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孩子们跟着苏明去山上捡瓷片,苏明教他们怎么辨别瓷片的年代,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有的还把捡到的瓷片小心地收起来,说要带回家当纪念。
夏令营结束那天,孩子们每人都拿到了一张“小小文物保护员”证书,还跟苏明和李阳合影留念。有个小女孩拉着苏明的手说:“苏爷爷,我以后也要跟您一样,保护老物件!”苏明笑着说:“好啊,爷爷等着看你长大!”
七月中旬,天气越来越热,基地的空调每天都开着,苏明还在体验区放了台冰箱,里面装满了冰镇矿泉水,免费给来的人喝。
有天下午,之前来修瓷瓶的游客特意来基地,还带了箱家乡的特产:“谢谢你们把我的瓷瓶修得这么好,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一定要收下。”苏明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转头就分给了帮忙的街坊和夏令营的孩子们。
八月初,赵晓宇寄来个快递,里面是张故宫文物展的门票,还有张纸条:“苏叔,这是故宫新展的门票,您和李阳有空去北京玩,我带你们去看展,再尝尝北京的烤鸭。”
苏明拿着门票,跟李阳说:“等忙完这阵,咱们去北京看看,也学学人家的经验。”李阳点点头:“好啊,我早就想去故宫看看了!”
九月初,基地收到个从上海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个旧相机,还有封信:“我在网上看到你们的故事会视频,特别感动。这是我爷爷留下的相机,坏了好多年,希望你们能帮忙修好,让它再拍几张照片。”
苏明和李阳赶紧拆开包裹,检查相机的情况,发现是镜头坏了。他们托人从网上买了配件,忙活了半个多月,终于把相机修好了。寄回去的时候,还附了张基地的照片,是用修好的相机拍的。
没过多久,对方又寄来封信,里面夹着张用相机拍的上海外滩照片:“谢谢你们让老相机重获新生,我会用它拍更多家人的照片,把这份念想一直传下去。”
苏明把照片贴在基地的墙上,跟大家说:“你看,咱们修的不只是老物件,还是人家的念想,值了!”
秋风吹过基地的窗户,吹动了墙上的照片和故事卡片。苏明坐在展示区的椅子上,看着来参观的人,听着孩子们的笑声,心里满是踏实。
入秋之后,镇上早晚凉得快,苏明每天去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展示区的窗户打开通风,再把体验区的电暖器提前插上——怕来的老人孩子冻着。
这天早上刚开门,就看见马大爷拎着个布兜子往这儿跑,气喘吁吁的:“苏先生!快看看我这宝贝!”
布兜子里是个巴掌大的铜烟壶,壶身上刻着山水图案,包浆亮得能照见人。“这是我清理老房子时翻出来的,我太爷爷以前用的,你给掌掌眼,是不是老物件?”
苏明接过烟壶,用手指蹭了蹭壶底,没掉渣,再看刻痕,是手工雕的,线条不规整但有劲儿:“妥妥的老物件!看这包浆,最少得有百十年了,你太爷爷是个会过日子的,把这玩意儿保养得这么好。”
马大爷乐得嘴都合不拢:“那我得好好收着,以后也给我孙子传下去!”
没过几天,基地来了个生面孔——三十来岁的小伙子,抱着个旧皮箱,一脸犹豫地站在门口。
苏明主动迎上去:“小伙子,有事吗?是不是想鉴宝还是修东西?”小伙子搓着手说:“叔,我奶奶走了,留下这个皮箱,里面有个旧手镯,我想看看是不是真银的,要是真的,就给我妈戴。”
苏明打开皮箱,里面是个红布包,包着个银手镯,上面刻着“长命百岁”。他用牙轻轻咬了咬,有淡淡的牙印:“是真银的,还是老银镯,你奶奶肯定是想让家里人平平安安的。”
小伙子眼睛一下子红了:“我奶奶最疼我妈了,这镯子我妈肯定喜欢。”临走时,小伙子非要塞给苏明一包烟,苏明推辞半天,最后让他把烟留给了基地帮忙的老街坊。
十月中旬,赵晓宇从北京回来,还带了个好消息:故宫要办“民间文物巡展”,想把基地里的几件老物件借过去展览,包括马大爷的青铜爵和张叔的铁皮饼干盒。
“苏叔,这可是咱们基地的荣誉!”赵晓宇兴奋地说,“故宫的人说了,展览结束后,还会给物件发个‘参展证书’。”
苏明赶紧跟马大爷和张叔商量,两人都特别乐意:“能让咱们镇的老物件去故宫展览,是咱们的福气!”
马大爷还特意给青铜爵做了个新的防尘罩:“可不能让我的爵在外面受委屈。”
物件送走那天,苏明和赵晓宇、李阳一起去了火车站,看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物件装上车,苏明心里既激动又紧张:“可别出啥岔子,不然我没法跟马大爷交代。”
赵晓宇笑着说:“苏叔,您放心,故宫的安保比咱们基地还严,肯定没事。”
十一月初,基地接到故宫的电话,说“民间文物巡展”开展了,还发来了照片——马大爷的青铜爵摆在展柜里,旁边放着故事卡片,不少游客围着看。
苏明赶紧把照片发给马大爷,马大爷激动得连夜给苏明打电话:“苏先生,我看着照片了!我的爵在故宫里真好看!”
月底的时候,县文旅局给基地拨了笔经费,说是奖励他们为民间文物保护做的贡献。
苏明跟大家商量,把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买了批儿童文物科普书,放在基地的图书室,供孩子们免费阅读;另一部分给街坊们买了些过冬的手套、围巾,凡是来基地帮忙的,都能领一份。
十二月初,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基地的暖气开得足足的。苏明在体验区生了个小煤炉,烤了些红薯,来的人都能拿一个。
有天下午,之前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冒着雪来基地,有的给苏明送了自己画的画,有的给李阳带了自己做的小手工。苏明看着孩子们冻红的小脸,心里暖暖的:“快进来烤烤火,吃个红薯暖和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