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才泛起一抹微光,陈砚已经扶着母亲走在通往城郊的小路上。
他一手扶着母亲,一手提着简单的行囊,脚下是坑洼不平的泥路。
林桂香一路咳个不停,每一声咳嗽都像是砸在陈砚心头的锤子。
前世那一幕——母亲蜷缩在床上,气息奄奄的画面,不断在他脑海中闪现。
他发过誓,这一世绝不能重蹈覆辙。
“娘,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到了。”他低声安抚,语气坚定。
林桂香虚弱地点点头,靠在他肩上,眼中却有一丝担忧:“那老中医……真愿意给我们看病?”
“会的。”陈砚回答得毫不犹豫。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城郊一位隐居的老中医家中。
这位老人姓张,据说年轻时曾是省中医院的名医,文革期间被打成右派,逃到乡下隐居多年。
传闻他专治疑难杂症,尤其擅长肺疾,但性格古怪,不愿见外人。
可现在,陈砚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在一棵老槐树后找到了那间破旧的茅屋。
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须发皆白、身形瘦削的老人站在门口,目光如炬地打量着他们。
“你是谁?”老中医声音沙哑。
“晚辈陈砚,带母亲求医。”陈砚恭敬地一抱拳,语气诚恳,“听闻您专治肺疾,还请出手相助。”
老中医沉默片刻,这才侧身让开:“进来吧。”
屋里光线昏暗,药香扑鼻。
他仔细为林桂香号脉,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肺阴虚损,兼有瘀阻之象。若早来几年,尚可调理,如今已有咯血之症,非一日之功。”老中医沉声道,“若想根治,需清热润肺、化瘀止咳,配合汤药与食疗,慢慢调养。”
“能治就好!”陈砚心中一松。
老中医取出一张方纸,写下方子,递给他:“照方抓药,每日一剂,连服七日。”
陈砚接过一看,果然都是些常见药材,唯独一味——川贝母,极为稀缺。
“这味药,城里恐怕买不到。”他皱眉。
老中医点头:“你若能在附近山上找到野生的,药效会好上不少。”
“我知道哪里有。”陈砚眼神一亮。
他记得,在靠近东岭的一处断崖边,曾见过几株野川贝母。
告别老中医后,陈砚将母亲安顿在家,便独自背上背篓,带上绳索和小铲,踏上了进山之路。
山路崎岖,荆棘丛生,太阳已经高挂头顶,汗水早已湿透衣襟。
他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密林之间,终于在一处陡峭的断崖边发现了目标。
几株灰绿色的小草在风中轻轻摇曳,正是他要找的川贝母!
他屏住呼吸,缓缓靠近,准备攀爬过去采摘。
就在这时,脚下一滑,整个人猛地向悬崖边缘倾斜!
“啊——!”
千钧一发之际,一只手猛地抓住了他的手腕!
“别动!”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陈砚惊魂未定地抬头,只见一名身穿碎花布裙的少女正紧紧拽着他,脸色冷静而坚定。
是苏昭。
“你怎么会在这里?”陈砚惊讶。
“采植物标本。”她一边说着,一边拉他上来,“你太不小心了,这地方随时可能塌陷。”
陈砚稳住心神,感激道:“谢谢,如果不是你,我差点就没命了。”
苏昭看了眼他手里的小铲和背篓,明白了:“你在找药?”
