礼记谥号记以伏牺祝融神农爲三

皇孔安国韦昭陶隐居以伏牺神农黄帝

爲三皇尚书大传应邵谯周以燧人庖牺

神农爲三皇聊氏以有巢燧人伊祈爲三

皇帝系谱中经岀塞记濑乡记以伏牺神

农祝融爲三皇所见不同难遽加雌黄也

而梁武帝以伏牺神农燧人爲三皇以黄

帝少昊帝喾帝挚帝尧爲五帝谓舜非三

五亦非五帝与三王爲四代其说尤所不

通历世纷纷莫有定论也

少昊金天氏黄帝之後金德起\/辛未子孙相承共四百年

老君复降于崆峒号随应子一号太极先

生唐纪云金天氏之王天下也我太上乗

九龙之辇降以爲师号太极先生说庄敬

之典教之顺时迎气昭配神明羽族呈休

命之鸟官理分九鳸以统百师景合璧以

表灵凤衔图而示贶悉由至道彰此帝谟

颛帝高阳氏姓姬水德在位\/七十八年元年辛卯

老君降于衡山号赤精子唐纪云高阳氏

之王天下也我太上教之解纷塞兑治国

安民涤荡九黎陟明八凯有龙野紫髯之

凶丑有蛇身赤发之渠魁力拔不周首触

山碎天低西北致日月之西行地亚东南

使江海而东注追呼六甲役御百灵训之

以微言之经教之以大顺之道乗苍虬之

迅驾或适幽陵御素螭以遐游或臻蟠木

帝喾高辛氏黄帝之後木德\/在位七十年元年己酉

老君降世居于江滨号録图子唐纪云高

辛氏之王天下也我太上敷道布化济代

爲师谈黄庭之妙言隐日遁月称録图之

嘉号返邑移城制九州之命作六英之乐

封勾芒以佐苍帝敕蓐收以翼白方封岱

岳而印金泥照寰区而开玉镜饮太活之

井游不夜之乡

帝尧陶唐氏姓伊祈火德在\/位七十年元年戊戌

老君降世居姑射山号务成子唐纪云陶

唐氏之王天下也我太上暂垂至理下降

爲师讲玄德之经道以匡於玄化应丹陵

之瑞名冀列於丹丘披鹿裘以食粝馔端

拱於土阶挂鹤氅而饮流霞凝思於瑶圃

帝舜有虞氏姓姚士德摄位三十\/年在位五十年元年戊申

老君降世居河阳号尹寿子唐纪云有虞

氏之王天下也我太上谈无爲之理讲离

合之经三苗克悛四罪咸服百揆时序五

典谨微怀明神之珠赐照华之玉按孔子

家语季康子问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

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

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木金土分时化育

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

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

象其义故其爲明王者死配五行是以太

皥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皥配金颛

帝配水也康子曰太皥之始以木如何孔

子曰五行用事先起於木木东方也万物

之初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

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康子

曰吾闻勾芒爲木正祝融爲火正蓐收爲

金正玄冥爲水正后土爲土正此五行之

主而不得称曰帝者何也孔子曰凡五正

者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称五帝

太皥之属配焉故亦云帝从其号也少皥

氏之子曰重爲勾芒曰该爲蓐收曰修及

熙爲玄冥颛顼氏之子曰黎爲祝融共工

氏之子曰勾龙爲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

能业爲官职生爲上公死爲贵神则称五

祀不得同帝也康子曰陶唐有虞夏后商

周独不得配五帝意者德不及上古耶将

有限乎孔子曰古之平治水土及播植百

