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刘晁左等右等,终于是等来了张宁承诺中的一千万钱,和一千万钱一起来的,还有负责护送的周仓。
一千万钱,虽然足够购买三公之位,但那也要自身有一定名望才行,而且想要将一千万钱利益最大化,自然不可能去买官。
不说买官的污名,作为一个没有太多根基的人,他在其他方面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想要比肩那些诸侯,甚至超过他们,对天下局势的了解和消息的传递尤为重要。
因此,第一步自然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系统,为此,刘晁直接拨款六百万钱,命苏双张士平二人在洛阳和幽州两地组建情报系统的根基。
刘晁建立情报系统的方法很超前,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忠诚死士,同时拥有作为(窝点)消息传递的产业。
酒楼(酒肆)作为人口聚集和消息传递最多的地方之一,显然是他最好的选择。
建立酒楼通常要有自己的特色,而刘晁有着后世先进菜肴制作和酿酒之法,在这点上绝对占据了先天优势。
他相信自己步入这个时代的酒楼产业绝对是降维打击,肯定能够大火,甚至能够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钱财。
对情报系统的建立大有裨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刘晁还拿出两百万钱用来帮助苏双二人的贩马生意。
至于剩余的两百万钱,刘晁则打算留着用来打点洛阳权贵,为以后的仕途铺路。
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立下功劳,到头来因为没有贿赂上官而导致仕途受限。
还是那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形势所逼,攀附权贵并没有什么错,过刚易折,做人如果太刚正,那前途定然是未卜的。
至于周仓的安排,历史上身为关羽的扛刀大将,既然来了刘晁自然不会放过。
直接选择顺从他的命运,将他送去军中担任关羽的副将。
值得一提的是在知道他寻人医治张角的事情后,周仓的好感度便瞬间从负数提升20点,他也因此获得200点英魂值奖励。
剩余英魂值总数达到了660点。
如今随着他率军接连立下大功,关羽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名不见经传的马弓手,在他的举荐下,已经官至军侯。
刘晁这些时日丢下的军中事务,基本都是他在帮忙处理。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锻炼关羽的军事能力,并非他故意偷懒。
对于赵云,刘晁的安排就要简单多了。
直接让他担任义军五百铁骑的将领。
虽然他很想将赵云留在身边当护卫,培养感情,但在赵云还没有偿还公孙瓒恩情之前,还是留在军中等待时机比较好。
这几天,公孙瓒可没少派人前来询问刘晁上次寻找赵云之事,甚至还亲自前来了一趟,但都被刘晁搪塞了过去。
并且再三保证,以遇到黄巾为由,说是人已经前往了幽州投靠白马义从,将公孙瓒哄的一愣一愣的。
见到刘晁这副模样,刘府中知晓全部过程的张宁可没少明嘲暗讽。
什么虚伪,小骗子之类的词语,经常挂在她的嘴边。
好在好感并没有减少,不过任凭他如何在张宁面前示好,嘘寒问暖,刷好感,都没有再获得好感度提升的提示。
这也再次让刘晁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
舔狗不得好死。
一转眼,三天时间过去,刘晁也收到了曹操和刘备的捷报。
尤其是看着刘备的战报,不禁让他感觉到了一丝危机。
“大哥不愧是天眷之人,果然走到哪里都能够搅动风雨。
若是我不快点结交英魂积累英魂值,建立根基,大哥一旦起势,定然会第一时间抢走二哥,三哥。”
他的英魂系统虽然能够全面提升自身甚至武将,但毕竟有着太多限制。
想要结束乱世,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还是离不开英才的辅佐和拥护。
一旦少了英杰的辅佐,如今的他什么都不是,即便日后实力提升,有了根基,也不过是又一个吕布罢了。
想到这里,刘晁知道自己不能再颓废下去,要开始主动出击了。
既然广宗没有立功的机会,那就自己创造机会。
想到这里,刘晁不由再次来到演武场找到了张宁。
自从刘晁上次教给她制作人形木桩的方法,并帮她制作了两个后,张宁便经常待在演武场练武。
有时候兴致来了,还要拉着刘晁一起练武。
刘晁这几日除了每日前往军营报到,做做样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刘府中度过,反正城外的中丘大营距离城内不远。
因为没有战事的缘故,公孙瓒也算是对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办法,公孙瓒对他的好感度实在是太高了,乃是真情实意的至交好友。
虽然好感度并不代表忠诚,但如果将来天下大乱,有朝一日公孙瓒和他不得不兵戎相见。他不幸战败,公孙瓒定然也会许他荣华富贵,不会让他身死。
刘晁来到演武场,果然看到了正在练枪的张宁,不由笑着上前搭话道:
“呵呵,宁儿的枪法实在厉害,只是看着就让人眼花缭乱,若是在战场之上遇到我定然不是对手。”
“哼,有事就说,不用拐弯抹角。”
张宁闻言不由收枪傲然而立,冷声道。
“咳咳,果然瞒不过宁儿,那个,我就是想问问你能联系到镇守巨鹿县的张梁吗?”
