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泉”验证单元的选址会议倒计时在星璇手环上无声跳动:
[01:15:32]。
林晓月快步穿过“广寒”农业穹顶通向工程规划区的连接通道,步履稳定。
模块化网格部署方案的核心要点已在平板终端上清晰罗列,接口可靠性与低温工质传输问题被特意加粗标注——
这是陈岩最可能精准狙击的技术堡垒,她必须备好弹药。
通道顶部的照明柔和而恒定,两侧金属壁板光洁如镜,映出她颀长而略显紧绷的身影。
父亲那句“务实为先”在耳边回响,如同无形的节拍器敲打着她的神经。
冰泉计划已不仅是技术验证,更是撬动地月资源博弈僵局的战略支点,是应对“望舒”深处那未知几何体潜在风暴的基石。
每一步,都踏在责任与未知交织的钢索之上。
就在她即将抵达工程规划区气密门前时,前方通道拐角处,一个绝不该出现在此的身影倏然出现,拦住了去路。
秦明月。
母亲穿着简洁利落的cASc深灰色工程师制服,肩头还残留着跨越地火间漫长虚空带来的、未及掸净的细微星尘。
她风尘仆仆,鬓角几缕银丝被汗水微微濡湿贴在额际,呼吸带着长途奔波的微促,但那双遗传自秦卫国的、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却像穿透了时空的阻隔,牢牢锁定了晓月。
那眼神里没有长途跋涉的疲惫,只有一种近乎金属质地的凝重和不容置疑的决断。
“妈?”
晓月脚步戛然而止,惊愕瞬间冲散了会议前的紧绷思绪。
火星“水盾计划”正处关键攻坚阶段,秦明月作为总设计师,此刻应在数亿公里之外协调巨型大气调控飞行器的部署调试,而非出现在月球静海基地这条幽深的通道里。
“跟我来,现在。”
秦明月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寒暄,没有解释。
她甚至没有等待晓月的回应,已转身朝着与工程规划区截然相反的方向——
通往基地更深层、更核心能源区的通道大步走去。
她的步伐迅疾有力,在月球微弱的重力下几乎带着一种无声的迫力,制服下摆划出果断的弧线。
星璇的提示几乎同步在晓月神经接口中响起:
「秦明月院士拥有‘星火计划’最高优先级临时授权,行程保密等级:深红。
请求您跟随的指令优先级高于预定会议。
建议服从。
路径:通往基地能源核心区——‘熔炉’氦-3聚变电站。」
深红等级!
高于“冰泉”选址会议!
晓月心头剧震。
火星“水盾”关乎亿万地球生灵,是什么能让母亲抛下如此重任,以最高密级穿越地火间三十八万公里的冰冷虚空,只为带她去一个发电站?
没有犹豫的时间。
晓月立刻转向,快步跟上秦明月那透着金属般冷硬质感的背影。
母亲没有回头,但步伐稍缓,确保她能跟上。
母女间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语的、源于血脉深处对技术危机的敏锐直觉与绝对信任的默契。
通道开始向下倾斜,温度似乎也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悄然攀升。
空气里那股属于生命维持系统的清新水汽与植物气息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原始、更粗粝的气息——
干燥金属被高温烘烤后特有的微甜焦糊味,混合着大型超导线圈工作时逸散出的、极细微却又无法忽略的臭氧气息,还有一种……低沉到近乎融入骨髓的嗡鸣。
那不是机械的噪音,更像是某种沉睡巨兽的脉搏,一种庞大能量被强行束缚、在极限边缘奔涌咆哮的基底震颤,透过厚重的复合地层和强化合金结构,隐隐传递上来。
「能量场密度持续攀升,已接近设计阈值峰值。检测到强磁场逸散波动,强度超出常规维护范围。」
星璇的警示温和而清晰地在晓月脑中标注出数据流。
秦明月在一扇比寻常气密门厚重数倍、通体覆盖着哑光铅灰色涂层的巨大圆形闸门前停下。门体边缘复杂的多层密封结构闪烁着幽冷的金属光泽。
她抬手,腕部一个样式古朴的金属手环贴近门侧的识别区。
没有光效,只有门体深处传来几声沉闷厚重的液压锁解除声,如同巨兽松开了咬合的利齿。
厚重的圆形闸门无声无息地向一侧滑开,速度快得超乎想象,露出后面深沉的幽暗和骤然增强数倍的低沉嗡鸣。
一股灼热的气浪裹挟着更浓郁的臭氧和金属高温的气息扑面而来!