谷者衆矣维勾龙氏兼食於社而弃爲稷

神历代奉之无敢易者明不可与等也故

自太皥以降逮爲颛顼应五行而王数非

从五而配五帝是其德不可以多也宋朝

刘道源通监外纪於舜纪叙曰六经皆不

称三皇五帝三王易下系辞曰庖牺氏没

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继世

更王而无三五之数或以庖牺至舜爲五

帝孔子未尝道者不可附会臆说也管子

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

胜者霸孔颖达谓管子书或是後人所録

非本书也或谓庄子列子皆寓言诞妄秦

汉学者宗其文辞论议故竞称三皇五帝

而不知古无其人其论辩虽若可取然考

之实故亦未爲通论又其所载帝王世数

岁月考之历代纪传及长历皆抵捂不合

推之甲子又参差抑传写者之误与其固

欲求异於人与抑第宄其大体而不暇计

其细与特未可知也且如宰我问孔子以

上世之传孔子犹曰略闻其说而已况去

古逾远而才不逮圣人者乎至於季康子

五帝之问则对以昔闻之老聃云未尝敢

谓古无其人也此亦见圣人信而好古之

意唯司马迁帝纪表曰学者多称五帝尚

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

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

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

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

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

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

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彰矣愿第

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

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

意固难与浅见寡闻者道也夫太史公博

极群书历访古迹其爲良史宜矣

夏禹姒姓金德元年戊戌建寅正月\/子孙相承共四百三十二年

老君降世居商山号眞行子唐纪云夏后

氏之王天下也我太上克匡王道爰作帝

师谈德行之经行爲国之法

商汤子姓水德元年庚戌建丑正月在位一\/十三年子孙相承共六百一十三年

老君降世居于潜山号锡则子唐纪云成

汤之王天下也我太上权离左极下爲王

师说长生之经体自然之道

以上事迹互见于帝系谱帝王世纪洞

神大有经玉历经出塞记地理志谯周

古史考神仙传郡国图经云老君虽分

身下降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在世未

有诞生之迹

外丙元年癸亥\/在位二年

仲壬元年乙丑\/在位四年

太甲元年己巳在位三十三\/年号太宗亦号祖甲

沃丁元年壬寅在\/位二十九年

太庚元年辛未在\/位三十五年

小甲元年丙午在\/位一十七年

雍己元年癸亥在\/位一十二年

太戊元年乙亥号中宗\/在位七十五年

仲丁元年庚寅在\/位一十一年

外壬元年辛丑\/在位五年

河亶甲元年丙午\/在位九年

祖己元年乙卯在\/位二十一年

祖辛元年乙亥在\/位一十六年

沃甲元年辛卯在\/位二十二年

祖丁元年癸丑在\/位二十二年

南庚元年乙亥在\/位二十九年

阳甲元年甲辰在\/位一十八年

十七年庚申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炁托

