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星槎在陌生星域的一处巨大星云尘埃带中静静悬浮,如同融入背景的一粒微尘。舰体外层的隐匿阵法全开,与周围缓慢流转的冰冷尘埃和稀薄气体完美交融,即便有合体期修士近距离用神识扫描,也难察觉异常。
主控室内,鹿笙盘膝而坐,周身气息沉静如水。她并未立刻开始深度闭关,而是先以《弈天筹》辅以神识,对星槎自身及周边环境进行了长达三日的细致检查与推演,确认没有任何追踪印记残留,且这片星域能量惰性极强,罕有生命迹象,是理想的藏身之所后,才真正放松下来,开始处理此次“镇渊号”之行的收获与隐患。
首先便是疗伤与清除异种能量。虽然最后关头凭借精妙算计脱身,但强行催动“源初之种”、穿梭能量乱流,以及近距离接触影渊造物带来的侵蚀,依旧在她体内留下了些许暗伤与污染。她服下丹药,引导“源初之种”那精纯而温和的本源之力流转全身,如同最细腻的砂纸,一点点打磨掉经脉中残留的异种能量与细微损伤,修复着神魂因高度紧张与推演而产生的疲惫。这个过程缓慢而扎实,足足耗费了半月时间,直至状态恢复至巅峰,甚至因祸得福,灵力愈发精纯,对“源初之种”的掌控也更进一步。
状态恢复后,她才将注意力投向此次最大的收获——那枚得自“镇渊号”的舰灵核心碎片。
寂灭令悬浮于身前,那枚人头大小、散发着柔和灰光的晶体碎片正安静地躺在令符空间内。它不再抗拒,反而传递出一种孺慕与依赖的情绪,仿佛迷失的孩子找到了家长。
鹿笙并未急于将其炼化或汲取力量。她深知,这碎片中蕴含的,不仅仅是精纯的寂灭能量,更可能承载着“镇渊号”乃至上古那场大战的关键信息。
她小心翼翼地将神识探入碎片内部,《弈天筹》清光紧随其后,如同最精密的考古学家,开始小心翼翼地梳理、解析其中庞大而混乱的信息流。
碎片内部,并非有序的数据,而更像是一片记忆的坟场。无数破碎的画面、断续的音频、强烈的情感波动混杂在一起:星辰崩灭的炽烈光芒;战友临死前的怒吼与诀别;“黑暗之潮”淹没星舰时那令人窒息的绝望;启动“归寂协议”时的决绝与不甘;以及最后沉入冰冷星骸带,万古死寂的漫长孤寂……
信息庞杂汹涌,冲击着鹿笙的心神。她谨守灵台,《弈天筹》如同中流砥柱,过滤掉那些过于狂暴混乱的情绪碎片,专注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节点。
渐渐地,一些关键信息被剥离出来:
· “镇渊号”隶属于寂灭一脉“第七巡天军团”,其最终任务是断后,掩护主力及部分“火种”撤离。
· 它们面对的“黑暗之潮”,并非单纯的影渊力量,其中混杂着一种被称为“噬道兽”的恐怖生物,这种生物能吞噬、扭曲法则,极难对付。
· “归寂协议”是寂灭一脉星舰在面临无法挽回的败局,且可能资敌时启动的最终程序,旨在将舰体、核心乃至部分俘获的敌人一同拖入“归墟层面”进行封印或湮灭。“镇渊号”确实封印了什么东西,但信息残缺,无法确定具体为何。
· 碎片中还残留着一幅极其模糊的星图残片,指向某个被称为“初始寂灭之地”的坐标,但大部分区域都已损毁无法识别。
除了这些历史信息,鹿笙还发现,这舰灵核心碎片的构成方式极为玄妙,其内部符阵结构,竟与“源初之种”有着某种同源而生的韵味,只是更加具体化、应用化。观摩这些结构,让她对寂灭之力的运用,尤其是大型造物(如星槎)的能量传导与阵法构建,有了许多新的启发。她甚至开始尝试,以《弈天筹》模拟,将部分结构融入自身对巡天星槎的操控与维护中,效果显着,星槎的隐匿性与能量利用率都提升了半成左右。
至于那缕被封印的黑暗之卵残余波动,鹿笙并未轻易触碰。她只是以“源初之种”的力量在外围构建了数层坚固的封印,留待日后实力更强、准备更充分时再行研究。这东西如同双刃剑,蕴含风险,也可能藏着了解影渊的钥匙。
时间在潜心研究与静悟中悄然流逝。当鹿笙再次睁开眼时,眸中闪过一丝了然。她对上古那场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的体会,对寂灭一脉的悲壮与坚守多了几分敬意,自身对寂灭之道的理解也更为系统化、立体化。那枚舰灵核心碎片,她并未完全吸收,而是决定将其作为一件特殊的“传承信物”与“知识库”温养在寂灭令中,徐徐图之。
她起身,走到观测法阵前,望着窗外无垠的星海与缓慢旋转的尘埃云。
收获已然消化,实力稳步提升。是时候再次出发了。
《弈天筹》在心海中展开,结合新获得的零星信息(尤其是那幅模糊的星图残片)与原有计划,开始推演下一个目的地。
“万寂星海……‘观寂台’……或许,那里能找到关于‘初始寂灭之地’的更多线索。”
星槎轻轻震颤,调整方向,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如同苏醒的巨兽,准备再次潜入星海的深邃与未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