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宋观复大师高士谢守灏编

九月置谯郡紫极宫宜准西京例爲太清宫

先天太皇先天太后庙亦改爲宫

太清宫制度南开三门两重东西各开三门

一重每门安戟正殿前後八间置卯阶午阶

酉阶及布甎置龙墀沙墀及置皇帝斋宫公

卿及行事官斋宇御厨斋厨及官吏公宇焉

十二月戊戌帝幸华清宫忽见老君现於朝

元阁上移刻不见遂改朝元阁爲降圣阁帝

见灵符有天寳万载之文天寳二字已应改

元之号遂诏改年爲载以合之又改桃林县

爲灵寳县置天寳观立御制灵符铭於其处

四载四月癸巳诏曰尊祖奉先必在於崇敬

辨仪正礼所贵於縁情伏以大圣祖玄元皇

帝御气昇天长生乆视体重玄而不测与玄

化以无穷眞容屡现天寳仍集恭惟孚佑实

表常存比太清宫行事皆具冕服爰及奏乐

未易旧名并告献之时仍陈筴祝旣非事生

之礼岂是降仙之仪且眞容殊伦幽明异数

理有非便亦在从宜自今後每於太清宫诸

宫行礼官宜改用朝服兼停祝板其告献辞

及所奏乐章朕当自修撰仍令所司具仪注

奏闻帝制降眞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於

太清宫奏之诏改三礼爲三再拜以祝板爲

靑词用靑纸朱书御署称嗣皇帝臣果永爲

常式

七载闰六月丙寅帝亲谒太清宫上圣祖玄

元皇帝尊号爲圣祖大道玄元皇帝丙辰诏

曰玄宗妙本实备微言垂范传学将弘至化

朕所以发求道之使远令搜访因闻政之余

亲加寻阅旣刊讹谬爰正简编必有阐扬以

崇劝道令内出一切道经宜令崇玄馆即缮

写分送诸道采访使令管内诸道转写其官

本便留采访至郡亲劝持诵圣人垂训莫先

於道学者宗本必有其师文宣王与圣祖同

时俱爲教首虽考言比德理在难名而问礼

叙经迹彰亲授思广再三之义用崇混一之

尊宜於太微宫圣祖前更立文宣王仪像与

四眞人列侍左右是日大赦制曰褅祫之礼

以存序位质文之变盖取随时国家系本仙

宗业承圣祖重熙累盛旣锡无疆之庥合享

登神思弘不易之典自今已後每禘祫并於

太清宫圣祖前设位序正上以明陟配之礼

钦若玄宗下以尽虔恭之诚无违至道比来

每縁禘祫时享则停事虽适於从宜礼或亏

於必备已後每縁禘祫其常享以素馔三上

香以代三献

初太清宫成命工人於太白山采白石爲玄

元圣容又采爲玄宗圣容行立於右皆衮冕

之服缯丝朱玉爲之今又琢玉爲老君圣祖

像及帝眞容於啓圣宫

九载庚寅御史大夫王鉷奏称太白山人王

玄翼见玄元皇帝於寳仙洞中得玉石函上

请护国经寳券纪籙等帝乃命刑部尚书王

倕往访之遂取以进

十载辛卯春正月乙酉朔帝亲朝献太清宫

癸巳朝享太庙甲午有事于南郊合祭天地

十一载壬辰三山饥死者十五六多采野葛

山芋而食忽有二靑童降于剑州女冠王法

进之庭谓曰大帝以汝夙禀仙骨志不忘道

敕我迎汝受事於上京也法进不觉腾身凌

虚迳达帝所夫老君下理十天抚掌兆民则

谓之天皇大帝耀魄寳也於是法进朝拜老

君命以霞浆赐之徐谓曰世人厌弃五谷爲

天神所责汝宜归世间告谕下民使其悔罪

乃命侍女授以灵寳清斋告谢天地仪范一

轴俾传於世曰可相率於高山幽静之所致

斋悔罪则宿业可除谷父蚕母之神爲致丰

衍矣龙虎之年当复召汝乃遣还今蜀中所

行天公斋是也法进以十二载复昇天

十三载二月癸酉帝亲朝献太清宫加上圣

祖玄元皇帝尊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

玄元天皇大帝敕有司每年四孟及五腊修

荐献上香之礼天下州县永依此式十五载

帝辛蜀玄元见於汉中郡三泉县黑水之侧

帝亲礼谒遂命刻石像眞容於所在之处在

秦望驿南六里

又於利州益昌县岭上见老君乗白鹿而过

忽去其角变爲白??以示收禄山之兆诏封

其山爲白卫岭於所现之处置自然观

初李泌幼有神仙志尝游嵩山参访道术老

君敕安期生戒之曰国祚将危时方多难宜

以文武之道佐佑人主广济生灵方可脱屣

登眞耳泌乃还遂佐肃宗剪除暴乱恢复王

室历辅三朝然後仙化

按太平广记所载云李泌母周氏有娠三

年寤而生生而发至眉爲儿童时身轻能

於屏风上立有道人云此子十五岁必白

日昇天父母亲族闻之以爲忧或空中有

异香及音乐之声时有彩云挂於庭树其

家乃作蒜虀令人登屋泼之後游嵩山衡

山因遇桐栢眞人羡门子安期先生授以

长生羽化服饵之道且戒之曰太上之命

以国祚中危朝廷多难宜以文武之道佐

佑人主功及生灵然後可登眞脱屣耳自

是多絶粒服气修黄老谷神之要天寳八

载在表兄郑叔则家忽两日冥然如寐忽

其身自顶踊出长二三寸傍有灵仙挥手

动目如相助者足将及顶及念言大事未

毕复有庭闱之恋愿终家事於是在傍者

皆散见一人仪状甚巨衣冠如帝王者前

有妇人礼服而跪如帝者责曰情知未得

固欲令来使劳灵仙之衆跪者对曰不然

宜教伊近天子遂寤十载玄宗召入内应

制作皇唐圣祚文及讲道德经敕与太子

诸王爲布衣之交杨国忠嫉之遂遯入名

山安禄山陷潼关玄宗肃宗分道巡狩虢

王爲河洛节度使人求得泌於嵩少间会

肃宗手札至虢王即备车马送至灵武肃

宗延於卧内动静顾问规画大计寝则对

榻出则联镳尝与泌论诸将功赏因曰若

臣之所愿特与他人异上曰何也泌曰臣

絶粒无家禄位与茅土皆非所要但枕天

子膝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足矣

上大笑及南幸扶风每顿必令泌领元帅

