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田皱着眉道,“这件事你不问,我也要跟你说的,有两条村子不想合作,要自己干。”
“商量过了?”
“该说的都说了。”
陈稷想了想道,“那就算了吧,告诉他们,以后再想拿给我们收购,收购价就不一样了。”
如今整个平山县的饭店,都和他达成了合作关系,周边十几条村子都参与了进来。
而王广汇有了这一次教训,哪里再敢耍花招。
他确定那两条村子,翻不起什么风浪,所有的优势都在他这一边。
这海产品,他已经形成了初步规模,该合作的他都合作了。
就算那两条村子的人有货,没有销路能怎么办?
唯有低价销售给自己。
不过陈稷也清楚,这不是长久之计。
他这个垄断,干不了多久。
很快,政策将会进一步放开,渔业复苏,到时他的垄断就没有效力了。
而他要做的是,加快步伐。
这样优势才会继续倾向于他这一边。
比如,他可以成立一个贸易公司。
这样他们都要通过自己的渠道,往外销售海产品。
而且他的贸易公司,不限于海产品的生意业务……
离开李守田家,他又去了一趟海边,看了看那两艘停靠了几年的渔船。
天一亮,他就和陈土根出去了。
“陈稷,我们又去县城?”
“对。”
“去干什么?”
“去了你就知道了。”
来到县城,陈稷第一时间就去了摩托车行。
在这个时期,摩托车还属于奢侈品,一般人得攒几年的钱,才能买得起。
陈稷花了两千块,挑了一辆幸福250。
随后他又买了两台柴油发动机,等等渔船的配件。
干完这一切,陈稷打了个电话给王广汇,请他出来吃顿饭。
时间还早着,王广汇得下午才进潮田村收购。
“陈老板,刚才我还在忙呢,你一说请吃饭,我马上就来了。”
王广汇一屁股坐下,不着痕迹地打量了陈稷一眼后,咧嘴一笑,“陈老板,要不喝点酒?”
“行吧。”陈稷点点头。
听到喝酒,陈土根也笑了。
他跟陈稷出县城这么多次,还没喝过酒呢。
王广汇大手一招,“服务员!给我上一瓶梅鹿液!”
随后又点了四道小菜,王广汇才笑着介绍道,“陈老板,这梅鹿液是我们粤地名酒,有劲!”
他平时在外奔波,喝酒应酬的少不了。
酒量自问还是可以的。
半斤不在话下。
他和陈稷是合作伙伴,可在陈稷手底下吃过亏那是事实。
今天,难得陈稷请客吃饭。
他寻思着怎么都得让陈稷见识一下,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酒一上桌,还没等他发表感言,陈土根就乐呵呵的把那一瓶梅鹿液开了。
那三两的玻璃杯,一人倒了一杯。
“呃,这个……”
王广汇看了看陈土根,又看了看陈稷,到了嘴边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
他有些琢磨不准。
这两个县城都没进过几次的农村人,难道酒量比走南闯北的他还好?
陈稷这时已经端起了酒杯,笑道,“王老板,那这杯我们就先干为敬,顺利。”
咕噜咕噜……
……
一眨眼的功夫,陈稷和陈土根就把杯里的酒一口闷了。
王广汇心里一突,连忙说道,“诶,诶别这么急嘛,陈老板,这酒有五十三度呢……”
可人家都喝了,他不喝那就是不给面子。
只能端起酒杯,头一仰。
咕噜咕噜……
啪!
重重的把杯子一放,王广汇呛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这酒,劲太大了!
一瓶一斤装的梅鹿液,就这么见了底。
陈稷笑道,“一瓶哪够呢,服务员,再来两瓶!”
王广汇心里那个后悔啊。
早知道陈稷这么能喝,他挑什么事。
接下来的情况,已经不是王广汇能控制得了了。
酒过三巡。
陈稷一看差不多,乘势把话说开了,“王老板,我有个生意你说说,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哦?生意?好啊,一起发财嘛!”
“我跟你说啊,这些年你王哥我走南闯北,钱没赚多少,但这做生意,经验我还是有的。”
王广汇舌头都大了。
“嗯,我想开个贸易公司,需要拉人投资,王老板,有没有兴趣?”
陈稷知道王广汇没有多少契约精神,但这是这个时期生意人的通病。
不过,王广汇有胆量,也有经商头脑,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
目前而言,再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开公司?好啊!”
也不知道这王广汇是不是真的醉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等话一出口,他才稍微反应过来,又道,“开公司是好事嘛,干什么的?”
“贸易公司,专做贸易的。”
接着陈稷把贸易公司的业务内容,大概的跟王广汇说了一遍。
一斤酒下肚,王广汇确实有了几分醉意。
不过该有的思考能力还是有的。
他寻思了一会儿,点头说道,“你说的这个公司,的确是有新意,只是,能赚钱?”
“赚多少我不敢保证,但我能保证的是,从长远来看,一定能。”
对此,陈稷信心十足。
这贸易公司,他一个人干不了,必须有人帮忙,不然也不会找王广汇了。
“好吧,需要多少钱?”
王广汇不是愣头青,这时候他怎么可能还不知道陈稷的目的。
“十万。”
“噗!”
王广汇把刚喝进去的茶水都喷了出来。
“十万?!”
陈稷淡淡的点了点头。
以二十一世纪和1978年的物价水平对比,十万等于两百万了,也怪不得王广汇这种反应。
王广汇狠狠的抹了一把脸,“陈老板,十万块,要这么多钱?”
他本以为,陈稷最多就要两三万,这倒好,一张嘴就十万。
别说他和陈稷互相之间的信任度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
哪怕是到了,那也得谨慎再谨慎不是。
他不是拿不出钱,可这也太轻率了。
再说这什么贸易公司,他也不了解啊,谁都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打了水漂。
不过另一方面,他又想到了陈稷让他不得不服气的经商手段。
谁敢说他的这条生财路子行不通?
这个年头的商人,最不乏的是冒险拼搏的精神。
斟酌了一会儿,王广汇说道,“要不这样吧,刚好我有个女儿在京都刚读完了大学,见识多,观念也先进,要不让她过来,帮我们参考参考?”
“行。”
陈稷果断答应下来。
王广汇又出去打了一个电话。
等了一个小时。
王广汇的女儿来了。
她穿着一件清凉的白衬衫,一条淡绿色的长裙,搭上一双高跟鞋,看起来时髦又有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