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不是虚无,而是粘稠的、仿佛凝固了时间的深海。李晴的意识在无重力的虚空中漂浮,只有左手指关节那道疤痕传来持续、低沉、如同地核脉动般的灼痛,像唯一的灯塔,维系着她即将消散的自我认知。
“…生命体征稳定…神经拓扑结构异常活跃…尤其是疤痕区域…不可思议…”
“…深层冻伤组织修复完成…神经接口重建度87%…她体内的‘光痕’残留…被某种力量中和了?”
“…‘锚点’命令:优先恢复其基础认知功能。她是‘钥匙’,也是‘地图’…”
破碎的电子音和模糊的人声,像隔着厚重的毛玻璃传入耳中。李晴艰难地掀开沉重的眼皮。视野从模糊的光斑逐渐聚焦。不是医院,不是INcIb的医疗舱。这是一个充满柔和曲线、墙壁流淌着液态金属般光泽的房间,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和某种…冷冽的植物香气。她的身体被浸泡在一种温润的、泛着淡绿色荧光的液体中,无数纤细如发丝的透明导管连接着她的神经接口和周围的仪器。
记忆如同被冰封的碎片。格陵兰…冰渊…崩塌…渡鸦…冲天而起的能量…坠落…
“醒了?”一个温和却毫无温度的女声响起。一个身着银灰色紧身制服、面容姣好却眼神如精密仪器般的女人出现在床边。她的制服上没有标识,只有左胸佩戴着一枚简约的、由三个相交圆环构成的银色胸针。“我是瑟琳娜(Selena),你的医疗主管。欢迎来到‘锚点’(Anchor point)。”
“锚点?”李晴的声音沙哑干涩,喉咙如同被砂纸磨过。
“一个致力于在意识边疆崩塌后,保存文明火种的组织。”瑟琳娜的指尖在悬浮的控制面板上轻点,李晴浸泡的液体开始缓缓下降。“我们观测到格陵兰的能量奇点爆发和你的…独特信号。你是唯一一个从‘阿特拉斯’的直接意识牵引中幸存,并对其造成实质性干扰的个体。”
液体排尽,李晴被轻柔的机械臂托起,裹上柔软的白色袍服。她低头看向自己的左手。疤痕依旧焦黑,但周围的皮肤异常光滑,仿佛被精心修复过。神经接口手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与皮肤完美融合的、材质不明的银色环状装置,正随着疤痕的搏动发出极微弱的同步光晕。
“我的装备…INcIb…”李晴试图调动记忆。
“在冰渊深处,与‘破冰者’雪橇的残骸一起。”瑟琳娜递给她一个透明的数据板,上面是冰架崩塌后的卫星扫描图,巨大的环形结构已沉入更深的海沟,只留下一个恐怖的冰窟。“国际神经犯罪调查局(INcIb)宣布你阵亡。格陵兰事件被定性为极端环境下的地磁灾难,相关档案…已被最高权限封存。”
阵亡?封存?李晴的心脏像被冰锥刺中。陈刚他们呢?全球的受害者呢?
“社会需要稳定,恐惧需要被安抚。”瑟琳娜的语气毫无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数学定理。“‘阿特拉斯’的物理形态沉没了,其意识维度的活动也因你的干扰而陷入沉寂。旧的秩序在恐慌中摇摇欲坠,新的脆弱平衡正在建立。公开真相只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第一片灰烬:里约的“回响”与尘封的矿洞
李晴的康复过程伴随着“锚点”的评估与引导。他们提供顶尖的神经复健和认知训练,却也像解剖标本一样研究她,尤其是那道疤痕和其中和“光痕”的秘密。她被告知需要静养,外部信息被严格过滤。
然而,疤痕的灼痛从未停止,它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李晴的直觉。一次复健后的深夜,她利用“锚点”医疗舱内一个未加密的辅助终端(权限极低),绕过过滤器,冒险接入了一个公共神经健康新闻聚合平台。
一条不起眼的滚动快讯刺入眼帘:
里约热内卢圣玛尔塔贫民窟爆发新型神经药物滥用危机!疑似与旧案“mdS矿工”神经劫持事件有关联!患者呈现深度幻觉与“空腔化”前兆!当地医疗资源崩溃!
圣玛尔塔!正是当初“神经暗礁”劫持mdS康复患者挖矿的地点!李晴的心猛地一沉。她立刻调取该地区的匿名公共神经信号监控数据(民用低精度)。数据杂乱,但一种极其微弱、却让她疤痕骤然一跳的背景辐射“回响” 模式,隐藏在噪声中!这模式…与格陵兰决战时,全球受害者“意识空腔”被强行抽取前的同步频率高度相似!虽然微弱了无数倍,但本质未变!