兵先发请行宫收管钥奏报然後军驾

至寳定郡泌稍疲先於本院寐上至不令

人惊之登牀捧泌首置於膝良乆泌觉上

曰天子膝已枕矣尅复之功当在何时泌

遽起谢曰以臣观之假九庙之灵乗一人

之威当如郡名必保定矣旣旬日而西域

河陇之师皆会江淮庸调亦相继而至遂

克复两都泌之居山也栖神幽林不交人

事居内也密谋正救动合玄机所以代历

四朝恩渥隆异而兀载李辅国之辈嫉之

若仇代宗即位累有颁赐中使旁午於道

号天柱峰中岳先生赐朝天玉简薨赠太

子太傅是月中使林远於蓝关逆旅遇泌

单骑常服暂往衡山话三朝之事惨然乆

之乃别到长安方闻其薨德宗闻之尤加

怆异是乃佐四圣而脱屣也斯言验矣夔

州道士王法明生而舌长呼字不正及入

道乃日诵道德经数年後忽梦老君爲剪

其舌旣觉语言遂正

肃宗至德二年丁酉三月十八日通化郡人

爲国祈福於云龙岩建大斋会忽有祥云异

香氤氲不散移时渐开有神光照天乃见老

君立於山前自地接天其山虽高不及其肘

左手垂下右手执五明扇仪相炳然衆悉瞻

礼良乆乃隐遂具奏闻诏图其本太上高皇

制赞并序曰我大圣祖诞敷衆妙光宅上清

贻厥孙谋屡彰幽赞昼现殊相空浮瑞色七

耀五明之服玉童金媛之仪道释人天作礼

瞻奉昔眞诰传於羊角寳祚无疆今宸仪炳

於龙岩妖氛将殄岂惟历代师授前王得一

斯乃宗社降祥後昆惟万申命藻绘示诸郡

国若对寥阳之宇如临太极之庭赞曰猗我

烈祖阐教乗时理身理国曰希曰夷上开仙

洞俯视灵姿昭融至道叶赞无爲岩谷增丽

丹靑罔追神光烁烁淑景迟迟当朝称庆列

郡来斯福祚流衍千龄在兹

乾元二年己亥帝梦二靑童导从至一宫阙

谒见老君冠九凤冠衣云霞衣须发皆黑凭

玉几执拂眞人童子玉女力士侍卫极衆帝

衣绦衣秉珪立侍其後游涉山海经历甚远

及旦宣访诸像乃於务光坊光天观圣祖院

果有黑发老君之像一如梦中所见帝大悦

乃出御容画像令侍立於像後仍颁天下普

令供养

代宗大历五年丙午八月己巳朔乙亥上顾

谓宰臣曰神仙之事信乎李藩对曰神仙之

说出於道家道家所宗老子五千言爲本老

子指归与经无异後代好怪之流假托老子

神仙之说故秦始皇遣方土入海求仙汉武

帝以女妻方士求不死药二主受惑即无所

得文皇帝服胡僧药遂致暴疾不救古诗云

服药求神仙多爲药所悮诚哉是言也君人

者但务其理四海乐推社稷延永自然长年

也上深然之

德宗贞元十年甲戌十月十六日果州南充

县金泉山女冠谢自然修道功成老君命召

之白日上昇後三月再自天降谓刺史李坚

曰天上有玉堂最高老君居焉白玉爲壁上

皆金题神仙之名时有宋书注其下云降世

爲帝王或爲宰辅凡神仙入谒见老君皆四

拜焉予恐世人不信有神仙之事故暂来语

君言讫遂即昇天坚以表闻有诏褒美

按太平广记云谢自然性颖异少不食荤

血母令随尼越惠经年以疾求归又令随

尼日晓数月亦求还其家在大方山下山

顶有石像老君自然因瞻礼顾谓母曰此

儿所愿居也母从之乃迁居山顶常诵道

德经黄庭内篇居乆之年十四岁因食新

稻见是蛆虫自此絶粒其父寰官游多年

及归见自然不食怒曰我家世业儒何得

有此妖惑固鎻闭室中四十余日益加爽

秀寰方惊异之旣而东岳夫人与诸仙时

降其家令以香汤沐浴不得用乳头香又

云上天自有眞仙非鬼神之类上界无削

发之人得道之後悉皆冠履仙装也又自

然昇天时书于堂之东壁云寄语诸眷属

莫生悲苦可勤修功德修立福田清斋念

道百劫之後冀有善縁早会清原之乡即

得相见其书迹存焉李坚述金泉道场碑

及传具载其本末昌黎韩文公愈诗云果

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童騃无所识但闻

有神仙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繁华荣

慕絶父母慈爱捐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

间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白日变幽晦

萧箫风景寒檐楹互明灭五色光属联观

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须臾自轻举飘若

风中烟茫茫八紘大影响无由縁里胥上

其事郡守惊且观驱车领官吏甿俗事相

先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皆云神仙事

烁烁信可传盖谓此也

敬宗寳历元年乙巳七月命左仆射平章事

李逢吉摄太尉充孟秋荐献大圣祖于太清

宫寳历二年丙午正月帝有事於南郊朝献

太清宫御驾将至老君化爲一白衣叟指示

长安县主簿郑翦曰当此路有眢井可速实

之俄失老人所在驾至具以闻百官称贺诏

兵部侍郎韦处厚撰碑起居郎柳公权书之

置於实井之侧仍编付史官立碑之际忽有

劲风飒然而起旋飈不已衆仰视之乃见老

君紫衣金冠蹑金履立於白莲之上右手执

五明扇左手垂下空中见光明如金色公权

与鎸碑人瞻睹良乆因以物画地记其形像

及画毕老君忽以扇指空中流光四散乃腾

空而去衆皆注目须臾渐远没於云中遂以

事奏闻诏编事迹入碑见柳公权书韦\/处厚所撰碑

大和七年癸丑八月文宗诏曰圣人立极教

本奉先王者配天义惟尊祖我大圣祖玄元

皇帝肇开寳运垂祚有唐致六合於大同跻

群生於寿域保兹鸿业实赖贻谋如闻亳州

太清宫频经水潦颇似摧毁永惟圣诞之地

