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磐石据点”临时实验室(“种电”实验区)、地热前哨站“暖巢”、硅甲虫活跃区(地表及巢穴入口)、营地指挥中心。
**时间:** 迫降“焦土”星球后第10天(标准时)。
**人物:周孜婷, 军洛, 鸿宇, 赵娜, 赵航, 林露, 刘颖, 工程团队, 安保小队。
“磐石据点”深处,被厚重防护材料临时隔出的“种电”实验区内,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引爆的炸弹。空气净化系统低鸣,竭力过滤着外部渗入的微尘和孢子。中央实验台上,几块从军洛小队处得来的原始蓝绿色能量晶体被精心固定在特制的培养基座上。旁边,连接着鸿宇和赵娜紧急搭建的、能够精确输出特定频率微弱电流的脉冲发生器,以及一个密封的、散发着微弱奇异气味的透明容器——里面装着刘颖从被捕获的“电甲虫”信息腺中艰难提取的浓缩信息素。
刘颖像呵护婴儿般调试着信息素雾化喷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鸿宇,电流频率再微调0.003赫兹!对,就是那个凹陷区!赵娜,监控晶体内部能量通道的响应!”
鸿宇眼睛死死盯着波形发生器,手指微动:“稳住…稳住…能量流在晶体内开始形成谐振环路了!”
赵娜面前的多个屏幕实时刷新着高精度扫描数据:“谐振点确认。晶体内部纳米级能量通道正在…**主动拓宽**!信息素浓度…临界值!注入!”
随着刘颖按下雾化开关,一股肉眼难辨的、带着特殊生物气息的薄雾精准地笼罩在几块晶体表面。同时,鸿宇的微弱电流脉冲稳稳注入。
瞬间!
嗡——!
一声低沉的、仿佛来自晶体内部的共鸣声响起!原本只是散发着微弱荧光的晶体,骤然亮了起来!蓝绿色的光芒如同被点燃的冷火,在晶体内部流转、汇聚,亮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培养基座连接的仪表上,代表能量输出的指针猛地向上跳动,迅速突破了之前的峰值,并且还在稳步上升!
“成功了!能量输出提升150%!还在涨!” 刘颖激动地跳了起来,差点撞到低矮的天花板,防护面罩下的脸因兴奋而通红,“看!晶体表面!新的晶芽在萌发!生长速度…比自然状态快了几十倍!”
鸿宇看着那几块如同活过来般“呼吸”着光芒的晶体,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绽放出巨大的笑容:“哈哈!我就知道!‘充电宝菜园’计划可行!娜娜,你的模型精准得像用尺子量的!” 他习惯性地想拍赵娜的肩膀,被她一个灵巧的侧身躲过。
赵娜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晶体的冷光,嘴角有极细微的上扬:“基础物理模型支持。刘颖对生物信息素与晶体能量通道亲和性的判断是关键。现在,我们需要优化参数,扩大‘种植’规模。军洛找到的那个地热前哨站‘暖巢’,温度和能量环境更稳定,是理想的‘晶田’选址。”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赵航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他正指挥着工程机器人在“暖巢”入口处加固通道,“老洛找的这地方真不赖!底下暖烘烘的,比上面喝西北风强多了!我这就让‘小工们’开始平整‘晶田’!保证给咱们的‘电宝宝’们整出个五星级家园!”
“是‘能量晶体’,不是‘电宝宝’!” 刘颖没好气地纠正,但语气里的兴奋掩饰不住。生存的能源瓶颈,终于看到了大规模突破的曙光!
