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鸡打鸣声里,林英蜷在热炕头合了会儿眼,可刚沾枕头就猛地惊醒,她梦见井台的青焰忽明忽暗,自己指尖的血珠落进瓮里,溅起的却是黑红色的脓水。
“哑了?“李桂兰端着药碗推门进来,见她盯着窗纸发怔,“昨儿陈知青守到后半夜才走,眼下又要去村东头教算术,你这脸色......“
“娘,我去井台看看。“林英套上棉袍往外走,棉鞋踩得积雪咯吱响。
她没说的是,自打第三夜指尖渗血后,玉坠里的寒潭水位降了三寸,紫叶草的根须蔫得打卷。
她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可等她提了猎刀转三圈,只看见雪地上自己的脚印。
第四夜子时,林英裹着陈默送的兔毛围巾,缩在井台旁的老榆树上。
寒风灌进领口,冻得她后槽牙直打颤,可她攥紧腰间的匕首,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她要弄清楚,这维持了七日的青焰,到底靠的是她的血,还是另有隐情。
井台石砖上的积雪被扫得干干净净,铜瓮里的水结着薄冰。
林英盯着月亮爬上东山顶,正打算下去添柴,忽见雪地里亮起一点昏黄,井守婆的旧棉鞋尖儿露出来了。
那老妇人裹着补丁摞补丁的灰布衫,怀里抱着个粗陶瓢,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在雪地上压出半圆的印子。
林英记得她,上个月给她送过半袋玉米面,她跪在院子里磕了三个头,说“灯亮一日,我守一日“。
井守婆走到铜瓮前,哈着白气搓了搓手。
陶瓢浸入寒潭时,冰面裂开细响,林英的心跳跟着漏了一拍,寒潭水是她空间里的宝贝,本该能保鲜防腐,可最近这水倒进瓮里,青焰只旺到丑时就弱下去。
她正疑惑,却见井守婆的袖口忽然动了动,一道暗红的细流从腕间滑落,“啪“地掉进瓮里。
冰面“刺啦“一声融化,青焰“轰“地窜起三尺高,光柱直破云层,把井台周围的雪都映成了青蓝色。
林英从树上跳下来,靴子碾得积雪碎成冰渣。
她抓住井守婆的手腕,触感像攥着根枯枝:“你......怎么敢?“
井守婆没挣扎,低头看自己腕上的三道旧疤,在青焰里泛着青白:
“五八年冬月,我男人进山打猎,遇上暴风雪,我举着松明子找了七天七夜,最后在鹰嘴崖下找到他,他怀里还揣着半块烤馍,说是要给我留的。“
她抬起浑浊的眼睛,“他走的时候,山路上黑得像泼了墨,你点的灯亮了,我守一夜,是还他一个回家的梦。“
林英的指尖发颤,她看见那三道疤,最深的一道从腕骨划到肘弯,像是用碎瓷片生生剜出来的。
寒潭水在瓮里翻涌,倒映着井守婆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像刻着同一句话:该还的,早该还了。
“婆,这灯要的是命......“
“命?“井守婆笑了,露出缺了两颗牙的嘴,“我这条老命,早该跟他去了,可灯亮着,我就多活一日,多替他看一日光。“
她抽回手,把陶瓢塞进林英怀里,“明儿换张婆来,她孙子走丢那回,是你举着灯找了半宿。“
林英攥着陶瓢站在井台边,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
她没回屋,裹着围巾在村里转,路过张婆家时,听见“咔嚓“一声,窗纸后面,张婆正用竹篾扎纸灯,九个灯身整整齐齐排着,灯面上歪歪扭扭写着“替灯续命“。
“林队长!“金裁缝从裁缝铺探出头,手里举着块铜片,“我找二狗子他爹熔了半块犁铧,这灯座加了防风檐,雪打不进去!“他身后堆着七八个铜灯座,每个都擦得锃亮,映着他脸上的笑。
再往村西走,妇女队的王婶端着个瓦罐从灶房出来,见了她赶紧把瓦罐往身后藏:“那啥......我熬了点热汤,给守夜的人暖暖身子。“
瓦罐盖没盖严,飘出股淡淡的药香,是她空间里种的紫叶草,混着红枣的甜。
林英绕到晒谷场后面,听见棚子里有人说话。
“昨儿我看见井守婆的手腕了,血都结成痂又崩开。“
“林队长是引光人,可咱们也不能让她一个人走夜路啊。“
“明儿我让狗剩他爹磨把小铜刀,扎手指不疼......“
林英背过身去,用围巾捂住脸。
风卷着雪粒子打在后颈,她却觉得眼眶烫得厉害,原来这些天她以为的“独自撑着“,早变成了无数双手托着。
陈默是在晌午冲进她家的,怀里抱着本破破烂烂的《山志》,封皮上的字都磨没了,书脊用麻绳捆着。
“找到了!“他把书拍在炕桌上,手指戳着某一页,“地脉通心,血引光行,初由一人燃,后由众人续,谓之'脉烬',烬非死,乃薪火相传!“
他的眼镜片上蒙着白雾,说话时胸口剧烈起伏,“灯不需要你一个人撑!地脉认的是'愿心',不是单一行血脉!你若再独自流血,才是辜负了这光!“
林英凑过去看,那页纸边缘焦黑,字迹却清晰:“脉烬者,众心聚则地脉生,一息散则星火灭。“
她想起昨夜井守婆腕上的疤,想起张婆扎的纸灯,想起金裁缝磨得发亮的铜座,突然笑了:“陈默,你这书......从哪儿翻出来的?“
“老槐树底下的破砖窑!我挖了半宿!“陈默抓了抓乱蓬蓬的头发,“昨儿听王婶说井守婆的事,我就想,这灯肯定有说法......“
林英没听完,望向窗外,雪还在下,可井台方向亮起了星星点点的光。
张婆的纸灯挂在井栏上,金裁缝的铜灯座里燃着青焰,妇女队的瓦罐摆在灯旁,飘着热气。
每盏灯下都站着个人,裹着棉袄,跺着脚,却谁都不肯走。
当夜子时,林英没像往常那样坐在井台边。
她把玉坠轻轻放在供桌上,玉坠里的裂纹在月光下像条红丝线。
推开门时,她看见陈默正站在铜瓮前,手里攥着把小铜刀,刀刃上还沾着血。
“你......“
“我问过张婆,扎指尖最疼,可止血快。“陈默把刀藏在身后,另一只手捧着陶瓢,“我数过,你每次滴三滴血,我扎了四下,多一滴当利息。“
林英没拦他,看着他的血珠落进瓮里,青焰“轰“地窜得比往日更高,光柱里的雪粒子都成了金粉。
陈默转头冲她笑,耳朵尖冻得通红,可眼睛亮得像寒潭里的星子。
“下雪了,别冻着。“她把冰火裘披在他肩头,那是用空间里的雪狐皮缝的,暖得能化掉三斤冰。
陈默的手在裘毛里动了动,悄悄勾住她的小拇指。
瓮里的水倒映着他们的影子,林英瞥见玉坠的裂纹,它正在缓缓愈合,像被谁用金线细细缝上,每一道都闪着暖光。
第七日清晨,风雪初歇。
林英端着碗热粥往井台走,远远看见血灯童攥着破棉袄往这边跑,小短腿儿蹬得雪沫子乱飞。
她刚要喊“慢着“,就听见那孩子尖着嗓子尖叫:“光——“
后半截话被风卷走了。
林英的脚步顿住,望着井台方向,青焰依旧明亮,可光柱顶端似乎多了点什么,像团裹在光里的黑雾,正缓缓往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