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把对接结果汇报给陆云时,陆云正在看侯亮平之前提交的北方水利验收总结。他翻到总结里“群众建议”那一页,笑着说:“亮平这孩子,把老百姓要装救生圈、立警示标识的事都记着,去了东南省,也能带着这份心思做事。”
“是啊,侯亮平同志在基层调研时,总愿意多跟老百姓聊几句,能摸清真实需求。”秘书附和道,“刚才跟他通电话,他说已经在跟接手的同志对接了,还把后续要跟进的事列了清单,生怕漏了。”
陆云点点头,叮嘱道:“等他谈完话,你再跟他说一句,赴任前要是有想了解的东南省情况,比如基层防汛队伍的配置、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都可以来问我,我这边有之前调研的资料,能帮他少走点弯路。”
“我记住了,等他资料结束,就跟他转达。”
上午十一点多,侯亮平给秘书回了电话,说已经完成工作交接,接手的同志也都清楚了后续的工作重点,下午会准时去组织部谈话。秘书把这个消息告诉陆云后,陆云放下手里的谈话,靠在椅背上,心里稍稍踏实了些。
他知道,侯亮平去东南省任代省长,既是机遇也是考验。东南省情况复杂,沿海台风多,内陆山区有地质灾害隐患,民生领域还有不少待解的难题,但只要侯亮平能守住初心,沉下心做事,一定能扛起这份责任。
下午两点,侯亮平准时赶到组织部。谈话时,工作人员先是传达了组织的任职决定,随后详细跟他讲了东南省的省情特点,重点强调了任职后的核心任务——一是抓紧汛期前的防汛准备,补齐设施短板;二是关注民生需求,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三是做好和省委班子的配合,凝心聚力推进工作。
侯亮平认真听着,时不时记录要点,遇到不清楚的地方,也及时提问,比如东南省基层防汛队伍的培训情况、重点水库的管护现状,工作人员都一一耐心解答。
下午四点,谈话结束。侯亮平走出组织部大楼,第一时间给秘书发了消息,说谈话已经完成,清楚了后续的工作方向,会随时等候组织下文。
秘书把消息汇报给陆云时,陆云正在召开防汛工作短会。他听完后,对参会的同志说:“侯亮平同志很快就要去东南省任代省长,那边的防汛工作,后续要多跟他对接,把北方的经验分享过去,帮他尽快进入角色。”
散会后,陆云对秘书说:“你跟组织部再对接下,尽量加快下文速度,争取三天内把任命文件发下去,让亮平能早点去东南省,赶上汛期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好,我这就去对接组织部,催一催下文进度。”
秘书离开后,陆云拿起桌上的东南省地图,手指在沿海的几个城市间滑动。他仿佛能看到,不久后,侯亮平带着初心奔赴东南,扎根基层,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筑牢防汛防线,解决民生难题的场景。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程序严谨护大局,初心不改担民生。任命令的每一步推进,都是为了让靠谱的人,去做靠谱的事,去守护一方百姓的安稳。”
此时,侯亮平正在家里和钟小艾分享谈话的内容。钟小艾一边帮他整理赴任要带的谈话,一边说:“既然组织把任务交给你,你就好好干,我会经常去看你,也会跟爸多汇报你的情况,让他放心。”
侯亮平点点头,眼神里满是干劲:“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组织和陆首长的信任,也不会辜负你和爸的期望,把东南省的事办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而另一边,秘书已经和组织部对接完毕,组织部承诺会加快流程,三天内下发任职文件。秘书把这个结果汇报给陆云后,陆云终于放下心来——接下来,就等着侯亮平赴任东南,开启新的工作篇章了。
侯亮平赴任东南省代省长满三个月时,东南省的春天刚褪去寒意,一场不期而至的“巡视风”,就吹遍了全省各地——钟小艾作为中央巡视组副组长,带队抵达东南省,名义上是开展常规巡视,实则带着明确的方向。
消息传到省政府时,侯亮平正在主持防汛工作调度会,讨论沿海城市的堤防加固方案。秘书悄悄递来消息后,他只是微微点头,继续听各地汇报,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仿佛早已了然。
散会后,侯亮平回到办公室,刚拨通钟小艾的电话,就传来她熟悉的声音:“我已经到省委招待所了,晚上有空的话,简单碰个面,把巡视中可能关注的重点跟你同步下。”
“好,晚上我过去找你,就在招待所的食堂吃,简单点,别搞特殊。”侯亮平叮嘱道,“另外,主管水利的赵副省长那边,你这边有没有收到相关线索?我这三个月调研,发现他分管的水利工程,不少存在质量隐患。”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钟小艾的声音:“有几条线索,涉及工程招标和物资采购,正好这次巡视重点查民生和水利领域,咱们可以相互配合,摸清情况再动手。”
挂了电话,侯亮平拿起桌上的调研笔记,翻到“赵副省长相关问题”那一页——上面记满了他这三个月的发现:某地级市的水库加固工程,混凝土标号不达标;沿海某市的防汛物资,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还有几个县的水利项目,招标流程存在明显漏洞,背后都指向赵副省长。
这三个月里,侯亮平没急着烧“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