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接着阐述道:“工业方面,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当务之急是先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在此基础上,工业便能稳步推进。”
“其中,印刷和纺织业尤为关键。就印刷业来说,我认为咱们得多下功夫。如今全国扫盲基本结束,应该很多地方都是需要文本的,可面临的问题是全国缺纸。”
听到这儿,袁书记和钱市长都露出震惊的神情,齐声问道:“缺纸?这是什么情况?”
张浩看着两位领导,缓缓解释道:“首先,读书用的资料、学习用品等都需要大量纸张。”
而且,纸张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广泛使用,但据我查阅资料,全国纸业严重匮乏。
咱们这儿有印钞厂,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完全可以扩大印刷业务。
像作业本、课本、宣传册之类的,都能印发到全国各地,我觉得这没什么大问题。
说完,张浩吃了口菜,接着说:“再说说制衣业,咱们现在的制衣厂规模太小,目前也就一二百人在运作。我的预期规划是,起码要建成万人大厂。”
袁书记听到这儿,彻底震惊了,张大嘴巴,一时不知该如何言语,半晌才问道:“你这万人大厂,做出来的衣服卖给谁啊?”
张浩笑了笑,说道:“卖给谁?全国还有很多人没解决穿衣问题呢,当然先满足国内需求。”
同时,我们也可以做一些高端产品,借助外交部门销往国外。
像我国传统的旗袍、唐装之类的都可以。而且在制衣过程中,融入彩印、丝印、刺绣等工艺,逐步完善整个供应链。
另外,之后我们再说发电厂的事,等我们把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再向上面申请扩建发电厂,自然就水到渠成。
只要电力能覆盖全市,那时我们就能在农村地区建设一些水果罐头厂、肉罐头厂,就地取材、就地加工,然后直接出口。到那个时候,咱们保定还能不飞速发展吗?
钱市长和袁书记听后,不禁咽了咽口水,两人对视一眼,都惊讶地看着张浩。
钱市长急切地问道:“张浩,你认为这个规划真的可以成功吗?”
张浩坚定地说道:“我认为只要大家对我有信心,三年之内,部分规划能初见成效,但有些地方可能需要五年。”
“3至5年之内,如果我不能做到,不用你们二位开口,我自己主动辞职不干。”
钱市长连忙阻拦道:“张浩,这话严重了。就从你所说的这些规划来看,你一心为公,我们都看在眼里。来,喝酒喝酒。”
于是,三人又各自满上一杯,不知不觉两瓶酒就见底了。
钱市长见状,立马说道:“袁书记,没酒了呀!您这。”
袁书记无奈,又拿出两瓶散白。
钱市长叹了口气,说:“那就将就这个吧。”
张浩赶忙接过酒,给两位领导都倒满,说道:“我对自己的规划肯定有信心,不过还得靠您二位在背后大力支持,这样事情才能推进得又快又稳。单靠我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
两人对视一眼,袁书记自己喝了一口酒,缓缓说道:“张副市长,跟你说实话吧,我这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之前我一直向上面申请,希望能负责工业和经济发展相关事务,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希望未来有人能接我的班,我不希望自己退下来之后,这地方还是这么穷。现在你来了,我看到了希望。以后我会全力支持你。”
听到这话,张浩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只是默默端起酒杯,和两位领导干了一杯。
第二天,张浩早早地就起床了。这次申请回家,没安排他值班。
他起来后开始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就两件衣服。
这地方物资匮乏,也没什么特产,想想都觉得一言难尽。他开着车来到市委,办公室里还有他最近几天给家里人买的一些小礼物。
此刻,张浩怀揣着对保定未来发展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感受到袁书记和钱市长给予的支持与期望。
张浩拿着给家人准备的小礼物,丁一军和彭艳秋两人赶忙相送。
到了楼下,张浩说道:“外面太冷了,你们俩回去吧。要是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或者往红星轧钢厂打电话,他们能找到我。”
丁一军打趣道:“早点回来啊,别贪恋四九城的繁华。”
张浩在车上呸了一口,笑骂道:“你小子瞎说什么呢?老子就从那边调过来的,怎么会贪恋那边的繁华?滚蛋吧!”
张浩开着车,一路颠簸,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漫长旅程,感觉自己都快被摇散架了,这才慢悠悠地进了城。
一进城,他顿时感觉舒服多了。他开着车先回到了南锣鼓巷95号院,提着两瓶酒,打开自家的门。
却发现闫阜贵不知去向,没在前面。家里结了一层厚厚的灰,他也来不及多想,把东西往桌上一放,点上香和蜡烛,给母亲上了一炷香。
上完香后,便开始打水,准备好好打扫一下家里。
正当张浩在家里收拾得腰酸背痛的时候,门开了,何雨柱那带着几分俏皮的脸露了出来。
张浩回头看了一眼,笑骂道:“你狗日的,看什么看?帮忙啊!”
何雨柱连忙说道:“浩哥,你等会儿,我把我媳妇和雨水叫过来。”
没过一会儿,于丽和何雨水就过来帮忙了。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屋子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何雨水问道:“大哥哥,你是要住在这边吗?”
张浩缓了缓神,回答道:“雨水,这不一定呢,有可能住在这里,也有可能在前门大街那边,咋了?”
何雨水叹了口气……
此时,张浩回到久别的家中,熟悉的场景与故人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