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乌云遮月,阴风阵阵。青柳村外的破庙里,传出微弱的婴儿啼哭声。老中医毛仁心提着灯笼循声而去,在供桌下发现一个襁褓中的男婴。
婴儿左脸颊有一块暗红色胎记,形如火焰,在灯笼昏黄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醒目。毛仁心叹了口气,将婴儿抱起,发现襁褓中塞着一张字条:\"此子命硬克亲,望善人收养。\"
\"作孽啊...\"毛仁心摇摇头,脱下外衣裹紧婴儿,\"从今往后,你就叫毛三吧。\"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纳凉的妇人看见毛仁心抱着婴儿回来,纷纷交头接耳。
\"毛大夫捡了个孩子回来?\"
\"听说是鬼节夜里在破庙发现的,怕不是鬼孩转世...\"
\"嘘,小声点,那孩子脸上有块胎记,我娘说那是阴间烙的印...\"
毛仁心瞪了她们一眼,妇人们立刻噤声。他紧了紧怀中的婴儿,大步走向村尾的小院。
十八年过去,当年的弃婴已长成清瘦少年。毛三脸上的胎记颜色变淡了些,却依然醒目。他蹲在院子里,正熟练地翻晒着药材。
\"三七要摊薄些,当归不能暴晒。\"毛仁心拄着拐杖从屋里走出来,银白的胡须随风轻颤,\"今天教你辨认鬼针草和还魂草的区别。\"
毛三眼睛一亮,立刻凑过去。十八年来,爷爷不仅给了他一个家,还倾囊相授医术。虽然村里孩子都躲着他,叫他\"鬼脸毛三\",但在爷爷这里,他永远能得到耐心教导。
\"鬼针草叶缘有细锯齿,还魂草则是光滑的。\"毛仁心指着两株相似的草药,\"但最关键是气味。鬼针草有股腥气,还魂草则是清香的。\"
毛三认真记下,突然听见院外一阵嘈杂。村长张富贵带着几个村民闯了进来,脸色阴沉。
\"毛大夫,我儿子在山上摔断了腿,你快去看看!\"张富贵急道,目光扫到毛三时明显皱了皱眉。
毛仁心二话不说,拿起药箱就要出门,却突然踉跄了一下。毛三连忙扶住他:\"爷爷,您这几天身子不好,我去吧。\"
\"你?\"张富贵一脸怀疑,\"一个毛头小子...\"
\"让他去吧。\"毛仁心咳嗽两声,\"这孩子得了我真传。\"
毛三跟着村民来到张家,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躺在床上,右腿不自然地扭曲着,已经肿得发亮。毛三摸了摸骨头,沉声道:\"胫骨骨折,需要正骨。\"
\"你能行吗?\"张富贵妻子王婶一脸不信任,\"要不还是等毛大夫...\"
毛三没说话,取出一包银针,在青年腿上几个穴位迅速下针。青年惊讶地发现疼痛减轻了大半。接着,毛三手法娴熟地一拉一推,只听\"咔\"的一声轻响,骨头已经复位。
\"夹板固定,外敷接骨膏,内服活血散。\"毛三一边包扎一边交代,\"三天换一次药,半月后可以试着下地。\"
张家人都看呆了。王婶递上一碗糖水,态度明显热络起来:\"三啊,没想到你真有本事...\"
毛三腼腆地笑笑,心里却暖洋洋的。这是他第一次独立行医,能得到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回到家中,毛三兴奋地想向爷爷汇报,却发现老人躺在摇椅上,面色灰白。
\"爷爷!\"毛三扑过去把脉,心猛地沉了下去——脉象虚弱紊乱,竟是油尽灯枯之兆。
\"三儿啊...\"毛仁心艰难地睁开眼,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古籍,\"我时候到了...这本《鬼医十三绝》传给你...\"
毛三泪水夺眶而出:\"不会的!我能治好您...\"
\"生死有命...\"毛仁心艰难地喘息着,\"记住...医者仁心...不避鬼神...\"老人的手突然垂下,再无声息。
\"爷爷——!\"毛三的哭声响彻小院。
三日后,毛仁心下葬。全村人都来送行,连一直看不起毛三的张富贵也带着儿子前来吊唁。毛三披麻戴孝,跪在坟前久久不起。
夜深人静时,毛三回到空荡荡的家中,翻开了那本《鬼医十三绝》。扉页上是爷爷熟悉的笔迹:\"医者,通阴阳,晓生死。鬼医一脉,悬壶济世,不避鬼神。
爷爷真的死了吗?顺着目光看去,那张摇摇椅仿佛在慢慢的摇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