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秘辛”!
这四个字如同带有魔力,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神。之前的疲惫、伤痛仿佛都被暂时遗忘,四人的目光灼灼地聚焦在那幅星图和篆字之上。
“九鼎?!是传说中大禹铸的九鼎?”王胖子虽然历史知识匮乏,但九鼎的传说还是听过的,眼睛顿时瞪得像铜铃,“乖乖,这玩意儿不是早就没影儿了吗?难道观山太保知道在哪儿?”
胡八一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道:“未必是知道具体位置。可能是关于九鼎下落的线索,或者……与九鼎相关的秘密。这星图,很可能就是关键。”他走近石壁,用手电光仔细扫描着星图的每一个细节,试图记忆下来。
Shirley杨则保持着学者的冷静,她提醒道:“不要急,先检查一下其他物品,或许有更详细的记载。这些卷轴和竹简,需要小心处理。”她走到石桌前,并没有立刻去拿那些卷轴,而是先仔细观察它们的保存状况。卷轴是用一种暗黄色的、带有细微鳞片纹路的皮革制成,边缘用深色的木轴固定,看起来异常坚韧,历经千年依旧没有腐朽的迹象。
张九歌在“九鼎秘辛”四个字出现时,胸口的观山藏玄镜再次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温热,仿佛与这密室、与这些遗物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走到石架前。石架上除了几捆用皮绳系着的竹简外,还摆放着三件物品:
左边是一个巴掌大小、造型古朴的青铜罗盘,指针并非指南,而是指向某个特定的星宿方位,罗盘边缘刻满了细密的星辰符号和方位刻度,与墙上的星图隐隐呼应。
中间是一块黑黝黝的、非金非木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一个复杂的、如同云气缭绕山岳的图案,正是观山太保的标识。
右边则是一个小巧的、用紫檀木(已经变成深黑色)雕刻的盒子,盒子紧闭,上面没有锁孔,只有一个凹陷的、与观山藏玄镜大小形状极其相似的印记。
“看来,前辈们给我们留了不少‘作业’啊。”张九歌苦中作乐地笑了笑,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个紫檀木盒上。那个凹陷的印记,几乎明示了开启的方法。
“胖子,你先别乱动,警戒门口。”胡八一吩咐了一句,也走了过来,他的目光被那个青铜罗盘吸引,“这罗盘……不指南北,是专门用来观星的?”
“应该是观山太保特制的星象罗盘,用于定位和推算。”张九歌点了点头,又指向那块黑色令牌,“这令牌,可能是某种信物,或者身份凭证。”
最后,他的手指轻轻点在那个紫檀木盒的凹陷处:“而这个……恐怕需要古镜才能打开。”
“那还等什么?快打开看看啊!”王胖子虽然守在门口,但心思早就飞到了盒子上,急切地催促道。
张九歌看了一眼胡八一和Shirley杨,两人都对他点了点头。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拿出观山藏玄镜,这一次,他没有注入精神力(也实在没有了),只是小心翼翼地将古镜对准木盒上的凹陷,轻轻放了上去。
严丝合扣!
就在古镜与凹陷完美契合的瞬间,木盒内部传来一声轻微的“咔”声,盒盖自动弹开了一条缝隙。
张九歌轻轻掀开盒盖,里面没有珠光宝气,只有一卷折叠得整整齐齐的、颜色更深的黑色皮革,以及一块只有拇指指甲盖大小、颜色暗沉却隐隐有光华内敛的碎片,那碎片非金非玉,材质不明,表面有着天然的、如同星辰般的细微斑点。
“这是……”张九歌小心地拿起那块小碎片,碎片触手温润,与他手中的古镜,以及墙上的星图,同时产生了一种微弱的共鸣感!“这东西……似乎与星辰有关。”
他暂时放下碎片,又拿起了那卷黑色皮革。皮革入手柔软而充满韧性,展开后,上面用某种特殊的银色颜料绘制着一幅更加复杂、更加精细的星图,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用朱砂书写的古篆小字注解!
“《星舆秘要》……”张九歌辨认着皮革卷首的几个大字,心跳再次加速,“这……这似乎是观山太保一脉传承的星象堪舆秘术!里面详细记载了如何通过星象定位龙脉、寻找古墓遗迹,甚至……推演地气变迁的方法!”这对于一个风水爱好者和考古学家来说,无异于无价之宝!
而更让他震惊的是,在皮革卷轴的末尾,他发现了一幅简略的、却指向明确的地图!地图旁边标注着:“周室衰微,鼎迁于洛,后散于四方……其一踪,隐于滇南虫谷,受巫蛊之气浸染,需以……”
后面的字迹有些模糊,似乎被故意擦去或者因为年代久远而磨损了。
“滇南虫谷?!”胡八一也看到了这句话,脸色微变,“难道九鼎的线索,真的在云南虫谷?和献王墓有关?”
就在这时,一直专注于石桌上卷轴的Shirley杨发出了声音:“你们来看这个。”
众人围拢过去。Shirley杨已经小心翼翼地展开了一卷皮革卷轴。这卷卷轴上绘制的并非星图,而是一幅更加抽象、充满了符号和连线的图案,看起来像是一个复杂的能量流动图或者阵法结构图。在图画的旁边,同样有朱砂小字注解。
“《镇幽录》……” Shirley杨念着卷首的名字,眉头微蹙,“这上面记载的,似乎是关于如何镇压和封印‘幽冥之地’、‘虚数间隙’之类异度空间的方法和理论。里面提到了……龙岭迷窟深处的这个‘幽灵冢’,称之为‘古妖之墓’,是上古时期某个信奉邪神的部落试图打开‘虚数通道’失败后形成的扭曲投影,极不稳定,会侵蚀现实。观山太保在此设立密室,并借助西周墓的格局,布下‘七星镇魂阵’(可能指石棺内的符号和悬魂梯的部分原理),将其暂时封印。”
她指着图案中的几个节点:“这里提到,封印并非一劳永逸,需要定期维护,并且……如果‘钥匙’(可能指古镜和特定的传承者)长时间缺失,或者受到强大外力冲击,封印会逐渐松动,甚至……可能导致‘古妖之墓’与现实彻底重叠。”
听到这里,众人背后都升起一股寒意。原来他们刚才经历的凶险,远比想象的更可怕!这幽灵冢竟然是上古遗留的祸患!
“那我们现在算是……把封印加固了?”王胖子心有余悸地问。
“算是暂时稳定了。”张九歌结合自己激活石棺符号的经历,点了点头,“但根源问题没有解决。这《镇幽录》里,或许有彻底解决的办法,或者……指出了这‘古妖之墓’更深层的秘密。”
他将目光投向剩下的卷轴和竹简,还有那块神秘的星辰碎片。密室里遗留的信息量巨大,关乎九鼎,关乎幽灵冢,更关乎观山太保一脉的核心传承。他们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