敢忘崇奉之诚宜令宣武军节度使李程兼

充毫州太清宫使乃委渐加修葺以时致敬

称朕意焉

开成二年丁巳五月中书舍人高元裕爲阆

州刺史於州北九里嘉陵江上小山之前忽

有崖壁间光彩有异近而观之石上有自然

文成老君之像眉发巾履服饰无不周备傍

有一人宽衣大袖持炉荐香後一童子双髺

高束谨若听命皆非人力图绘鎸刻所及元

裕每有祈祷即紫炁上浮又有灵泉自涌士

民请福无不立效遂刻石建宇用旌其瑞仍

图画进呈诏编入史

武宗以开成五年庚申正月即位二月敕玄

元皇帝降生日宜爲降圣节休假三日宣宗

大中四年七月一日老君遣眞人韩衆赐河

中永乐县道净院道士侯道华姓李赐名内

芝命住上清宫善进院

按宣室志云唐文宗时道士邓太玄炼丹

成留一合藏於院内後周悟仙主院事有

侯道华者洒扫隶役无所不爲诸道士常

奴畜之然常好子史手不释卷人或笑之

答曰天上无愚懵仙人一旦刳去门前古

松之枝云他日碍我上昇衆咸怒之时大

中五年五月二十日也明旦道华留诗与

周悟仙云帖里大还丹多年色不移前宵

盗吃却今日必空飞惭愧深珍重珍重邓

天师他年链得药留着与内芝吾师知此

术速链莫爲迟三清专相待大罗的有期

下列细辞云去年七月一日蒙韩君降赐

姓李名内芝配住上清善进院乃脱屣松

下上古松之表脱衣挂松上而飞昇节度

使郑公光按视不诬以事闻奏诏赐绢五

百匹并赐御衣修饰殿廊赐名昇仙院

大中十二年戊寅天台山僧陈惠虚乆居国

清寺因与同侣游山欲过石桥水浚苔滑衆

皆股栗不行惠虚独超然而过径上石壁至

夕不回惠虚至石壁外见微有小径稍稍平

阔遂见宫阙花卉万丛台阁连亘十里许见

三门相向鼎峙其中门题额曰会眞府左门

曰金庭宫右门曰桐栢宫皆有金楼玉窗高

百余丈入右门内之西又一高楼广门题曰

右弼宫周顾数千间屈曲相通瑶阶玉陛流

渠激水处处华严而了无人迹又入一院见

靑衣童五六人相顾笑语而去再三问之应

曰但问张老须臾回顾见一老叟扶杖持花

而来讶曰汝俗之人何忽至此惠虚曰常闻

过石桥即有罗汉寺人世时闻锺声故来寻

访千生幸会至此境界不知罗汉何在张老

曰此眞仙之福庭天帝之下府号曰金庭不

死之乡养眞之灵境周回百六十里神仙右

弼桐栢上眞王君主之列仙三千人上眞三

百人神王力士天帝玉女万人爲小都会之

所太上老君一年三降此宫校定天下学道

之人功行品第乃神仙所都非罗汉所居也

问曰王君爲谁张老曰周灵王之太子浮丘

公之弟子位爲上眞矣惠虚曰神仙可学否

张老曰积功累行肉身昇天在於立志坚久

耳汝得见此福庭亦是有可学之望又问曰

仙道以何门而入张老曰内以保神链气外

以服饵丹华凡爲仙者神丹之力也汝不可

久住上眞适游东海骑卫若还恐有冥责因

引之使出门行十余步已在国清寺矣惠虚

自此慕道常好丹石晩居终南山捧日寺渐

衰老其心愈切寝疾月余羸惫且甚忽有老

叟负药囊入寺大呼曰卖大还丹衆僧皆笑

之乃指惠虚之门戏谓老叟曰此僧颇好还

丹售之可也老叟欣然诣之留药数丸惠虚

便服之老叟即去衆相率来问言已买得还

丹吞服之矣遥指衆僧曰勿前觉尔等有臭

顷间易新衣忽飞登殿檐挥手相别冉冉凌

空而去

懿宗咸通元年庚辰二月草寇仇甫攻掠越

州奔突县邑官吏奔骇因据剡县城诏八道

会师讨之居民潜窜有沈莹者家奉老君像

甚精诚莹闻兵至仓惶锁门而逃误锁小童

在舍中却回欲开门则营幕充斥矣後胜败

不常市肆焚爇无几十余月方诛殄罢兵後

莹所居悉无所损及开锁小童安然问其故

云门闭之後并无惊伯但有一靑衣童子年

可十三四来云老君令我嬉戏又引去一大

宅内得饮食果食啗才如半日许即闻老君

令添香火才炷香了即闻门声莹入门时香

犹未熄

十年己丑九月徐州贼庞勋来寇亳领其徒

三千余人趋太清宫欲据爲营垒是日避难

士庶千余人咸在宫内忽望见老君自宫中

乗空而南须臾黑气自九井中出良乆昏曀

一川贼党迷路自相蹂践庞勋溺水而死逡

巡开霁无孑遗矣汴州节度使李蔚奏闻寻

遣使诣宫告谢仍下诏曰苦县旧里圣祖故

乡宫宇具严庙貌斯设昨者余妖奔突纵火

焚烧阴雾覆蔽於晴空狂寇顚迷於道路散

逸鹿野遂至夷平缅惟玄功申兹灵贶内出

靑词虔申告谢布示中外仍付史官

僖宗广明元年庚子三月黄巢攻劫郡邑七

月寇淮南将焚太清宫忽阴风四起变暑爲

寒贼衆骇散卒不敢攻而去又有群盗欲劫

掠宫庭行至近境忽阴云昏蔽迷失路径乃

回亳州城下因围逼州城攻击甚急刺史潘

稠望宫焚香设拜以祈救护顷之黑雾自宫

中来周旋城外腥毒可畏俄密雪交下寒涷

异常贼死者十五六而城内晴景晏然复有

神鸦衔接贼惧乃解围去寻亦散灭潘稠令

道士马含彰孙栖梧等上奏云太清宫自乾

符已後累有逆寇少或逾千多或万余皆窥

伺太清欲爲焚劫或来攻城邑或傍犯县城

凡一百八度老君皆密垂神化忽起浓云或

祛以云风或击以雷电率皆顚沛寻至败亡

庇謢邦人莫知其数请移县治就宫安靑诏

答曰恐移县就宫必多秽渎县仍旧所准万

年例陞爲赤县仍降表词告谢帝望宫稽首

拜而遣之

八月十二日敕毫州太清宫是玄元降圣之

地名高道祖福荫皇基九龙之瑞井涵空一

鹿之仙踪在木累代之祺祥可纪近年之感

应尤彰所宜严盛於福庭安可荒凉於净宇

潘稠能施善政乆染眞风广出俸钱备修宫

观垣墙栋桷无不精新像设丹靑弥加焕丽

观图考事深可慰嘉其住宫威仪道士吴重

玄可赐紫仍号凝玄先生道士马含彰孙栖

梧并赐紫潘稠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

尚书余如故

十一月黄巢陷东都驾幸兴元贾湘隶职计