孕於玄妙玉女

盘庚元年壬戌在\/位二十九年

小辛元年辛卯在\/位二十一年

小乙元年壬子在\/位二十年

武丁元年壬申在位五\/十九年号高宗

九年庚辰二月建寅十五日商之二月望\/今之上元节

也通监外纪云自夏之前皆以建寅之月\/爲正月汤革夏命乃以建丑爲正月也

老君降生自阳甲十七年托孕至此八十

一年

刘向列仙传云老子生於商时嵇康皇甫

谧云生商末唐朝以生日爲眞元节乐朋

龟记云商高宗御极之世周文王演易之

初神光流入於琼胎瑞彩结成於金骨不

拆不副诞弥於八十余龄降世降生过期

者二万余昼四十三年甲寅老君降乗白

鹿登庭桧之杪而飞昇今有昇天鹿迹在

亳州太清宫

祖庚元年辛未在\/位一十七年

祖甲元年戊子在\/位一十七年

亶辛元年乙巳在\/位六年

庚丁元年辛亥在\/位二十一年

武乙元年壬申在位四年\/侮慢上天暴雷击死

太丁元年丙子\/在位四年

帝乙元年庚辰在\/位二十七年

辛纣元年丁未在位二\/十七年终癸酉

二十一年丁卯老君降于岐山之阳号燮

邑子周文王爲西伯召爲守藏史世本云

老子在商爲柱下史郑玄注论语云老彭

商之贤大夫也孔颖达疏言老是老聃

周武王姬姓木德建子爲正月起癸酉灭商\/即位九十六年子孙继立者八百六

十五\/年

迁老君爲柱下史史记及刘钦七略皆云

爲周守藏史葛洪及内传云文王时爲守

藏史武王时爲柱下史唯刘向列仙传云

生於商时爲周柱下史转爲守藏史旣生

於商其爲两史故当在文王之世然或先

或後特未定尔按扬雄方言云尝闻伐輶

轩之史秦籍之书皆藏於周秦之室又庄

子云孔子将西藏书於周室子路谋曰由

闻周徵藏史有老聃者藏室云者皆考证\/於老子故曰徴藏

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之盖仲尼将藏书

以老子尝爲史官谙知藏室前言往行故

先访之也按周礼王太史内史外史御史

凡五史诸侯亦有国史故礼记君动则左

史书之言则左史书之左史视礼内史太

史爲诸史之长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

书藏之於室故谓之守藏史周幽王时有

伯阳父唐固注云周柱下史老子也烈王

有太史儋儋亦老子也太史爲周下大夫

谓五史之任总之太史记言记事尝在君

前柱下即史官所立之处因爲曹局之名

而韦昭云伯阳爲大夫者谓职爲太史官

即下大夫也史记称张苍好书历秦时爲

御史大夫主柱下方书据周礼御史掌赞

书及赞教凡其方书及内史所掌此秦官

不与周同也世本云在商爲守藏史在周

爲柱下史盖文王以侯服事商未得称一

周耳则先爲守藏後居柱下无疑矣刘向

之言谓先聘爲太史以其静退却爲他史

当老子时复更免归烈王之时又爲太史

一居周世时历数王故亦遍叅诸史是以

守藏柱下先後不同班固云老聃者周之

老史游於柱下以宄高年据固之言则爲

累代史官故称老史隋内史薛道衡撰祠

庭颂其序云爰自伏牺至於周氏绵纪历

代见质变名在文王武王之时居藏史柱

史之职市朝累易容貌不改

成王元年戊寅在位四十七年

老君仍爲柱下史号经成子授道周公乃

游西极大秦竺乾等国号古先生按老子

内传云伏牺时号郁华子神农时号传豫

子祝融时号广寿子轩辕时号广成子颛

帝时号赤精子帝喾时号録图子唐尧时

号务成子虞舜时号尹寿子夏禹时号宁

眞子作眞\/行子商汤时号锡则子又文王武王

凡爲十二帝师梁黄门侍郎箫子云撰清

虚馆碑亦云太虚辽廓迹絶言象应感攸

通縁物致称伯阳降娠垂发皓素尧曰务

成舜曰尹寿赤精当生於颛帝録图出自

於神农得一含元百王资始又曰遨神九

天之上游精魏阙之下巍巍荡荡莫得而

名云旧记并以老君在神农时爲大成子

帝喾时爲録图子此碑独谓録图出自神

农而内传又谓神农时爲传豫子谅未能

无少误要当以经传爲正抱朴子葛洪作

神仙传疑历代爲帝师谓皆见碎书不出

