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物学科关于植物向光性探究实验的顺利推进,新惠学院“学科知识实践周”的其他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阿修罗和他的伙伴们在这次实践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默契与友谊。
在完成生物实验后,阿修罗意识到“借用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他决定将这种理念分享给更多同学。
于是,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阿修罗兴致勃勃地开场:“同学们,通过这次生物实验,我发现很多知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可以借用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来加深对本学科的理解,这就是‘借用思维’。”
羽笑尘眼睛一亮,好奇地问道:“阿修罗学长,快给我们讲讲,怎么个借用思维法?这听起来好新奇。”
他身体前倾,双手撑在桌上,满脸期待地看着阿修罗。
阿修罗笑着点头,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
“就拿我们刚做的生物实验来说,大家想想,生物里的生态系统和数学里的系统论是不是有相似之处?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而数学系统论也是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规律。”
黄璃淼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好像是有点道理,可是具体怎么借用数学系统论的思维来学习生物呢?”
她歪着头,眼睛紧紧盯着阿修罗画的思维导图,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阿修罗耐心解释道:“比如在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我们可以借用数学里的模型思维。”
“就像数学中用函数模型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一样,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把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环境因素等看作变量,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比如,当某种生物数量发生变化时,其他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会如何响应,这就和数学模型里一个变量改变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类似。”
小组里的另一位同学眼睛放光,兴奋地说:“哇,这样一讲感觉生物和数学的联系好紧密啊!以前都没这么想过。”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
阿修罗继续说道:“再比如说,我们还可以借用物理中的能量守恒思维来理解生物的能量流动。
在物理中,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生物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也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然后传递给消费者,这个过程中能量虽然在转化,但总量是相对稳定的,这和物理的能量守恒思维是不是很契合?”
羽笑尘恍然大悟,拍了下自己的脑袋说:“哎呀,真的是!”
这样理解生物的能量流动就清晰多了。”
“以前总是死记硬背能量流动的特点,现在感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脸上露出豁然开朗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新知识的兴奋。
黄璃淼也笑着点头:“没错,而且这种借用思维还能让我们对不同学科都有新的理解。”
“那在学习其他生物知识的时候,还能借用哪些思维呢?”
她充满期待地看着阿修罗,眼神里满是求知欲。
阿修罗思考了一下说:“学习细胞结构的时候,可以借用建筑学的思维。”
“把细胞想象成一座复杂的建筑物,细胞膜就是这座建筑的外墙,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就像建筑物的大门和围墙;细胞核则像是建筑的指挥中心,储存着重要的信息,指挥着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而各种细胞器,就如同建筑物里不同功能的房间,各自承担着独特的任务。”
“这样类比,是不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就更容易理解了?”
大家纷纷点头,对阿修罗的讲解表示认同。一位同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阿修罗学长,你这么一说,我感觉学习一下子变得有趣多了。”
“以前觉得生物知识又多又杂,现在好像找到了串联它们的线索。”
他挠挠头,脸上带着些许羞涩。
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们开始尝试运用“借用思维”去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
在学习生物进化这一章节时,羽笑尘皱着眉头,努力思索着:“阿修罗学长,学习生物进化,能借用什么思维呢?”
阿修罗鼓励地看着他说:“可以借用历史学科里的发展演变思维呀。”
“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科,而生物进化也是讲述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像梳理历史事件的脉络一样,梳理生物进化的时间线,分析不同阶段生物出现的特征以及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羽笑尘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地说:“对哦!”
“这样我就可以把生物进化的各个阶段想象成历史上的不同朝代,每个‘朝代’都有独特的生物‘文化’,也就是它们的特征。”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脸上洋溢着发现新方法的喜悦。
黄璃淼也受到启发,说道:“而且我们还能借用地理学科里的环境影响思维。”
“地理强调环境对生物分布和发展的影响,在生物进化中,环境变化也是推动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
“比如,当地球气候发生变化时,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就会逐渐进化出不同的特征。”
看着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阿修罗心中充满欣慰。
他笑着说:“大家说得都非常好。”
“通过借用思维,我们能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知识融会贯通。”
“这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同学们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积极运用“借用思维”。
在化学课上,他们借用数学的逻辑推理思维来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规律;在物理课上,借用绘画中的空间构图思维来理解电场、磁场等抽象概念。
随着“学科知识实践周”进入后半程,学院组织了一次跨学科知识交流活动。
各个小组需要展示运用“借用思维”在不同学科学习中的成果。
阿修罗所在的小组精心准备,他们制作了精美的 ppt,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生物学习中借用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思维方式。
活动当天,教室里坐满了来自不同班级的同学。
阿修罗作为小组代表走上讲台,他自信从容,眼神坚定而明亮。
“同学们,今天我们小组想和大家分享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借用思维。”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教室里。
台下的同学们都好奇地看着他,眼神中充满期待。
阿修罗开始详细讲解在生物实验和知识学习中如何运用借用思维,一边讲,一边展示 ppt 上的图片和案例。
当他讲到借用建筑思维理解细胞结构时,台下传来一阵小声的惊叹和议论:“哇,这样理解好形象啊!”
