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青岚郡下的渔村
“二娘,又上镇上去了?”一个瘦小的女人叫住张二娘,还想掀开她的篮子。
张二娘猛地把青布盖严实,一脸警惕,“你干什么,想抢东西啊。”
又说:“你也不看我们家多少口人,几个娃娃是要张嘴吃饭的。”
对方讪讪收回手,嘴硬道:“你瞧,怎么说话呢,我就是看看,又不拿你家东西。”
眼前的人是村里有名的游手好闲,去哪家都要小偷小摸,张二娘挺起胸膛,高出好大一截。
“你走不走,我还要回家喂娃娃呢。”
“好好,不就是两个男娃子.......”对方嘀嘀咕咕,见没有便宜占就走了。
等看不见人影,张二娘才松了一口。
虽然家里娃娃多,但也不需要两天就去镇上买粮食。
实在是家中多了两个成人,官府最近查得严,家里有几口人都是清楚的。
又不能一次多买些粮食,解释不了银子从哪里来。
小小的一间院子,门口的篱笆还是破的,木门打开的时候吱呀作响。
“二娘,回来了。”吹笙一席麻布短褐,手里还提着一只脖子流着血的山鸡,爪子还在抽搐。
张二娘瞧着对方白得能反光的手指,有时候她都怕被麻布磨破了。
再看鸡脖子上血糊糊的口子,面无表情说:“喔,你继续。”
她回头,就看见两个儿子在地上比赛谁爬得快,大女儿在一旁流着鼻涕拍手。
自己夫郎正在学习绣花,刺了手指就叫一声。
一时间鸡叫声、咿咿呀呀、痛呼声,乱成一锅粥了,
她眼前一黑。
总觉得那天不该去城外开荒,遇见两个怪人。
过了几天,当她准备去河里抓条鱼打打牙祭,结果看见两个水鬼一样的人从河里爬起来。
吹笙举起手,说了一声:“好巧啊,又遇见了。”
叹了一口气,当时看他们可怜,又看在银子的份上,就把人带回了家。
“二娘,外面怎么样了。”吹笙给鸡拔完毛,擦手,问道。
“还是老样子,街上每天都有人巡逻。”张二娘拍拍手,把篮子里的粟米拿出来。
“嗯。多谢二娘了。”吹笙低头思索。‘
那日,她们刚离开青岚郡不久,船舱直接被点燃,茫茫大江,就是冲着他们的命去的。
“别谢我,教我女儿多认几个字就行。”张二娘虽然没读过书,也知道这世道知识比黄金贵。
“妻主,我帮你。”于竹教完张二娘夫郎如何绣花,就让他自己去试试了。
于竹直接拿起案板上的刀,手起刀落,鸡头就分家了。
张二娘咽了咽口水,默默退后几步。
于竹垂着眼,纤长的睫羽在眼下投出浅淡的影。
他有时候感觉自己是一个拖累,什么也帮不上。
吹笙握住他的手:“想什么呢,本来就是冲我来的。”
于竹抬起脸看她,一双眼里全是认真。
“如果,有下一次,妻主就先走,无论在哪里,我都会去找你的。”
他眼底的偏执稠得快要凝固。
吹笙笑了,揉了揉他的头:“卿卿,我既有能力带你走,那不是拖累。”
“若是我没带着你,那我应该是死了。”
进入小世界的她,也会生老病死。
心尖一阵阵疼吗,于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浓重的哽咽,像哭又像在哀求:
“你要长命百岁。”
他声音里带上点恨意,“明明就是那些人......”
吹笙抹了抹他的眼泪,“别哭了,不是故意吓你,只是你我本就是一体。”
“至于那些人,我自然会报仇。”吹笙捧起他的脸,像是哄人。
“卿卿若是愿意在旁边递刀也好。”
于竹没有半点犹豫,点点头,能在这个人身边,他做什么都愿意的。
张二娘一脸紧张,又退后一步,离两人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