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初步报告与疑云
陈明静的指尖落在邪修尸体的灵窍处,一丝精纯的冰系灵力缓缓注入,如同冰封千里的寒潮,瞬间将那处还在微微渗出黑血的伤口冻结。淡蓝色的冰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很快便将整具尸体包裹其中,形成一个半人高的冰棺,隔绝了尸体散发出的阴邪气息。
做完这一切,她才直起身,目光扫过周围。几名负责后勤的外门弟子远远站着,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惊惧,时不时偷瞄一眼沈小虎,又飞快低下头,显然被刚才那幕惊得不轻。
“将尸体抬到辎重帐篷,严加看管,不得擅动。” 陈明静的声音清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是,陈师姐!” 几名弟子连忙应声,虽仍有些忌惮那冰棺里的邪修尸体,但在陈明静的威压下,还是硬着头皮上前,用特制的符文锁链将冰棺捆好,小心翼翼地抬走。
沈小虎被一名看起来较为稳重的内门弟子领着,暂时带到旁边一个空置的小帐篷里等候。临走前,他回头看了一眼陈明静,正好对上她投来的目光,那目光依旧清冷,却似乎比之前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审视。沈小虎心头一跳,赶紧低下头,跟着那名内门弟子匆匆离开,后背的冷汗又冒了出来。
直到那道瘦小的身影消失在帐篷门口,陈明静才收回目光,落在地上那把染血的凡铁小刀上。她弯腰,纤长的手指轻轻拾起小刀,指尖避开血迹,只捏住刀柄。
入手冰凉粗糙,是最普通的凡铁打造,刀刃甚至有些卷口,显然用了有些年头。除了沾染的血迹,再无任何异常,既没有灵力波动,也没有阵法符文的痕迹,就是一把随处可见的、用来处理杂物的小刀。
陈明静的眉头微微蹙起。
她将小刀用一块干净的布包好,收入储物袋。这把刀,或许是解开刚才那诡异一幕的关键线索之一。
处理完现场的收尾工作,她转身走向营地中心的临时主事帐篷。帐篷外,她的两名队友——同样是内门精英弟子的李师兄和赵师姐,正站在那里等候,脸上带着明显的疑惑。
“明静,刚才……” 李师兄率先开口,他修为已至筑基中期,性子相对沉稳,但此刻语气里也难掩惊讶,“那个杂役……真的是他杀了最后那个邪修?”
赵师姐也点头附和,美眸里满是难以置信:“我刚才远远看了一眼,那邪修虽重伤,但根基仍在,怎么可能被一个连引气都做不到的杂役……”
陈明静走进帐篷,示意他们跟上,然后抬手布下一道隔音结界。帐篷内瞬间安静下来,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
“是他。” 陈明静坐下,声音平静地陈述事实,“我赶到时,邪修已毙命,凶器是一把凡铁小刀,精准刺入其肋下‘气海附穴’,导致灵力逆行暴毙。现场只有他一人,且无其他外力介入的痕迹。”
“气海附穴?!” 李师兄和赵师姐同时惊呼出声。
那处穴位极其隐蔽,寻常修士别说精准刺入,就连知晓其存在的都不多。只有专门研究人体经脉或精通刺杀之术的修士,才可能掌握这种手段。一个外门杂役?怎么可能?
“这……这太匪夷所思了!” 赵师姐忍不住道,“难道他是哪个隐世家族派来的卧底?故意隐藏修为?”
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了。毕竟,修仙界中,隐藏修为、扮猪吃虎的例子并非没有。
陈明静却摇了摇头:“不像。” 她回忆着刚才沈小虎的反应,“他身上的恐惧和虚弱都做不了假,且我以神识反复探查,其灵根驳杂微弱,体内灵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确实是毫无修为的凡体。”
“那……” 李师兄眉头紧锁,“总不能真的是运气好吧?用一把凡铁小刀,蒙中了筑基修士的死穴?这运气也太逆天了……”
陈明静沉默不语。
运气?或许吧。修仙界中,运气本身也是一种实力。但她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尤其是沈小虎刚才那语无伦次的解释——“周围的东西都变慢了”、“能感觉到不一样的地方”,虽然听起来荒诞,却让她隐隐联想到了某种传说中的神通。
只是,那种神通,怎么可能出现在一个废柴杂役身上?