“原来学科之间还能这样联系起来。”
展示结束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位同学站起来,满脸钦佩地说:“阿修罗学长,你们小组的方法太棒了!”
“我以前从来没意识到不同学科之间能有这么多奇妙的联系。”
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然而,在活动结束后,阿修罗和他的伙伴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随着对“借用思维”的深入运用,他们发现有些知识之间的借用并不是那么直接,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而且,如何将这种思维方法推广到更多同学中,让大家都能受益,也成了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一次课后,阿修罗和小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这些问题。
羽笑尘有些苦恼地说:“阿修罗学长,我发现有些学科知识的借用思维很难找,比如语文和生物,感觉这两个学科跨度有点大,不知道怎么联系起来。”
他眉头紧锁,用手撑着头,一脸困惑。
阿修罗思考片刻后说:“其实语文和生物也有联系。”
“语文注重对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而生物研究也需要我们准确地描述和解释各种现象。我们可以借用语文里的修辞手法来帮助记忆生物知识。”
“比如,把细胞分裂过程比喻成一场有序的舞蹈,染色体就像舞者,它们在细胞这个舞台上按照特定的节奏和规则进行活动,这样是不是就更容易记住细胞分裂的步骤和特点了?”
黄璃淼眼睛一亮,说道:“对呀,还有诗词中也常常蕴含着生物知识。”
“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体现了温度对植物花期的影响,这也是生物和语文的一种联系。”
“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从诗词中挖掘生物知识,同时用生物知识去理解诗词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探讨如何将“借用思维”更好地推广和深化的过程中,阿修罗敏锐地察觉到,除了直接的学科间思维借用,还存在一种“迂回思维”能让学习更上一层楼。
于是,在一次小组讨论时,阿修罗向大家提出了这个新的概念。
“同学们,我们在运用‘借用思维’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看似难以直接联系的知识领域,这时候‘迂回思维’就派上用场了。”
阿修罗目光炯炯地看着大家,神色认真。
羽笑尘一脸好奇,忍不住率先发问:“阿修罗学长,啥是迂回思维呀?”
“听起来跟绕弯路似的。”
他挠了挠头,眼中满是疑惑。
阿修罗笑着解释道:“简单来说,迂回思维就是当我们在学习某个知识遇到阻碍,无法直接找到与之关联的其他知识来辅助理解时,可以先从侧面或看似不相关的方向入手,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最终回到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上,从而实现理解和掌握。”
黄璃淼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阿修罗,我好像有点模糊的概念,但还是不太清楚具体怎么操作,你能举个例子吗?”
她歪着头,眼神中透露出急切的求知欲。
阿修罗点点头,拿起桌上的一支笔,在本子上画了几个简单的图形。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生物的遗传规律时,直接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可能会觉得抽象。”
“这时候,我们可以迂回一下,从艺术领域的拼图游戏入手。”
看着大家依旧困惑的表情,阿修罗继续说道:“想象一下,每一块拼图都代表一个基因片段。”
“在拼图游戏里,我们要把不同形状的拼图块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一幅完整的图案。”
“而在遗传过程中,基因就像是这些拼图块,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生物的各种性状。”
羽笑尘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一些:“有点意思,就像拼图要按照一定规则拼起来,基因组合也有规律,对吧?”
“对!”
阿修罗肯定地说道,“但这还只是第一步迂回。
“接下来,我们再从拼图联想到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
“基因的组合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排列组合,不同的基因组合产生不同的遗传结果,这和数学里通过不同元素的排列组合得到不同结果是类似的。”
“通过从艺术拼图到数学排列组合,再回到生物遗传规律,这样迂回的方式,是不是对遗传定律理解得更深刻了?”
小组里的一位同学恍然大悟,兴奋地说:“哇,原来是这样!”