晓月下意识地眯了下眼。
门后并非预想中的灯火通明,而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巨大地下空间!
穹顶高远,被深邃的黑暗吞噬,只有下方核心区域被冷冽的强光精准照亮。
光源来自环绕中央区域的无数高强度射灯,它们如同冷酷的审判者,将核心区域每一个细节都暴露无遗。
目光所及之处,最为夺目的是空间正中央——
一个直径超过五十米的庞然巨物!
它被层层嵌套、结构极其复杂的银白色合金屏蔽层严密包裹,像一个被无数精密机械臂拥抱的巨卵。
屏蔽层并非光滑一体,而是由无数六边形蜂巢结构单元咬合而成,单元表面覆盖着哑光的特种陶瓷与金属复合材料,此刻正闪烁着高强度能量场扰动空气形成的、极细微的幽蓝色电弧流光!
这便是“熔炉”的心脏——
月球首座实用化氦-3聚变反应堆的核心容器。
在核心容器外围,十几根粗壮得如同巨树主干的超导液氦输送管道,闪烁着金属寒光,如同冰冷的巨蟒,从不同角度深深刺入屏蔽层深处,为内部狂暴的能量之海提供着极限低温的约束枷锁。
更多的管道、线缆束、支撑结构如同钢铁森林的枝桠,从四面八方的黑暗中延伸出来,汇聚、缠绕、支撑着中央的巨构。
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被精密技术强行束缚的、近乎狂暴的能量感。
那低沉到撼动灵魂的嗡鸣,正是聚变核心内部,上亿度高温等离子体在超强磁场约束下疯狂奔流、撞击容器内壁所产生的能量脉动,被层层削弱后传递出的余波。
空气中游离的臭氧分子刺激着鼻腔黏膜。
秦明月站在入口高处的合金观察平台上,没有看晓月,目光如同焊枪般聚焦在那巨大的屏蔽核心上。她的侧脸在下方核心区冷光映衬下,线条绷紧如同最坚硬的月岩。
“欢迎来到‘熔炉’,静海的动力之源,也是‘星火’在月球扎根的基石。”
一个沉稳的男声响起。
一位穿着与秦明月同款深灰色制服、胸前名牌标注着“能源主管:赵志刚”的中年工程师迎了上来。
他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脸色凝重,眼神却异常明亮,带着工程师特有的、直面技术巅峰的亢奋。
“秦院士,林学士。
情况……
比半小时前星璇预警的更复杂一点。”
“直接说重点,赵工。”
秦明月的声音穿透了背景的低沉嗡鸣,清晰冰冷。
“是!”
赵志刚立刻调出随身终端的全息界面,复杂的三维结构图和实时数据流瀑布般展开,核心是反应堆核心舱内部的高精度模拟图。
“问题出在散热!”
他语速极快,手指精准点向模型中环绕核心舱的深红色高温区域。
“月球这鬼地方,没有大气!
传统的地球式风冷、水冷塔散热模式在这里是死路!
我们设计之初就利用了静海平原边缘一个天然的巨大撞击深坑——
‘寒渊’。”
全息图景切换,显示出基地侧翼的月表实景:
一个直径近千米、深达数百米的巨大陨石坑,坑壁陡峭嶙峋,坑底深邃如同通往地心。
此刻,坑底并非黑暗,而是铺设着大片大片闪烁着金属寒光的巨大散热鳍片阵列!
“我们将反应堆产生的高达95%的废热,”
赵志刚手指滑动,展示着从反应堆核心延伸出的、包裹着厚重绝热和超导材料的巨大主热管,如同粗壮的血管,一路向下刺入月表,最终连接到“寒渊”坑底那片巨大的散热鳍片阵列上。
“通过超导液氦主回路,泵入坑底散热器阵列。
利用月球真空环境热传导率低的‘优势’,以及深坑巨大的‘冷阱’效应,让热量主要通过热辐射方式向深空散失。
理论上,这套被动+主动散热系统足以应对满负荷运行。”
他的手指猛地指向全息模型中一个剧烈闪烁的红色警报区域——
正是核心舱内壁与超导磁约束场线圈耦合区域的几处关键节点!
“但现在,核心舱内壁局部温度异常飙升!
峰值已突破2500c!
逼近第一壁材料的理论耐受极限!原因初步锁定——”
赵工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干涩,
“聚变等离子体的湍流失控!
局部磁场约束失效,高温粒子流直接冲刷内壁!