仙传正经又谓不应背澄清而入臭浊弃

天官而受人爵且曰有天地则有道术道

术之士世世有之何必常是一老子耶皆

由晚学之徒好奇尚异欲推尊老子故有

此说耳唐昊天观主尹文操尝着论駮之

曰抱朴撰传意在显述老君起自修成将

以训诱後人令其勉力故云若谓老子是

得道之人则人必勉力竞慕若谓是神灵

则非可学也斯其臆见耳殊不知开辟之

始因学而得道者必有自然圣降而爲师

随机传受焉定志经云昔天尊造大慈之

初行应自然暗与理合自然玄悟本无文

字撰集成经以教将来尔由是观之则老

君自然学道而世世爲师亦何疑焉旣爲

大慈之父亦何辞舍尊就卑和光臭浊乎

老子谓关尹子曰上世以来所更如沙尘

动则有载却自惟甚苦勤太玄经亦云老

子积学轮转位登上圣应接无方不可称

述近世出化生乎殷末虞宣出塞记云老

子凝神太玄之卿分灵散景世世下教鹤

山崔元濑乡记云老子应见代代有之葛

仙公云开辟以前下爲国师世世不休文

始鬼谷张辅汉并云老君生乎太无之先

经历天地不可称载此岂谓碎书与晩学

浅见道欤稚川特未之思耳

康王元年乙丑在\/位二十六年

老君复归于周号郭叔子复爲柱下史

昭王元年辛卯在位五十\/年老君去官归亳

二十三年癸丑五月壬午老君西过函谷

关度关令尹喜或谓老君出关虽在周癸

丑岁五月壬午恐非昭王时有言幽王时

者今检幽王庚申年立十一年爲犬戎所

灭其时无癸丑岁也或谓宣王四十年癸

丑五月十八日壬午者推其岁月四十三

年丙辰老君在渭川告宣王以周将衰幽

王二年三川震老子曰周将亡幽王即宣

王之子若宣王四十年出关则四十三年

不得尚在渭川幽王时亦不得见三川震

也平王四十三年岁亦在癸丑而五月又

无壬午姚长谦年帝记谓景王十年丙寅

爲孔子师敬王三十二年癸丑度关夫孔

子生於灵王之庚戌至景王丙寅年方十

七未应往师老子也况穆王西游已闻尹

眞人遇老子得道飞昇由是钦慕遗风遂

修楼观置道士以奉祠事则知老子度关

决不在穆王之後也惟内传之文与仙公

之言符合自余纷纭之论终於理义乖违

固不可摭以爲实

二十四年甲寅老子传道尹喜授以道德

五千言即於喜宅南小山上昇天是时有

五色光贯紫微井水皆溢自商高宗九年\/至此凡二百七

十四\/岁也

二十五年乙卯老君复分身降生於蜀国

李太官家前汉刘向列仙传云老子生於

商时爲周柱下史转爲守藏史时称爲隐

君子仲尼见之知其圣人乃师之乗靑牛

车去入大秦关令尹待而迎之嵇康皇甫

谧皆云老子生於商末葛孝先乃谓周时

托神李母者正谓降生於李太官家之时

也或爲商祚将尽周祚已兴所以商末时

生亦何言周时托化此胎未必然也

二十七年丁巳老君会尹喜於靑羊肆将

去化胡故唐纪云靑羊肆者太上天皇大

帝第二降生之所也自商道否闭周德陵

夷历藏史以同尘弃柱史以隐迹东离魏

阙西度函关又云重爲千日之期再结一

时之会将离蜀土欲化胡风远适流沙长

移犷俗及身毒罽西胡毳布\/纤毛爲之賔之国教烦

陀阿柱之王又魏明帝制老君赞云深悯

後世托下於陈爲周柱史经九百年无极

之际言归崑仑化被胡域次受罽賔後及

天竺於是遂迁又魏略西戎传北史西域

传并云于阗国西五百里有毗摩寺云是

老子化胡之所也出见唐\/通典

二十八年戊午老君同尹喜眞人降于天

水啓灵山今秦州有西昇台圣容殿俱存

穆王元年辛巳在位五十\/五年寿一百有五岁

老君化胡已即昇天

四年甲申老君复降於中国东游扶桑会

大帝校集群仙遂游西海至苏邻国号爲

大光明使寻即复昇天穆王闻尹喜眞人

得道上昇乃爲修楼观立道士七人以奉

祠事见穆王内传及楼观先生传

共王元年丙子在\/位一十二年

懿王元年戊子在\/位二十五年

孝王元年癸丑在\/位一十五年

夷王元年戊辰在\/位一十六年

老君与玄古三师降于蜀绵竹之三学山

授李眞多以飞昇之道今号眞多治

厉王元年甲申在\/位三十六年

二十一年甲辰老君降于楼观授道士宋

伦以中景之道通眞之经并灵飞六甲素

奏丹符

周召共和起庚申时厉一流于彘太子幼相\/和协共理国事十四年厉王崩乃

