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半左右,穿着中山装的戚主任领着杨秘书和夏艳红早早就站在供销社办公楼门口等候着记者的到来。
在办公楼一进门,就拉着一条横幅:
“欢迎省报记者同志深入乳南供销社采访调研!”
很快就见到一辆帆布篷卡车开到乳南县供销社两层青砖办公楼门前。
见车来,戚主任迈着快步迎上去,粗糙的手先攥住记者的手腕,嗓门亮得像敲铜锣:
“您们好,可把记者同志们盼来喽!县里早接到市社通知,茶水都温三回了!”
记者老王忙伸手握住戚主任的手,另一只手摆了摆,笑着回话:“您肯定是戚主任吧,太客气!让您等这么久!我叫王志华,这位许梓晨
旁边年轻记者也伸双手:“戚主任,您好!”
“来,王记者,许记者,里面请。”戚主任侧身引两位记者来到接待室
杨秘书忙接过记者肩上的帆布包,包上“省报采访”的红漆印在秋阳下格外醒目。
戚主任请两位记者坐下来,夏艳红立刻端上已泡好的陈皮茶,开了那台大风扇。
之所以没有叫上彭世凛,戚主任是让他放松心情,等会儿好进入采访状态。
王志华端起茶,吹了一下,然后慢慢的喝了一口。
这陈皮茶可是戚主任的私人珍藏,平时他都不太舍得喝。今天记者来,他盼着记者全方位报道乳南县,宣传自己县的实干劲头,让更多人认识乳南县,才拿出来招待两位记者。
王志华放下茶杯,笑着说:“这是陈皮茶?真的很醇厚,非常好喝!”
喝完茶之后,王志华进入今天来采访工作。许梓晨掏出笔记本来做记录。
王志华:“戚主任,据省外贸局的统一新一季的数据来看,你们乳南县这两个月创外汇排在全省前列。先向你们道喜,再接再励。”
戚主任开心道:“谢谢!”
“在这之前,乳南县可是个贫困山区县,创外汇年年可是垫底的。”王志华说
戚主任不好意思。
在记者与戚主任谈话期间,彭世凛就进入接待室,静静的坐在离他们一米多远的地方。
“据我们通过一些不全面的了解,听说这两个月创外汇如此成功,都是一位彭世凛的采购员,他利用身边一些香港亲戚朋友搭线,积极寻找与香港那边商人合作,把乳南县的有名马蹄干笋、花生饼,还有竹制手工编织品推销到香港。
这些产品在香港,很受到香港同胞们的欢迎。花生饼,在包装上作了改良,变成独立包装,还有盒子上设计也是受到欢迎原因之一。
而马蹄干笋选的是山坳里最鲜嫩的冬笋,晒干的干笋泡发后脆嫩无渣,香港酒楼订了好几批;竹编嫁妆箱,手工编得紧实又精巧,特别是箱上那个‘囍’字,让香港同胞感受到中式的喜庆滋味。”
王志华一口气把他所知全部讲出来,看来他来采访之前真的有做功课。
“王记者对我们乳南县出口产品了解真的很全面,我们乳南县的产品质量是非常好,这是无可争议。”戚主任笑着说。
王志华:“这么好的产品,若没有一个好的销售,产品再好,也是像藏在深山无人知一样的。
戚主任,我们想见见那位把乳南县优质产品销售到香港的彭世凛同志。”
坐在一边的许梓晨也连忙点头,眼里发亮地说:“戚主任,我也很期待与他见面。”
这时,王志华笑着对戚主任说:“戚主任,你不知道,这位年轻的许记者听到彭世凛同志的本事后,对他早就佩服得不行了。”
许梓晨脸颊一红,声音却很亮地接话:“我真的好崇拜彭世凛!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乳南县从垫底变成名列前茅。”
戚主任听到许记者的话后,哈哈大笑。
“世凛,过来接受两位记者采访。”
当彭世凛走到他们面前时,两位记者还朝门外看去。
“两位记者好!”彭世凛礼貌向他们打招呼。
两位记者望着还带着青涩学生气的彭世凛,也礼貌地点点头回应。但两人的目光忍不住朝门外望。
戚主任好奇地问:“王记者,许记者,你们老朝门外看啥?”
王志华愣了愣,回道:“彭世凛同志怎么还没来?”
“他这不就来了嘛!”戚主任拍了拍彭世凛的肩膀,笑着说:“这位就是彭世凛同志啊!”
王志华&许梓晨:“他是彭世凛?!”
“没有错,他就是。”戚主任说。
“您们好,两位记者,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彭世凛。”
“小彭,这位是王志华记者,那位是许梓晨记者。”
戚主任替他们作了一个介绍。
王志华手里的采访本“啪嗒”磕在桌沿,眼睛瞪得溜圆,半天没合上嘴——眼前这青年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工装,袖口还卷着,额前碎发沾着点薄汗,脸上那点学生气还没褪干净,怎么看都是个刚出校门的后生,哪像能把山货卖到香港、撑起全县外贸的能人?
他下意识揉了揉眼睛,又朝门口望了望,仿佛还在等个“像样”的人来。
旁边许梓晨更是惊得站起身,相机挂在脖子上晃了晃,声音都轻了半截:“您……您就是彭世凛同志?”
两人眼神一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实打实的诧异——原想着能做成这大事的,该是个沉稳老练、能说会道的中年人,哪承想竟是个十八九岁的半大孩子!
王志华指尖在采访本上顿了顿,才勉强找回声音,语气里满是不可置信:“彭同志,真……真是你把马蹄干笋、花生饼,竹编卖到香港吗?”
“对。就是我呀。”
“哈哈哈,真的超出我想象中。”王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