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很快发现,省里下发的文件越来越“汉东化”。乡镇环保员拿到的巡查清单,和汉东的版本只差了地名;乡下教师收到的轮岗通知,连条款顺序都没变动;甚至农村书屋新订的图书目录,都是从汉东图书馆直接拷贝过来的。有人私下打趣:“现在写材料都不用动脑筋,把汉东文件里的地名改了就行。”
环保领域的照搬最先出了问题。汉东多山区河流,清淤重点在泥沙治理,而河西省河流多流经平原,淤积的多是工业废水沉淀的污泥。硬套“河长制”巡查标准后,乡镇环保员按汉东的流程清淤,结果污泥里的污染物没处理干净,反而造成了二次污染。“汉东的法子在他们那儿管用,到咱们这儿得因地制宜啊。”环保厅厅长在整改会上叹气,不得不重新组织专家制定方案。
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汉东县城学校师资充足,能轻松抽出教师下乡,可河西省部分县城学校本身就缺老师,硬按20%的比例派支教老师后,县城学校的课程都排不开了。乡下学校倒是来了支教老师,却因为不熟悉当地方言,课堂上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照搬考核指标没用,得先看看自家的师资底册。”教育厅不得不紧急调整轮岗比例,给偏远县城放宽了标准。
这些问题传到河西省委常委会上,书记看着整改报告沉默了很久。“学经验不是复印文件。”他在会上反思,“汉东的环保能成,是因为他们先摸透了每条河的情况;教育能改,是因为他们提前做了师资储备。咱们只抄表面流程,不学人家的调研功夫,肯定要栽跟头。”
会后,河西省派人二次赴汉东,这次不再是拷贝文件,而是带着问题请教:环保厅去学汉东如何调研河流情况,教育厅去看他们如何做师资摸底,连基层干部都带着笔记本,详细记录汉东制定政策前的调研细节。“原来他们的方案不是拍脑袋定的,是跑遍了所有乡镇才写出来的。”考察人员回来后感慨,终于明白“抄作业”该抄的是方法,不是答案。
高育良听说河西省的后续动作后,对秘书笑了笑:“能从照搬硬套里找到问题,说明他们真的想做事。”他让党校整理了汉东制定政策时的调研案例,特意标注了“因地制宜”的关键点。“好经验就像种子,得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根,不能直接移栽。”窗外的阳光正好,汉东的青山绿水映在玻璃上,像一幅无声的答卷——真正的民生作业,从来不是抄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李达康的办公室添了块白板,上面不再只有Gdp目标,而是列满民生项目:老旧小区改造、学校翻新、医疗站增设。每次开会前,他都会站在白板前琢磨,指尖在“群众满意度”栏反复停顿。民生小事,成了他新的关注点。
“以前盯着大项目,现在才懂,百姓小事没解决,发展再快也留不住人心。”市委常委会上,他摊开民生短板清单。这是带着区县负责人跑半个月梳理的,既有菜市场脏乱差,也有公交覆盖不足的问题。
京州的会议变了样。项目推进会少了,每周一次的民生调度会成了常态。街道办、社区书记轮流汇报,李达康红笔标注督办事项:“菜市场下周动工”“公交末班车延至九点”,散会即发督办文件。
文件下发更勤了,内容却变了。不再是宏观规划,而是“养老站开放时间”“校门口护学岗标准”这类细则。新文件里多了“群众呼声”专栏,连大爷反映的路灯不亮都记在上面。
李达康多了外出学习的习惯。上月去绿藤市看窗口整改,回来就设“办不成事窗口”;这周去千湖市学教育、环保,笔记本记满轮岗细则、治理流程。“别光抄文件,要学落实法子。”他在车上反复叮嘱。
变化落在了百姓生活里。光明区菜市场翻新后,摊位整齐干净,卖菜大妈笑称“像逛超市”。郊区末班车延后,村民打工回家不用摸黑;县城老师下乡支教,乡下孩子课本添了新知识点。
老部下打趣他成了“民生书记”,他笑着摇头:“发展是为了百姓,要是大家日子没变好,再快的增长也没用。”窗外的京州街头,新风正悄悄吹进每个角落。
李达康心里跟明镜似的,沙瑞金换届后大概率会被调走,不是回京都,就是去其他省份任职 ,而陆云接任一把手基本已成定局。他也想更进一步,若能一步到位成为二把手,那自然再好不过。
为此,李达康一改往日只重经济发展的风格,开始狠抓民生工程。京州的会议频繁召开,他在会上反复强调民生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列出民生项目清单,紧盯进度。新文件不断下达,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教育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提升等领域。
不仅如此,李达康还带队前往民生工作出色的城市学习经验,虚心请教如何平衡经济与民生,回来就组织团队研讨,将好的做法融入京州发展规划,为自己的晋升之路积累政绩与口碑。
最近,李达康频繁登上新闻媒体,成为大众关注焦点。在京州市基层窗口作风整改推进会上,他直面群众反映的办事难问题,要求相关部门一周内拿出整改方案,现场明确责任人和时限,务实态度被媒体重点报道。
李达康在走访京州老旧小区时,走进居民家中询问居住难题,看到楼道墙皮脱落、水管老化等问题,当场要求住建部门将该小区纳入首批改造清单,相关画面在本地新闻播出后引发热议。
在汉东省民生工程推进现场会上,李达康介绍京州“一次办好”改革成效,展示三个月来群众跑腿次数减少60%的成绩单。沙瑞金肯定京州经验,媒体称这位京州“当家人”用实干赢得了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