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既然来了巫杞,穆萱和李芙晓决定带张幽幽去见见大巫杞是个怎样的地方,圆了她当初的梦。
穆萱先带她在巫杞老县城里逛了逛。
老县城是穆萱以前一直生活的地方,她上大学之后巫杞将县城搬去了新城,老城逐渐没落。
巫杞老县城并不大,两条腿就能把整座城绕一遍。
穆萱说:“喏,巫杞就是这样的,没什么特别的吧?”
张幽幽说:“妈妈能不能带我去看看你读书的地方,你喜欢吃的东西,你喜欢去玩的地方?”
巫杞对于她来说,最特别的地方是因为这里孕育了她的祖母和母亲。
她想看看她们从小生活的世界是怎样的。
穆萱想了一下,很快就设计好了一条非常好的“参观线路”。
李芙晓问:“怎么来了这里?”
穆萱最先带她们来的地方是农业银行的废弃宿舍。
没想到一直说要重建的废弃大楼,直到现在都还没重建。
这条街以前是主干道,但是后来修了滨河路之后,这条街就成了背街,逐渐萧条。
祖孙三代就那么站在路边望着废弃大楼。
阳光有些刺眼,三个人都眯着眼睛。
画面显得有些滑稽,不过她们三个人都没意识到。
张幽幽不明白,一座废弃的楼房有什么好看的。
穆萱说:“这是我们以前的家,在这里住了很多年。”
张幽幽疑惑地问:“为什么现在成了这样啊?”
“因为太多年没有人住了,房子如果没有人住,就容易坏。”
“好可惜,那我们不能进去看看了。”
以前,穆萱他们搬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废弃了,但是还能住人。
现在肉眼可见的破败不堪,很多处楼板已经倒塌。
最底下一层已经用红砖堵起来了。
终究有些东西,只能存在于记忆当中。
李芙晓一直没有说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穆萱说:“走吧,再去看看妈妈以前读书的学校。”
张幽幽兴奋地拍起手来,跟在县城没有目的地乱逛,她更喜欢这种旅游模式。
离农业银行废弃宿舍不远处有一家“李包子”。
穆萱眼前一亮,对着李芙晓说:“没想到这家居然还开着。”
虽然李芙晓以前卖麦子粑,但是穆萱不喜欢吃,她更喜欢吃包子。
李芙晓说:“我记得你以前很喜欢吃这家包子,后来好像是吃腻了吧?怎么都不吃了。”
她的话再次打开了穆萱记忆的匣子。
穆萱不是吃腻了。
而是吃不下了。
她从小就喜欢吃包子,不爱吃没有馅的,诸如馒头、麦子粑等等都不喜欢。
所以每天早上,李芙晓会给她一元钱买两个包子当做早饭。
有一次,她吃包子的时候,遇到了老师和另外几个同学。
老师说:“刚刚路上遇到你妈妈了,我买了两个麦子粑,你妈妈非不要钱。”
那几个同学叽叽喳喳地说:“麦子粑很好吃的。”
“对,我也很喜欢吃麦子粑。”
……
吃包子的穆萱像个另类。
明明老师和同学说的时候没有任何其它意思,但是穆萱就是觉得那天的包子味同嚼蜡。
从那以后,她再也不去那家买包子了。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吃过早餐了。
她把早餐的钱存了下来,冬天的时候给李芙晓买了一双手套。
李芙晓吐槽她乱花钱,但是每天出门的时候都会戴上手套。
一个包子五毛钱,一个麦子粑两毛钱。
买两个包子能买五个麦子粑了。
那双手套,穆萱觉得是对自己每天吃包子的弥补。
张幽幽嚷着说:“我也喜欢吃包子,我和妈妈口味一样,我们去吃包子吧!”
穆萱看了看李芙晓,李芙晓说:“行,那我们就去吃包子,看看这家的包子究竟有多好吃。”
李包子有两种口味。
一种是鲜肉包子,猪肉大葱馅的,咬一口肉汁四溢,唇齿留香。
一种是腊肉包子,说是腊肉,其实腊肉的占比特别少,大部分都是豆芽、四季豆、豆干等素菜丁。
但是穆萱最喜欢的,依然是腊肉包子。
这种包子是用老面和面,经过一晚上的自然发酵,一个顶三四个小笼包。
穆萱点了三个鲜肉包子和两个腊肉包子,还点了三碗豆浆。
巫杞的豆浆也是一绝。
很少是用豆浆粉勾兑,基本上都是用石磨当天现磨。很费功夫,但是有一股浓浓的豆香。
去了雾都以后,穆萱就不爱喝豆浆了。
她更喜欢这种有浓浓豆香味的纯正豆浆。
而且,她和李芙晓喝豆浆都不加糖,只喝原味。
张幽幽尝了一口,小脸立马皱成了一团。
“不好喝!味道好奇怪!”
穆萱给她加了一勺白糖,让她再试试。
味道接近她在雾都喝的了,她更喜欢加了白糖的。
李芙晓看着包子问:“就点了五个啊?不够吃吧?”
穆萱说:“应该够了,不够再点。”
两种包子,张幽幽更喜欢鲜肉的,穆萱和李芙晓更喜欢腊肉的。
李芙晓逗她:“到底是雾都人,跟我们巫杞人的口味就是不一样。”
张幽幽特别不喜欢别人说雾都和巫杞不一样。
就好像在说她和穆萱不一样。
她小嘴一瘪:“每个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跟雾都人还是巫杞人没有关系。”
穆萱又往她碗里夹了一个包子:“幽幽说得对!再吃一个吧!”
李芙晓又往穆萱碗里夹了一个。
穆萱赶紧拒绝:“我吃饱了,不吃了。”
李芙晓问:“才吃一个就饱了?你以前每天早上都能吃两个呢!”
穆萱想说,要不是只有一元钱,她早上能够吃完三个。
但是又好像,并不是钱的问题。
穆萱突然问:“妈,你以前卖麦子粑,为什么不要求我早上吃麦子粑,还给我钱让我吃包子啊?”
李芙晓皱着眉,仿佛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没头脑的问题。
“这有什么为什么,你喜欢吃包子啊,你又不喜欢吃麦子粑!”
穆萱不死心地继续问:“麦子粑更便宜啊,我不吃包子不就能节约钱了?”
李芙晓嫌弃地说:“一个包子能节约多少钱?没必要从嘴里省钱。”
时隔多年之后,包子重新恢复了美味。
穆萱夹起那个包子,送进了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