立太子\/是爲宣王

宣王元年甲戌在\/位四十七年

四十三年丙辰老君降于渭川告宣王以

岁星北迁言周将衰後二年而幽王立今

渭侧有伯阳川是其处见地\/理志时有采薪行

歌者人莫能识以问老君老君曰此活国

人修习无上正眞之道也唐历代\/应见图

幽王元年庚申在\/位一十一年

第二年辛酉地动泾渭洛皆震老君言周

将亡矣不及十年数之纪也後果爲犬戎

所灭出史\/记

平王元年辛未在位五\/十一年东迁洛邑

三十三年癸卯十二月老君复出关开化

诸国遂至西海流麟等洲考校群仙事讫

复还中国出西\/昇经

威王元年壬戌在\/位三十三年

庄王元年乙酉在\/位一十五年

九年癸巳四月建卯初七日夜释迦佛生

释氏瑞应经云四月八日夜半生此用周

正也又过去见在经云二月八日生此用

夏正也老君时年六百一十四岁释迦生

於周庄王九年乃春秋鲁庄公之七年当

夏四月常星不见夜明是也至魏武定八

年凡一千二百三十七年云出魏书释老

志及隋书经籍志头陀寺碑云周鲁二庄

亲昭夜景之监见梁昭明太子\/文选齐王巾作粱邵陵王

上表云常星不见周监娠徵满月圆姿汉

感宵梦见唐僧法\/苑珠林

僖王元年庚子\/在位五年

惠王元年乙巳在\/位二十五年

襄王元年庚午在\/位三十三年

项王元年癸卯\/在位六年

匡王元年已酉\/在位六年

四年壬子佛入涅盘释氏金光明经云寿

命短促方八十岁是也

定王元年乙卯在\/位二十一年

王问老君以在世神仙老君对以中岳有

古先生即予是也出望祠宫张\/僧监浔阳记

简王元年丙子在\/位一十四年

灵王元年庚寅在\/位二十七年

二十一年庚戌十月二十一日孔子生

景王元年丁巳在\/位二十五年

悼王立五\/月

敬王元年壬午在\/位四十三年

十七年戊戌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

聃博古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

吾师也今将往矣明年遂与敬叔俱至周

见老子按庄子云孔子行年五十乃南之

沛见老子计是此年也其问礼及藏书等

事虽见礼记孔子家语及史记而皆不系

年月故莫知其先後也然家语所载子夏

问於孔子曰商闻易之生人及万物各有

奇偶气分不同惟达德者能原其本也天

一地二人三三三爲九九九八十一一主

日月数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

以从奇奇主辰辰爲月月主马故马十二

月而生其余各从其类也鸟鱼生阴而属

阳故皆卵生鱼游於水鸟游於云故立冬

燕雀入海化爲蛤介鳞夏食而冬蛰齕吞

者八窍而卵生龃□者九窍而胎生四足

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昼生类父夜生

类母敢问其然乎孔子曰然吾昔闻之老

聃亦如所言由此观之则孔子谓老聃博

古该今故无所不就学焉何止问礼及五

行五帝而已乎

四十一年建壬戌孔子卒见孔子家语\/及左氏传老

子时年八百二十四岁

北王元年乙丑\/在位八年

正定王元年癸酉在\/位二十八年

哀王立三\/月

思王立五\/月

考王元年辛丑在\/位一十五年

威烈王元年丙辰在\/位二十四年

安王元年庚辰在\/位二十六年

十八年丁酉秦献公立

夷烈王元年丙午\/在位七年

二年丁未老君还秦秦献公授馆致礼问

於历数老君遂出散关出史记

显王元年癸丑在\/位四十八年

八年庚申秦孝公立老君东还游赤城蒙

山重过扶桑较集群仙已而隐于景山太

室少室出王子年\/拾遗记

愼靓王元年癸丑\/在位六年

赧王迁都西周元年丁未五十九年\/乙巳尽献其邑於秦西周遂亡

九年乙卯秦昭王立老君与尹喜诸仙西

游女几鷄头天柱复出散关遂昇崑仑还

紫微上宫昭王闻之乃於老君所经游处

