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太阳正高,苏老三从镇上拎回来一大包包子,十几个人的午饭就这么解决了。
铺子里的客人三三两两结账离开,只剩一位老妇人还在慢悠悠挑着腐竹。
苏眠眠趁机溜下板凳,轻轻拍了拍苏老太的胳膊。
“奶,咱们去后头说点事儿。”
苏老太点点头,跟着孙女走进了安静的后院。
“奶,咱们现在卖的就豆腐和腐竹两种,吃久了人家会腻,来得就少了。咱要不要再搞点别的?”
苏眠眠顿了顿,又接着说:“镇上人家天天吃豆腐,时间一长,嘴都吃刁了。咱们要是还光卖这两样,生意慢慢就冷清了。您说是不是?”
苏老太一眼就看穿了孙女的心思。
她伸手轻轻点了点苏眠眠的额头,眼里满是宠爱。
“你啊,从小就是个爱琢磨的性子。三岁就会帮着算账,五岁就能分辨豆子好坏。现在才十一岁,就想把生意做大了?”
“说吧,又想折腾啥新花样?”
“哎呀,奶你怎么老这么明白我?我确实有个想法,回去试一试才知道行不行。”
她一边说,一边撒娇似的摇了摇奶奶的手臂。
“我想试着做豆干,或者豆皮卷,要是能加点调料腌一腌,说不定还能当小菜卖。要是成了,咱们就能多添几样货,客人来了也有新鲜感。”
苏眠眠说完,就蹦蹦跳跳地钻进厢房,准备睡个午觉。
只留下苏老太站在原地摇头发笑。
“这丫头,早说这么一句,弄得我现在心里痒痒的,啥都想马上知道。”
她摇着头往厨房走,心里却早已开始盘算起要用多少黄豆、添几口锅才够她试验。
到了下午,苏老爹让苏老三留在铺子里守摊,自己带着一家人浩浩荡荡回了苏家村。
苏眠眠一进家门,立刻让娘李氏先做豆腐花。
然后一层层铺好纱布,再压上一块大石头。
交代完,她说:“娘,半个时辰后记得喊我啊。”
李氏守在石块旁,眼睛盯着缝隙里缓缓渗出的乳白浆水。
一见时间到了,她立刻起身,高声喊道:“兮儿!时间到了!”
苏眠眠闻声从厢房里冲出来,头发还有些乱,显然是刚睡醒。
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豆腐框前,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压制后的成型情况。
苏老太和其他人也都凑了过来,围在边上瞧热闹。
有人问:“成了没?这豆腐能吃了吗?”
还有人打趣:“这石头压得这么狠,该不会压成铁板了吧?”
众人哄笑起来。
苏眠眠却没笑,只专注地观察着豆腐的紧实程度。
她轻声对李氏说:“娘,先把这层豆皮揭下来,别弄碎了。”
李氏戴上布手套,轻轻一揭,一张完整的豆皮就被掀了起来。
“切丝也好,切片也行,晚上咱就做个豆皮炒肉,让大家尝尝鲜。”
苏眠眠则把豆渣做成的馒头端上桌,随即招呼大家。
“来来来,先垫垫肚子!”
几个孩子早就饿了,立刻伸手去拿。
苏眠眠自己也拿起一个,吹了吹热气,咬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
“嗯,这次面发得正好,不酸不硬。”
自从家里做豆腐以来,豆渣总是剩不少。
为了不浪费,李氏就把豆渣和面粉混在一起,蒸成各式各样的馒头。
自家吃不完,多数都拿到镇上去卖,没想到还挺受欢迎。
还有有老顾客专门等着买。
“你们家的豆渣馒头,我家老头子天天念叨,说吃了不上火。”
如今,这豆渣馒头竟也成了小有名气的“苏家特产”。
等豆皮炒肉上桌。
苏老爹先夹了一筷子豆皮送入口中,慢慢咀嚼了几下,随后眼睛一亮。
“嗯,这味道不错!以后拿出去卖,估计大家都会喜欢。”
随即他又皱起了眉,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
家里人手本来就不多,奶奶年纪大了,每天操劳已经不易。
要是再多做几种东西,怕大伙太辛苦,时间一长,身体吃不消。
其他人看他这表情变化,还以为豆皮没做好。
一个个都心里一紧,生怕苏眠眠难过,连忙纷纷动筷,各自夹了一块豆皮尝了起来。
才刚入口,几个人便不约而同地点头称赞。
“爷爷,这豆皮挺香的呀,怎么还皱眉呢?”
坐在苏眠眠旁边的苏婷婷一边嚼着豆皮,一边好奇地问。
苏老爹笑了笑,伸手轻轻拍了拍孙子的肩膀。
“我知道好吃,味道是真不错。问题是咱们人手不够啊。要是再添新花样,怕你奶奶她们太辛苦,身子骨熬不住。”
苏眠眠一听,立刻接话:“爷爷,那我们就请人来帮忙呗!您忘了?奶奶的老姐妹何婆婆,腿脚利索,人又老实,前两天还说想找个活干呢。还有二爷爷家的三叔和大姑,也都挺勤快的,完全可以叫来搭把手嘛。”
然后她故意做出为难的样子。
“不过……咱们院子就这么点大,好像摆不下太多东西啊。”
“爷爷,要不咱开个小作坊吧?”
苏云鸿忽然开口。
“可以租下村头那间空着的老屋,重新搭灶台,再请几个信得过的人来帮忙干活。关键的步骤,咱们自家人来做就行。这样,既保证了味道正宗,又能扩大产量,还防着配方被外人学了去。”
苏眠眠听了这话,心里直乐——大哥可真是上道啊!
“是啊,老头子。”
苏老太也在一旁帮腔。
“现在咱们手里有钱了,村里不少人看着眼热。虽然乡里乡亲的都不坏,可人心复杂,谁看了别人日子越过越好,心里多少会有些不是滋味。与其被人盯着、议论,不如光明正大地开个作坊,堂堂正正挣钱。”
苏云东环视了一圈饭桌,也开了口。
“其实咱们这豆皮现在就能拿出去卖。不过呢,每天只做一批,定个数量,卖完就收摊谁来得早谁买到,来晚了就只能等明天。这就显得稀罕。东西好吃,又不是随时都能买着,大家反而更愿意天天来等着买,成了习惯,回头客自然就多了。”
苏眠眠听了,猛地瞪大了眼睛。
这不就是以后常说的“吊着胃口卖”吗?
限量、稀缺、营造期待,完全是后世营销的经典套路!
没想到苏云东居然能想出这么高明的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