司有老君昼像常持以自随所至处虽一日

亦设香火之位黄巢陷长安湘挈家避难居

龙角山下忽有群贼围其家湘入告老君乃

出与贼语贼投刃於地罗拜其前湘入门贼

犹拜称罪过湘哀之持赠帛慰勉之一无所

取而去或间贼何所见而反拜曰我见贾君

左右神兵极多皆长数丈呀口瞪目似欲吞

噬惧不得命耳自後外户不扃人无敢犯

成都杨闹儿奉祀老君精勤不怠尝於金堂

把截被虏往南山寨中昼夜常念老君愿再

见父母忽梦老君赐云一朵令一童子引之

送於平地及觉已出山寨因得还家到家日

父母已作百日斋矣

二年辛丑三月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奏据晋

州申龙角山庆唐观老君殿侧栢树上瑞葛

枯死重生是武德中老君应见後於二树间

立殿宇逾年之後栢树上忽自生葛蔓长十

余丈荣茂异常其後齐王夺嫡此葛蔓枯死

旬日之後忽然再生齐王遂败至中宗复位

朱泚谋乱葛皆枯落乆而复生

广明元年黄巢犯阙其年秋葛蔓枯死二年

春枝叶再茂又於傍树上别生一枝旬日间

长五丈余繁茂异常有诏褒美编付史官

六月驾幸成都七月改元中和

中和二年壬寅七月辛亥朔丙午夜西北方

赤炁如虹竟天贼将尚护攻宜君砦雨雪盈

尺寒甚贼兵冻死者十二三

八月二十九日戊辰宗室李特立命道士李

无爲於成都靑羊肆玄中观设醮忽见红光

如球出於殿基东南竹林中跳踯入殿西梅

树下忽不见遂穿其地入三尺许乃得甎一

口长一尺一寸五分阔七寸四分一边厚一

寸三分有花纹一边厚一寸八分重一十二

斤有古篆六字各方二寸深三分鎸刻莹洁

迨非人工其文曰太上平中和灾

九月庚辰西川节度使侍中陈敬瑄以闻奏

曰皇帝陛下稽古顺天应图抚运凝怀至道

属相大同是用省方以明罪己深仁旁达於

下土至德昇闻於上玄符谶永臻祯祥间出

降太上臣扶之命靖中和寇孽之灾乃示明

文爰形古篆足表妖氛即殄圣寿无疆克知

攸复之期便是清宁之日帝令宣示百官中

书侍郞平章事章昭度户部侍郞平章事萧

冓门下侍郞平章事郑畋御史中丞张渎宗

正郷曹王龟年等表贺曰伏以藿蒲啸聚车

马省方天灾流行国家代有陛下下成汤罪

己之诏徴王者有征之师顾彼凶妖即当殄

灭清平旣彰於嘉兆幽赞爰睹於秘文赤雀

衔书贶岂同於天上玄龟负卦庆难比於平

灾况因宗室斋醮之辰仍有祥光跳踯之瑞

其爲感现可谓丁宁又复奏云伏自翠华南

指黄道西分山行则六凤翔轩水渡则双龙

负檝剑飞峭壁芝秀行宫祥文泛木於湘川

丽日交辉於蜀国盖由圣神所佑谦抑不居

遂令感动玄穹发挥厚土靑羊故里精思盘

石之臣白马新踪默啓灵甎之篆仙家秘密

景祚延洪周旋六字之中契合千年之运魏

代之始管宫庙玉玺效祥舜朝之流眄庭除

金车迥出方於贻赈难继斯文云枢密使李

顺融十军十二卫都指挥使田令孜表贺曰

今者爰有维城来斯仙观至诚才发嘉兆俄

呈现此时在地之赤光是昔日度关之紫炁

及穿积土果获古文验逸势之龙蛇知即平

其枭獍来於幽邃理颇昭明旣太上今已平

灾知中和永昌厥祚所现全因圣祖掘得又

自皇枝验此灵踪可明天意且玄元圣祖每

逢多难皆有殊祥惟彼明徴备书正史昔於

丹凤门上告田同秀以天寳复国之期今者

靑羊肆中示李特立以陛下还宫之庆莫不

天下幸甚乞付史官从之十五日李特立授

太子校书李无爲赐紫仍各赐缣帛二百匹

二十一日诏曰太上玄元大帝与弟子文始

先生讲眞经於楼观之台约後会於靑羊之

肆便乗云驾俱入流沙仙记传闻地图摽载

自周昭至于此日历数约二千余年景象寂

寥基踪罕落今因巡幸灵贶昭彰殊光跳踯

於庭前灵篆甲明於树下甎含古色字验伏

徴中和之灾害欲平厚地之祯符乃现足表

玄穹降佑圣祖垂祥将歼大盗之兵戈永耀

中兴之事业须传简册兼示寰区以付史官

备令编録仍模勒文字告示诸道及军前其

观可改号靑羊宫仍置殿堂屋宇侧近属观

田地约有两顷近来散属黎甿多植葱蒜清

虚之地难使薰蒸已赐钱二百贯便令收赎

仍绐公验永归靖庐宗子特立除官道士李

无爲以赐紫所宜昇奬用庆灵休敬瑄位冠

公台风行郡国效节於延洪之代修心於道

德之郷遂令境内销兵地中呈寳其如休美

倍可嘉称云

十月七日敕高品郑遵泰监建靑羊宫土木

工用并内库宣赐自获灵瑞之後至是月癸

丑近蜀群寇相次擒戮旬日之内遂致清平

驾幸靑羊宫颁赐有差李特立赐绯授龙州

録事参军

三年癸卯下诏曰太上垂祥靑羊应现礼宜

崇饰用答殊休诸道州府紫极宫宜委长吏

量事修饰仍选差有科仪道士祭醮

五月丙寅朔剑南西川节度使成都尹陈敬

瑄准诏设醮词文云伏以上圣诞膺寳命丕

纂鸿枢自出震以来至御乾之後何尝不纳

隍在虑驭朽劳思惠布寰区恩覃动植虽志

期清净而运偶艰难旋属盗据宫闱毒流士

庶震惊宗庙沸荡山川是用劳天步以禳灾

王蜀都而罪己伏赖玄祖垂佑灵符降祥垂

六字之明文表千年之圣祚今则果溃元恶

爰收九重指凤阙以非遥返銮旗而有日臣

虔奉纶?精按科仪投玉板以陈词洁金坛

而备醮伏冀群眞效祉大道垂休荡邪炁於

六天扫妖氛於九有保安社稷永息兵戈即

仰荷大道覆育之恩寻收复京城诛黄巢秉

黄业及同恶等海内清晏大驾还宫敕翰林

学士承?兵部侍郞乐朋龟撰靑羊宫记

四年九月八日中书门下奉敕牒西川节度

使立碑于宫云金阙降祥紫炁接度关之状

遥坛秘瑞赤光腾发地之祥粤有玄符留于

古篆当午夜而龙蛇揺动六字分辉後一年

而狼武荡平八紘无事克昭灵贶获啓中兴

考帝祖之徴言显神功於景运得不标於道

观铬在蜀川流传千百万年纪我一十八叶

乐朋龟职司内翰首冠近臣妙回掷地之金

