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夜冷笑一声,咳嗽了几声,胸口的伤口又开始疼:
“就按你说的办!跟楚承璟说,咱们同意出兵,但要他先送粮食来,否则免谈!”
他心里清楚,楚承璟拿不出粮食,到时候北荒和楚承璟斗起来,他坐收渔翁之利,既能抢物资,又能报之前的仇。
摩多躬身应下,转身走出帐篷。
帐篷外,寒风更烈,卷起的雪粒像是要把整个黑石寨吞没。
……
楚京的皇宫内,夜色如墨,巡逻的暗卫脚步声在廊下回荡。
楚弘毅穿着一身太监的灰色衣服,脸上涂了黑粉,显得格外狼狈,
他跟着贴身太监小禄子,身后跟着十个穿着黑衣的死士,正沿着宫墙根悄悄移动——
他要逃往北荒,找苏玉要灵泉水解毒。
“陛下,小心点,前面有暗卫巡逻!”
小禄子压低声音,扶着楚弘毅的胳膊,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楚弘毅咳嗽了几声,声音沙哑:“快点……别被承璟发现了……”
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每走一步都觉得头晕,却不敢停下——
他知道,被楚承璟抓住,只有死路一条。
刚绕过转角,就看到两个暗卫提着灯笼走来,小禄子立刻拉着楚弘毅躲进旁边的草丛里,屏住呼吸。
暗卫走过时,其中一个皱了皱眉:“这草丛里怎么有股药味?”
另一个笑道:“陛下天天喝药,药渣到处扔,有药味不奇怪,走了走了,别耽误巡逻。”
两人走远后,楚弘毅和小禄子才敢出来,继续往前走。
走到皇宫后门,十个死士悄悄解决了守门的暗卫,打开城门。
楚弘毅看着门外漆黑的小路,眼里满是急切:“快……去北荒……只要找到苏玉,朕就能解毒,就能夺回皇位……”
他踉跄着走出城门,身后的死士紧紧跟着,夜色中,一行人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小路尽头。
他们不知道,不远处的树梢上,玄一正隐藏在阴影里,看着他们的背影,拿出信号弹,轻轻点燃——
梁珏早已吩咐,一旦楚弘毅逃跑,立刻通报苏玉,看她如何处置。
红色的信号弹在夜空中炸开,照亮了楚京的夜空。
……
北荒皇宫的寝宫内,苏玉正靠在萧尘渊怀里看奏折,突然看到窗外的红色信号弹,立刻坐直身子:
“是玄一的信号!楚弘毅跑了!”
萧尘渊眼神一冷,握住腰间的佩剑:“臣立刻派人去拦截!绝不能让他来北荒捣乱!”
他刚要起身,苏玉却拉住他:“别急,先看看他想干什么。玄凌,你能用阵法探查他的动向吗?”
玄凌走到窗边,闭上眼,眉心银纹亮起,片刻后睁开眼,银灰瞳里满是冷静:
“他带着十个死士,正往北荒方向来,速度很慢,看来身体很虚弱。”
他顿了顿,补充道,“他心里想的是,用归顺北荒换灵泉水解毒,再找机会夺回皇权。”
晏沉笑着摇头:“真是痴心妄想,他以为玉儿会帮他?”
他桃花眼眯起,“不如将计就计,让他来北荒,看看他耍什么花样,也能趁机震慑那些还在观望的楚国官员。”
梁珏点头,浅琥珀瞳里带着赞同:
“没错,咱们可以先答应他的要求,给他灵泉水解毒,再软禁他,让楚承璟彻底没了借口拉拢人心。”
苏玉摸着孕肚,沉思片刻,声音沉稳:
“就这么办。玄凌,你在北荒边境布下阵法,等他来了,先控制住他的死士。萧尘渊,你派士兵去接应,表面上客气,实则监视。”
四人齐声应下,开始安排后续事宜。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细碎的雪粒落在窗纸上,却挡不住寝宫内的决心——
……
北荒的腊月初二十四,雪后初晴的阳光洒在了东城门外。
玄铁军的士兵们列着整齐的队伍,手里握着长枪,眼神肃穆,却难掩眼底的期待——
去护送三国使团的弟兄们要回来了。
“来了!来了!”
人群里有人喊道,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的雪地上出现了一队人马,
为首的是玄铁军的校尉孙勇,他穿着玄甲,肩上落了层薄雪,手里举着北荒的玄色旗帜,正策马而来。
队伍后面跟着数百辆马车,每辆马车上都堆得满满当当,盖着厚厚的棉毡,隐约能看到里面露出的木箱和布包。
灵灵扑棱着翅膀飞过去,透明的翅膀上沾了雪粒,嘴里喊道:
“孙校尉!你们回来啦!三国给咱们带了啥好东西?”
孙勇勒住马,翻身下马,躬身行礼:
“陛下,各位皇夫!臣幸不辱命,将三国的物资安全带回!
梁国送了上等丝绸五千匹、药材两千斤;晏国送了楠木一百根、铁矿五十车;
东越国送了玉石三百块、染料一千斤!”
苏玉站在城门下,穿着明黄色的常服,孕肚高高隆起,身边的萧尘渊伸手扶着她,生怕她被拥挤的人群碰到。
“辛苦孙校尉了,快让人把物资卸下来,交给周尚书登记入库。”
苏玉声音温和,眼底满是笑意。
晏沉走上前,翻开手里的账本,桃花眼弯着:
“丝绸交给纺织厂,做新衣服给百姓;楠木用来修商铺;铁矿交给赵大山,打农具和兵器。”
梁珏则笑着说:“东越国的染料正好给纺织厂用,染出来的布肯定好看。”
周围的百姓围上来,好奇地看着马车上的物资,张婶子拉着春丫的手,笑着说:
“俺家丫头以后有新衣服穿了!这丝绸摸着肯定软和!”
赵大山则走到铁矿车旁,敲了敲车上的铁矿,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这铁矿成色好,能打出最好的农具!”
大胖和二胖也凑过来,用圆滚滚的身子蹭了蹭孙勇的腿,惹得众人又是一阵的哈哈大笑。
孙勇笑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递给灵灵:“这是梁国柳妃娘娘给你的蜂蜜,让你好好照顾陛下。”
灵灵立刻接过布包,打开闻了闻,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谢谢柳妃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