废热瞬时功率远超设计预期!
坑底的‘寒渊’散热阵列……
辐射功率已经饱和!
来不及了!”
这意味着什么?
晓月瞬间心头发凉。
核心舱内壁一旦被烧穿,失控的上亿度等离子体将瞬间汽化一切!
连锁反应足以摧毁整个“熔炉”,甚至波及基地核心区!
这不再是能源问题,而是悬在静海基地头顶、随时可能引爆的巨型炸弹!
“应急方案!”
秦明月的声音依旧冷硬如铁,但晓月敏锐地捕捉到母亲垂在身侧的手指瞬间收紧。
“超导液氦冷泵已极限超频运行!
但杯水车薪!”
赵志刚语速更快,额头的汗珠滚落,
“唯一的物理缓冲时间窗,在于核心舱外壁的多层复合装甲和主屏蔽层!
它们能争取大约……
37分钟!”
他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爆发出近乎决绝的光芒:
“秦院士!
必须立刻启动b方案!
强行注入‘凝冰’!
用低温液氦洪流,对冲局部高温粒子束!
同时冒险降低主约束场强度3%,换取等离子体湍流稳定时间!
这是刀尖上的舞蹈!
成功率……
星璇计算不足五成!”
凝冰?
强行注入低温工质对冲粒子流?
这近乎是给狂暴的熔炉心脏泼一盆冰水,稍有不慎就是彻底的熄火或更剧烈的爆炸!
晓月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
37分钟!
每一秒都是生死时速!
“批准执行b方案!”
秦明月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声音在巨大的能量嗡鸣中如同金铁交击。
“权限我给你!
星璇实时辅助协调!
赵工,静海的命脉在你手上!”
“是!”
赵志刚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再不多言,转身冲向下方主控台区域,吼声穿透了噪音:
“所有岗位!
b方案!
权限确认!
液氦注入单元加压!
主磁场控制器准备梯度下调!
星璇!
给我最优注入路径和流量控制曲线!
快!”
整个“熔炉”控制大厅瞬间进入一种更高频的、近乎燃烧的紧张状态。指令声、参数确认声、设备启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片。
秦明月这才微微侧过头,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晓月脸上。
那眼神深邃如宇宙,带着母亲特有的关切,更蕴含着属于总设计师在巨大危机前淬炼出的钢铁意志。
“带你来,不是让你看戏。”
她的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熔炉’是静海的心脏,也是‘冰泉’的血管。
它若停跳,一切皆休。看明白,危机在哪里,人类的智慧又如何在绝境中寻找缝隙。”
晓月用力点头,感觉喉咙有些发干。
她不是旁观者。
母亲将她拉入这风暴眼,是要她亲历这熔炉核心的搏动,理解能源之于基地、之于整个月球乃至深空探索,那如同血液般不可替代的绝对意义。
冰泉计划需要澎湃的能源,没有“熔炉”稳定的氦-3聚变电力,一切原位制取都是空谈!
她摒住呼吸,目光穿透观察窗厚重的多层复合玻璃,紧紧锁定下方核心区。
星璇已将关键数据流高亮推送至她的神经视觉界面,反应堆核心的实时状态如同透明的解剖图叠加在现实景象之上。
下方主控台区域,赵志刚如同战场上的将军,身形挺立,嘶吼着指令,手臂挥舞着在虚拟控制界面上飞速操作。
巨大的主屏幕上,代表着核心舱内壁温度的那条刺眼红线,正如同垂死巨蟒般疯狂扭曲、攀升,一次次凶猛地冲击着标有“材料极限”的鲜红阈值线!
每一次冲击,都让控制室内所有人的心脏如同被巨锤擂中!
“液氦注入单元就绪!”
“主约束磁场梯度下调通道开启!3%!”
“星璇最优路径锁定!注入开始!”
随着赵志刚一声几乎破音的咆哮,晓月看到,从反应堆屏蔽层侧面几处预留的紧急接口,猛然刺入数根粗大的银白色金属探针!
探针头部瞬间开启,一股股肉眼可见的、泛着诡异幽蓝色泽的、极度森寒的液氦洪流,如同来自宇宙深渊的冰龙,被超高压泵疯狂地注入那狂暴的等离子烈焰核心之中!
“滋——!!!”
一阵令人牙酸的、高频尖锐到几乎超越人耳极限的嘶鸣,猛地从反应堆核心深处爆发出来!
盖过了之前所有低沉的嗡鸣!仿佛滚烫的烙铁被猛地浸入液氮!
