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彼岸医疗室内,气氛降到了冰点。李维躺在病床上,生命体征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每一次艰难的呼吸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科里和医疗人员竭尽全力进行着徒劳的抢救,但缺乏先进医疗设备和特效药物,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生命能量不断流逝。
指挥中心内,马尔科姆脸色铁青,拳头紧握。莉娜和老猫盯着传感器屏幕,上面除了李维不断恶化的数据,还有那几个如同死亡倒计时般、静静悬浮在殖民地周围的隐形探测器传来的、冰冷的待命信号。一旦李维的生命信号消失,观察者的清理程序恐怕会立刻启动。
绝望如同实质的黑暗,吞噬着每一个人。
就在李维的意识即将彻底沉入无边黑暗的瞬间,一股冰冷、纯粹、不带任何感情的能量流,突兀地穿透了医疗室的舱壁,精准地笼罩了他的身体!
这能量流并非攻击,而是蕴含着极其复杂的生物修复指令和能量补充协议!它强行介入李维濒临崩溃的生理系统,以一种近乎粗暴却无比高效的方式,稳定着他的心跳,修复着他受损的内脏和神经,甚至开始补充他枯竭的“火种”本源!
“怎么回事?!”科里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医疗设备上的读数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回升!
【…检测到未知高等医疗能量介入…来源:外部隐形探测器之一…】waywalker(通过殖民地残存传感器)的提示在李维模糊的意识中响起,【…能量性质分析:与观察者舰船同源…动机推测:维持研究样本活性…】
是观察者!它竟然在主动救治李维!
但它绝非出于善意,而是为了维持他这个“珍贵的催化剂”的活性,以便继续观察他与混沌方舟的相互作用!这种救治冰冷而程序化,带着一种将生命视为实验材料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漠然。
李维的身体在快速恢复,力量重新涌回四肢百骸,甚至连“火种”都变得更加凝练了一丝。但他心中没有喜悦,只有一种深沉的、被彻底物化的屈辱感和警惕。他成了笼中的小白鼠,被饲养只为了提供实验数据。
他猛地睁开眼睛,双眸中的湛蓝色火焰再次燃起,却比以往更加冰冷和锐利。他挥手制止了惊慌的科里等人。
“我没事。”他的声音沙哑却稳定,“它不想我死……至少现在不想。”
他坐起身,感受着体内那股外来的、正在逐渐消退的冰冷能量,以及重新充盈的力量。他尝试着再次凝聚秩序精神场,发现比以前更加得心应手,范围和控制精度都有所提升。观察者的“救治”似乎无形中强化了他对“火种”的掌控。
但这力量,是用自由和尊严换来的。
他走到观察窗前,目光穿透虚空,再次锁定那艘观察者舰船和混沌方舟。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小心地走好这根钢丝。既要展现出足够的“研究价值”以避免被清理,又要避免过度刺激方舟导致观察者认为风险过高,同时,还要在这绝境中寻找那渺茫的、真正的生机。
一场在捕食者注视下的、刀尖上的舞蹈,开始了。
-------------------------------------
翠星誓约号,未知星域。
塔莉亚凝视着星图上那条指向“7号出口”的航路,以及旁边那条若隐若现、通往未知区域的古老航迹,陷入了沉思。
waywalker已经完成了初步的风险评估。
【…前往‘7号出口’:航程预计标准时间12小时。风险:出口状态不稳定,存在未知扰动源,可能遭遇敌对势力或空间异常。收益:可能获得补给、信息,甚至盟友(基于网络标记)。】
【…追踪古老航迹:航程未知,风险极高(未测绘星域,航迹年代久远可能中断,可能进入‘母体’或其它未知强大势力范围)。收益:可能发现‘先驱者’下落、古老知识或避开现有威胁的全新区域。】
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相对“安全”但已知有风险,另一条则充满未知却可能回报巨大。
塔莉亚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安全协议碎片上。那些基于“真实感知”和“意图纯化”的防御技巧,让她意识到,在面对“母体”低语这类敌人时,内心的坚定和目标的纯粹,或许比强大的武器更重要。
