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避难所的半个月里。
三个人基本上就没有再离开这一处山谷。
晚上的时候,就躲在避难所里面听听收音机。
白天的时候,刘大憨用他那从皮革厂学来的手艺,把买回来的布匹,给三个人每人做了两套夏天穿的衣服和裤子。
李天顺和高凯两个人,则是趁着山谷没有人过来,拿着捕鱼的工具,开始到山谷底下的河流当中捕鱼。
在这个地方的夏天,可以让你吃鱼吃到吐,而且全部都是名贵的冷水鱼。
黑龙江夏季冰融后的鱼类,不少都有洄游的情况。
一到夏天的时候,下游的江水开始升温,大马哈鱼会在每年的7-9月,会从鄂霍次克海游到黑龙江上游产卵。
有的时候也会在呼玛河、盘古河等黑龙江支流产卵。
这里的水温更加清冷,最适合它们孵化鱼卵。
这个季节最常见的就是哲罗鲑,它是冷水性大型掠食鱼,夏季会向浅水区迁移觅食。
经常都能在黑龙江支流深潭与浅滩交界处,22站林场附近的溪流活动。
还有细鳞鲑,它们都会有短距离洄游,冰融后从主河道进入林区溪流产卵。
细鳞鱼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多栖息于林场周边清澈的冷水溪流。
还有黑龙江茴鱼,夏季上溯至浅水石滩区,最喜欢冷水激流的环境。
高凯他们所在的这一处地方,冬天的时候,周围都覆盖着厚厚的雪。
一到夏天的时候,这一些厚厚的雪就会慢慢的融化,流向山底下的溪流。
导致这一些溪流,都可以连续保持好几个月的凉意,因为这里还会时不时的来上几次西伯利亚的寒流。
每年都会有各种洄游鱼类,在夏天的时候,从黑龙江游向这一些支流,一直逆流而上去产卵。
这些鱼之所以会有这一种习性,皆因为他们都是冷水鱼。
在下游的江水水温不断在上升,它们不得不往上游,到水温更加清冷的地方。
等到将鱼卵全部孵化出来之后,差不多要大雪封山的时候,它们又会从这一些支流,游向水更深的黑龙江。
如果游得慢了,这一些支流的水不够深,有可能会在大冬天的时候,全部冻成了冰块,那么它们再怎么是冷水性的鱼,都有可能被冻死。
所以这时候已经开始有不少的鱼,从已经化冻的黑龙江,朝着这一些支流,游进原始森林里面。
这时候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在无人监督的地方,谁还去管这些鱼,是要回游到支流里面产卵。
大多数人,都是在这几个月内,疯狂的捕鱼,每一条鱼里面的肚子,满满的都是鱼卵。
这几个月捕到的鱼,把它们制作成鱼干,可以支撑一整个冬天,饭桌上的一道食物。
正在跟高凯捕鱼的李天顺,看着这些河流当中的傻鱼,有点不解的开口问道。
“凯哥,你说这些鱼,怎么拼命的往这些小溪流里面游上来。”
“稍微深一点的地方,我们一网撒下去,都能弄上来几十斤的鱼。”
听到李天顺这样子问,高凯心中非常清楚。
毕竟大家从小到大都在城市里面生活,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高凯就耐心的跟他说了起来。
“呵呵,现在我们不要捕捞太多,能吃多少吃多少,这些鱼都是来到这个地方产卵的,别把它们给弄得灭绝了。”
“等到10月份左右,即将要下雪的时候,那一些鱼卵,全部都被孵化了出来,开始在鱼妈妈的带领下,游向大江大河。”
“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尽全力的捕捞,捕捞到的鱼可以冻起来,或者是制作成鱼干,那我们一整个冬天就不缺鱼吃了。”
“这时候的这些鱼,那些鱼卵都还在鱼妈妈的肚子里,我们不要做那杀鸡取卵的事情。”
“到10月份我们就抓大放小,这样子我们才能永远有吃不完的鱼。”
听到高凯这样子说,李天顺看了看他刚刚撒下去的一网,拉上来的那几十斤鱼。
一时之间,都不知道是该放了,还是全部带回避难所。
“凯哥,那今天我们这一网下去,我们三个人就是一天三顿吃鱼都吃不完。”
“那就挑大的留下,小的放回去呗,我们又没办法拿去哈尔滨卖,在这边卖又不值钱。”
“这些鱼要是能活着运到哈尔滨去卖,那可值老钱了,只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