刘晁也不觉尴尬,挠了挠头随即开门见山的问道,
“你想干嘛?”
张宁闻言不由狐疑的看向刘晁问道。
“你看,我老师最近意在合围,包围广宗城,我这不是闲得慌嘛,所以就想找点事做,同时给大贤良师创造离开广宗城的机会。”
“你想立功?”
张宁闻言,毫不客气的戳破刘晁的谎言问道。
“咳咳,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我这不也是为了早日结束战乱吗?”
刘晁见被戳破心思,不由死鸭子嘴硬道。
“哼,想都别想,我是不会让三叔配合你行动的。
想在沙场立功,就不要想着投机取巧。
而且就你带领的那些兵马,根本不够我三叔打的。”
张宁冷哼一声,不屑的看着刘晁说道。
“你这是看不起我?”
刘晁闻言顿时不满了,不由不忿的出言道。
他怎么也是接近70的统率,完全可以作为独领一军的存在。
武力被张宁看不起也就罢了,统率可是他的强项。
“不是。”
张宁摇头道。
“这还差不多。”
刘晁得意。
“我的意思是你和三叔还差的远。”
张宁毫不客气的继续打击道。
“卧槽,让你三叔出来和我比比,看我怎么虐他。”
刘晁表示不服,他可不相信自己拥有后世练兵经验和记忆,加上经过系统提升的统率值会不如一个黄巾贼兵。
“你可听说过太平要术?”
张宁闻言只是表情淡然的问道。
“额,略有耳闻。”
“我三叔得太平要术下卷,统兵之能虽不如韩信,但也是天下少有,哪怕是那大胜波才的皇甫嵩,与之相比也不过如此,你确定自己是他的对手?”
“这……”
刘晁闻言顿时面色一尬。
想到了传说之中的太平要术。
相传太平要术共有上中下三卷,上卷又名天卷,记载了天文地理,天地阴阳,五行,甚至星辰变化和天道运转,内容繁杂,又名修道篇。
虽说极难领悟,但习成后却有神秘莫测之能。
中卷又名地卷,主要是五行八卦,及易理之术,参透后可观地知势,观人知命,推演万事,通过此卷可了解地理形势、自然规律,也可以称之为谋士篇。
下卷又名人卷,主要记载练体练兵之术和兵法韬略,可以称之为名将篇。
张梁若是真有这太平要术人卷,他如今的统兵之能,定然是远远不如他的。
“罢了,看在你上次为父亲医治病情的份上,我可以带你前往常山,和三叔见上一面。”
见到刘晁失落,张宁眼中闪过一丝不忍,随即无奈说道。
“他在常山?”
刘晁闻言不由一愣。
“没有,不过为了双方的安全,还是在常山见面为好。”
“好,多谢了。”
刘晁闻言不由感激的看了一眼张宁,随即躬身谢道。
虽然前往常山暗中会面张梁,看似是为了双方的安全,但实际上却也是张宁信任他的表现。
若是刘晁故意泄露消息,派人前去捉拿张梁,那巨鹿郡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定然会被各地汉军击破。
失去了巨鹿县黄巾的牵制,广宗城内的张角必败,冀州平定也不过是早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