“嗯,给我娘治病用的。”陈砚点点头。
苏昭蹲下身,仔细观察那几株川贝母,又翻看他的药方,忽然皱眉:“这方子里有些药性冲突,如果你信得过我,我可以帮你看看。”
“你懂这个?”陈砚有些惊讶。
“我在县一中读书,平时也喜欢研究一些草药。”苏昭淡淡一笑,“而且我爸是文化馆的会计,家里的藏书不少。”
陈砚眼前一亮:“那就多谢你了。”
两人一起采完药材,结伴下山。
一路上,话题逐渐从草药聊到学习,又谈到未来打算。
陈砚发现,苏昭虽然年纪不大,但见识广博,谈吐得体,对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
更重要的是,她并不像其他同龄女孩那样浮躁,而是沉静理智,有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你说你以后想做什么?”苏昭忽然问道。
陈砚望着远方,语气坚定:“我想赚大钱。不仅要让我娘活下来,还要让家人过得更好,不再受苦。”
苏昭看着他,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一刻,彼此的心靠得更近了些。
回到家中,陈砚翻出药方,开始按照前世的记忆调整比例,又加入了一些现代医学中常用的辅助成分。
“娘,今晚喝完这副药,明天就能好一点了。”他轻声说道。
林桂香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欣慰:“砚儿长大了。”
窗外,夜色渐深,微风吹过屋檐下的干草,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而在陈砚心中,属于这一世的命运齿轮,已经悄然转动。
夜色如墨,陈砚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仔细翻阅着那张老中医开的药方。
林桂香刚刚服下一剂新配的汤药,咳嗽声比前几日明显轻了,脸上的血色也恢复了些许。
他心头一松,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前世作为失败者,他曾为母亲多方求医问药,也在自学中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
如今借着重生的优势,将传统中医与后世理念结合,果然初见成效。
他一边在纸上勾画调整比例,一边回忆起川贝母采集中的一幕——苏昭冷静地拽住他手腕的样子,还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她是个特别的女孩,聪慧、理性,又带着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
尤其是在看到她熟练辨识草药、指出药方中不合理之处时,陈砚更是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
“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心里默默想着,却一时理不清思绪。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陈砚起身开门,果然是苏昭站在月光下,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资料册,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给你。”她将书递过来,“是《全国高校招生简章》和一些医学院的报考指南。”
陈砚一怔:“你怎么……”
“你不是说想帮我分析志愿吗?”苏昭眨了眨眼,语气平静但带着一丝信任,“我回去想了想,觉得你说得有道理。现在政策开始变了,高考恢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我不想被家里人安排人生。”
陈砚接过资料,指尖微微一热。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招生简章,而是一个少女对自己的选择做出的决定。
陈砚的心跳漏了一拍,抬头看向苏昭,却发现她正静静地望着他,眼中有一种从未见过的坚定。
两人目光交汇,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谢谢。”他低声说,声音里多了几分柔和。
苏昭轻轻一笑:“早点看完,我还有问题要问你。”
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月色中,陈砚回到屋里,重新坐回桌前,打开资料,一页页翻看。
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规划如何帮她选择适合的院校与专业。
未来几十年的教育改革节点、医学行业的发展趋势,他全都记得一清二楚。
“既然这一世我能改变命运,那为什么不能帮她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呢?”
念头刚起,屋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砚儿!砚儿!”是林桂香的声音,虽然虚弱,却透着急切。
陈砚立刻起身,快步走到母亲床边。
“怎么了娘?是不是不舒服?”他紧张地问道。
林桂香摇摇头,指了指床头一个小布袋:“刚才你出去的时候,我整理屋子,发现了这个……是你爹以前留下的。”
陈砚接过布袋,解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叠泛黄的旧报纸和几本笔记本。
纸张已经有些发脆,但内容却保存完好。
他随手翻开一本,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关于中药材的采集、炮制方法,甚至还有一些民间偏方和验方。
最让他震惊的是,其中一页居然提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药材——“紫背天葵”。
“这种草药……我记得,在七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在我们这边绝迹了。”陈砚喃喃道。
他心头一震,连忙翻看药方,果然发现老中医开出的第二副汤药中,有一味就是紫背天葵!
“怎么会这样?”他皱起眉头,“我要去哪里找这紫背天葵?”
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头。
可眼下他还不能多想,只能先压下这份疑虑,继续研究资料,准备明日找机会跟苏昭深入交流志愿的事情。
夜深了,窗外虫鸣低语,微风穿窗而入,吹动桌上的纸页哗啦作响。
陈砚坐在灯下,眼神坚定,心中却隐隐浮现出一个念头:
这副药方,背后或许还有更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