镂入他山之石铺陈尽善蔡邕当患於先知

述作无遗子建何劳於独步宜刊盛事以证

斯文按成都秦惠王时方通中国混元西会

之日尚是封城之外秦通以来古迹多不録

成都府西南二里有古靑羊肆老松修竹岗

阜连延人或居之率多变异不可陉犯民间

因立屋宇奉香火以敬事之号玄中观自大

唐受命已来圣祖遗迹罔不崇奉北邙濑郷

岐山天水皆建宫宇以旌圣功而靑羊肆独

未兴葺僖宗幸蜀获平贼之符始出内库钱

建其宫碑记石刻见存备载本末焉昭宗天

佑元年朱全忠迁车驾於洛阳至哀帝天佑

二年乙丑四月太清宫使柳璨奏修上清宫

毕请改爲太清宫从之诏曰玄元皇帝肇基

圣绪敷佑神孙璿派灵长共乾坤而莫极瑶

图贞固与日月而无穷是以我朝追崇奕叶

昭祀礼因尊祖爰陈恭敬之文事匪求眞且

异虚无之?比者常如九庙别置一宫东迁

以来欲修奉而未暇北观之内遂荐享以从

宜每备粢盛靡稽古实祝史正乱而追远虽

属犹龙宰臣肃拜於当阳如求罔象徒陈玉

斝莫对琼仪璨练达旧章振举重职爰思改

作颇谓协宜庶不愆而不忘致来顾而来享

又寻玄圃如得濑郷古殿密清桥木阴翳可

以仰规紫府使号淸宫舍短从长斯爲智士

寻源正始实赖贤臣合议允俞殊可加奬

梁开平二年戊辰改天下太清宫太微宫紫

极宫皆爲老君庙吴越王钱鏐奏请复两浙

淮南道老君庙爲眞圣观仍亲制碑文曰若

夫眞圣之教大道爲先恍惚难名虚无罔象

□极於玄黄之始施功於融结之前笼罩九

有森罗万物可大可乆玄之又玄岂推步之

能穷非名言之可载太上老君者神凝太素

气积混茫诞形虽感於星精崇德实标於道

祖当骊陆牺轩之代则同出而异名洎陶唐

殷夏之年乃殊途而一贯抗世立法爲师爲

臣恢张冲漠之风振荡希夷之迹及乎姬周

建国仙圣膺期托孕玄姝寓形楚国指李言

姓视耳传名双柱三门式表仪形之异厖眉

鹤发更彰耆耋之尊然而隐迹公朝韬光柱

史鲁宣父起犹龙之叹尹先生知望气之祥

莫不经演五千龄高八百唐朝将基王业远

托直源广啓玄关累崇徽号由是普天之下

悉立道宫皆以紫极爲名冀以奉行斋醮当

府顷尝建置岁月已深後因大盗经过恣其

煨烬缅惟道馆乆旷眞风因爲重兴俾延多

福窃详载籍静究源流但以老君禀虚无精

应混元气托神明之质先天地而生在三皇

五帝之时则自号郁华广寿及殷商成周之

代则官居柱史王师出入自然应期而现後

以周王之世再诞於苦县濑乡道震中华化

行西域然而位居大乙尊号帝君统御十方

施生万物配三光而普照绵万劫以长生前

朝欲濬灵源仰攀仙系宁同血胤聊比宗祊

则老君自是大道之至眞非唐家之枝派夫

轩辕大圣必问道於崆峒周穆至仁亦学仙

於瑶水是以追崇道教广务胜因绦阙朱台

远比蓬莱之境星坛月殿大新焚醮之场必

冀玄功克臻灵贶其余隙地间植松筠白鹿

靑羊自遨游於春岭清风皓月更萦带於秋

江立吴都玄教之观名千秋不朽改越国紫

宫之眞圣万载永隆足使大道常兴眞风不

坠大显玄元之教永资邦国之休宜刻贞珉

式扬光烈其钱塘眞圣观宋朝改爲天庆观

其所立碑见存後唐明宗天成二年敕朱温

所改老君庙并复旧额爲宫观八月左补阙

赵明吉上言曰窃见天下宫观乆失崇修盖

自朱温篡逆以来例多毁废请下诸道应本

朝旧置宫观近经毁拆者皆勒增修以奉祖

宗以弘孝治光陛下中兴之业显国家大道

之源复我眞宗寘兹永世其两京宫观有公

田乞免科率俾充斋粮以给正名道士庶恳

志於焚修期上玄之福佑从之

三年正月中书奏休假令二月十五日玄元

皇帝降圣节休假三日准会昌元年二月敕

休假一日伏请准近敕从之

四年十二月壬子敕尊崇圣祖修饰道宫旣

复其名固难无额宜令所司依旧造太清宫

牌额悬挂兼京城内金眞观仍改名崇道宫

亦准上给换牌额以朱梁改爲庙额故也

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九月辛卯召道士崇

眞大师张荐明锡以缯彩荐明燕人也少爲

儒游学河朔渔猎老庄故性与道俱其後云

衣星冠奉自然之教帝素尚玄元御极之初

数数召见帝问曰道可治世乎荐明对曰道

也者妙万物而爲言总两仪而称德得之上

者爲道得之中者爲仁义得之下者爲礼智

信而失之非人也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

可以治天地岂止乎世者也帝遂延入内殿

讲老子道德经召宰臣冯道授卷而听道曰

道士讲老子僧人受具戒今古有之不可轻

也帝遂礼之爲师益加崇重尝闻宫中奏时

鼓乃曰陛下闻鼓声乎守一而已夫弦匏金

石其声十二其黄锺也唯合於黄锺其不应

者五十有九出乎多门也鼓之爲音也奚其

间然无宫商无角徴无羽无变和而契之其

一故也人能混成於心则与天地俱矣何患

世之不淳哉帝由是致心虚静尊道贵德故

每一召见多所颁赉

五年五月赐张荐明号通玄先生令以道德

二经雕上印板命学士和凝别撰新序冠于

卷首俾颁行天下

周世宗显德五年戊午六月出御衣并钱帛

修太清观

六年二月观成帝驾幸焉礼谒老君毕因观

所赐锺观在乾明门外初帝闻濮州有一锺

声甚??每击之闻数十里乃命徙之以赐太

清观

宋太祖皇帝建隆元年庚申遣使诣亳州祠

老君又建建隆观於阊阖门其观即周世宗

所修太清观帝改赐今额仍旧奉祠老君太

宗皇帝太平兴国七年壬午谓辅臣曰朕读

老子道德经佳兵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

用之未尝不三复以爲规戒王者虽以武功

克定终须用致治深得老子卫生之?