全息模型上,那代表注入点的区域瞬间爆发出刺目的蓝白光芒和剧烈的能量湍流!
核心舱内壁的温度曲线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扼住了咽喉,疯狂攀升的势头猛地一滞!
但这停顿只持续了不到一秒!
“警告!
注入点c3超压!
管路震颤超出阈值!”
监控员的声音带着惊恐。
“湍流反冲!
粒子流束偏转!
向G7区扩散!”
另一个声音嘶喊。
温度红线在短暂的停滞和剧烈波动后,竟再次开始缓慢、却无比顽固地向上爬升!
b方案如同投入熔炉的一根冰针,瞬间被吞噬,只激起更狂暴的反噬!
绝望的气息开始在大厅弥漫。
赵志刚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汗如雨下,但他死死盯着屏幕,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是困兽犹斗的疯狂。
“加大G7区磁场补偿!
偏移粒子流!
星璇!
重新计算!
所有冗余冷却通道,给我开到最大!
哪怕烧了回路!”
他几乎是在赌命了。
“来不及了……
G7区屏蔽层温度……
2800c……
还在升……”
一个颤抖的声音响起,如同丧钟。
就在这千钧一发、绝望如同实质般笼罩整个控制大厅的瞬间——
“等等!”
晓月的声音猛地响起,清亮、急促,穿透了嘈杂与绝望!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个被秦院士带来的年轻女学士身上。
秦明月也倏然转头,锐利的目光盯在女儿脸上。
晓月根本没看任何人,她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星璇瞬间推送到她视野中央的一个高亮数据模块——
那是关于反应堆运行的一个“副产品”,
一个在平时被视为麻烦、需要尽力屏蔽的“废物”——
高能中子流的实时监测与分布图谱!
“中子流!”
晓月指着全息模型上那被粒子流冲击、温度飙升即将熔穿的G7区屏蔽层位置,语速快得如同爆豆,每一个字都带着金属撞击的脆响:
“赵工!
看这里!
G7区承受粒子流冲刷的同时,也是当前中子注量率最高的区域!
热效应与中子辐照损伤是协同作用的!
但中子……
中子可以被转化!”
她的大脑在星璇的加持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无数关于中子物理、材料科学的片段知识瞬间串联、碰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星璇!
立刻模拟!”
晓月几乎是吼出来的,
“如果我们在G7区即将熔穿的屏蔽层内侧,临时加装一层特定的中子吸收\/慢化复合材料!
比如碳化硼-钛合金蜂窝夹层!
利用高能中子的撞击能量!
部分转化为热能,但更重要的是——”
她的眼睛亮得惊人,
“利用中子嬗变效应!
就地吸收这些‘麻烦’,让它们轰击特定靶材,制造次级热源,甚至……
直接嬗变出强化材料层!”
星璇的响应快到极致:
「模拟启动……参数输入:
G7区实时中子能谱、注量率;
碳化硼-钛合金蜂窝结构参数;
预设嬗变靶材(钨、铪)……计算中……」
大厅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天马行空、却又直指核心的思路震住了!
中子?
那个需要耗费巨资层层屏蔽、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
现在竟然要主动利用它来“加固”即将被烧穿的屏障?
赵志刚死死盯着晓月,又猛地看向自己终端上疯狂跳动的数据,眼珠急速转动,猛地一拍控制台!
“天才!
他妈的绝了!
死马当活马医!
工程组!
立刻准备碳化硼-钛合金蜂窝预制板!
要快!
有多快给老子弄多快!
从3号维修通道送进去!
星璇!
给我最优铺设坐标和结构参数!”
命令如同惊雷炸响!
早已待命的工程抢险小组如同离弦之箭冲向侧方的维修通道入口。
星璇的模拟结果几乎是瞬间跳出,化作精确的坐标网格和结构示意图,覆盖在G7区模型上:
「方案可行性:72.8%。
关键:预制板铺设速度与精度。
预期效果:
1.吸收部分中子,降低辐照损伤速率;
2.嬗变反应吸收热能,局部降低壁温峰值约300-400c;
3.嬗变产物(如碳化钨)可原位强化材料表层。」
72.8%!
在绝境中,这已是通往生路的曙光!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一秒都如同在滚烫的刀尖上煎熬。
控制大厅的空气凝固了,所有人死死盯着屏幕上代表G7区温度的那条红线。
它还在缓慢、顽固地攀升,如同死神的镰刀缓缓举起。
2900c…
2950c…
2980c…
材料极限的3000c红线近在咫尺!
