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安算算时日,心知杨戬救母之刻将至,旋即化作一道清光,离了天界,直往那镇压瑶姬的桃山而去。
桃山之下,幽暗隔绝。
杨戬不顾安危,元神出窍,穿透重重禁制,终至山腹深处。
只见母亲瑶姬被无数冰冷沉重的玄铁锁链贯穿缠绕,昔日风华尽褪,面色苍白如纸,眼神空洞死寂,如同一具失了魂灵的玉像。
“母亲……”杨戬声音哽咽,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瑶姬缓缓抬眼,目光涣散,带着经年累月积下的绝望与讥讽:“呵……又是玉帝派来的说客?换些新花样吧,不必再白费唇舌。”
见母亲竟未能认出自己,杨戬心如刀绞,上前一步,颤抖着伸出手想触摸母亲的脸颊。
瑶姬却猛地偏头,一口狠狠咬在他的虎口之上,眼中迸发出刻骨的恨意,死死瞪着他。
剧痛传来,却远不及心中万分之一的痛楚。
杨戬任由她咬着,泪落如雨,轻声哼唱起那首刻在骨子里的、充满家的温暖的歌谣:
“远处有座山,山上有颗树……树下有座茅草屋……天上有朵云,慢慢散成雾……一家人在屋里住,非常非常幸福……”
空灵而熟悉的调子在这死寂的牢狱中缓缓流淌,瑶姬浑身猛地一颤,咬紧的牙关渐渐松开,眼中的恨意被难以置信的震惊取代。
她呆呆地望着眼前这张英挺却泪痕交错的脸庞,歌声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叠。
“二……二郎?”她颤抖着开口,泪水瞬间决堤。
杨戬急忙扯出颈间那枚一直贴身佩戴的天眼挂坠:“母亲您看,这是您给二郎的。”
看到那熟悉的信物,感受到那血脉相连的悸动,瑶姬终于确信这不是幻梦也不是阴谋。
“二郎,你还活着。”她泣不成声,想要拥抱儿子,却被锁链无情扯住。
“活着,我和三妹都活着。”杨戬连忙道。
“太好了……苍天有眼,太好了……”
瑶姬喜极而泣,忽又想起什么,拉着他的手看向那清晰的牙印,心疼万分:“娘咬疼你了吧?”
“不疼,一点儿都不疼。”
杨戬用力摇头,“看到母亲您这般模样,二郎疼的是心,是心啊。”
母子二人隔着重锁,悲声痛哭,仿佛要将这数年的苦难与思念尽数宣泄。
痛哭过后,杨戬猛地擦去眼泪,双手抓住那冰冷刺骨的锁链,催动全身法力想要将其扯断:“母亲,我这就救您出去。”
“不行!二郎不可!”
瑶姬却急忙阻止,语气焦急万分,“知道你和你妹妹还平安活着,娘心里不知有多高兴,这比什么都重要。
从今往后,娘又有盼头了,听娘的话,你快离开这里,再也不要来了。”
“我答应过三妹,一定要救您出去。”杨戬目光坚定。
“娘若离开此地,你我母子必将永无宁日,天庭绝不会罢休,娘只要你兄妹二人好好活着。”
瑶姬泪眼婆娑,语气近乎哀求,“这不是娘想要的,娘只求你们平安。”
“不能与母亲团聚,苟活于世,怎能安心?”杨戬激动道。
“二郎,你听娘说,”瑶姬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忽然压低了声音问道,“你可曾见过一位青衣女子?”
杨戬一怔,虽不明所以:“未曾见过。不过曾有一位前辈告知,言说我们家尚有团聚之望。”
闻听此言,瑶姬眼中希望之光更盛,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果真?那便好!那便好!二郎,你听娘的话,带着三妹,好好过日子,再不要卷入这是非纷争之中了。”
“唯独这件事,二郎不能答应母亲!”
