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关元元就住进了自己的房间,王氏和丁玥冯招娣孔容四人将关元元的衣服都放进了她的炕琴里,至于零食,这些是不用想的,全是把持在王氏手中。
东西收拾好,关长山将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叫到一起,关元元几个小的都打发到冯招娣那屋里看着关小芳。
关元元哪肯老实看着女主,趁关小天几人不注意就跑回了正屋,扒着房门往屋里看,关长山看到了也没吱声,随她去了。
“叫你们几个过来是和分家有关。”
关长山刚起了个头儿,关大江和关大河就炸了。
“爸,之前不都说好了暂时不分家的吗?怎么又提这事儿?”
“是啊爸,我们不分家,说啥都不分。”
关长山瞪了两个儿子一眼,“吵吵啥?听我说完不行啊?
我还不知道不分家?这不是想着你们都成家了,也都能挣钱了,再掺和到一起不合适,咱们爷几个把话说清楚么!
我说,你们听着,有意见也先憋着,等我说完再说。”
关长山看了王氏一眼,见王氏点了点头,关长山才接着道:“刚才说了,你们都能挣钱了,尤其是老大,每个月都不少挣,让你上交吧,对你不公平,毕竟我们全家一年下来也就挣你一个月的工资,就是你愿意养着我们,我们还不乐意呢,没那脸皮。
不让你交吧,咱们家还没分家,一个锅里搅食儿哪能不交钱呢?哪怕你挣的多,按理说,也该是全家人的,但这样对你就太不公平了。
我和你们妈也不偏心,三个儿子公平对待,你有能耐,挣的多,那是你用命换来的,我们没理由一直扒着你不放,全家趴在你身上吸血,就是我们无所谓,队上人背后也得嘀咕这事儿,对家里的名声不好。
分家你们还不愿意,所以我和你妈商量了一下,咱这样办。
这个家明面上咱不分,还在一起吃住,但私底下咱们都分了,这样你们哥仨也能全心全意为自己的小家挣钱了。
其实这个家也没什么好分的,明摆着就这点东西,还有的就是你娘的嫁妆。”
一听王氏还有嫁妆,关大江和关大河都震惊了,不敢置信地看向王氏。
关大江纳闷道:“妈,你不说你是逃荒才到的咱河西大队的吗?怎么还带着嫁妆?”
关大河挠挠头,傻兮兮道:“那妈你挺厉害啊,逃荒还能保住嫁妆。”
王氏对着关大河翻了个白眼儿,嫌弃道:“你可闭嘴吧,想不明白就听着,别开口说话。”
关元元扒在门口捂嘴偷笑。
她奶就这是典型的厌蠢症,她三叔也就是她奶亲生的,否则早就给他扔出去了。
关大河委屈巴巴地小声道:“夸你还不行,我咋地都是错。”
王氏真想说一句,你的存在就是错误,可一想到这是自己亲儿子,把儿子弄伤心了再想不开投河啥的,她不得哭死?只能闭着眼睛认了。
关大海揉了揉额角,“老三,闭嘴。”
关大河这下不说话了,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老实坐着听关长山说话。
在这个家关大海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在关大江和关大河心里,关大海的话有时比关长山还好使,这不仅仅因为关大海是家中长子,也因为他们哥俩是关大海一手带大的,血脉压制了解一下。
关长山乐呵地看着关大河被压制,白了他一眼,“不说了?接着说呗。”
关大河快速摇了摇头,小心翼翼看了关大海一眼,“爸您说,我听着。”
关长山冷哼一声,“怂货,还是你大哥说话好使。”
关大海见关长山一再跑题,无奈道:“爸,你快说吧,天儿可不早了,我明天还得上班呢。”
关长山又瞪了眼关大河。
败家儿子,就不能让他多嘚瑟一会儿?
“你妈当年是逃荒来的没错,但她是带着大量嫁妆来的。”
关长山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将王氏来历简单说了一下,听的关大江和关大河两对夫妻双眼放光,看向王氏的目光就像在看啥新奇事物。
“妈还上过学呢?”
又是关大河这个二傻子在发问。
王氏气坏了,“多新鲜,我咋就不能上过学?”
关大河憨笑着挠了挠头,“我就是觉得妈不像是上过学的,以前也没见你说过啊!”
王氏白了关大河一眼,“以前是以前,那时世道乱,可下安稳下来了又打地主,那时闹成啥样你不是知道,再后来你大哥又离开了家当兵去了,万一让人知道我出身地主家,我怕会影响你大哥,所以才一直瞒着没说。
这次你大哥转业回来,和我们说,外面又要乱起来了,你大哥怕家里出事儿,所以才借着伤病转业回来守着我们。
我和你爸商量一开始是没想说的,可这事儿你大哥大嫂都知道了,不告诉你们怕你们以后心里不舒服,又怕你们多想,觉得我们肯定多给你大哥了,所以才想着和你们提一嘴。
但我跟你们事先说好,嫁妆有多少,在哪儿,你们别问,你们就知道有这事儿就行了,反正我们老两口不会亏待你们的,你们哥仨平分,谁也不占的谁的。
那些东西暂时是不会拿出来的,东西太扎眼,拿出去容易出事儿,再等等吧,等这世道变好了,那些东西没那么扎眼了再拿出来分。”
关大江和关大河一听,立即点头。
“我同意。”
“我也同意,我也不惦记那些东西,我只想一家人在一起不分开。”
王氏听到关大河这么说,总算对他有了点好脸色。
老三虽然脑子不如老大老二,但至纯至孝,在他心中家人的份量比什么都重,光这一点,就能让老大和老二心甘情愿地护他一辈子。
果然,关大海和关大江看向关大河的目光中带着笑意,甚至还带着一丝的宠溺,看的关元元直起鸡皮疙瘩。
王氏又看向了冯招娣和孔容,见她们眼里没有半点不情愿,一副全听爹妈的态度,让王氏十分满意。
她就知道她这两个儿媳妇是好的,没那么多歪心思,也只有这样这个家才能和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