爲置城邑以表圣迹故立老君停驿尹喜

城谨按老君本记并诸史传记并云老子

以商武丁庚辰生於亳寻乗白鹿而昇天

後一百八年帝辛丁卯降于岐周今以长

历推之武丁元年壬申九年即庚辰也传

记云老君以周文王时爲守藏史武王时

迁柱下史推武王以癸酉□受□□商自

武丁庚辰至此癸酉凡一百七十四年也

传记云老子以周昭王癸丑五月壬午将

去周七月十二日到函谷关度尹喜推昭

王元年辛卯二十三年癸酉自癸酉至癸

丑凡一百有一年通前凡二百七十四年

乃西度也传记云老子甲寅年四月於楼

观昇入太微次年乙卯分身生於蜀後二

年丁巳与尹喜会於靑羊之肆遂同往西

域至穆王元年复还中夏东过扶桑大帝

之所较集群仙自昭王二十三年癸丑至

穆王元年辛巳凡二十八年则老君化胡

讫复还中夏之时也史记云周幽王二年

辛酉三川震老子言周必亡自穆王辛巳

至此辛酉凡二百二十年通前凡五百二

十二年也平王二十三年癸卯老君复出

关游西海较集诸仙魏书释老志云释迦

生时当周庄王九年春秋鲁庄公七年四

月辛卯常星不见是也按庄王元年乙酉

即九年癸已也自幽王辛酉至此癸巳九

十二年通前凡六百一十四年而後佛生

至匡王四年壬子入灭周灵王二十一年

庚戌冬十月二十一日庚子孔子生自庄

王癸巳至此庚戌凡一百三十七年通前

凡七百五十一年也景王十五年辛未南

宫敬叔生时孔子年三十五岁敬王十一

年壬辰鲁定公即位始命敬叔爲大夫辞

以先人遗命使事孔子至定公七年戊戌

孔子年五十乃南之沛见老子即老君应

化诸方讫复还中夏之时也自灵王庚戌

至此戊戌凡四十九年通前凡七百九十

九年也传记云秦昭王闻老子过爲散关

修城邑据昭王立五十一年乃灭周推周

赧王元年丁未九年乙卯乃秦昭王即位

之岁是时老君将昇於崑仑还紫微之时

也自敬王戊戌至此乙卯凡一百九十七

年通前计九百九十六年也老君应感无

方变化莫测或昇或降莫能究悉今考传

记并长历推计自商武丁庚辰至周赧王

乙卯凡出入隐显绵历九百九十六年在

商一百七十四年在周八百二十二年正

与史传及诸经典相符魏明帝赞云爲周

柱史经九百年唐大学博士吴杨昊亦云

老君变通灵应难测旣生商日又仕周时

计其始终乃立千载此皆举其成数也史

记称或百六十岁或云二百岁者是据孔

子时人斟酌老子之岁数云尔不能知其

实是以每事言盖言或也又列仙传云去

入大秦又云与尹喜俱游流沙莫知所终

皇甫谧云西之流沙作浮屠经以化戎俗

文始内传云老子出关周游八十一国後

至罽賔化胡刘向赞曰德合元炁寿同两

仪据诸传记说虽不同莫不赞其长寿盖

儒者以长生昇天之说爲怪诞故但云莫

知所终说其未尝死也唐尹文操论云老

君乃积劫得道之大圣人也故能寄惠人

间和光幽显千变万化今古常存惟庄子

假设秦失参号之说将以逆荡凡浅执生

者耳而梁武帝遂以老君爲尸解之仙谬

矣遍寻老子始终竟无解蜕之迹而庄周

独云尔者亦犹云将鸿蒙之类并傲吏之

寓言若以爲实则孔子见盗跖亦可爲实

事耶按王子年拾遗记云老子至周之末

居干景室之山尝云我常在人间不去须

臾或爲凡或爲圣但流俗之人不知之人

行善恶各有罪福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

若能思眞念善自可与我相遇以此详之

尤明其不死审矣又按龙蹻经云老子於

大罗天明霞观中告九天丈人曰吾今应

相境界通身上显诸天下应万象历劫演

化开度兆人有道上贤降爲师授或生下

界与物混冥托质通凡浮沉莫辩与道通

化应接有縁潜行救度不恃有恩旣其神

通自在世世随机降应何生死之能累乎

儿曹以管窥天果不足怪或云老子受学

於容城或问道於常枞此盖至人好贤乐

善以多问寡亦将造端於师资以垂世立

教耳岂眞有所授受耶旧传记其子孙显

仕继世不絶者此又至人不欲索隐行怪

以惊世骇俗故示幻迹以和光同尘耳今

虑後世贪纵之夫认幻爲眞而托道爲奸

者将授以藉口故皆删之至十六变之说

事迹隐晦亦无述焉

