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清晨的阳光,透过新家客厅的落地窗,在装修方案草图上投下暖金色光斑。苏晚指尖按在书房区域的图纸上,眉头微蹙——原方案中书桌靠着承重墙摆放,虽节省空间,却挡了一半的自然光线,不符合她“设计需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不把书桌旋转45度,靠窗边放?”顾沉舟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过来,自然地坐在她身边,指尖在图纸上勾勒出调整后的布局,“这样既能保证采光,又能留出过道空间,还能从窗户看到咱们做的总部项目,工作累了抬头就能看到成果。”
苏晚眼睛一亮,立刻拿起铅笔修改草图:“这个角度刚好!书桌左侧留600mm宽的书架位置,右侧放一盆大型绿植,既能净化空气,又能挡住部分阳光直射,避免屏幕反光。”她抬头看向顾沉舟,眼底满是笑意,“你怎么总能想到我在意的细节?”
“跟你合作这么久,早就摸清你的设计习惯了。”顾沉舟递过一杯牛奶,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而且,这是咱们的家,得按你喜欢的样子来——你之前说‘家是让人放松的港湾’,我不想让书房变成压抑的工作空间。”
苏晚接过牛奶,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她突然想起最初在工作室,顾沉舟第一次送热饮时的场景,那时的“工作关怀”,如今已变成“生活默契”,从图纸上的参数共鸣,延伸到了生活里的点滴在意。
上午十点,苏晚带着工作室团队去城西科技园对接二期项目。甲方负责人李总拿着需求清单,语气里带着期待却也藏着顾虑:“我们很认可你们做的总部项目,尤其是bIm全周期运维和成本控制,但二期项目涉及智慧园区系统对接,你们有相关经验吗?华建昨天还来谈过,说他们有成熟的智慧系统案例。”
林晓雅立刻拿出平板,调出之前做的智慧办公系统对接方案:“李总,我们虽然没做过完整的智慧园区,但顾氏总部项目的bIm运维系统,已经实现了和智慧办公、能耗监测的联动,技术逻辑是相通的。而且我们做了初步测算,用咱们现有的bIm框架接入智慧园区模块,能比华建的方案节省15%的成本。”
李总接过平板,翻看着方案里的技术参数,眼神里的顾虑渐渐消散。苏晚趁机补充:“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小范围的试点模块,比如园区的智能停车系统,两周内出演示版本,您满意了咱们再推进整体项目,这样风险更低。”
“这个提议好!”李总眼前一亮,当即拍板,“就按你说的来,两周后看试点演示,要是效果好,二期项目就交给你们!”
离开科技园时,林晓雅兴奋地说:“苏工,咱们又拿下一个大项目!这次华建终于没机会捣乱了!”
“还是得靠专业说话。”苏晚笑着说,心里却想起顾沉舟昨天的提醒——他特意让技术部整理了智慧园区的相关案例,还标注了“重点关注停车系统与能耗监测的联动逻辑”,此刻的顺利,离不开他提前铺好的“专业台阶”。
下午两点,苏晚回到工作室,刚想整理试点模块的技术框架,就看到陈特助拎着一个文件袋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苏小姐,顾总让我送这个过来——总部项目的运维交接手册,他已经让技术部标注了重点维护节点,还有一份是给工作室的‘优秀合作方’证书,顾氏集团年度评选的,昨天刚敲定结果。”
苏晚接过文件袋,打开一看,运维手册里每一页都有顾沉舟的手写批注:“每月需检查光伏组件的清洁度,避免影响发电效率”“雨水回收系统的过滤罐每季度需更换滤芯,联系电话附在最后一页”,甚至连“冬季幕墙玻璃的除冰装置启动温度”都标得清清楚楚。
“优秀合作方”证书的金属牌上,刻着“顾氏集团2024年度优秀合作方——苏晚工作室”,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以专业铸标杆,以匠心赢信任”。林晓雅凑过来,激动地说:“苏工!咱们工作室终于拿到大企业的认证了!以后接项目更有底气了!”
苏晚摩挲着金属牌,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竞标时的“小工作室无人识”,到现在的“优秀合作方”,这份认可,是团队熬了无数个夜的成果,更是顾沉舟一路“尊重专业、提供支持”的结果。
傍晚六点,顾沉舟准时来接苏晚下班。车子行驶在通往新家的路上,他突然说:“下周咱们去拍订婚照吧?我联系了一家摄影工作室,他们擅长拍‘纪实风’,可以去总部项目工地拍一组,再去咱们第一次见面的办公室拍一组,记录咱们从初遇到订婚的历程。”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出了声:“你连摄影风格都选好了?还特意选了这两个地方,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
“从项目竣工那天就开始计划了。”顾沉舟握着她的手,语气认真,“我想把咱们一起走过的路都记录下来,以后老了翻看照片,能想起第一次你用风荷载数据说服我,第一次在工地一起盯浇筑,第一次在庆功宴上公开咱们的关系——这些都是我最珍贵的回忆。”
苏晚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满是踏实。她想起第一次在顾氏办公室,那个冷硬的“顾总”;想起在工地雨幕里,为她撑伞的“合作伙伴”;想起在庆功宴上,当众护她的“爱人”——角色在变,不变的是他始终尊重她的专业,守护她的骄傲,把她的梦想,当成自己的事来用心。
周日上午,订婚照拍摄如期进行。在总部项目工地,苏晚穿着简洁的白色连衣裙,顾沉舟穿着深灰色西装,两人并肩站在核心筒前,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苏晚突然想起竣工那天,顾沉舟单膝跪地求婚的场景,嘴角忍不住向上弯起。
“笑自然点,再靠近一点。”摄影师笑着指导,“你们俩站在一起,眼里的默契藏都藏不住,一看就是一起经历过很多事的人。”
在顾氏办公室拍摄时,苏晚坐在当初第一次见面时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那份风荷载报告,顾沉舟站在她身边,低头看着报告,眼神里的专注与当初如出一辙,却多了几分藏不住的温柔。
“咔嚓”一声,快门按下,定格下这跨越时光的“重逢”——从最初的“图纸交锋”,到如今的“情定余生”,这间办公室见证了他们专业的共鸣,也见证了情感的萌芽。
拍摄结束后,顾沉舟带着苏晚去见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在讨论客厅吊顶时,苏晚提出用“悬浮吊顶+暗藏灯带”的设计,既简约又有层次感。设计师犹豫着说:“这种吊顶施工难度稍大,成本也比普通吊顶高8%,您确定要做吗?”
