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包饺子,等你们走的时候就给小秋带过去一些。”
“谢谢师傅。小乔呢?”
“小乔去买羊肉了,咱们今天包两样馅的饺子。”
“太好了,最好是一个肉丸的。”钱多多也喜欢吃羊肉馅的饺子。
“我就知道是这样。”
“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总说要吃一个肉丸的饺子。可那时候饭都吃不饱,哪有什么饺子。”
“是啊!”
“师傅,您还记得不?当年咱们在山上打游击。冰天雪地的,还是年跟前,咱们断粮了。”
“怎么不记得,当时咱们把女人和孩子们都藏在老林子的山洞里,就想下山去寻摸点粮食。”
“走了一天一夜,才看见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
“咱们当时还以为碰到了汉奸,等埋伏好了,他们走近了,才看清楚是老谢带着三个儿子来给咱们送粮食。”
“老谢父子几个就像松鼠似的,给咱们藏了那么多的粮食。”
“要是没有他们送的粮食,咱们指定挺不过去那些冬天。”
“是啊。到啥时候咱们都不能忘了,老谢给咱们送粮食的事。”
师徒三人陷进了回忆里,隔了好一会儿,苏父才喃喃自语:“解放之后老谢就带着一家人回老家了,也不知道老谢如今怎么样了。”
“好人有好报,老谢他们一家指定过的很好。”
“嗯,一定要过得好。”
哪怕隔着万水千山,师徒三个都真心的希望老谢一家过的好。
“要是知道他们住在哪儿就好了,咱们可以过去看看他们。”
他们正说着,外面的大门响了,他们知道是苏乔回来了。钱多多赶紧的接了出去,就看见苏乔推着自行车从外面回来。
“小乔,都买啥了。”在师傅面前,钱多多还是那么的跳脱。
“你拿去屋里看。”
“好嘞。”
苏乔放自行车的工夫,钱多多已经把苏乔黑兜子里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这块上五花得有三、四斤,这块羊肉也不会少于二斤,还有这海虾,都是新鲜的。”钱多多扒拉到最后,扒拉出来一个牛皮袋子,“小乔,这里是啥?”
“这是筋头巴脑,我寻思这天气越来越冷,你和大师哥两个分分,回去煮锅子。”
还没等夏红生说话呢,吕杏花先开口了。“小乔我们不拿,留着给师傅和师娘吃。”
“嫂子?”
“拿回家去也是被那几个耗子盗走了,我们能喝口汤都是他们下手慢了。”
“嫂子说的对,我也不拿,我拿回家去多半也是喂狗。”
苏乔:这都是几个意思?
苏父刚刚也是听了两个徒弟家的怨气,也理解他们的心情。“你们都不愿意拿,就不拿吧,咱们下个星期天煮锅子。小乔说的红油锅子,我听说都馋。”
“那我再买点羊蝎子,放一起更好吃。”
“太好了,咱们又有口福了。”
“那我先把这个拿出去,搁外面冻上。”苏乔把筋头巴脑放进仓房里,回头就和两个师兄开始拾掇食材。
大师哥和二师哥负责剁肉馅儿,一个剁猪肉,一个剁羊肉,苏乔剥虾,挑出来虾线就把虾肉砸成泥,苏父负责调馅。
“还是师傅调的馅好吃。”钱多多一边给师傅打下手,一边说好听的,把苏父乐的眼角的皱纹堆的像梯田。
苏父也没忘记小秋的事,“多多,小秋喜欢吃哪样馅料的?咱们就给她扒拉出来一些馅料,不放盐,单独给她包。”
“小秋不挑食,扒拉哪个都行。”
“要不就一样馅料给扒拉出来半碗,两样都给包些。”
“师傅,不用那么麻烦。”
“啥麻烦不麻烦的,咱们这么多人呢,就是几个饺子的事,哪有什么麻烦。”
“是啊,小秋这时候最要紧。她吃点好的,身体才能恢复的快,孩子也有吃的。”
二师哥走的时候,苏乔不仅给装了一饭盒饺子,还往二师哥兜里装了一包红糖。
钱多多感动的胸膛火热,他把饭盒捂在心口,就往小秋家跑,就想让小秋吃上热乎的饺子。
就是他刚跑到沈家大门口,就听见里面有人冒酸话。“哪个女人不生孩子,就她珍贵?”
钱多多可是随了师傅,看不得女儿被欺负。“我们家小秋就是金贵,你有意见厕所提去。”
沈二婶没想到自己说几句酸话,被钱多多堵个正着,老脸憋的通红。
钱多多可不管那些,几步走到小两口住的东厢房外,他站在堂屋门口说道:“小秋,我刚在你师爷那里回来。刚包的饺子还热乎呢,你接过去趁热吃。”
“诶。爸,你有没有帮我谢谢师爷,师奶,还有我师姑。”小秋正好饿了,让在屋里陪着她说话的小姑子出来帮她拿饭盒。
“早就替你谢了。你师爷还让给你单独包的,馅里没放盐,你自己要是觉得太淡,可以稍微放点酱油。”
“钱叔。”沈玉是沈家大房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孩,就和这个嫂子特别的亲。
“小玉啊,今天休息呀。”
“嗯。”
“把这个饺子和这包红糖,拿给你嫂子。”
“诶。”
“小秋,这饺子你趁热吃。尤其是那个羊肉馅儿的,凉了就有膻味。还有那个三鲜馅的,可是最新鲜的海虾拌的馅料,你可得趁热吃,凉了就少了味道。”
沈家的男人都出去了,可沈家的女人几乎都在家,听了钱多多的话,就忍不住咽口水。
正房的东屋,沈老太太气的拍了好几下坐在身下的垫子。
“妈~”刚刚灰溜溜溜进屋的沈二婶,嘴皮子下又要跑火车了。“这钱家人就是不知道礼数,有您这长辈在呢,送东西只知道给钱秋。”
沈老太太心里正有气,她都忘记自己有多久没吃过羊肉馅的饺子了,还有那个海虾拌馅的饺子,她活了这么大的岁数还没吃过。
“那个钱多多…”沈老太太还是要脸的,她不好意思明目张胆的说出来,让钱多多给她送饺子的事。
可,沈老太太想起来一个人,“去把你大嫂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