九年谓宰臣曰朕每日所爲自有常节辰巳

间视事旣罢便即观书深夜就寝五鼓而起

盛暑昼日亦未尝寝乃至饮食亦不过度行

之旣乆甚觉得力凡人食饱无不昏浊倘四

肢无所运用更便就寝血脉凝滞诸疾自生

欲求淸爽其可得乎老子云我命在我不在

於天全系人之调适卿等亦当留意毋自欺

於摄养也

淳化二年辛卯遣内侍李守伦李廷训罗怀

中等下两浙军州选择良才重新修建亳州

太清宫自是凡水旱必遣使祈祷屡有感应

三年帝尝诵老子道德经谓侍臣曰清净致

治黄老之深?也朕当力行之昔汲黯卧治

淮阳宓子贱弹琴治单父此则黄老之道也

宰臣吕端曰行黄老之道以致昇平其效甚

速吕蒙正曰老子称治大国若烹小鲜夫鱼

挠之则乱比来上封事求更制度者甚衆望

陛下行清净之化上曰朕不欲塞人言路至

若愚夫之言贤者择之亦古典也

四年遣中使部丁匠修太清宫至至道元年

十月毕役自後命使臣二员监宫及洞霄宫

洞霄宫奉先天太后後汉\/永兴元年置庙唐改爲宫每三年而代每岁

老君生日三元及诞圣节并修斋醮着于今

眞宗皇帝咸平五年壬寅遣内侍陈延庆重

修太清宫及洞霄宫各给兵士洒扫景德二

年乙巳诏禁两宫四面樵采

大中祥符二年己酉诏左右街选道士十人

校定道藏经典至三年又令於崇文院集馆

阁官僚详校命宰臣王钦若总领之初太宗

尝访道经得七千余卷命散骑常侍徐铉知

制诰王禹偁校正删去重复写演送入宫观

止三千三百三十七卷至是钦若沿旧三洞

四辅经目增补凡四千三百五十九卷撰成

篇目上进赐名寳文统録帝亲制序云夫混

茫未辟兹谓之无名文字云生於是乎有作

矧乎希夷之?冲妙之音法於自然生乎太

极所以述洪荒之始叙天地之心宣至眞之

言介群生之福若乃刻之瑶版贯之金绳封

以琅函固以琼藴万灵翼卫与环极而同遵

亿世仰观方珠躔而不昧其乆也盘石有时

而铄矣其异也烈火莫得而燔之所谓神之

至神大之爲大者也言思往古以迄後时开

基缵服之后王代工具瞻之卿辅穆清垂拱

以致太和廊庙缉熙用成大定莫不奉其训

而成治遵其教而流行至于啬炁凝神澡心

练行累德增善通幽洞灵上賔於九清下延

於万寿游方之内故莫得而详象帝之先寔

於斯而睹国家肇膺丕历钦奉元枢艺祖渊

嘿以教人神宗清静而致治隆兴玉字远募

银题大致阙文夐出前古载惟眇质祗绍庆

基仰受河图下迂飈驭代宗昇燎鄈壤廌琮

涡水顺风国阳肆类民归淳朴物无荐瘥岂

止宗佑之灵以恢盛则抑亦虚无之助用浃

多祥期阐眞风在扬妙?惟发挥於閟籍可

啓迪於怀生复以载祀屡迁篇章至广授於

帝喾伯禹不其近欤传於龙汉赤明盖夫远

者倘靡伸於诠次即何罄於夤恭由是诏朝

宥密之臣总司厥任择柬校雠之士各效其

宫辑丹室之寳章访紫台之秘迹正奇字於

古篆考方言於轺车索隐造微铅黄之妙曲

尽群分类聚甲乙之次罔差岂止班志之九

十三篇仙记之三十六法而已哉飞灰之序

三浃贯花之教一成将使垂於後天布之绵

字方新濡翰以永藏山惟庆育寿丘是开帝

绪高昇函谷允曰道宗仰惟述作之言并极

天人之际混于诸子良所未安列行寳经兹

爲至当自幼冲之仰奉诏不朽之明规枢密

使吏部尚书检校太师同平章事王钦若实

冠攸司益怀顺美顾勤职之无舍期传世之

有辉爰以奏封献兹篇目愿裁序引式谨岁

时绍璿宙之鸿源虽远钦於道荫继琼纲之

前制亦可焕於人文俯示方来弥多腼媿题

曰寳文统録云尔钦若以道德经阴符经乃

老君圣祖所述请自四辅部陆于洞眞部初

诏道释藏经互相毁訾者削去之钦若言老

子化胡经乃古圣遗迹不可削除诏从之

大中祥符四年辛亥帝祀后土于汾阴驾至

函谷关御制度关铭并序曰夫圣达之心无

适无莫神化之迹或闇或彰倘遗烈之昭然

即生民之仰止函谷关者老君西昇之途也

若夫含眞上德阐教强名居藏室以栖眞涉

流沙而匿影仲尼问礼旣吐於微言尹喜授

经复占於眞炁斯并存於前载播厥方来若

乃万寿之年至神之道臻乎妙有岂易殚云

践华之郊疏河之境仙驭所历车辙如存揭

以关梁见崤函之阻纪斯县邑彰灵寳之休

所谓人往而教存世殊而地乆朕恭祠坤载

因举时巡渊嘿之风永怀於瞻望清静之治

靡舍於宗师将振清尘俾刊翠琰铭曰教父

潜眞神龙比德方事神游爰符默识圣言聿

昭生民有则载望函谷永存辙迹元妙无疆

清辉罔极斋辂云经贞珉乃刻

祥符五年遗三司使丁谓诣宫礼谒六年秋

有诏幸亳谒太清宫时昇天桧已乆枯至是

再荣

七年甲寅正月车驾诣太清宫朝谒亲奉册

寳上尊号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御制

老君赞并序曰若夫先二仪生庶物是谓之

至道首三辰敷元命是谓之高天若乃居道

之大侔天之崇迹处於范围可思而不可测

功逾於陶冶可知而不可言其应期也无爲

而无不爲其隐景也无往而无不往是以存

灵躅运神游或恍淴而来同或杳冥而高蹈

九清宴处与元始而均尊亿世仰瞻称太上

而垂裕洪惟老氏实曰眞人所以绵区靡不

攸赖况後昭昭福地寔再诞之乡奕奕仙祠

盖炳灵之域宜乎积精之所属丕佑之所祈

徇舆诵以来思揆元辰而祗若者也太清宫

者介谯都之列壤滨涡水之洪渊固降圣之

名区诚集眞之净馆成汤之国疆理相望太

皥之墟次舍密迩土风纯固地利膏腴高阜

层冈总形势於千里茂林嘉树呈郁葱於四

时足以爲曲密之庭灵仙之宇者焉矧惟太

上混元上德皇帝禀混茫之炁含杳冥之精

挺元化而无垠冠怀生而资始故能先太极

而有後太极而无先来年而终後来年而在

若乃感日而受娠指李而辨宗始育而能言

未孩而皓首此至灵之兆也晦迹於树下远

涉流沙答礼於仲尼授经於尹喜此垂教之

迹也肇自羲昊以讫商周代爲至人世存奇

躅此神变之德也言乗飈驭往陟淸都总治

群仙宣布和气此裁成之功也至于希夷之

?清静之宗本於自然臻於至妙用之爲政

政协於大中用之治身身跻於难老施於天

下天下可以还淳渐於生民生民由其介福

所谓万物之祖衆教之先汉尚其言措於刑

辟唐宗其道致乎昇平宜余蹟之诞敷传亿

年而靡絶国家膺延洪之寳命啓累盛之璿

图惟醇治之攸基自妙道而斯始太祖皇帝

神武不杀舞干戚而賔九围太宗皇帝清明

在躬垂衣裳而立教增修俊德冠列辟之丕

声茂着鸿灵贻冲人之缵服敢不寳慈俭持

恭嘿尊五千之训安亿兆之民书辙所通期

登於仁寿日月所照庶洽於穆淸由至诚之

感通果祥徴之昭格暨乎神明告瑞谍颁大

礼诚纯禧集九霄之驭俯降於宸围百世之

祥缕闻於帝绪钦承锡类祗答降康故将择

吉壤於神臯伸大报於春序念至教之父始

妙用於三才景亳之郊峙灵墟於九却躬修

款谒方在於询谋旅贡舆言遽形於傒望顾

兹协契深慰予衷乃议省巡用谐人欲由是

发明诏戒攸司择元辰於摄提诣殊庭於谁

左尔乃千车万骑九游八銮按辔乎皇衢弭

盖乎眞馆百执措事万国充庭先时洗盥徇

乃齐之训质明酌献励如在之恭锺罄之谐

簠簋斯洁预奉寳册所以增崇名次祓坛墠

所以待灵游也若乃星汉杳杳宫殿沉沉期

飈驭以来斯想蓬壶之密迩盛节无斁介祉

有孚复将格太室就阳位奠圭币奉牲牲侑

享於祖宗合?於穹厚以成??家之纯懿以

答神祗之洪佑载惟眇质获缵睿图恭佩圣

言肃遵道秘非敢溺方术求神仙盖以宗希

夷化区宇缅迫於淳古大庇於蒸人而六庙

降衷三灵流贶故能膺天赐交神欢大旷之

仪以之累举景铄之事罔不彰明由合宫之

斋居成峒山之顺拜旣遵道而阐化复尚德

而教人警跸言旋顾礼容而斯备琬琰攸刻

庶风声而靡渝赞曰谯都之壤涡水之滨是

