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沉沉,地牢深处寒意逼人。
乌古伦思谋蜷缩在冰冷石室角落,脸色苍白,眼神却依旧桀骜。
他早已打定主意,死则死矣,绝不能出卖幕后之人。
铁门“哐当”一声被推开,火把光芒映入牢内,赵构身披玄色大氅,缓步走入。
他身后,赵鼎紧随其后,面色凝重。
乌古伦思谋抬头,目光与赵构对视,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你还不打算开口?”赵构轻声问道,语气平静得可怕。
乌古伦思谋冷哼一声,闭口不言。
赵构也不恼,缓缓从袖中取出一枚黑黝黝的火雷,轻轻一晃,那火雷在火光下泛着金属的冷光。
“听说你在倭国待过。”赵构语气淡然,却带着一丝压迫,“这玩意儿,是不是你们送过去的?”
乌古伦思谋瞳孔骤缩,脸色大变。
他万万没想到,赵构竟然已经掌握了这个秘密。
赵构见状,嘴角微扬:“看来,我没猜错。”
乌古伦思谋嘴唇动了动,终是忍不住开口:“不错……完颜昌曾派其子赴倭国,传授火器制造之法。”
赵鼎眉头紧锁:“果然如此。”
赵构继续追问:“他们何时开始联络?倭国许了什么好处?”
乌古伦思谋冷笑道:“你们宋人……以为凭这些火器就能称霸天下?殊不知,倭国已在暗中布下天罗地网,迟早……”
话音未落,赵构已挥手示意狱卒将其押下。
“不必再问了。”赵构沉声道,“他已经说得够多了。”
赵鼎点头,低声道:“官家,倭国若真掌握我朝火器技术,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
赵构眼神冷冽:“那就别给他们这个机会。”
次日清晨,赵构命皇城司小乙潜入金国旧营,秘密搜查。
小乙本就是江湖出身,精通易容、潜行之术,不到半日,便带回一封密信。
赵构与赵鼎展开密信,只见上面写着:
“金国已遣使赴倭,传授火铳制造之法,换取倭地铁矿与硫磺。倭国大将军愿与金国结盟,共抗南朝。若南朝东征,倭国愿为后援。”
赵鼎看后,长叹一声:“倭人向来贪得无厌,如今又得火器之术,若不早做准备,恐祸及百年之后。”
赵构冷笑:“他们以为得了点皮毛,便能与我大宋抗衡?”
他随即调出“万物兴邦系统”界面,开始查看可兑换的远海战舰图纸与补给方案。
【系统提示:已解锁“战略物资调配”功能,请合理分配资源以提升战力】
赵构目光微闪,迅速在“高阶”分类中选择“远洋战舰设计图(仿唐宋结合)”、“海上补给基地建设方案”、“远征军粮储备技术”。
赵鼎在一旁思索片刻,道:“官家,若要东征倭国,必须借海上丝绸之路之力,调动市舶司,建立海上补给线。”
赵构点头:“我正有此意。”
他随即召集赵鼎、王夫之等人议事。
大帐之中,灯火通明。
赵构环视众人,沉声道:“倭国已与金国勾结,图谋我大宋,此战,非打不可。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稳固草原局势。”
王夫之拱手道:“官家圣明,草原诸部虽已归附,但若无文教之化,终究难以长治久安。”
赵构点头:“你所言极是。我意设立‘草原书院’,以儒学教化诸族,同时设立‘草原巡防军’,以防金国残党作乱。”
王夫之激动道:“臣愿亲自筹建书院,教化诸族子弟!”
赵鼎亦道:“官家若欲东征倭国,还需统筹全局,草原稳定,方可无后顾之忧。”
赵构微微一笑:“好,那就从今日起,全面布局。”
数日后,赵构亲临草原,召集诸部首领。
草原之上,旌旗猎猎,牛羊成群。
赵构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我大宋不以刀剑压人,而是以德服人。今减免诸部两年税赋,拨款扩建‘草原书院’,凡族中子弟,皆可入学,习我汉文、礼法、技艺。”
众首领面面相觑,皆感震撼。
赵鼎在旁补充道:“此外,官家还将命巴图尔组建‘草原巡防军’,以保诸部安宁。”
此言一出,草原各部首领纷纷跪拜:“愿为官家效死!”
赵构满意点头,心中已有全局之策。
他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默念:“相父,这次换我帮你完成北伐。”
风起云涌,帝国的铁蹄,即将踏上新的征途。
而风暴的中心,已悄然从北方,转向了东海。
第130章 《风起草原·剑指东方》
赵构立于草原高台之上,身后是刚刚宣誓效忠的诸部首领,前方则是广袤无垠的北地风光。
风卷草浪,猎猎作响,他披着玄色战袍,目光却穿透草原,投向更遥远的东方。
“官家,草原诸部已归心,接下来该如何布局?”赵鼎缓步上前,低声问道。
赵构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透着坚定:“倭国已与金国暗中勾结,传授火器之术,此乃百年之患。若不早做决断,待其壮大,我大宋必陷两面受敌之境。”
赵鼎眉头微皱:“倭国远在东海之外,海路艰险,贸然出兵,恐有失。”
赵构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我自然不会轻敌。相父当年未能踏足之地,这次,由我来替你征服。”
说罢,他悄然调出“万物兴邦系统”界面,系统提示音随即响起:
【检测到“倭国威胁”事件触发,请选择应对策略——
1 经济封锁
2 情报渗透
3 直接出兵】
赵鼎站在一旁,察觉赵构神色微动,便知他在与系统交流,便耐心等待。
片刻后,赵构嘴角微扬,轻轻一点:
“直接出兵!”
系统界面瞬间刷新:
【倭国威胁事件已激活!
当前可解锁:远洋战舰图纸、海战战术、海军训练方案等。
请合理调配资源,准备东征行动。】
赵构深吸一口气,眼中战意如火。
“官家,您真要出兵?”赵鼎低声问道,虽知赵构素来果决,但此次东征非同小可。
“是。”赵构转身,望向赵鼎,“相父可还记得,当年我问你,为何北伐总难成功?”
赵鼎点头。
“你说,北伐难成,一在粮草,二在敌援,三在内耗。”
赵构轻叹一声:“如今我有系统之力,可解粮草之困;草原归附,再无内乱之忧;若再断敌之援,灭金之后,倭国便再无靠山。”
赵鼎沉思片刻,终是点头:“官家思虑周全,老臣愿随行,共谋此战。”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坚定与决心。
就在这时,赵构忽然抬手示意赵鼎稍等,随即低声唤道:“小乙。”
不远处,一道黑影如风般闪现,正是赵构身边的皇城司小乙。
“属下在。”小乙单膝跪地,恭敬行礼。
赵构低声吩咐:“你即刻动身,前往金国旧营,查探完颜昌之子的踪迹。”
小乙微微一怔:“官家怀疑,倭国与金国的密信仍在其手中?”
赵鼎也露出思索之色。
赵构嘴角一扬:“不错。完颜昌已死,但其子尚在,若能从他身上找到与倭国往来的证据,便是我们东征最有力的凭据。”
小乙点头:“属下这就去。”
说罢,身影一闪,已消失在草原夜色之中。
赵构望着他远去的方向,缓缓握紧拳头,心中默念:
“相父,这次换我帮你完成北伐……”
风起云涌,帝国的铁蹄已踏上草原,而下一场风暴,即将在东海之畔掀起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