杨戬斩钉截铁,“没有母亲,何来二郎?我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您在此受尽苦楚。”
言罢,他不再犹豫,周身法力澎湃涌动,耀眼的神光自元神爆发而出,全力冲击那束缚母亲的玄铁锁链。
然而,那锁链乃天条法则所化,坚不可摧。
只听“嗡”的一声震响,神光反震,杨戬的元神竟被一股无可抗拒的巨力猛地弹飞出去,瞬间脱离了山腹。
杨戬自桃山铩羽而归,心急如焚地寻到师父玉鼎真人。
“师父,弟子找到桃山了。可那山重若万钧,坚不可摧。
搬,搬不开;凿,凿不动。
弟子实在无法,特来请教师父。”杨戬语速极快,难掩焦灼。
玉鼎真人捻着胡须,沉吟片刻:“徒儿,你需明白,玉帝乃三界主宰,言出法随。他将你母亲压在桃山下,看似只是翻手之间,轻描淡写。
然则,在那翻手之际,他已将整座桃山,嵌入了天规的骨架之中。”
“天规?”杨戬一怔。
“正是。”
玉鼎真人颔首,“天规森严,条条框框,枝枝丫丫,相互交织,构成了维系三界运行的无形框架。
这桃山,便是被这天规框架牢牢锁住,故而非但固若金汤,更是重如泰山。
你与之抗衡,便如同以一人之力,抗衡整个天条的重量。”
杨戬闻言,心直往下沉:“照师父这么说,我岂不是救不出母亲了?”
玉鼎真人却语气肯定,“能救。”
杨戬眼中瞬间燃起希望:“请师父指点!该如何救?”
“化开桃山。”玉鼎真人缓缓吐出四字。
“化开?如何化开?”
“用你的爱,用你的心去化开。”
玉鼎真人目光深邃,“你搬不动那山,只因你心中之爱,仍是小爱,囿于母子私情。
唯有当你将这小爱化为包容万物的大爱,那时,山自会为你敞开。”
杨戬似懂非懂,他寻来一块金刚石,呈与师父:“师父您看,此乃三界至坚之物,无坚不摧!若以其制成石斧,是否便能劈开桃山?”
玉鼎真人看着金刚石,叹道:“纵使你以此凿开了山,也凿不开道啊。”
“弟子只求凿山救母,不管他什么大道小道。”杨戬语气决绝。
“如此救出你母亲,恐不合天道。”玉鼎真人面露忧色。
然见杨戬意志坚定,玉鼎真人无奈道:“罢了罢了。若欲将此石炼化为斧,非你亲自不可。需以至柔之心力,炼化此至刚之物。”
他点明关键,“心诚则灵,柔能克刚。”
杨戬遂闭关,全力炼化金刚石。然而他心焦气躁,牵挂母亲受苦,心中“大爱”未成,唯有赤诚孝心,虽竭尽全力,那金刚石也仅炼化少许,再难进展。
他找来妹妹杨婵相助,终将石头勉强炼成一柄粗糙的“心”形样子,便再也无法精进分毫。
正当杨戬对着石斧一筹莫展之际,穗安悄然现身于玉鼎真人的洞府。
玉鼎真人吓了一跳,打量着眼前这位气息玄奥陌生的女仙:“呃这位道友,面生得很,不知是何方神圣?”
穗安微微一笑,道出自身来历:“吾乃七魄元君。”
玉鼎真人拿着笔挠了挠头,一脸困惑:“七魄元君?恕贫道孤陋寡闻,这蟠桃园新册封的?”
“真人说笑了,”穗安也不恼,“吾乃应运而生,掌生灵情欲本源之道。亦是瑶姬故友。
见真人为救瑶姬之事烦忧,特来一问。那石斧,定需杨戬亲自炼化?旁人,譬如我,可能代劳?”
玉鼎真人好奇地围着穗安转了一圈,仔细感知其周身流转的奇异道韵,眼中精光一闪,捋须道:
“嗯,道友根基非凡,若愿出手,或可一试。不如你去试试?”
穗安摇头:“真人莫要玩笑。那山中关押的是瑶姬,石斧若经我手炼化,其中必然蕴含我的道则与神力。
届时,能否被杨戬掌控?
杨戬劈山救母是以孝道对抗天道,若是不能被他掌控,需要我去劈山,那可就是笑话了。”
玉鼎真人闻言,收起玩笑之色,郑重起来:“道友所思极是,是贫道欠考虑了。此事且容贫道再细细思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