“确定。”顾沉舟立刻接过话,“成本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苏晚喜欢。而且,暗藏灯带可以接入智能系统,和咱们的睡眠模式联动,晚上起夜时自动调暗亮度,实用又贴心。”
设计师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您对苏小姐可真上心,连起夜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苏晚看着顾沉舟认真和设计师沟通的背影,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份“上心”从来不是一时兴起,是从竞标时的“参数提醒”,到竣工后的“装修细节”,贯穿了他们相识的每一个阶段,从专业到生活,从图纸到人生,从未缺席。
周三下午,城西科技园智能停车系统的试点模块顺利完成。苏晚带着演示设备去汇报时,李总看着屏幕上实时更新的车位信息、自动导航路线,还有与园区能耗系统的联动数据,忍不住称赞:“比我预期的还要好!不仅实现了智能停车,还能监测充电桩的用电情况,真正做到了‘智慧联动’,华建的方案都没这么细致!”
他当场签订了二期项目的合作协议,握着苏晚的手说:“以后我们科技园的设计项目,优先跟你们工作室合作——你们不仅专业,还懂我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比‘大公司’的招牌更重要。”
苏晚接过协议,心里满是成就感。走出科技园时,她第一时间给顾沉舟打电话,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我们签下二期项目了!李总还说以后优先跟咱们合作!”
“我就知道你能行。”顾沉舟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笑意,“晚上我订了咱们常去的粤菜馆,庆祝一下。对了,我妈昨天问咱们订婚日期定了没,她想提前准备请帖。”
苏晚的心跳瞬间快了几分,轻声说:“就定在下个月18号吧,那天是咱们第一次提交竞标方案的日子,很有纪念意义。”
“好,我马上跟我妈说。”顾沉舟的声音里满是期待,“订婚后,咱们就去拍婚纱照,选一个有海的地方,你之前不是说想在海边拍吗?”
挂了电话,苏晚站在阳光下,看着手里的合作协议,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工作室有了稳定的合作项目,她和顾沉舟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从初遇到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报,所有的等待都有了归宿。
晚上的粤菜馆里,顾沉舟点了苏晚喜欢的清蒸石斑鱼和海底椰炖瘦肉。吃饭时,他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她:“这是咱们新家的钥匙,昨天刚配好的。装修进度我问过了,下个月中旬就能完工,刚好赶在订婚前,咱们可以先通风,等结婚后直接入住。”
苏晚接过钥匙,冰凉的金属触感却让心里暖暖的。钥匙链是一个小小的核心筒模型,和他们的纪念徽章、戒指图案一脉相承,是顾沉舟特意定制的。
“我还在新家的露台种了你喜欢的紫藤花,等明年春天开花,咱们就能在花架下喝茶、看星星了。”顾沉舟看着她,眼神温柔得像融化的糖,“苏晚,谢谢你走进我的生活,让我知道,工作之外还有这么多温暖的事,让我明白,‘并肩同行’不仅是项目上的承诺,更是余生的约定。”
苏晚看着顾沉舟认真的眼神,眼泪忍不住涌了上来。她轻声说:“该说谢谢的是我,谢谢你尊重我的专业,守护我的梦想,让我在追求‘好设计’的路上,还能遇到‘好爱情’。顾沉舟,未来的路,我想一直跟你一起走,一起做更多有温度的设计,一起把咱们的家经营得越来越好,一起从青丝走到白发。”
顾沉舟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钻戒,目光坚定:“一定。”
窗外的夜色渐浓,餐厅里的灯光暖黄柔和,映着两人相握的手,画面温馨得像一幅画。第一卷《初遇:图纸与决策的交锋》,在这一刻迎来了最圆满的收尾——从图纸上的参数交锋,到工地上的并肩破局;从资金困境时的匿名守护,到庆功宴上的当众官宣;从绿色建筑认证的攻坚,到新家装修的默契;从“霸总与依附者”的打破,到“专业与爱情”的双丰收。
苏晚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她会带着工作室继续深耕“科技+地产融合”的设计领域,会和顾沉舟一起打造更多有温度的建筑,会在新家里迎接每一个平凡却温暖的日子,会把从初遇时就埋下的“匠心”与“爱意”,延续到余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