“工程组报告!
预制板送达指定坐标!
开始铺设!”
“第一块锁定!”
“第二块就位!
连接!”
全息模型上,G7区内壁,一片闪烁着特殊金属光泽的蜂窝状结构正被机械臂飞速地贴合在灼热的壁面上!
2990c!
“快啊!”
不知是谁发出了压抑到极致的嘶吼。
2995c!
“铺设完成!
所有连接点锁定!
启动!”
赵志刚的声音劈裂了空气!
嗡——!
反应堆深处再次传来一声沉闷的异响,不同于之前的尖锐嘶鸣,更像是某种沉重的能量被强行导引、转移。
屏幕上,那如同附骨之疽般缓慢攀升的红色温度曲线,在触碰到3000c临界线的前一刹那——
猛地一顿!
随即,在所有人几乎停止心跳的注视下,那条代表着死亡的红线,竟然开始……
颤抖着、极其艰难地……
掉头向下!
2980c…
2960c…
2930c!
最终,它稳稳地停留在了2920c左右,剧烈地上下波动着,却再没有触碰那条致命的红线!
“成了!!”
巨大的控制大厅里,死寂被瞬间点燃!劫后余生的狂喜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每一个人!
工程师们不顾形象地拥抱、捶打着控制台,甚至有人喜极而泣!
赵志刚如同虚脱般向后踉跄一步,被旁边的人扶住,他大口喘着气,布满汗水和泪水的脸上露出一个极其难看却又灿烂无比的笑容,对着高处的观察平台,对着晓月,用力竖起了大拇指!
秦明月紧绷如弓弦的身体终于缓缓放松,她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
她转过头,看向身旁的女儿。
晓月依旧站在那里,脸色微微发白,额头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那双眼睛,却亮得如同蕴藏着星辰,带着一种刚刚完成惊险一跃、洞悉了某种宇宙奥妙的兴奋与沉静。
“中子……”
秦明月低声重复,目光锐利如刀,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的深意,
“你看到了什么,晓月?”
晓月迎上母亲的目光,心脏依旧因刚才的生死时速而剧烈跳动,但思维却前所未有的清晰。
星璇已将刚才的嬗变模拟数据和潜在应用图谱清晰地呈现在她脑海中。
“不仅仅是麻烦,妈。”
晓月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过后的微哑,却又异常坚定,
“它们是钥匙!
是‘熔炉’跳动的心脏里,除了澎湃电力外,诞生的另一股被我们忽视的、同样强大的力量——
改变物质本身的力量!”
她指向下方那巨大的、暂时被驯服的反应堆核心,指向全息模型上标注着中子流注量率和高能谱的区域。
“高能中子流……
它能轰开原子核!
它能将一种元素,嬗变成另一种元素!”
晓月的语速再次加快,眼中闪烁着工程师看到新大陆般的光芒,
“比如,把廉价的铁(Fe-56),用中子轰击,可以嬗变成珍贵的钴(co-59)!
把常见的钨(w),精准调控中子的能量和数量,可以嬗变成极其稀缺、耐高温高压的铼(Re)!
甚至……
是地球上储量极少、对深空材料至关重要的稀有同位素!”
她猛地看向秦明月,仿佛要将这颠覆性的认知刻入母亲心中:
“‘熔炉’不只是能源中心!
它是一座潜在的、无与伦比的‘元素嬗变工厂’!
利用聚变产生的强大中子源,我们可以按需‘炼制’物质!
聚变中子通量需达101?n\/cm2·s以上,代价是‘熔炉’输出功率下降12%,但每消耗1mw能量,可嬗变产出3克铼-188同位素——
这正是深空辐射防护服的关键屏蔽材料!
月球缺乏的稀有元素?
深空航行所需的高性能合金核心添加剂?
甚至未来在火星、在小行星带建立基地所急需的关键材料……
都可以在这样一座‘熔炉’旁,利用其澎湃的中子流副产品,‘点石成金’!”
秦明月静静听着,锐利的眼神深处,风暴正在凝聚。
女儿的话,如同惊雷,劈开了她作为顶尖工程师固有的思维壁垒。
能源?
是的。
但眼前这个从生死危机中迸发出的洞见,指向的是一条远比稳定供电更为宏阔的道路!
一座座建立在聚变反应堆旁的“中子嬗变工厂”,将为人类真正征服太阳系,提供物质层面的无限可能!
