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无声的联盟
“天工阁”深处,一间由公输久特意安排的静室内,林夙正在观看三份由不同派系弟子提交的技术难题。
第一份来自机关铸造坊的年轻天才鲁云。他痴迷于提升“流光翼”的极限速度,但核心动力符阵在超频时总会出现难以预测的能量湍流,导致机翼震颤甚至解体。他的师傅是保守派中颇有声望的铸造长老,对此问题也束手无策。
第二份来自负责维护总部防御符阵的执事荆远。他发现西南角的“厚土壁垒”阵基存在微弱的能量衰减,传统检测手段无法定位根源,只能被动等待问题爆发。荆远隶属刑律堂外围,但其为人正直,更关心技术本身,他的直属上司在保守派中地位不低。
第三份则来自公输久的一名亲传弟子,研究一种新型通讯符鸟,却卡在远距离信号同步稳定性上,这关乎墨家未来情报网络的效率。
公输久坐在林夙对面,神色平静,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期待。将这三个难题交给林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它们分别代表了保守派的技术痛点、刑律堂关联人员的技术需求,以及合作派自身的瓶颈。解决它们,不仅能展示林夙的价值,更能将不同派系的人,因“技术受惠”而无形中拉拢到合作派周围。
林夙快速浏览完毕,脸上看不出丝毫为难。他拿起那枚记录着“厚土壁垒”问题的玉简,精神力微微探入,感知着其中记录的阵基能量流动数据。
“此处非是符阵磨损,”片刻后,他放下玉简,语气平淡如水,“乃地脉微移所致。地下三丈七尺处,有一灵脉支流改道,虽未彻底偏离,但其能量场与阵基固有频率产生间歇性冲突,导致能量逸散。”
荆远执事耗费数月无法定位的根源,被他一眼看破。
第二节:点石成金
静室内,林夙开始逐一拆解难题。
对鲁云的“流光翼”问题,他并未直接修改其复杂的动力符阵,而是拿起符笔,在兽皮纸上勾勒出一个极其简洁的、由七道弧形能量回路构成的辅助结构。“将此‘导流环’嵌入动力核心外侧,无需改变原有符阵,它可自发引导能量湍流,使其平顺。”
对公输久弟子的通讯符鸟,他指出了其同步符文中一处关键的能量反馈延迟参数。“将此处反馈延迟降低千分之三息,并引入一个微弱的预判补偿,即可解决同步失准。” 他随手给出了补偿参数的精确计算公式。
至于荆远执事的“厚土壁垒”阵基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更是出人意料。“无需改动阵基,亦无需强行纠正地脉。”他取出一枚空白玉片,指尖金光微闪,迅速在其中固化了一个小巧的、不断自我调节的能量模型,“将此‘频率协调器’埋于阵基东南五尺处,它可自动调节自身频率,弥合地脉与阵基之间的冲突。”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精准、高效,直指问题核心,却又巧妙地避开了皇陵的核心传承,运用的都是可以融入现有墨家技术体系的知识。如同最高明的医生,不开猛药,不用奇方,仅凭几味寻常药材的精妙配伍,便药到病除。
公输久在一旁看得心神激荡。他不仅看到了问题被解决,更看到了林夙那深不见底的知识储备和举重若轻的运用能力。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案背后,是对能量本质、物质特性、乃至天地规律深刻到极致的理解。
“受教了!”公输久由衷感叹。他小心地收起林夙给出的解决方案和那枚“频率协调器”玉片,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第三节:涟漪效应
数日之后,墨家总部内,几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悄然引发了连锁反应。
机关铸造坊内,鲁云激动地看着加装了“导流环”的“流光翼”原型机,在测试场中化作一道真正的流光,速度突破了历史极限且稳定无比!他的师傅,那位一向古板的铸造长老,看着测试数据,沉默了许久,最终拍了拍鲁云的肩膀:“那位林先生……确有实学。日后若有机会,可多请教。” 保守派内部,一颗对林夙技术和人品的信任种子,悄然种下。
防御符阵维护处,荆远执事按照林夙指示,轻松定位并解决了“厚土壁垒”的隐患,避免了一场可能的防御漏洞。他对其直属上司,一位保守派实权长老汇报时,重点提及了林夙提供的、非侵入性的巧妙解决方案。那位长老捻须沉吟:“不恃技而骄,不挟恩图报,此子心性……难得。” 对林夙的观感,在刑律堂外围及部分保守派中,悄然转变。
公输久的亲传弟子成功改进了通讯符鸟,效率提升三成,这让合作派在即将成立的“联合技术司”中话语权更重。更重要的是,这些受惠的弟子和其背后的师门,无形中对林夙产生了一份“香火情”。这份情谊或许不足以让他们立刻旗帜鲜明地支持林夙,但至少在他们心中,林夙不再是一个危险的“外人”,而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能带来实际好处的“技术权威”。
一股支持合作、认可林夙的潜流,开始在墨家内部缓缓汇聚、壮大。林夙没有主动去拉拢任何人,但他用实实在在的技术能力,为自己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空间,不在物理上,而在人心之中。
第四节:扎根的智慧
骊山据点,林夙听着公输久带来的反馈,神色平静。
“鲁云的师傅送来了一批顶级星辰砂,说是谢礼。荆远的上司也传话,感谢你维护总部防御。”公输久语气带着欣慰,“林小友,你这一步棋,走得妙极。如今总部内,为你说话的人,多了不少。”
林夙微微摇头:“大师,我并非刻意施恩。技术存在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他们遇到问题,我恰好能解决,仅此而已。”
公输久深深看了他一眼,明白这并非矫情,而是林夙内心真实的想法。但也正因如此,这种纯粹的技术交流,反而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不过,”林夙话锋一转,“空间是争取来了,但危机并未解除。刑律长老那边,不会就此罢休。”
“老夫明白。”公输久点头,“据可靠消息,刑律近日与赵乾接触更为频繁,似乎在筹划着什么。五日后参观‘七号动力符阵节点’之事,恐怕不会太平。”
林夙目光投向窗外,远处山峦起伏。“该来的,总会来。既然他们想在那节点做文章,那我们……便去看看。”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通过这段时间的“技术换空间”,他不仅在墨家内部初步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喘息之机,更重要的是,他借助公输久的情报网和那些受惠弟子无意中透露的信息,对潜在的阴谋已有了大致的轮廓。
他不再是被动等待风暴降临的孤舟,而是在风暴眼中悄然扎根的大树。根系虽新,却已开始从这片名为“墨家”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变得愈发坚韧。
“秦,”他在心中默念,“‘频率协调器’的被动监测模式已激活,所有经过其附近的可疑能量波动,都会被记录。同时,准备好我让你优化的那件‘小玩意’,五日后,或许用得上。”
技术,不仅能换取空间,更能布下罗网。
林夙的主动经营,已然开始。
接下来,就看那些藏在暗处的对手,如何踏入这片他精心营造的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