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凤一行人快马加鞭,抵达万梅山庄时,这里已被江北武林同盟的人层层把守,气氛凝重如铁。
陆小凤首先要求验尸。
赵无极眉心一点红,创口细如针孔,确是西门吹雪的手法。但陆小凤俯身细看,却发现那创口边缘的皮肉有极其细微的、不自然的卷曲,仿佛被某种极热的东西灼烧过,而非纯粹剑气所致。
冯远胸口的剑伤,凌厉精准,深及心脏,看似是西门吹雪一剑穿心。但陆小凤用指尖感受骨骼断裂处,发现剑气侵入的轨迹略有滞涩,不够圆转如意,更像是有人以极强的内力,模仿其形,却未能完全得其神髓。
苏夫人心脉断绝,表面无伤,体内却残留着一丝阴寒剑气。这确实是西门吹雪的内功特性,但陆小凤敏锐地察觉到,这股残留的寒气过于“刻意”,仿佛是为了证明而证明,少了西门吹雪剑气中那种自然而然、发于本心的纯粹冰冷。
“剑法、内力都可以模仿,”陆小凤对花满楼和司空摘星低语,“但剑意和出剑时那一瞬间的‘心’,是独一无二的。这三处致命伤,形似而神不似,是极高明的仿品,但瞒不过真正了解西门吹雪的人。”
陆小凤分别拜访那几位“见证人”。
刘正风言之凿凿,描述着西门吹雪如何“骤然发难,剑光如雪”。但当他被问及西门吹雪出剑前是否有何异样,剑招起手式具体为何时,他的描述却显得有些模糊,只是反复强调“那剑快得看不清”、“除了他还能有谁”。
鲁不平脾气火爆,一口咬定西门吹雪是“走火入魔,嗜杀成性”。但当陆小凤问及他们几人为何恰好在那个时间齐聚万梅山庄时,鲁不平的解释是“受邀品鉴新得的宝剑”,却说不清具体是谁发出的邀请。
点苍派谢玉孙则显得更为谨慎,但他提到一个细节:在打斗中,他似乎闻到一股极淡的、若有若无的异香,随后便觉得内力运行略有滞涩,当时只道是激战所致,未及细想。
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们的“亲眼所见”竟然存在如此多经不起推敲的细节,且都对某些关键节点语焉不详。这绝非巧合。
陆小凤和司空摘星趁夜潜入案发大厅及周边区域仔细搜查。
司空摘星在房梁上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小截断裂的、近乎透明的天蚕丝。这种丝线强韧无比,常用于机关消息。
花满楼则在靠近窗户的地面上,嗅到了一种极其微弱的、与谢玉孙描述相似的异香残留,并判断出这香气有轻微扰乱内力、放大情绪的作用。
陆小凤在大厅角落的花瓶背后,找到了一粒比米粒还小的、凝固的蜡珠,像是从某种特制蜡烛上滴落的。
就在陆小凤逐渐接近真相时,危险悄然降临。
陆小凤夜间独自查证时,数名蒙面黑衣人突施暗算,他们配合默契,武功路数诡异,并非中原常见流派,招招致命。陆小凤凭借绝顶轻功和灵犀一指勉强脱身,左臂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对方的目的显然是灭口。
紧接着,江湖上开始流传不利于陆小凤的谣言,说他与西门吹雪勾结,企图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甚至说他才是幕后真凶之一。一些不明真相的江湖人士开始对陆小凤一行人怒目而视,他们的调查处处受到无形的掣肘。
更诡异的是,司空摘星试图去追踪那异香的来源时,竟莫名中毒,虽经花满楼救治无性命之忧,却也虚弱了好几日,显然对方阵营中有用毒高手。
将所有线索拼凑起来,陆小凤在听雨轩(他们在山庄附近的临时落脚点)对花满楼和伤势稍愈的司空摘星说出了他的推理: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极其严密的组织。他们至少包括:一位极其了解西门吹雪武功、并能进行高仿的用剑高手;一位精通用毒和迷香、并能调配出扰乱内力药物的用毒专家;一位擅长机关布置,能利用天蚕丝等道具在特定时刻制造‘幻象’或触发机关的高手;还有至少一位,能轻易调动、或者说服刘正风、鲁不平这等人物齐聚万梅山庄,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们判断的、极具身份和影响力的人。”
“他们的计划环环相扣:利用迷香让在场高手状态不佳,利用机关或特殊手法制造出西门吹雪‘出剑’的瞬间,再由那位用剑高手以仿冒的剑法完成击杀。所有‘见证人’在药物和环境的影响下,先入为主地‘看到’了他们想让他们看到的‘事实’。”
陆小凤眼神锐利:“这不仅仅是为了陷害西门吹雪。能调动如此多奇人异士,布下如此精妙之局,他们的图谋必然极大。西门吹雪,或许只是他们计划中的一块绊脚石,或者一个需要借刀杀人的目标。”
“接下来,”陆小凤深吸一口气,“我们要找出这个组织,找出他们模仿剑法的秘密,找出那个能汇聚群雄的关键人物。而对方,显然不会让我们轻易得手。更大的危险,恐怕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