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书桌上投下细长的光斑。纪书遥盯着数学课本上的函数图像发呆,指尖却无意识摩挲着书包里的画本 —— 昨晚那条被乱码截断的短信,像根细刺扎在她心里,“001-004 是……” 后面到底藏着什么?
“书遥,你昨天的数学笔记借我抄抄呗?” 前桌的女生回头问,“我昨天请假了,好多例题没记。”
书遥刚想应声,突然想起陆景然 —— 他的数学笔记永远是全班最工整的,不仅有例题解析,还有拓展思路。更重要的是,她始终记得体育课那天,他桌角那本写着 “数据监测 03” 的黑色笔记本,还有他看向自己时探究的眼神。
“我笔记记得乱,要不你问陆景然借吧?” 书遥顺势说道,目光越过前排,落在靠窗的位置。
陆景然正低头刷题,晨光勾勒出他清瘦的侧脸,鼻梁上的眼镜反射着微光。听到有人叫自己,他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怎么了?”
“那个……” 书遥深吸一口气,起身走过去,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自然,“我昨天有道立体几何题没听懂,能借你的笔记看看吗?”
陆景然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又飞快移开,指尖在桌肚里摸索了一下,递过来一个蓝色封皮的笔记本:“喏,例题都标了重点。”
“谢谢。” 书遥接过笔记本,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背,两人同时顿了一下 —— 她的手腕突然发烫,那三个淡金色印记隐隐发亮,而陆景然的口袋里,似乎传来纸张摩擦的细微声响。
回到座位上,书遥先快速翻了翻蓝色笔记本。确实如传闻中那般工整,每道例题旁都有红色批注的思路解析,甚至还有不同解法的对比。可她的注意力,却始终在陆景然桌角那个黑色笔记本上 —— 那才是她真正想探究的东西。
整整一节课,书遥都心不在焉。她反复回想昨晚的乱码和短信,又想起江叙白的纽扣、池亦飞的画本,突然意识到:他们四人中,陆景然似乎是最 “正常” 的一个。他既没有被操控的迹象,也没有异常的旧物,可他看向自己和池亦飞时的眼神,总带着一种超越同龄人的敏锐。
下课铃一响,书遥立刻拿着蓝色笔记本走过去还给他,故意往桌角多瞥了一眼 —— 黑色笔记本被合上放在堆叠的课本旁,封面上的 “数据监测 03” 标签露了一小截,下面似乎还压着张星纹贴纸,和她手腕印记的排列隐约呼应。
“谢谢你的笔记,讲得特别清楚。” 书遥笑着说,目光却停在黑色笔记本上,“你平时除了记数学笔记,还会记其他东西吗?比如…… 数据之类的?”
陆景然的笔尖顿了一下,原本平静的眼神泛起一丝波澜:“为什么这么问?”
“没什么。” 书遥赶紧收回目光,心跳有些快,“就是看你做题总喜欢列数据表格,觉得你对数字很敏感。”
她的话音刚落,陆景然突然合上了刷题的练习册,身体微微前倾:“你是不是…… 最近遇到了什么奇怪的事?”
书遥的心脏猛地一跳,下意识攥紧了衣角:“什么奇怪的事?”
“比如…… 身体不受控制,或者听到奇怪的声音?” 陆景然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两人能听见,眼神里带着笃定,“体育课那天,你摔倒的时候,手臂的动作很反常。”
书遥彻底愣住了。他竟然看出来了?是巧合,还是他早就知道什么?
没等她回应,陆景然突然像是意识到自己问得太直接,又往后靠回椅背,恢复了平时的冷淡:“没什么,随便问问。” 他伸手去拿蓝色笔记本,指尖却不小心碰到了桌角的黑色笔记本。
“哗啦” 一声,黑色笔记本从课本上滑了下来,掉在地上,摊开的那一页正好对着书遥。
书遥的目光刚扫过去,呼吸就瞬间停滞了 —— 页面上没有她想象中的数据表格,而是写着几行工整的字迹,标题赫然是 “情感阈值监测记录”,下面列着三个名字和一串数字:
【纪书遥:反抗行为触发时,阈值 17.3→29.8(异常波动)】
【池亦飞:接触草莓糖时,阈值 8.6→15.2(良性波动)】
【江叙白:纽扣掉落时,阈值 5.1→21.7(关联波动)】
最下面还有一行被荧光笔标注的小字:“三人波动存在同步性,触发源疑似‘旧物情感共鸣’。”
“!”
