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这天,杭州总院张灯结彩,红灯笼挂满了庭院的竹架,门上贴着萧璟渊亲手写的春联:“桃香满院传家味,药膳暖心聚团圆”,横批是 “传承之家”。庭院里摆着几张大圆桌,桌上放着陶碗、筷子和新鲜的食材,满院都是药膳的香气和欢声笑语 —— 软桃和萧璟渊邀请了张阿婆、各地分店掌柜、西域代表、公益学子和传承班学员,齐聚总院,共度除夕,准备一场 “传承团圆宴”。
“阿婆,您慢点,我扶您坐下。” 软桃扶着张阿婆走到主桌旁,张阿婆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包好的江南春卷,笑着说:“软桃啊,这是我早上刚包的春卷,用的是江南的荠菜馅,你们肯定爱吃。今天我还要教孩子们包春卷,让他们也尝尝江南的年味。”
萧璟渊则忙着和周虎、林阿妹等分店掌柜打招呼,手里拿着一个账本,笑着说:“今年大家都辛苦了,各地分店的业绩都很好,尤其是洛阳分店的亲子课和扬州分店的旧馆套餐,都成了当地的‘网红项目’,值得表扬。”
西域代表阿依木也来了,他穿着西域的传统服饰,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西域的葡萄干和杏仁:“苏姑娘,萧王爷,这是我们西域的特产,我带来给大家尝尝,还想教大家做西域的‘葡萄羹’,让大家尝尝西域的年味。”
厨房里,更是热闹非凡。张阿婆带着几个孩子包春卷,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虽然春卷包得歪歪扭扭,却笑得格外开心;周虎正在煮 “蟹黄春笋羹”,他特意从扬州带来了新鲜的蟹黄,动作熟练地将蟹黄炒出香味,加入春笋丁慢炖;林阿妹则在煮 “宫廷版当归羊肉煲”,是跟着御厨张师傅学的,加入了少许桂圆,更适合冬天吃;阿依木则在旁边煮 “葡萄羹”,将葡萄干泡软,加入冰糖和藕粉,煮成浓稠的羹汤。
萧念桃穿着红色的小棉袄,手里拿着一个小勺子,在软桃身边帮忙:“娘,我帮你剥莲子吧,我记得你说过,莲子要去芯,不然会苦。” 说着,他拿起一颗莲子,用小牙签小心翼翼地去芯,虽然偶尔会把莲子弄碎,却没放弃,软桃笑着说:“念桃真棒,以后肯定能成为厉害的药膳师傅。”
傍晚时分,团圆宴正式开始。桌上摆满了各种药膳:张阿婆的江南春卷、周虎的蟹黄春笋羹、林阿妹的当归羊肉煲、阿依木的葡萄羹,还有软桃做的 “团圆莲子羹”,每一道菜都藏着心意,藏着传承。
大家围坐在圆桌旁,举杯欢庆。张阿婆看着满桌的菜,笑着说:“想当年,软桃还是个小姑娘,抱着她娘的食谱来京城,我还担心她一个人受委屈。现在好了,不仅开了这么多分店,还培养了这么多传承人,连西域的朋友都来一起过年,真是太热闹了。”
阿依木举起酒杯,用流利的汉话说:“谢谢苏姑娘和萧王爷,让我在杭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江南药膳不仅好吃,还连接了江南和西域,以后我们要继续加强交流,让两地的药膳文化都能发扬光大。”
萧念桃也举起小杯子,里面装着果汁,大声说:“我以后要像娘一样,做最好的药膳,还要教更多人做药膳,让大家都能吃到温暖的味道!”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庭院里的笑声和烟花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软桃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幸福 —— 这就是她想要的 “家”,不仅有萧璟渊和念桃,还有张阿婆、学员们、分店掌柜们,还有西域的朋友,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围着圆桌,吃着药膳,聊着家常,满是温暖与团圆。
萧璟渊握住软桃的手,轻声说:“以后每年除夕,我们都在总院聚,让这里成为大家的‘团圆之家’,让江南药膳的温暖,陪伴我们每一个新年。”
软桃点点头,靠在他身边,看着满院的红灯笼和笑脸,心里满是安稳 —— 从江南旧馆的孤单除夕,到杭州总院的团圆盛宴,她不仅传承了母亲的手艺,还收获了满满的亲情、友情和传承之情。这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也是最好的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