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副部长在前面率先下了车,一位老者立刻热情地迎上前,与朱副部长打招呼:“朱副部长,您好啊!欢迎您来到保定市,指导我们的工作。”
朱副部长笑着用手指了指这位老者,说道:“老袁呐,你就别跟我来这套虚的啦。”
这位被称作老袁的老者立马问道:“你给我带来负责发展工业的人呢?在哪儿呢?”
张浩见此情形,赶忙走上前去。
朱副部长连忙介绍道:“这是张浩,来自四九城红星轧钢厂,担任副厂长兼保卫处处长。张浩,这位是袁书记。”
袁书记看着如此年轻的张浩,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老朱搞什么名堂?怎么给我介绍个这么年轻的人过来,他能行吗?
不过,面子上他还是没有表露出来,连忙与张浩握手,说道:“张副市长,欢迎欢迎!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市的市长钱百川同志。”
说着,袁书记带着张浩,与保定的几位主要领导一一见面认识。说实话,一下子见这么多人,张浩还真记不全所有人。
这时,朱副部长说道:“老袁,人我给你送过来了。我那边事儿忙,就先走了。”
袁书记赶忙上前挽留:“老朱,吃个饭再走呗,我都安排好了。”
朱副部长摇了摇头,摆了摆手说道:“老袁,别跟我客气,我真挺忙的。”
说完,朱副部长便上车,匆匆离去。确实,在那个时期,部委大员们都非常忙碌,而且大家都秉持着无私的奉献精神。
朱副部长的匆匆离开,难免让众人浮想联翩。
张浩这边则被袁书记拉到了后厨。袁书记略带歉意地说道:“张副市长,现在条件有限,你多担待啊。”
张浩抬眼一看,桌上摆着一盘花生米、一盘土豆丝、一盘炒白菜、一条鱼和一份红烧肉。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样的饭菜虽算不上丰盛,但也看得出是用心准备的。
张浩心中明白,这一顿简单的接风饭,是保定的领导们对他的欢迎,也是他在保定工作生活的开端。
此时的市政府后厨,饭菜的香气弥漫,众人的目光交汇,在这看似平常的场景背后,一场围绕着工业发展的故事正缓缓拉开帷幕。
几人相对而坐,袁书记表现得格外热情。
在这顿饭局间,张浩着重记住了钱市长和袁书记两人。
随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袁书记率先起身告辞,他对张浩说道:“张副市长,我这身子骨不如你们年轻人硬朗,喝酒就实在免了,我就先告辞啦。”
袁书记一走,饭局上的氛围有了些许变化。
毕竟此前工业和经济工作一直由钱市长负责,如今张浩前来分担此项工作,等于是从他手中分走一部分职责。
不过钱市长倒也颇为大度,他看向张浩说道:“张副市长,往后工业和经济发展就主要由你负责了。希望你能在短时间内拿出个报告来,你看可行?”
张浩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回应道:“钱市长,这是自然。不过我申请先到乡下去,毕竟不了解实际情况就没有发言权,我想先去基层做些调研。”
钱市长一口答应下来:“这是应该的。我瞧你是独自前来,还没有配备秘书吧?这样,我给你配个秘书,叫彭艳秋。”
说着,他挥了挥手,旁边的人立刻心领神会,打开门出去了。
没过一会儿,这人便带回来一男一女两位年轻人。钱市长介绍道:“这位女同志叫彭艳秋,这位男同志叫丁一军,他们俩都是大学生。往后就让他们俩配合你工作,你看行不?”张浩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酒局结束,彭艳秋和丁一军带着张浩来到他的办公室。
只见办公室被整理得干干净净,显然是提前精心准备过的。
张浩看着眼前的办公环境,心中既感受到了保定市政府对他的重视,同时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愈发沉重。
他们一到办公室,张浩便开口问道:“你们对保定熟悉吗?”
彭艳秋和丁一军赶忙回应。张浩又说:“一个一个来。”
彭艳秋说道:“张副市长,我是保定本地人,他也是,所以我们对这边比较熟悉。”
张浩点了点头,接着问:“你们俩都是大学生吗?”
彭艳秋摇了摇头,说道:“他是大学生,我是中专毕业。”
张浩又问:“丁一军,会开车吗?”
丁一军尴尬地摇了摇头,说道:“我开车还……如果您要出去的话,我们可以叫司机班开车。”
张浩听后说道:“那行吧,你们俩先出去。你们办公室在隔壁吧?有事我再找你们。彭艳秋同志,你把咱们市委的人事资料拿给我,我熟悉熟悉。另外,再弄一份市委下辖企业的名单以及规模情况。”
张浩站在窗前,目光望向远方,心中暗自思忖:保定,我张浩来了。可面对这千头万绪的工作,还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没过一会儿,彭艳秋抱着一摞资料走进来。
张浩翻看了两页,便不耐烦地往桌上一扔,嘟囔道:“这叫什么事儿啊这。”
他走出办公室,来到隔壁。
丁一军和彭艳秋见状,连忙站起身迎过来,问道:“张副市长,有什么事?”
张浩说道:“出去,我们出去一趟。”
彭艳秋弱弱地问:“张副市长,那资料……”
张浩叹了口气,说道:“看这些看得我头疼,不看了。想把工作做好,还是得先下去看看。”
此刻,张浩意识到,仅仅通过这些书面资料,难以真正了解保定的实际情况。
只有深入基层,去亲身体验、去实地调研,才能找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彭艳秋和丁一军看着略显急切的张浩,也感受到这位新上任的副市长对工作的认真与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