书遥的大脑一片空白,昨晚乱码里的 “002、003、004” 瞬间有了对应的轮廓 —— 江叙白、陆景然、池亦飞!陆景然竟然一直在监测他们三人的 “情感阈值”!
陆景然的脸色瞬间变了,比江叙白丢纽扣时还要慌乱,他几乎是扑过去合上笔记本,紧紧抱在怀里,眼神里带着警惕:“你没看到什么吧?”
“我……” 书遥张了张嘴,刚想说 “看到了”,却突然想起昨晚的匿名短信 —— 如果陆景然真的有恶意,根本没必要隐瞒,更不会只监测不行动。
她压下翻涌的情绪,摇了摇头:“没看清,太快了。”
陆景然明显松了口气,却还是紧紧抱着笔记本,没有再放回去,而是直接塞进了书包最里层,拉链拉得死死的。他的耳朵尖泛红,不是害羞,而是紧张,像是被人发现了天大的秘密。
“那个…… 笔记要是还有不懂的,可以再问我。” 陆景然率先打破沉默,语气生硬地转移话题。
“好,谢谢。” 书遥点点头,转身走回座位,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回到座位上,她的心脏还在狂跳。陆景然的笔记本彻底印证了她的猜测:他们四人确实被某种无形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而陆景然不仅知情,还在主动研究这一切。
“情感阈值”“关联波动”“旧物情感共鸣”,这些词汇和昨晚乱码里的 “情感共鸣能” 遥相呼应。难道他们的羁绊,真的和旧物里藏着的情感有关?江叙白的纽扣、池亦飞的糖纸、自己的印记,都是触发这种共鸣的钥匙?
可陆景然为什么要监测这些?他的笔记本里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名字?“数据监测 03” 里的 “03”,又和 “003 号实验体” 有什么关系?
无数个问题涌上来,书遥却没了昨晚的焦躁,反而多了几分笃定 —— 陆景然不是敌人。他的隐瞒更像是保护,保护这个秘密不被外人发现,或许也在保护他们三人。
这时,池亦飞抱着画本走过她的座位,悄悄递过来一颗草莓糖,正是她昨天给的那种。他的耳尖通红,小声说:“书遥姐姐,这个给你,甜的。”
书遥接过糖,指尖碰到他的手,手腕的印记又开始发烫。她抬头看向池亦飞,发现他的目光落在陆景然的书包上,眼神里带着一丝迷茫,像是也察觉到了什么。
而陆景然靠窗的位置,窗帘被风吹得轻轻晃动,他盯着窗外的樟树发呆,手里的钢笔却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画着 —— 不是数学公式,而是三个连在一起的淡金色圆点,和书遥手腕上的印记一模一样。
书遥剥开草莓糖塞进嘴里,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温暖的能量顺着喉咙蔓延到心脏。她看着眼前这两个各怀秘密的男生,又想起那个藏着纽扣的江叙白,突然觉得昨晚乱码里的 “实验体” 标签,好像没那么可怕了。
他们或许是被操控的 “实验体”,但更是会递糖、会记笔记、会默默解围的伙伴。
她将糖纸小心翼翼地夹进课本,目光再次落在陆景然的书包上。这个戴着眼镜的理性学霸,手里一定握着解开秘密的关键线索。而她要做的,不是强行追问,而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 一个能让他愿意坦诚的时机。
上课铃再次响起,陆景然收回目光,重新翻开练习册,只是笔尖在纸上停留了很久,始终没有落下。他的书包里,黑色笔记本的封皮上,那枚星纹贴纸正随着他的呼吸轻轻起伏,像是在呼应某个遥远的信号。
笔记本里的秘密被暂时掩盖,但 “情感阈值” 的出现,已经将四人的羁绊又拉近了一步。那些藏在旧物里的情感,那些被监测的波动,终将在某个时刻,拼凑出完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