秦始皇帝元年乙卯在位三十六年\/庚辰初并天下爲皇帝

二十八年壬午封襌泰山乃建老君祠於

楼观之南躬行飨祀老君降于祠授帝以

鬼林经策使鬼神之符出楼观传

前汉文帝元年\/壬戌

老君先降于陕河之滨号河上公亦曰河

上丈人帝亲访之老君授以道德经也今

陕州府北有河上庙并文帝望仙台存焉

出史记及抱朴子神仙传或作景帝误矣

成帝河平元\/年癸巳

河平二年甲午老君降于琅琊郡曲阳渊

授干吉太平经出後汉书

後汉明帝佛法初\/入中国

章帝元和元\/年甲申

元和二年乙酉老君再降授干吉眞人一

百八十戒

安帝永初元\/年丁未

永初三年己酉老君降于泰山召江夏史

刘图较定天下簿籍因示罪福报应之事

见唐记圣赋\/及应现图

顺帝永建元年丙寅後六年改元阳嘉又四\/年丙子改永和又六年壬午改汉安又

二年甲申\/改建康

汉安元年壬午老君降于蜀之鹤鸣山授

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秘籙五月再降赐

秦清中经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

元年甲申老君再降于阆州云台山授天

师三洞衆经及超度九祖斋直之法见天\/师传

及蜀\/图经

桓帝建和元年丁亥後三年庚寅改和平又\/一年辛卯改元嘉又二年癸巳改永兴

又二年乙未改永寿又三年戊\/戌改延熹又九年丁未改永康

永寿元年乙未老君降于成都授天师北

斗削死注生之法今成都府玉局化即其

地又降于鹿堂山授以制六天斩邪又见\/天

师传及\/蜀图经

延熹八年帝遣使诣陈祀老君命边韶撰

碑文九年帝亲祀老君於濯龙宫用郊天

乐并见後\/汉记

灵帝建宁元年戊申後四年壬子改嘉平又\/六年戊午改光和又六年甲子改中平

光和二年己未老君降于天白山授仙人

葛玄上清灵寳大洞等经及三籙七品斋

法劝戒法轮转神入定等经见天台山记\/及太极仙翁

魏陈留王

咸熙元年甲申老君降于陇右临洮郡谓

王始曰天下不乆当大平见晋\/书

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後五年壬寅\/改元兴又三年乙巳改义熙

元兴元年壬寅姚秦洪始\/五年也老君下降按行

山岳至华山敕仙人成公兴令移居嵩山

仍赐以仙药见後\/魏书

後魏眀皇帝永兴元年即位十五年改\/元神瑞又二年改元泰常

神瑞二年乙卯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也老君降于嵩

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泰

常二年丁巳老君再降赐寇谦之符籙七

十卷见後魏\/道释志

太武皇帝

太平元年老君降于嵩山命寇谦之授帝

以太平眞君之号遂改元太平眞君出魏\/书

隋炀帝太业元\/年乙丑

太业十三年丁丑老君降于终南山语山

人李淳风以唐公受命之符出金锁\/流珠记

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

武德二年己卯老君降于羊角山语吉善

行令奏闻云我帝祖也今唐得圣治社稷

延长出唐\/记

五年壬午老君再降于庙所告以破贼之

期出唐\/记

高宗永徽元年庚戌後七年丙辰改元显庆\/又五年辛酉改元龙朔又三年甲子改

元麟德又二年丙寅改元乾封又二年戊辰\/改元总章又二年庚午改元咸亨又四年甲

戌改元上元又二年丙子改元仪凤又三年\/己卯改元调露又一年庚辰改元永隆又一

年辛巳改元开耀又\/一年壬午改元永淳

龙朔二年壬戌帝幸洛阳宫建清庙於北

邙治以祠老君设醮庆赞老君降于殿上

二眞人夹侍光耀阶坛衆咸瞻仰宫闱令

权大力等列状奏闻照依所见图写爲瑞

像见洛阳録事\/杨护师奏状

乾封元年丙寅帝封岱岳驾至亳朝谒老

君御制册文上尊号曰玄元皇帝圣母爲