---
就在“种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军洛带领的侦察小队,正沿着之前发现硅甲虫活动频繁的一条巨大地裂,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他们的目标是寻找更大规模、更易开采的能量晶体矿脉,并持续监控硅甲虫族群的动向。
地裂深处,光线昏暗,只有头盔灯的光芒刺破厚重的尘埃。空气更加浑浊,探测器显示孢子浓度更高。巨大的硅化木残骸以更扭曲的姿态嵌入岩壁,仿佛记录着星球远古时期剧烈的生态变迁。
“注意脚下,裂缝变宽了,可能有地下空洞。” 军洛的声音在通讯频道响起,冷静依旧。他受伤的手臂仍固定在胸前,但行动间已看不出太多滞碍。他利用岩壁凸起和硅化木作为掩体,动作轻捷如猫。
小队沿着裂缝向下深入了近百米,温度略有回升,地底传来的微弱震动感也更明显。突然,走在最前面负责热能探测的队员猛地停住,头盔灯的光柱定格在前方一片相对开阔的、倾斜向下的巨大岩坡上。
“队长…你看…”
光柱所及之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那巨大的岩坡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孔洞**!这些孔洞排列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类似蜂巢般的**层级结构**。大的孔洞直径超过两米,小的则只有拳头大小。无数暗褐色的身影在这些孔洞中进进出出,忙碌异常——正是那些覆盖着厚重硅甲的电甲虫!
它们如同工蚁般,有的用强壮的螯肢从孔洞深处拖拽出散发着蓝绿色微光的**晶体碎块**,搬运到岩坡下方堆积;有的则用口器分泌出某种粘稠的、闪烁着微弱荧光的**液体**,修补着孔洞边缘或加固通道;还有一些体型明显更大、甲壳颜色更深、螯肢电弧更粗壮的个体(**兵甲虫?**),在岩坡的高处和几个最大的洞口附近来回巡视,感应触角高频颤动,散发着无形的威慑。
岩坡下方,堆积的能量晶体碎块形成了一座座小山,在昏暗的光线下如同散落的星辰!更深处,一些孔洞内部透出更加浓郁、更加稳定的蓝绿色光芒,显然蕴藏着丰富的矿藏!
“我的天…这是…**虫巢!** 一个巨大的硅甲虫巢穴!” 队员的声音带着震撼和一丝恐惧。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混合着硫磺、臭氧和那种特殊信息素的味道,几乎穿透了防护服的过滤系统。
军洛立刻示意全员隐蔽到一块巨大的硅化木残骸后面。他快速操作着扫描仪,将虫巢的结构、甲虫的活动模式、以及那诱人却又充满危险的晶体矿藏数据记录下来。
“规模远超预估…高度组织化…有明确的社会分工(工虫、修补虫、兵虫)…” 军洛的声音低沉,“晶体矿藏储量…极其丰富…但…”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在关键位置巡逻的、体型更大、螯肢电弧噼啪作响的兵甲虫,以及巢穴深处未知的黑暗,“…防卫森严,地形复杂,深入探索的风险…极高。”
他调出之前遭遇小股甲虫时的能量读数,与眼前兵甲虫的进行对比。“兵甲虫的螯肢电弧能量强度…是普通工虫的五倍以上。足以瞬间击穿我们防护服的非关键部位,甚至对轻型装甲构成威胁。”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巢穴深处有未知的能量源波动…比地热更强烈,更…有序。可能不止是矿脉。”
---
**营地指挥中心。**
周孜婷、鸿宇、赵娜、刘颖、赵航、林露齐聚一堂,气氛凝重。军洛小队传回的虫巢全息影像和数据悬浮在中央,如同一个蛰伏在地底深处的、闪烁着财富光芒的恶魔堡垒。
“乖乖…这哪是虫窝,这是地下‘硅晶王国’啊!” 赵航看着那堆积如山的晶体和密集的孔洞,咂舌不已,“这要是能搬空…别说修船了,给‘天穹堡’当路灯都够用一百年!”
“搬空?” 刘颖立刻反驳,她指着那些兵甲虫的能量读数,“看到那电弧强度了吗?赵航,你的机器人进去就是送废铁!更别说人了!防护服在它们面前跟纸糊的差不多!而且,这种规模的社会性生物,一旦被激怒,倾巢而出…” 她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鸿宇难得地没有附和赵航的玩笑,他眉头紧锁,盯着虫巢深处探测到的那个“未知有序能量源”:“军洛的判断很关键。那个能量源…波动特征很奇特,不像单纯的地热或晶体矿。有点…有点接近我们‘灯塔’的某种低频谐波。难道这虫巢深处,还埋着外星人的另一块‘骨头’?或者…和它们守护的能量矿有关?”
