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你去试一试扩音器怎么样,别光拍一拍,说几句话也行,我听个响,对对对,好,再检查一下电路,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情况;
小王,那座位你再看一下,首长们的姓名牌子有没有放对,这个位置可不能错啊,讲究太多了。”
新闻发布会的大厅内一片繁忙,这是委员会第一次召开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一会蔡延年都要在林克勤到来前亲自验收,避免出现大的差错。
随着蔡延年走进委员会的大楼,早已等候在此的记者瞬间围了上来,希望能从这位主任口中套出什么消息。
当然了,也不是什么记者都有机会参与此次记者招待会,要求是至少在文化部下辖的新闻总署报备成立一年以上,通过文化部的审核才有资格参与此次新闻发布会。
每一位参会的记者都必须是在新闻总署备案过,经过层层审查才能够进入委员会大院,毕竟近些年刺杀事件太多了,很多时候都不得不防。
每一位记者和其他工作人员都不能是新人,必须是在原单位工作满一年,层层审核就是为了确保第一次新闻发布会的正常召开。
“蔡主任,我们能问一下今天会有什么重要的消息发出吗?”
“蔡主任,请问国防军接下来会对北洋军发起反攻吗?”
“蔡主任...”
蔡延年看着这些热情的记者,也只能无奈地说道:“大家稍安勿躁,现在是早上八点半,还没有到达回答记者问题的环节,所有的问题大家可以等到回答记者问的环节再问,不会等太久的。
再过十五分钟诸位就可以进入会场,九点钟委员长就会来回答大家的问题,大家耐心等待一会,我暂时只能说无可奉告,大家见谅。”
蔡延年在最后检查完一遍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后,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八点四十五分准时邀请各位记者走入新闻发布会现场。
原本空旷的会场瞬间坐满了人,除了华夏社,西南日报等官方和民间报社外,还有数家欧洲报社也获得了此次发布会的入场券,像泰晤士报更是借助莫里逊记者与林克勤的私人友谊获得了此次的入场券。
九点整,林克勤一行人迈入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谈,无数的闪光灯争相绽放,毕竟林克勤很少出现在记者的面前,这次公开露面也是外界首次公开了解这位传奇的人物。
在林克勤等人入座后,蔡延年作为此次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开始推动此次发布会的进程,以一场开场白开始了这场新闻发布会。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借助这次机会与大家相聚一堂,共同参与华夏首次官方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是蔡延年,在坐的记者朋友们和我已经非常熟悉了,我就不过多介绍了。
下面进入新闻发布会第一项,信息公开环节。
就在不久前,我国防军集结精锐力量,在武胜关一线重创并近乎歼灭北洋第四镇,北洋第四镇除部分骑兵和辎重兵外,其余皆被我国防军消灭。
此战打出了我国防军的军威,更揭露了北洋和其后面的腐朽朝廷的虚弱。另外,我国防军在长江沿岸与北洋海军海容舰进行了炮战,重创并俘虏了这艘战舰,目前这艘军舰正被拖往武昌。”
在介绍完一些其他情况后,也是进入了所有人最期待的环节,委员长回答记者问。
林克勤坐到了发言台前,看着台下的诸位记者都在跃跃欲试,心里也不免有一点小紧张。
林克勤最先选择了华夏社的记者。
“委员长您好,我是华夏社记者赵雅,我想首先问的是您对于新闻工作者的期许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在变相问林克勤对于新闻传播的定位,是当应声虫呢?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呢?
“赵雅记者,我看过你的文章啊,文字如刀,拥有如此老道的写法的记者居然如此年轻,真是令人震惊啊。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我看来,新闻工作者至少要从两个方面着力。
一个是发挥好舆论引导的作用,弘扬社会正气。目前我们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很低,听报纸是很多人获取外部消息的唯一渠道,而新闻工作者就是搭建民众和政府之前桥梁的通道。
作为委员长,我希望我们的记者朋友能够充分发挥扩音器作用,将我们的一些政策进行正确的解读,对于一些群众期待,但是现在政府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解释一下,让群众有参与感。
当然了,对于那些政府有能力做到却不愿做的事情,新闻记者也要不畏惧艰难,敢于铁笔直书,让那些不平事暴露在闪光灯下。
这就是涉及到另一个方面了,那就是发挥监督者的作用,目前的一切都处于初创阶段,混乱与无序必然会在一段时间内存在,要想在短时间内扭转这个局面是很困难的。
虽然我们成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但是面对越来越大的基本盘,人力不足的现象比较突出。
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民间力量的介入,对于委员会遗漏掉的地方,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机和钢笔重新覆盖这片区域。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多方合力,扎紧制度的笼子。”
赵雅问道:“那是不是意味着县太爷不会再次出现。”
林克勤斩钉截铁地答道:“在委员会地体系内,绝不允许县太爷这种无人监管的当权者的出现。
我们的人民已经跪了两千多年了,我认为这不应该,凭什么我们的人民不能直视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呢?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民主的国家,一个没有奴隶的国家,一个讲人权的国家。华夏人跪了两千多年的膝盖该站起来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消灭皇帝专制制度,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把本该属于人民的权力还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