“绕了一圈,反而把知识学透了。”
黄璃淼也笑着说:“确实,这种迂回思维拓宽了我们的思路。”
“那在其他学科上,是不是也能这样用?”
阿修罗自信地笑了笑,说道:“当然。就拿历史学科来说,比如我们在研究古代文明的兴衰。”
“如果直接去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可能会觉得复杂且头绪繁多。”
“我们可以先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迂回。”
“从地理角度怎么迂回呢?”
另一位同学好奇地问道。
阿修罗耐心解释:“我们先看古代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如河流、山脉、气候等地理因素。”
“像古埃及文明就依赖于尼罗河,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进而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城市兴起。”
“这是第一步,建立起地理与文明起源的联系。”
“然后呢?”
羽笑尘迫不及待地追问。
“然后,我们从地理对文明起源的影响,迂回联想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一个文明就如同一个生态系统,当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相互协调,就像生态系统各部分和谐共生,文明就繁荣;反之,当这些要素失衡,就像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文明就会走向衰落。”
“通过地理和生态系统这两个迂回的角度,我们就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古代文明兴衰的原因。”
大家听了阿修罗的讲解,纷纷陷入思考,努力消化着这种新颖的学习思维方式。
接下来的几天,同学们开始尝试在各自的学习中运用迂回思维。
羽笑尘在学习物理的电磁感应现象时遇到了困难。
他苦思冥想,决定按照阿修罗教的迂回思维方法试试。
他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想到小时候玩的手摇发电机,摇动手柄就能产生电流,灯泡就会亮起来。
这是第一步,将抽象的电磁感应现象与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
然后,他又联想到数学中的函数关系。
电流的产生与磁场的变化、导体的运动速度等因素有关,这就如同数学函数中一个变量受多个因素影响一样,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定量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迂回思考,羽笑尘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逐渐清晰起来。
他兴奋地跑到阿修罗面前,说道:“阿修罗学长,迂回思维太有用啦!”
“我以前对电磁感应一知半解,现在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阿修罗笑着鼓励他:“继续加油,这种思维方式熟练运用后,会发现很多知识都能融会贯通。”
黄璃淼在学习语文古诗词时,也运用了迂回思维。
她在理解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词时,没有直接从诗词的文学赏析角度入手。
她先是从历史学科了解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当时的边疆局势、战争频繁程度等。
知道了这些历史背景后,她又联想到地理学科中边塞的自然环境,广袤的沙漠、连绵的山脉、恶劣的气候等。
通过历史和地理的迂回,她再去品味诗词中诗人对边塞风光的描写以及所蕴含的情感,就更加感同身受。
她惊喜地对同学们说:“以前读这首诗,只觉得文字很美,但现在能深刻体会到诗人那种复杂的情感了。”
随着同学们对迂回思维的运用越来越熟练,新惠学院的学习氛围愈发浓厚。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过于依赖迂回思维,在简单知识的学习上也绕了很大的圈子,导致效率不高。
还有些同学在选择迂回路径时,出现了偏差,不仅没有帮助理解,反而让问题更加复杂。
针对这些情况,阿修罗组织了一次大型的学习交流活动。
活动现场,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在运用迂回思维时遇到的困惑。
一位同学苦恼地说:“阿修罗学长,我在学习化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时,想用迂回思维,但是绕来绕去,把自己都绕晕了,这该怎么办?”
阿修罗思考片刻后回答道:“这是因为你没有把握好迂回的度和方向。”
“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这种相对直接的知识,迂回思维的运用要简洁高效。”
“你可以先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入手,比如铁生锈,这是一个常见的氧化反应。”
“然后联想到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理解为什么铁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这样的迂回路径就比较直接有效,不会过于复杂。”
另一位同学也站起来说:“学长,我在学习数学几何证明题时,想通过迂回思维找到解题思路,但是不知道该从哪里迂回。”
阿修罗微笑着说:“对于几何证明题,你可以从图形的变换入手迂回。”
“比如,把复杂的几何图形通过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简单图形,就像我们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常常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三角形、矩形等基本图形来求解。”
“同时,你还可以联想到物理中的光学原理,很多光学现象都涉及到几何图形的性质,这也可能为你的证明提供新思路。”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分享和讨论,对迂回思维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新的知识领域不断展开,又会出现哪些新的挑战需要他们运用迂回思维去解决呢?
阿修罗和同学们又将如何在迂回思维的帮助下,进一步探索知识的奥秘?
校园里的学习故事,正伴随着这些思考和挑战,继续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