这已不是解决一次散热危机,这是开启了一扇通向“物质自由”的战略之门!
就在这时,星璇的提示再次在晓月和秦明月脑中同步响起:
「‘冰泉计划’验证单元选址会议将于5分钟后开始。
林学士,您携带的模块化网格部署方案(mGd)已准备就绪。
秦明月院士,最高优先级临时授权即将到期。」
秦明月眼中的风暴瞬间平息,重新化为深潭般的沉稳。
她抬手,轻轻拍了拍晓月的肩膀,动作很轻,却重若千钧。
“去吧。”
秦明月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但那份凝重已化为深邃的期许,
“带着你刚才看到的‘光’去开会。
冰泉需要能源,而能源的极致,是创造。
务实为先,但别忘了,务实的尽头,是开拓的星辰。”
她顿了顿,目光如同淬火的利刃,
“记住这熔炉的心跳,记住那些中子的轨迹。
静海之下埋藏着过去的谜题,而这熔炉之中,则孕育着锻造未来的火焰和‘元素’。
路还长,晓月。”
晓月深深吸了一口灼热而混杂着臭氧与金属气息的空气,将这熔炉核心的搏动、那生死一线的惊险、以及那关于中子嬗变的、足以点燃深空工业革命的火种,一同吸入肺腑,沉入心底。她挺直脊背,对着母亲用力点头,眼神坚毅如合金铸造。
“我明白了,妈。”
她不再多言,转身,步伐稳定而迅疾地走向通道出口,走向即将开始的“冰泉”战场。
星璇手环上,倒计时已跳动至最后三分钟。
厚重的铅灰色圆形气密门在她身后无声关闭,将“熔炉”那低沉咆哮的心跳和灼热的气息隔绝开来。
通道里重新变得相对安静,只有她自己的脚步声在金属廊壁间轻微回响。
但她的心中,那熔炉的咆哮并未停歇。
氦-3聚变的蓝色火焰、狂暴的粒子流、冰冷的液氦洪流、以及那无形的、却蕴含着改变物质伟力的高能中子流……
这一切,如同狂暴的交响乐章,在她脑海中奔涌不息。
冰泉计划需要稳定的能源作为血脉,而“熔炉”,正是这血脉的源泉。
没有它持续而强大的能量输出,极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钻头将失去动力,深冷电解槽将无法运转,液氢液氧的梦想将只是泡影。
然而,此刻她看到的已不仅是能源的供给。
中子嬗变技术展现的图景是如此诱人——
一座座建立在聚变反应堆旁的“元素工厂”,如同神话中的炼金熔炉,可以将月球乃至小行星上丰富的普通元素,直接转化为深空建设、高端制造不可或缺的稀缺资源!
这将彻底改变月球基地、乃至未来深空前哨的物质基础,大幅降低对地球补给的依赖!
冰泉验证单元,或许未来就能直接用上在“熔炉”旁嬗变出的、性能超越地球同类的高强度低温合金部件!
这是何等强大的战略纵深?
模块化网格部署方案(mGd)的核心优势——灵活性、韧性、对恶劣地形的适应性——
此刻在晓月心中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支撑。
冰泉单元分散部署的各个功能模块,其核心材料性能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在极地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率和产出效率。
而中子嬗变技术,恰恰提供了这种提升的现实路径!
这已不仅是工程方案的优化,更是为冰泉注入了从材料源头上强化自身的“基因”!