“暗礁”未死!它在余烬中复燃,改头换面,像病毒一样在最脆弱的土壤里滋生!INcIb的封存和“锚点”的隔离,让这些角落的悲鸣被彻底忽视。
第二片灰烬:孟买的“接口”与黑市的暗流
线索驱动着李晴。她利用“锚点”提供的有限资源(名义上是“认知刺激”),开始秘密重建自己的侦查工具。她用医疗舱的生物3d打印机偷偷复制了旧神经接口手环的核心感应元件,将其微型化后嵌入一枚普通腕表内。利用复健时接触到的“锚点”基础神经扫描设备,她尝试捕捉自身疤痕能量与里约“回响”的微弱共鸣。
一天,在“锚点”的虚拟神经拓扑训练室(用于评估她的恢复情况)进行例行训练时,李晴故意诱导自己的疤痕能量产生一次微小爆发。瞬间,训练室内模拟的全球神经信号图谱上,除了里约的微弱“回响”,另一个遥远的点骤然亮起——印度,孟买达拉维贫民窟!信号特征显示:大量非法改造的廉价神经接口正在被激活,其信号传输模式被伪装成游戏数据流,但核心协议与当初“新地平线”头盔的劫持模块残留特征同源!
“神经暗礁”的技术遗产并未消失,而是流入了地下黑市,被改造成更廉价、更隐蔽的“挖矿”工具!受害者从特定的康复者,扩展到了无数为了廉价娱乐或逃避现实而使用非法神经设备的底层民众!
李晴将加密的发现匿名发送给一个她记忆深处、可能尚未被完全监控的INcIb旧日安全联络节点。她不知道陈刚是否还能收到,但这已是她被困“锚点”中唯一能投出的石子。
第三片灰烬:瑞士的“馈赠”与锚点的阴影
李晴的暗中活动并非没有引起注意。瑟琳娜的“评估”频率明显增加,问题也更加深入,甚至开始试探她对“锚点”资金来源和组织架构的看法。
一次例行的深度神经扫描后,瑟琳娜看似无意地提及:“你的神经恢复速度远超预期,尤其是疤痕区域的中和与再生能力。这让我们对一种特殊的‘生物催化剂’产生了兴趣。说起来,我们组织早期曾接受过一笔匿名的、来自瑞士的巨额生物技术定向捐赠,代号‘Λ-宁静的曙光’。捐赠者的生物信息经过多重加密,但技术特征…与你体内被中和的‘光痕’残留,有微妙的互补性。”
瑞士…Λ-宁静…埃格峰诊所!渡鸦!李晴的血液瞬间冰冷。“锚点”接收的捐赠,其技术与“纯净光痕”和“Λ-宁静”同源?这绝不是巧合!渡鸦或其背后的势力,在“阿特拉斯”计划之外,早已布下另一条暗线?还是说…“锚点”本身就是“阿特拉斯”计划失败后,某个更高层级存在的“b计划”?一个打着保存文明火种旗号,实则监控、研究甚至利用“阿特拉斯”残留技术和李晴这个“钥匙”的组织?
瑟琳娜银灰色的眼睛注视着李晴,仿佛能看穿她翻腾的思绪。“李晴女士,‘锚点’提供庇护和修复,但也需要…贡献。你的疤痕,你与‘阿特拉斯’对抗的独特经验,都是无价的‘火种’。希望你理解,在意识边疆的废墟上,纯粹的‘自由’是一种奢侈。”
余波:囚徒与猎手
李晴站在“锚点”观景窗前,外面是深邃的海底景色,巨大的发光水母缓缓飘过。她的左手疤痕在银色的神经环下隐隐搏动。阵亡的检察官,成为了神秘组织的“标本”。尘世的灰烬在无人关注的角落复燃,新的“神经暗河”在底层流淌。而名为“锚点”的庇护所,其阴影深处,可能潜藏着比“暗礁”更庞大、更精密的网络。
她不再是INcIb的利剑,但检察官的直觉从未消亡。格陵兰的冰渊未能埋葬她,这精致的海底牢笼同样不能。失忆是暂时的迷雾,疤痕是永恒的坐标。尘世需要回响,灰烬等待火星。下一次狩猎,将从囚笼内部开始。她的目光穿透深海,仿佛看到了里约的硝烟、孟买的暗巷,以及瑞士银行金库深处,那连接着“Λ-宁静”与“锚点”的冰冷数据链。意识边疆的战争,从未结束,只是换上了更隐蔽的衣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