先天太后出唐\/书

仪凤三年戊寅帝敕建斋於阳清庙时老

君降于坛上祥光照映乗白马履坛石皆

有迹衆所瞻仰登时奏闻贺表云金相玉

毫彩夺夜明之景白驹丹鬛迹留天驷之

庭见朝散大夫\/孙瑞奏状

则天武后嗣圣元年甲申二月改元文明九\/月又改光宅摄位二十二年乙巳

改元神龙元\/一十八年

文明元年甲申老君降于虢州皇天原命

邬元宗令传言武后不可草命出唐\/画景龙

四年庚戌 爲 平内难疑决老君爲

白衣老父卖卦於春明门外象曰宜取天

下吉利在三日内後於其处立庙出洛中\/记异

玄宗明皇开元元\/年癸丑

後二十九年壬午改元天寳又三年甲申

改年爲载开元十七年老君降于蜀州新

兴寺隐景於佛殿柱中宛如刻画削洗愈

现本路文武官及道僧俗尼同状奏闻有

云现於殿柱杳疑作史之年照彼佛祠缅

若化胡之日见於益州长史\/张敬中奏状表

开元二十九年老君降于丹凤门外语田

同秀曰我昔日入流沙藏一金灵符在尹

喜旧宅可奏帝取之帝遣使求得之於函

谷关故墟出唐\/书

天寳二年癸未正月上老君尊号曰大圣

祖玄元皇帝十二月帝幸华清宫老君降

现于朝元阁上遂改朝元阁爲降圣阁见\/唐

天寳七载戊子上老君尊号曰圣祖大道

玄元皇帝

九载庚寅老君降于太白山语山人王玄

翼以寳仙洞有妙寳眞符上命刑部尚书

王倕等往求果得之出唐\/书

十三载甲午二月癸酉帝朝献太清宫加

上老君尊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

天元皇大帝出唐\/书

十五载丙申帝幸蜀老君降于汉中郡黑

水之侧帝命刻石像於所见之处又乗白

鹿降于利州昌岭上以示收山之兆诏於

所现之处立自然观并出\/唐书

肃宗天寳十五年丙申改元至德又三年\/戊戌改乾元又二年庚子改上元

至德二年丁酉老君降于通化郡云龙岩

自地接天仪相炳然诏图其本明皇御赞

曰昼现珠相空浮瑞色道释人天作礼瞻

奉申命藻绘示诸郡国见唐太上\/皇瑞赞序

敬宗寳历元\/年乙巳

寳历二年丙午老君降于太清宫前御路

指示长安县郑剪陷井之处见柳公权书\/韦处厚所撰

懿宗咸通元年庚辰

咸通十年己丑庞勋领三千余人欲劫夺

太清宫时士庶数百余家在宫避难咸见

老君乗空而行须臾黑雾昏曀贼迷路自

相蹂践庞勋亦溺水死见汴州节度\/李尉奏状

宋眞宗皇帝祥符元\/年戊申

大中祥符七年甲寅驾幸亳州谒太清宫

亲奉册寳上尊号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

皇帝出宋朝\/事实

徽宗皇帝政和元\/年辛卯

政和二年壬辰老君乗白马驾祥云降于

茅山玉晨观授梁光映加句天童经其余

降现事迹纪传不系时代者不述与夫放

光见瑞示梦传言灵验等事非化身下降

者亦复载于谱也

混元圣纪卷之一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穿越宁采臣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烟火大唐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秦时实践家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唐之极品皇帝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大官人三杀令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龙魂凤魄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兴唐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