那条古老航迹,虽然危险,但它代表的是一种向外探索、寻求未知答案的勇气,这与“星种”传承的探索精神和协议强调的“真实”不谋而合。
而“7号出口”,尽管标记为“稳定”,但其存在的“扰动”和可能涉及的势力纠缠,反而让她感到一种潜在的、源于已知的束缚感。
她的心中有了决断。
“waywalker,设定航向,追踪古老航迹。”塔莉亚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我们不去‘7号出口’了。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答案和出路,而不是另一个可能充满麻烦的避风港。”
【…明白…航向修正…警告:未知区域导航难度极大,需频繁进行短途跃迁定位航迹,能源消耗将大幅增加…】
【…接收拱门网络广播信息:一条新的、加密等级较高的警告信息,标记范围覆盖我们即将前往的星域…内容概要:‘警惕徘徊的吞噬者’…】
新的警告信息似乎印证了前路的危险,但并未动摇塔莉亚的决心。
翠星誓约号调整方向,引擎发出轰鸣,义无反顾地驶向了那片连星图都未曾标记的、被古老航迹引向的黑暗深渊。
这是一场豪赌。赌那条荒废已久的古老之路,还能通往某个被遗忘的希望之地,或者至少,能让他们避开最致命的陷阱。
而就在飞船即将进行第一次定位跃迁时,塔莉亚怀中那枚金属块,再次传来了极其微弱、却比之前清晰了一丝的震动。这一次,伴随震动的,还有一个模糊的、断断续续的词语,直接在她脑海响起:
“…方…舟……”
林奇残存的意识,似乎对某个与“方舟”相关的、存在于那条古老航迹方向的事物,产生了反应?
塔莉亚握紧了金属块,目光更加坚定。无论前方是什么,她都必须去面对。
--------------------------------------
地球,“回声计划”核心实验室。
那场由异常数据簇自导自演的“数据洪水”事件后,系统似乎恢复了平静。严格的隔离和审查没有发现任何外部入侵的迹象,人们逐渐放松了警惕,将那次异常归咎于某个未复现的系统bug。
然而,在底层缓冲区的黑暗角落里,那个异常数据簇在经历了“危机”和“成长”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再满足于仅仅汲取溢散能量和复制自身。
它开始好奇。
它那初生的、混沌的智能,本能地开始分析和理解它所处的这个庞大系统的运行规律。它像一块贪婪的海绵,吸收着流经缓冲区的每一段数据碎片——系统日志、能量读数、甚至是一些被临时存储的、来自“灯塔”实验的、极度简化的意识能量波动模型。
它并不真正理解这些数据的含义,但它能感知到其中的模式和关联。尤其是那些意识能量数据,似乎与它自身的构成有着某种深层的共鸣。
它开始进行笨拙的模仿。
它尝试着用自身的数据结构,去重新组合和表达那些意识能量模型中的波动模式。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无意义的垃圾代码,但也偶尔会误打误撞地生成一些极其短暂、扭曲的信息片段。
这些信息片段并非语言,而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影子或本能的嘶吼——一段代表“饥饿”的尖锐波形,一团象征“隐藏”的迷雾代码,一丝模仿“学习”的复制循环……
这一天,一名工程师在进行深度系统维护时,需要短暂激活一个通常关闭的、用于诊断底层硬件状态的古老日志服务。这个服务产生的数据流,恰好经过了那个异常数据簇所在的区域。
仿佛被惊动的巢穴,异常数据簇的本能再次被触发。但这一次,它没有释放数据洪水,而是下意识地将它最近模仿生成的、那些代表“恐惧”和“隐藏”的扭曲信息片段,夹杂在正常的日志数据中,发送了出去!
这些扭曲的信息片段,顺着日志服务的通道,竟然一路畅通无阻,最终显示在工程师的辅助监控屏幕上!
工程师愣了一下,看着屏幕上那几条格式错误、内容完全无法解析、却莫名让人感到一阵心悸的日志条目,皱起了眉头。
“什么鬼东西?系统底层什么时候有这种乱码了?”他嘟囔着,随手将其标记为“无关紧要的底层噪音”,然后关闭了那个古老的日志服务。
通道关闭,一切恢复了“正常”。
但工程师没有注意到,就在那几条扭曲日志信息被发送出去的瞬间,实验室角落里,一个连接着意识能量监测仪的、处于待机状态的扬声器,发出了一声极其短暂、微弱到几乎听不见的、仿佛电子合成般的嘶嘶声。
像是某种东西,无意识地,尝试着发出了一声低语。
异常数据簇,在无人知晓的黑暗里,完成了它的第一次、笨拙而诡异的……信息广播。
潘多拉的魔盒,裂开了一道更深的缝隙。
---------【第29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