思绪如电光石火。当晓月一把推开工程规划区厚重的气密门时,会议室里几乎所有人的目光瞬间投射过来。
长条会议桌旁已经坐满了人,基地工程规划部的负责人张工、几位相关领域的资深工程师,以及……
陈岩。
他坐在靠前的位置,依旧是那身沾着些许月尘的灰蓝色工装,神情冷峻,正低头快速浏览着面前全息屏上的资料。
晓月的迟到显然在他的意料之外,他抬起眼,镜片后的目光如同精密的探针,瞬间扫过她略显急促的呼吸、额角未干的细微汗迹,以及那双异常明亮、仿佛还燃烧着熔炉之火的眼眸。
没有责备,只有一丝极细微的、近乎本能的审视和探究。
“抱歉各位,临时紧急事务。”
晓月的声音平稳响起,没有丝毫气喘,她快步走向预留的空位,没有去看陈岩,而是直接将自己的平板终端连接上会议桌中央的主全息投影仪。
她需要将心中那团火焰,转化为清晰的、可执行的方案蓝图。
“关于‘冰泉’极地验证单元的部署方案,”
晓月开门见山,指尖在平板上划过,调出那份精心准备的mGd方案文档,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在陈岩脸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种刚刚从熔炉中淬炼出的、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我强烈推荐模块化网格部署方案(mGd)。
核心思路:
牺牲部分大型集成可能带来的极限效率,换取系统在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极端复杂、崎岖地形下的高生存率、强韧性以及灵活的维护更新能力。”
全息屏幕瞬间展开,清晰地呈现出方案核心:
整个验证单元被拆分为数个功能独立的核心模块——
深低温钻探平台、深冷电解与纯化模块、液氢\/液氧储罐阵列、能源站(大型太阳能帆板+熔盐储能)、中央控制中枢。
每个模块都如同一个坚固的堡垒,结构紧凑,自带基础温控和防护。
“关键创新点在于连接策略,”
晓月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快速勾勒连接示意线,
“我们将最需要超低温工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关键设备——钻探核心和深冷单元——集中部署,形成‘核心低温区’,它们之间使用最短距离的、高效真空绝热管道连接,最大限度减少超低温工质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温升风险。”
她的指尖移动,指向其他相对“温暖”的模块。
“其余模块——能源站、控制中枢、储罐阵列——则通过高带宽星璇数据链进行信息交互,辅以超导电力传输线路进行能源共享!
模块间仅保留最低限度的、用于必要时补给的保温管道连接。
这样,即使某个非核心模块因极端天气(如微陨石撞击、剧烈月震)受损或需要维护,也能快速隔离,不影响核心低温区的持续运行,大大提升了整体系统的鲁棒性!”
方案结构清晰,优势明显。
但会议室里并未立刻出现赞同之声。
张工和几位工程师都皱起了眉头,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陈岩。
模块化意味着更复杂的接口、更多的连接点、更高的集成难度和潜在的故障率增加。
尤其是在极地那种超低温、强辐射、地形复杂的环境下,接口的密封可靠性、连接的稳定性将是巨大的挑战。
果然,陈岩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那是一个准备发起质询的姿态。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全息图上密密麻麻的连接点和标注,声音如同冰冷的金属刮擦:
“思路可行。
接口数量倍增,密封可靠性是核心瓶颈,尤其在-230c真空环境下的热胀冷缩和材料脆性问题。
超导电力传输在月面极地的长期稳定性,包括月尘覆盖和极端温度循环的影响,数据支持不足。
最大的问题——”
他顿了一下,目光如锥,精准刺向方案的核心痛点:
“工质传输效率。
即便核心低温区内部使用短距真空绝热管,如何确保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模块内部复杂微通道内的流动性与热交换效率?
这是‘冰泉’成败的生命线。
你的方案对此的细节优化和风险冗余设计在哪里?”
问题尖锐,直指要害。每一个点都敲打在mGd方案最敏感的神经上。
若是半小时前,晓月或许还需要调动全部知识储备来据理力争。
但现在,站在这里的是刚刚经历过“熔炉”之心生死淬炼的林晓月!
她的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因为陈岩精准的诘问而燃起了更强烈的火焰。
她不仅看到了问题,更从熔炉的咆哮中,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元素”!
“陈博士的担忧非常精准。”
晓月的回应沉稳有力,她指尖在平板上快速滑动,调出了新的数据页面——
那是她在来会议室路上,结合熔炉中获得的启示,由星璇紧急补充优化进方案的抗风险强化模块!
“这正是mGd方案需要强化的核心!
针对接口可靠性,我们将在所有关键连接处采用‘动态自补偿密封环’设计,材料使用在‘熔炉’中子辐照环境下经过特殊强化的钛铪合金!
它拥有更优异的低温韧性和抗辐照性能!”
“熔炉?
中子强化?”
张工忍不住惊讶出声。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
“没错!”
晓月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就在刚刚,在‘熔炉’氦-3聚变电站,我们经历并解决了一次因散热极限引发的重大危机!
过程中,一个关键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了聚变产生的高能中子流及其嬗变效应!”
她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
陈岩镜片后的目光猛地一凝,锐利地聚焦在晓月脸上。
秦明月将她紧急调离会议带往“熔炉”,果然发生了超出常规的重大事件!
晓月没有停顿,继续抛出她的震撼弹:
“这次危机让我们清晰认识到,‘熔炉’不仅是能源中心!
它澎湃的中子流,是一座潜力无限的‘元素嬗变工厂’!