“无论是什么,都不是我们现在能触碰的。” 军洛的声音斩钉截铁,他指着虫巢的防御结构和兵力分布,“强行探索,成功率低于10%,生还率更低。我们的目标是生存和修复联系,不是征服或掠夺。晶体,我们已经有‘种电’方案,虽然慢,但安全可持续。没有必要去捅这个马蜂窝。” 他的话语中透着历经生死后的沉稳与务实,以及对队员生命的绝对负责。
赵娜调出“种电”实验的最新数据和“暖巢”的环境参数:“同意军洛中尉。‘暖巢’的环境足以支撑我们建立中等规模的‘晶田’。利用现有技术和回收的少量原始晶体作为‘种子’,配合电流催化和信息素诱导,预计在15个标准日内,我们能实现基础维生和通讯能量的自给自足,并在30日内储备部分用于设备修复的能量。风险可控。”
林露则补充了另一个关键因素:“重伤员情况虽稳定,但需要持续的医疗支持和相对安稳的环境进行恢复。深入虫巢的激烈行动,对他们和整个营地的心理稳定都是巨大冲击。”
周孜婷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鸿宇眼中的好奇与不甘,刘颖对未知能量源的生物性兴趣,赵航对“宝藏”的渴望,都清晰地写在脸上。但军洛的冷静分析、赵娜的理性计算、林露的人文关怀,以及眼前这森严虫巢的冰冷现实,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我同意军洛、赵娜和林露的意见。” 周孜婷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一锤定音,“虫巢,**不可探索**。至少在我们恢复基本航行能力、拥有更强大的防御手段和更充分的准备之前,绝不涉足。”
她指向全息图上的“暖巢”位置:
“第一优先级:全力推进‘暖巢’基地建设和‘晶田’规模化种植!刘颖、鸿宇、赵娜,我要你们在5天内拿出最优化的量产方案!赵航,工程机器人部队全部投入‘暖巢’建设,确保安全稳固!林露,保障后勤,特别是‘晶田’所需物资和人员的调配!”
“第二:军洛,你的小队任务调整。严密监控虫巢动向,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同时,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在虫巢外围设置更隐蔽、更高效的信息素收集点!我们需要稳定的‘肥料’来源。**严禁靠近巢穴核心区域!**”
“第三:鸿宇、赵娜,继续全力恢复和稳定与‘灯塔’的联系!同时,分析虫巢深处那个能量源的远程扫描数据!我要知道它是什么,以及它是否会对我们构成潜在威胁!但一切行动,以不惊动虫群为前提!”
“明白!” 众人齐声应道。虽然对虫巢深处的秘密仍有不甘,但团队的理智和生存的本能占据了上风。鸿宇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嘟囔道:“好吧好吧,先种菜…等咱们‘电菜园’丰收了,说不定能造个大喇叭,跟里面的虫子女王谈谈收购价…” 他的话再次冲淡了凝重的气氛。
刘颖则转向军洛:“军洛中尉,设置信息素收集点时,给我留几个活体诱捕器!我需要研究不同等级甲虫(尤其是兵虫)的信息素差异!这对优化‘种电’效率和未来可能的…嗯,‘外交’手段很重要!”
军洛点头:“明白。会优先获取工虫样本,兵虫…尽量规避。” 他对“外交”这个词不置可否,但理解研究需求。
命令下达,所有人再次投入到各自的任务中。营地的重心完全转向了“暖巢”基地和“晶田”建设。希望的“晶火”在相对安全的地下空间里,正努力燎原。而那个隐藏着更多秘密与危险的硅甲虫深巢,则如同一个沉默的警示,静静地蛰伏在昏暗的地裂深处,等待着未知的未来。头顶,紫色的闪电依旧不时撕裂尘埃云层,但营地中的人们,心中那簇名为希望的火苗,已不再轻易被风雨吹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