爲福地寔诞圣君含兹衆妙佑彼烝民藏室

问礼尼父依仁函谷望炁尹喜知神飈驾虽

往鸿应常新福壤斯在风烈无垠缅瞻珍馆

俯徇舆人羽旄款谒旧典遐遵萧芗肃荐精

意虔伸考声名兮大备期昭感兮交臻祝威

灵兮不昧冀介福兮相因将述宣兮茂则聊

刻镂兮贞珉序凝祯兮三桧昭迈德兮万春

仍敕彩绘殿宇又御制老君古玉石像赞并

序云夫圣眞之迹实浃於无方神明之区必

彰乎尤异眷言肖像成自古先晬表可观祥

徴丕显发乎辉景旣协於祯期饰乎栋梁用

昭於精意骖騑云驻忻获仰瞻琬琰斯刊庶

垂不朽赞曰洪惟教父生此灵墟述宣道德

隐景虚无肖像斯在明徴允敷发兹灵耀协

乃祯符聿修毖祀言驻乗舆载刊乐石永赞

洪图时正月二十日也是日日重晕甘露降

仙鹤翔五色云现黄云如盖下属及回仗嘉

气弥望紫云捧日变五色赐天下大酺时亳

州通判李若谷之子淑年十二奏颂以述盛

礼召对行在面命赋朝谒太清宫诗授笔立

成帝嘉赏之诏中使引送中书再赐童子出

身初虚无堂之北有大桧引柯南指时营前

殿匠者深虑其碍殿檐白官吏欲削之一夕

大雷雨明旦视巨枝已转北矣至是帝见而

叹异驻辇移时因名爲御爱桧

此桧昔题者甚衆唯石曼卿爲絶唱又得

福唐林迥诗尤佳句云古殿当年欲葺时

槎牙高桧碍檐榱人间斤斧不容手天上

风雷爲转枝烟色并来春已重月华饶得

夜相宜眞皇一驻銮舆赏从此佳名万世

知盖纪实也

帝御制太上太清天童护命经序云妙本难

穷至眞善应可道而非常道无爲而靡不爲

是以琼简瑶函爰敷寳训云章凤篆咸演秘

文标示明科形容造化所以宣扬博利佐助

洪鈎爲善教之筌蹄导含灵之耳目朕获膺

元命茂育群黎冀广眞诠潜滋庶品天童护

命经者太清密诰金阙珍符素有前徴播於

别録其或洗心成诵结念奉持固可却厉蠲

邪臻和致寿类义经之立象幽赞神明同夏

鼎之除妖不逢魑魅愈凶灾於六极集戬谷

於百祥因模写以颁行乃标题而叙引所期

寰海共乐生成云尔

初帝以储嗣乆虚命句曲山道士朱自英奏

章自英存念精诚神昇帝阙忽见三茅眞君

各乗寳辇从黄道而下自英俯伏避道俄闻

辇中顾问自英因何来此自英答以臣爲眞

宗皇帝祈求圣嗣茅君领之曰此亦人间

大事旣而章进御太上敕茅某有忧国爱民

之心宜爲宋天子嗣明年果诞皇子是爲仁

宗皇帝天圣初召自英诣阙二圣眷遇甚隆

赐号观妙先生建乾元天圣二观以旌其功

按三茅山二十二代宗师观妙先生朱君

碑铭有曰方帝三叶之庆祥兮属春宫之

位虚祀高禖以诏弓韣兮洞天辍司命之

友于盖谓是也

仁宗皇帝天佑四年丙寅宰臣王曾言道藏

经其中有词语浅俗者帝曰道藏多说飞炼

金层修合方药岂得皆如老氏五千言宰臣

张知白曰道德经乃治清静之术与诸道经

不同帝曰今搜访道经当精细详校乃入藏

至和二年乙未正月帝不豫召建隆观道士

刘从善於大庆殿设醮奏章命宰臣代拜至

夜伏章次帝忽大渐暝目已数刻中外惊讋

从善迟乆方起曰章已达太上有敕令圣驾

回矣俄而帝苏即传宣问葛将军是何神从

善对曰即三天门下中元将军也主人间章

奏之事复传宣令速设位供养翌日圣体遂

康谓左右曰朕昨夜梦至天门有葛将军者

自门内出曰皇帝未合来急索马送回遂寤

时有?特建葛将军观於郊坛之西仍赐从

善御服金帛甚厚

范文正公仲淹通判陈州日郡守爲母疾

请道士拜章公曰庸人安能达章帝所耶

因来问疾次遂令其奏章伏地乆不动人

扪其躯则僵矣直至五更方起谓守曰得

太上?太夫人寿有六年所苦勿虑公诘

其伏地甚乆之故道士曰上章罢将回适

会张明年试进士榜群仙聚观壅隘欲出

不能是以乆公疑其妄曰法师曾见榜否

曰是何不见复问曰状元是谁道士曰姓

王名上是拱字下一字墨涂之又注一字

於傍天门高望之不可辨明年果王拱寿

作大魁御笔改爲拱辰

嘉佑七年帝不豫梦三神人自言其姓号左

右翊卫之旣寤而疾遂平乃诏徧访神祠无

有合者帝後於所受太上正一籙中得之乃

三将军也八年三月十六日诏曰神理至幽

必有验於显诚心至着必有达於微音容相

交符应若合上仙隐景唐将军上灵飞形葛

将军直使飞眞周将军阶列仙游名在眞籍

顷朕违预漠而感通孚佑有加康复如故不

荐美号无以隆其称谓不严秘阁无以宅其

威灵唐将军加号道化眞君葛将军加号护

正眞君周将军加号定志眞君仍於在京宫

观内建置殿宇庶殚精衷庸答休证

神宗皇帝元丰三年癸丑从张君善奏自今

补道职试道德经灵寳度人经南华眞经义

五年诏增神仙封号又诏释氏水陆道场设

三清上帝等位与幽冥鬼神爲列亵渎高眞

仰所在官司严加禁止

哲宗皇帝绍圣五年戊寅二月十五日夜亳

州太清宫道衆朝礼次见老君像两眉间红

光浡浡而出渐照满殿通彻瓦屋上连霄汉

入洞霄宫先天大圣后殿逡巡光定左右二

道烂若红霞中间一道皎如白练辉华连属

亘若虹桥数百里间光明如昼远近居人皆

出户仰望烧香瞻拜至二更已後光影浸移

寻入天门而去宫主观妙大师张景先并道

衆韩惟吉等一百四十人洞霄宫主女冠王

景素等八十一人状并监宫兼谷阳鎭监酒

税李翔缴连到市户王靖等一百一十一人

状申州知州事喻陟等亦睹灵光之异遂以

奏闻有?就宫开建金籙道场一月日差守

臣喻陟代拜命左街都监道士贾善翔率其

属从事

善翔尝至太清宫衆请讲度人经至说经

二徧盲者目开时会中有媪年七十余丧

明已三十年一闻经义豁然目明至醮之

夕梦衆灵官传太上命赐其仙服以善翔

爲太清宫主者後数日返眞张商英作眞

游记备载其事

三月十八日丁卯降靑词嗣天子臣某谨遗

入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干御药院臣苏珪请

道士三七人於太清宫开啓祈福道场一月

罢日设普天大醮一座三千六百分位臣谨

上啓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太淸玉陛下

伏以谯亳奥区圣眞所宅发祥降祉神光属

天现於眉间照耀千界顾德不类获承天休

夙夜祗严罔敢怠忽二十日将晚执珪陞殿

烧香忽见老君两眼下有光如双珠圆明至

巳时方散四月初九日珠光复现如前州郡

贺表云一毫焕发初照殿庭五色相鲜俄连

霄汉傍若庆云之纷郁中如素练之卷舒又

云化潜格於无形福自生於有象浮云异彩

爲史官甚盛之书表圣洪禧协帝绪无疆之

徽宗皇帝崇宁五年丙戌十月五日下诏曰

有天下者尊事上帝敕命惟几敢有弗虔而

释氏之徒修营佛事妄以天帝次於鬼神之

列渎神踰分莫此之甚其能克享上帝之心

乎可令有司检会削除以称朕严恭寅畏之

意又准敕水陆道场之内设三清玉皇上帝

等位其可以三境高眞与幽冥鬼神同列乎

昔神考元丰中曾降诏止絶可检举施行又

准敕旧来僧居多设三教像爲院额及堂殿

名且以释氏居中老君居左孔子居右非所

以称朝廷奉天神兴儒教之意可迎老君及

道教功德并归道观迁宣圣赴随处学舍以

正名分以别教像

大观元年丁亥正月初四日尚书省劄子准

敕道士序位在僧之上女冠在尼之上致和

二年壬辰建康府有乡民梁光映乆患癞疾

其家畏其传染而弃之乃於茅山玉晨观舍

身逐日担水以给道衆夜则睡於三门外龙

虎君之下如是者数载一日给水之际忽一

人皓首素衣乗白马而朱鬃紫烟弥覆其上

身放光明照映山川前有二人持节叱梁曰

太上老君来梁再拜叩头老君曰吾有天童

护命妙经流传於世乆矣汝闻之乎曰不识

老君曰吾今授汝汝可记之诵以呪水沐浴