它能按需改变物质结构,制造出性能远超常规的材料!
而这类材料,正是我们冰泉单元在极地恶劣环境下生存和高效运行的核心保障!”
她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优化后的方案图上,
“未来,冰泉单元的关键部件,可以直接使用在‘熔炉’旁,利用其中子源嬗变强化出的特种合金制造!
比如深冷钻头内壁、工质输送管道、极端密封件!
这将从根本上提升其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寿命!
mGd方案分散部署带来的接口风险,恰恰能通过这种源头上的材料强化得到最大程度的抵消!
甚至转化为性能优势!”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陈岩:
“陈博士,关于您提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在模块内部的传输效率问题,星璇已基于mGd架构进行了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深度耦合模拟。
优化方案是:
在核心低温区的钻探与深冷模块内部,采用仿生分形流道设计,最大化换热面积和湍流效应;同时在关键节点,预埋由中子嬗变技术制造的、具有极高导热效率的碳化硅-铍铜复合材料微热管阵列,进行点对点精准热管理!
这些,都是常规方案无法提供的、源于我们月球自身工业能力的独特优势!”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张工和其他工程师都张大了嘴巴,被晓月描绘的图景——
将“熔炉”的危机转化为冰泉的材料革命——
彻底震撼了。
中子嬗变?
月球自产高端材料?
这思路不仅解决了mGd的潜在弱点,更是将冰泉计划与基地核心能源及未来工业能力深度绑定,赋予了它前所未有的战略纵深和可持续性!
陈岩沉默了。
他没有立刻反驳,镜片后的目光在晓月脸上和全息屏幕上优化后的方案细节之间快速移动。
那锐利的审视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混合着惊异和计算的光芒取代。
他看到了方案的逻辑闭环:
利用模块化分散部署的韧性优势,同时通过源头材料强化(中子嬗变特种材料)和内部结构优化(仿生流道、微热管阵列)来弥补其接口和工质传输的潜在弱点。
这已不是简单的妥协方案,而是一种将基地现有资源和未来潜力发挥到极致的、极具前瞻性的系统整合!
几秒钟的沉默,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终于,陈岩缓缓地、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
那动作细微,却如同盖棺定论的金印。
“接口可靠性强化方案可行。
中子嬗变材料应用于关键部件是提升系统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的有效途径。
工质传输的内部优化逻辑成立。”
他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字字清晰,如同最精准的工程确认,
“星璇,立刻基于林学士提供的优化点,对mGd方案进行沙克尔顿陨石坑目标区域的拓扑适应性仿真。
重点评估在引入强化材料后,整体系统在预设极端工况下的冗余度和生存率。我要数据报告。”
「任务已建立。
参数输入:
优化后mGd模型、目标地形扫描数据、预设极端工况(-230c,微陨石撞击概率,局部月震)……
仿真开始。
预计耗时:18分钟。」
星璇温和理性的声音在会议室响起。
“好。”
陈岩言简意赅,目光重新投向全息屏幕上的方案图,
“在仿真结果出来之前,mGd方案作为首选方案推进。
张工,立刻组织技术组,细化模块设计规范和接口标准,特别是动态自补偿密封环和强化材料应用标准。
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案同步启动。”
他没有再看晓月,但每一个指令,都是对mGd方案及其核心优化理念的强力背书。
“是!
陈博士!
林学士!”
张工立刻应声,看向晓月的眼神充满了钦佩和兴奋。
其他工程师也纷纷行动起来,会议氛围瞬间从质询转向了高效的技术落实。
晓月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她悄悄吐出一口长气,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微微濡湿。
她看向会议室巨大的观察窗外。
远处,基地边缘的方向,尽管视线被厚重的合金结构阻隔,但她仿佛依旧能感受到“熔炉”核心那低沉而有力的搏动,感受到那无形的高能中子流如同创造之雨,无声地洒向月球的未来。
熔炉之心,已不再仅仅是静海基地的能源之源。
它所孕育的嬗变之光,正穿透冰冷的月岩和深邃的环形山阴影,照亮了冰泉通往极地的征途,更在人类叩响深空大门的蓝图上,投下了一道名为“物质自由”的、无比壮阔的光柱。
选址会议还在继续,但晓月知道,冰泉计划,乃至整个月球基地的未来,都因熔炉中那生死一线间的灵光,而悄然改变了轨迹。
她握紧了手中的平板,指尖感受到钛合金外壳冰凉的触感——
如同握住了通往未来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