“此事暂且不论。” 陈明静压下心中的波澜,将话题拉回正轨,“先整理此次任务的报告。邪修据点已清剿,共击杀邪修七名,其中筑基期两名,炼气期五名,缴获魔源晶碎片三块,邪修功法残卷两册,以及若干用于祭祀的阴邪物品。”
她顿了顿,看向李师兄:“李师兄,烦请你清点缴获物品,记录在册,稍后一同封存上交。”
“好。” 李师兄点头应下。
“赵师姐,” 陈明静又看向赵师姐,“麻烦你安抚一下随行的外门弟子和杂役,处理好伤亡弟子的后续事宜,尤其是……刚才在场的那几位,让他们暂且保密,不要对外宣扬沈小虎的事。”
在事情没有查清之前,她不希望这个“史上最弱杂役击杀筑基邪修”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明白。” 赵师姐会意,应声离去。
帐篷里只剩下陈明静一人。她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块特制的传讯玉简和一支刻笔,指尖凝聚起一丝灵力,在玉简上缓缓书写。
首先,是任务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任务目标、执行过程……她写得条理清晰,措辞严谨,将从发现妖兽异动、追踪至青石镇、探查邪修据点、到最终清剿的全过程,一一记录在案。
接着,是详细的战况描述:邪修的修为、功法特点、战斗中的表现,己方弟子的应对、伤亡情况……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准确,尤其是对那两名筑基邪修的描述,更是着重记录了其功法的阴邪之处和战斗中的诡异手段。
写到最后,她的笔尖微微一顿,落在了“最终清剿阶段”的末尾。
该如何描述沈小虎击杀最后那名邪修的过程?
陈明静的眉头再次蹙起,脑海中又浮现出刚才那一幕:邪修狞笑着扑向沈小虎,沈小虎惊恐地后退,然后……那匪夷所思的一刀。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笔尖再次动了起来。
“……残余一名筑基邪修重伤突围,意图挟持杂役弟子沈小虎为人质。沈小虎,青云宗外门杂役,灵根驳杂,无修为在身,当时手持凡铁小刀一把。”
“过程中,邪修灵力紊乱,动作迟滞。沈小虎于惊惧中,以小刀刺中其肋下气海附穴,致其灵力逆行暴毙。现场无其他外力介入,小刀为凡铁所制,无异常。”
写完这段,她反复看了几遍,觉得字字客观,没有添加任何主观臆断,却又清晰地记录下了整个过程中最令人费解的疑点:
一个无修为的杂役,为何能精准刺中连许多内门弟子都不知道的气海附穴?
邪修虽重伤,但筑基修士的本能仍在,为何会被一个凡体杂役轻易得手?所谓的“灵力紊乱,动作迟滞”,是否足以解释这一切?
凡铁小刀,真的能对筑基修士造成致命伤害?
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只能留在字里行间,让看到报告的人自行判断。
最后,她在报告末尾,加上了一句:“此事存疑,建议宗门进一步核查。”
写完这一切,陈明静将刻笔收起,指尖在传讯玉简上轻轻一点,注入一道灵力。玉简瞬间亮起柔和的白光,化作一道流光,冲破帐篷的结界,朝着青云宗山门的方向疾驰而去。
做完这一切,她才感觉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
她靠在简陋的座椅上,闭上眼,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再次浮现出沈小虎的样子——那个瘦小、孱弱、总是带着一丝怯懦的杂役,那个在死亡面前只会发抖、连话都说不明白的少年,和他那最后诡异而精准的一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还有他胸口那一闪而逝的微弱波动……到底是什么?
陈明静睁开眼,眸色深沉。她隐隐觉得,这个叫沈小虎的杂役,或许会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
***青云宗,主峰,长老议事堂。
这座位于青云宗核心区域的议事堂,终年被淡淡的灵气云雾笼罩,庄严肃穆。堂内,数十根雕刻着古老符文的盘龙玉柱支撑着穹顶,地面铺着光滑如镜的白玉,反射着顶部夜明珠散发出的柔和光芒。
此刻,议事堂内却并不平静。
坐在首位的,是青云宗宗主,一位修为深不可测的元婴期大修士,须发皆白,面容却如同中年,眼神平静无波,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
他的下首,坐着宗门的几位核心长老,皆是金丹期以上的修为,其中甚至有两位已是金丹后期,距离元婴只有一步之遥。
而在他们面前的玉案上,摆放着刚刚从青石镇传回来的、陈明静的任务报告玉简。
宗主拿起玉简,神识探入,片刻后,眉头微微蹙起,将玉简递给身旁的大长老。
大长老接过,仔细查看,原本平静的脸上渐渐露出惊讶之色,随即又将玉简传给下一位长老。
一时间,议事堂内只有玉简传递的轻微声响,和各位长老查看报告时,灵力波动产生的细微嗡鸣。
当最后一位长老看完玉简,将其放回玉案上时,议事堂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诸位,” 宗主率先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严,“看完明静的报告,有何看法?”