则汝疾当愈亦可以济人也乃诵经今世上\/天童护

命妙经\/是也

六年八月诏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名耳

并字伯阳及谥聃并见在於经传见今士庶

多以爲名字甚爲亵渎自今後并令禁止

十一月诏曰周室衰中国有圣人焉着书九

九篇以贻後世淡然独与神明居岂得而窥

之汉司马迁班固皆小智自私作传则同於

韩非申不害之徒叙古今人表以爲第三等

列子游子夏之後表而扬之实在今日史记

老子传陞於列传之首自爲一秩前汉古今

人表叙列于上圣其旧本并行改正昨注道

德经可视仿唐制命大臣分章句书写刻石

于京神霄万寿宫以垂无穷焉

司马贞史记索隐以老子与韩非并传爲

史迁之失谓二人教迹全乖不宜同传先

贤已有成说故其序云伯阳清虚爲教韩

子峻刻制法静躁不同德刑斯舛今宜柱

史共漆园同传公子与商君并列可不善

欤今诏昇於列传之首自爲一秩又尽善

也又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序爲九等乃置

老子於第三後汉边诏曰班固以老子絶

圣弃智礼爲乱首与孔子道违故抑而下

之与楚子西同科二者之论殊矣所谓道

不同不相爲谋又曰夫大人之度非凡所

订九等之序何足累名耶唐陆希声亦云

仲尼亲见老氏从之问礼诚无间然而班

固乃绌之於第三品虽其名可绌而道可

贬乎哉是皆天下之公论也是以唐之明

皇尝有诏令史记陞老子入上圣今朝复

有此诏可谓前圣後圣其揆一也

二十日诏道无乎不在由汉以来析以异之

世流於末俗不见大全由是以隐朕作而新

之究其本始使黄帝老子尧舜周孔之教偕

行於今日可令天下学校诸生添大小一经

各随所愿分治大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小经

庄子列子自今学道之士应入学人并令所

在州县勘会保明不经刑责不犯十恶奸盗

及违八行之人许入州县学教养并依见行

学法所习经以黄帝内经道德经爲大经庄

子列子爲小经外兼通儒书俾合爲一道经

周易小经孟子自来唯有先生法师处士大

师等号而品秩甚少名称旣高视官亦隆人

难遽进并依旧外其在学中选人可依下项

置士名分入官品

元士正五\/品高士从五\/品大士正六\/品上士从六\/品

良士正七\/品方士从七\/品逸士正八\/品居士从八\/品

隐士正九\/品志以从九\/品

资任请绐各随品官法神霄玉清万寿宫天

庆观及其余宫观知副并以学校登科人充

礼部置籍差注如吏部法山林高蹈之士令

监司守令依八行法以礼延入州学并以名

闻其後礼部尚书薛嗣昌奏从礼部出给印

纸所属批书从之

同日诏庄周列御寇令神霄玉清万寿宫司

设像并配於太上之祠以称朕钦崇道妙之

意是先圣政録编修官王礼言庄列功不在

顔孟下窃见朝廷推尊孔子而顔孟配祀爵

皆封公至庄列独以诸子百家爲称未有旌

异乞讲究崇祀之礼故有是诏

宣和元年六月九日诏庄周封微妙元通眞

君列御寇封致虚观妙眞君仍行册命八月

编修道史官言编修道史所止年代诏自龙

汉止五代爲道史本朝爲道典

宣和三年十一月三日诏提举道録院见修

道史非可以常史论自史记汉书以来体制

有可采当以爲例则史表一门不须徒设道

纪断自天地始分以三清爲首三皇而下帝

王之得道者以世次先後列於纪爲天地宫

府品秩舆服符籙仪范禁律修炼丹石灵文

寳书等十二志男眞自风后力牧而下女眞

自九灵元君而下及凡臣庶之得道者各以

世次先後爲传

方诸宫靑童大君撰金阙後圣李君纪曰夫

二炁离合理物有期二道亏盈出处因运期

之至也因而适之运有来矣就而抚之承唐

之年积数有四十六丁亥从此後复有五十

六丁亥之间主有纵横九一之名建光延昌

元年其後甲申之岁前後种善人除残民疾

疫洪水交其上兵火绕其下恶恶并灭凶凶

皆没好道陆隐善人登山到壬辰之年三月

六日金阙圣君来下光降於兆人矣当是时

圣君发自靑城出陇西云北察烛龙之外

北方黑国之北有山极峻造天四时冰雪

昼无日北向更明夜直上观北极乃烛龙

所居烛龙北方之神也山海经曰西北海

之外有神人面蛇身而赤其服及晦视乃

明不食不寑是烛九阴是谓烛龙炬可以

明照

西旋九流之关东之扶林晨落南视朱山空

中乗三素飞舆从虚辇万龙天光总照神监

三辰於焉灭恶人於水火存慈善以爲种民

始学者爲仙使得道者爲仙官若能精洞房

於上元修九眞以弥勤步隐书於七灵穷八

素之用诚旣得涉三灾而不伤必观更始於

太平又得赐书爲仙官神眞长生也然後圣

君当复断其麤妙擢以补官僚者或位爲仙

伯或拜爲仙侯助圣牧人理气布德或对掌

一邑委政一国若奉郁仪以召日施结璘以

摄月咏大洞之上经存七变之转章按金阙

之眞书佩神虎之大符施八道以拘神啓紫

文以驾浮诵金根以长存设九赤以封丘命

曲素以招神役紫度以昭无服五行以呼魔

挹琅玕而不休经嶮试度无疑履兵火而不

忧者皆位爲左右仙公左右大夫或爲卿相

之司上国仙侯也所以圣君从虚辇万龙者

以视衆仙随材而授给也圣君虽封掌兆民

下盻万生故自逍遥金阙宫馆上清栖形太

虚遨游五城察照十天百方太平也诸见太

平者皆是慈心仁人守善不已或学道修眞

可教之士或灵人受书守精保胎或得道得

仙精诚之夫或玄简録名七代有德祚及子

孙当爲仙者或生有靑骨通神接眞或才性

伟寂天分淑迈至忠至孝至正至廉作仙之

品高下数百矣圣君皆随才署置以爲大小

仙侯皆各有秩以君种人也仙侯一年一朝

上清见圣君以受事也圣君五年一下游以

幸仙侯察种民而考仙治焉盖老君於将来

运亲降爲太平眞君也故亦号金阙後圣君

世闾拜表上章露刺投词皆乞迳御太平金

阙後圣玄元上道太上老君太清玉陛下盖

老君号千二百官君千二百官章之主也封

章用九老仙都君印者老君亦号九老仙都

君也以至上士澄心注想随祈而应灵感之

迹接於见闻然形於纪録者盖大地之一尘

尔其周流三界济度无穷或示仙姿瑞像爰

及肉身或飞或步或尊或卑或朝或野或夏

或夷应己则隐不可测量来无所从去无所

至洞有洞无周徧一切眞身化身一归妙有

称赞所不能及记述所不可旣姑摭经史前

闻编次以爲实録云

混元圣纪卷之九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穿越宁采臣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烟火大唐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秦时实践家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唐之极品皇帝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大官人三杀令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龙魂凤魄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兴唐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