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的吆喝声清亮,行人车马的声音嘈杂。孩童手中拿着各类木雕,跑跑跳跳地嬉闹着。
裴织阑走向薪传学堂,内院传来朗朗读书声。她停在门口看了许久,她看见那些曾经麻木的脸上,拥有了鲜活的神色。那一双双绝望的眼睛中,泛起亮晶晶的光芒。
夫子议事的地方,顾清浊和苏忘忧各坐在书案前。
苏忘忧面前是算盘和张张数字演算的纸张,顾清浊手边是四书五经。
裴织阑寻了张椅子坐下,他们二人正欲起身行礼,裴织阑挥挥手示意免了。
“清浊哥哥,顾家之事我已有猜测。只是如今难以找到证据,你还需再等上些时日。”裴织阑拿起顾清浊搁置在桌上的扇子,抓着边缘缓缓打开。
顾清浊的眼中闪过失落,面上不动声色:“意料之中罢了,你能做到这般地步已经仁至义尽。”
“小姐,叶姑娘求见。”守在不远处的辨玉来到裴织阑面前。
裴织阑顺着辨玉的目光,看见叶云蓁牵着她六岁的幼弟站在那里。
见裴织阑点头允准,辨玉走过去与叶云蓁通传。
“影玖姑娘已与民女道出实情,承蒙王妃娘娘大恩,民女还有一事相求。”叶云蓁先福了福,姿态放得谦和。
裴织阑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叶云蓁坐下:“叶姑娘但说无妨。”
“民女想让自家弟弟在薪传学堂上学,听闻这个学堂是王妃的产业。”叶云蓁大大方方落座,她弟弟乖巧的站在她的身边。
裴织阑怔愣了一瞬,京城上好的学堂数不胜数。她这个学堂的初衷不过是收留些可怜的孩子,叶云蓁的弟弟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为什么偏偏是她这里。
“自然可以。”她相信叶云蓁有自己的考量,虽心有疑虑,并未多问。
叶云蓁见裴织阑答应得爽快,脸上的笑容便也真切了两分。她既然答应了跟裴织阑合作,届时树敌是在所难免的。裴织阑是平王妃,她的身后是平王和裴家。她的弟弟在这个学堂,她更放心些。
“王妃再等我两日,待我将肥料完善,便可用在红薯和土豆之上,到时候减少生长周期,增加产量,都不在话下。”叶云蓁将自己在做的事情的进度悉数告知,拿出了自己的诚意。
裴织阑笑着点头,取下腰间的荷包给叶云蓁:“这些银子你拿着,你家初来京城需要安顿。想来要用银子的地方还有很多,若遇难处,去和满堂寻沈算。”
“多谢王妃。”叶云蓁收下银子,带着弟弟欢欢喜喜的离开。
裴织阑的视线转向苏忘忧:“十年前的江南水患,你有印象吗?”
“那年江南水患冲毁了田地,淹了好多人的家。我的家也在当时毁于一旦,灾民等着朝廷的赈灾,却什么也没有等到。那时死了好多人,我仍然记得他们的哭声。”苏忘忧搁下笔,从那一堆数字中抬起头。
裴织阑这段时间查到的消息里,这十年间,朝中大大小小换过许多人。其中不乏戴家的人,也皆因各种原因不存于世。皇后一族戴氏,这十年里过得很是滋润,对外只说家里的铺子经营有方。只怕是踩着江南数万人的尸骨,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这次旱灾的赈灾事宜由定远侯世子楚令珏督察,戴家会铤而走险还是求稳。
“这段时间你们切莫轻举妄动,只专心带好这些孩子便是,一切有我。”裴织阑合起顾清浊的扇子,起身时将扇子轻轻放回原处。
重新置身于喧嚣的闹市中,裴织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活着的人。而非前世那个,困于后宅之时郁结于心,拖着日渐病弱的身躯苟延残喘的人。
王府书房中,谢却陵才刚收起裴织阑的簪子。
门外吵嚷之声让他不得不抬起头,只见萦尘顶着通红的脸颊,泪眼盈盈。
“王爷恕罪,萦尘姑娘硬闯,属下没有拦住。”墨七抱拳时单膝跪地请罪。
萦尘停在谢却陵面前,她直直跪下去,深深地磕了个头:“求王爷替奴婢做主。王妃无故打骂奴婢,实在跋扈。”
“胡说什么!王妃端庄贤淑,是京城人人赞誉的贵女。你可知污蔑王妃,该当何罪。”谢却陵细细看着萦尘脸上的巴掌印,最后停在那双与裴织阑相似的眉眼上。
旁人都说萦尘与裴织阑长得像,可在他看来却完全不同。裴织阑的眉眼是沉静的,藏着未曾尽显的锋芒,偶尔流转间会带些灵动的狡黠。而萦尘的那双眼睛,是攀附讨好的娇媚,夹杂着算计和藏不住的风尘气。
萦尘猛地抬头,那双泪眼朦胧,泪珠如同断线般落下。
谢却陵在那其中似乎看见了另一个人:“此事本王自会去找王妃问清楚。墨七,带她下去。”
“多谢王爷!多谢王爷!”萦尘站起身,跟在墨七身后离去。
经过一处拐角,萦尘余光瞥见四下无人,便停下脚步。
“墨七大哥,今天是我不对,冲撞了王妃。我想向王妃赔罪,不知墨七大哥可否提点一二?”她的语调又柔又媚,若是寻常男子定是五迷三道。
墨七是个不近女色的暗卫,他板着脸,离萦尘始终三步远:“最近王妃在绣香囊,听辨玉说是送给王爷的。王妃事情多,断断续续绣了好久,好像快完工了。正思考往香囊里放什么,你可以给王妃出出主意。”
“多谢墨七大哥。”萦尘娇笑着,眼底闪过一丝算计。
夜色渐深时,王府到处燃起了灯烛。
裴织阑踏进自己的院落,锦书如常迎上来:“王妃,萦尘姑娘去寻了王爷,想来是去告状的。离得远,奴婢并未听清楚里面说了些什么。只看见是墨七送萦尘姑娘出来的,萦尘姑娘瞧着心情尚好。”
“随她去,一个心思不正的舞姬,若事事同她计较,岂不显得我小气?”裴织阑继续往里面走,她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旁人的事情。
来寻裴织阑的谢却陵正巧听见这段对话,他疑惑的看向墨七:“王妃是不是不在意本王?楚世子说,若王妃心中有本王,定是容不得本王身边有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