负责宗门刑罚的执法长老率先起身,他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启禀宗主,从报告来看,此次邪修据点的清剿还算顺利,明静他们处置得当,及时清除了隐患。只是……那邪修使用的功法,似乎与三十年前在南疆出现的‘血煞门’有些相似,都以吞噬生灵精血和灵力为生,手段阴毒狠辣。”
另一位负责宗门典籍的长老也点头附和:“执法长老所言极是。那‘气海附穴’的记载,只在几本上古残卷中见过,据说正是血煞门刺杀之术的专攻穴位。看来这些邪修,很可能与当年被灭的血煞门有关,或许是其残余势力死灰复燃。”
几位长老纷纷点头,讨论着邪修的来历和可能带来的威胁,气氛渐渐凝重起来。血煞门当年在修仙界掀起过不小的腥风血雨,手段残忍,后来被几大宗门联手剿灭,没想到时隔三十年,竟然还有残余势力在青云宗的地界上活动。
“此事不可小觑。” 宗主沉声道,“传令下去,加强宗门内外的警戒,尤其是与南疆交界的区域,派专人巡查,务必查清这些邪修的底细和目的,绝不能让他们在青云宗的地盘上兴风作浪。”
“是,宗主。” 众长老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二长老突然开口,他是宗门内负责弟子事务的长老,目光落在玉案上的玉简,语气带着一丝疑惑:“宗主,诸位师兄,报告中提到的最后一件事,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
“二长老指的是……那个杂役弟子?” 大长老问道,显然也注意到了报告中那段令人费解的描述。
“正是。” 二长老点头,“一个外门杂役,无修为在身,用一把凡铁小刀,刺中了筑基邪修的气海附穴,致其暴毙?这……未免太过离奇了吧?”
他的话一出,议事堂内瞬间安静下来,之前讨论邪修的气氛被打断,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上。
“确实奇怪。” 一位负责宗门刑律的长老皱眉道,“气海附穴极为隐蔽,便是我宗内门弟子,知晓者也不多,更别说精准刺入了。一个杂役,怎么可能做到?”
“会不会是陈明静记错了?” 另一位长老猜测道,“或许只是巧合,那邪修本就灵力逆行,恰好被那杂役撞上,误打误撞罢了。”
“不太可能。” 大长老摇头,“明静这孩子,向来沉稳细致,从不出错。她在报告中特意注明‘此事存疑’,显然是觉得其中有蹊跷。而且,她描述得极为详细,连小刀的材质都写了,不像是记错了。”
“那……难道那杂役真有什么过人之处?” 有人疑惑道,“比如,是某位长老安排在外门历练的弟子?故意隐藏了修为?”
“不可能。” 负责外门事务的长老立刻否定,“外门弟子的名册都在我那里,沈小虎这个名字,我有印象。灵根检测时,是出了名的‘混沌废灵根’,吸纳灵气的速度还不到常人的十分之一,修炼了三年,连炼气一层都没到,一直在外门杂役处当差,是宗门里出了名的‘废柴’,怎么可能隐藏修为?”
“废柴?” 宗主微微挑眉,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一个连炼气都不到的废柴,用凡铁小刀杀了筑基邪修?”
这听起来,比邪修死灰复燃还要离谱。
“会不会是那邪修身上有什么弱点被他碰巧发现了?”
“就算发现了,一个凡体,怎么可能破得了筑基修士的护体灵力?”
“难道那把小刀有问题?可报告里说,是凡铁所制,无异常啊……”
长老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都有,却没有一个能让人信服的解释。
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被陈明静以极其客观的方式记录下来,摆在了这些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宗门高层面前,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宗主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玉案,发出清脆的声响,让议论声渐渐平息。
“这个叫沈小虎的杂役,” 宗主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查。”
“查他的出身,查他的过往,查他在宗门的所有记录,查他与那邪修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 宗主的目光扫过众长老,“此事虽小,但疑点重重。一个能让明静觉得‘存疑’的人,或许不简单。”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让陈明静在青石镇多待几日,仔细核查此事的细节,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尤其是那把小刀,和沈小虎当时的具体状态,都要查清楚。”
“是,宗主!” 众长老齐声应道。
一场关于邪修的危机尚未完全平息,一个由“史上最弱杂役”引发的小小疑云,却已经悄然在青云宗高层蔓延开来。
没人知道,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疑云,在未来,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而此刻,身处青石镇临时营地小帐篷里的沈小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青云宗高层议论的焦点。他蜷缩在帐篷角落的草堆上,怀里紧紧揣着那块黑石,听着外面传来的风声,一夜无眠。
他只觉得,胸口的黑石似乎比往常更凉了一些,而未来的路,也像这帐篷外的黑夜一样,一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