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的号角由权威媒体吹响,口碑在业内悄然扭转,但真正的决战,往往发生在短兵相接的现场。
机会很快来了,美国电影学会举办了一场年度十佳影片颁奖晚宴,这不仅是荣誉的展示,更是颁奖季中比较重要的社交场之一。
吕文作为《老无所依》的主创之一,自然在受邀之列。
晚宴气氛很热烈,吕文正与《血色将至》的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寒暄,两人都对彼此的作品表达了欣赏。这时,一个略带沙哑,语调却有些尖锐的声音插了进来。
“哦,看看这是谁,我们来自东方的表演艺术家,吕文先生。”
吕文转头,看到一个头发灰白、戴着金丝眼镜、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男人的手里端着酒杯,脸上挂着看似友好实则挑剔的笑容。
说白了,就是欠揍……
丽莎在一旁低声快速提示,“理查德·朗克尔,《电影评论季刊》的专栏作家,以观点保守刻薄着称,之前发过质疑你的文章。”
吕文心下了然,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微笑,“朗克尔先生,久仰。您的专栏总是……充满洞见。”
吕文的话说得很客气,但讽刺的意味谁都听得出来,朗克尔却似乎没听出吕文的弦外之音,或者说他根本不在乎。
看了吕文一眼,朗克尔呵呵一笑,“吕先生,最近听到很多关于你的……嗯,赞誉。不得不说,能将那么多阴暗扭曲的角色演得如此逼真,确实是一种非凡的才能。”
朗克尔也在阴阳怪气,“只是我很好奇,您是否担心被定型?毕竟,从《空房间》到《老无所依》再到《圣殇》,您似乎特别钟情于这类远离阳光的角色。这是否意味着您在诠释正常、健康的普通人方面,存在某种……局限呢?”
周围几位旁听者顿时安静下来,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视。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挑了挑眉,饶有兴味地看着吕文。
丽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想过吕文可能会被记者刁难,所以这段时间她一直精心安排吕文的行程和采访,让那些想要刁难吕文的记者没拿到什么机会。
没想到居然会有影评人跑到酒会里来找茬,还是如此重要的酒会,丽莎相信,只要吕文回答不好,第二天媒体肯定是一片嘲讽之声。
丽莎刚要上前解围,就被吕文拦住了,吕文甚至笑了出来,“感谢您的关心,朗克尔先生。您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有人问毕加索,‘你为什么总画那些扭曲的人体,而不像拉斐尔一样画些优美正常的?’”
吕文看到朗克尔的笑容僵了一下,继续平静地说道,“角色的价值,在于其人性的深度和复杂性,而不在于他表面是正常的还是扭曲的。探讨人性的幽暗面,并不意味着排斥光明,恰恰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光明为何物。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理查三世,难道因为他们是弑君者、暴君,就缺乏艺术价值吗?还是说,他们的艺术感染力,正源于对人性极端状态的深刻挖掘?”
朗克尔想要反驳,吕文哪会给他机会,立刻乘胜追击,“至于您说的定型……我认为,一个演员的戏路,应该看他能否深入不同角色的内核,而不是只看角色的表面身份。安东·齐格的冷漠,李江道的痛苦,小丑的混乱,他们的内核截然不同,需要的表演方法也天差地别。如果这能被称作定型,那我恐怕需要对表演这个词的定义产生怀疑了。”
他目光扫过周围屏息凝神的听众,最后回到脸色有些发青的朗克尔身上,“最后,关于正常健康的普通人……朗克尔先生,或许您认为只有呈现世俗意义上的完美才叫挑战。但在我看来,能精准呈现一个早餐店老板清晨五点揉面时的专注和希望,一个程序员解决bug时的沮丧和狂喜,其难度和深度,丝毫不亚于诠释一个杀手。只是目前,恰好有更多复杂的非正常角色找到了我,而我,乐于接受这种挑战。谢谢您的提问,这让我有机会澄清一些误解。”
吕文的话,引经据典,逻辑严密,既抬高了自身格局,又狠狠奚落了对方的狭隘,最后还轻描淡写地将对方扣来的帽子原样奉还,确实有点东西。
周围安静了几秒,随即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轻笑和赞叹的低声议论,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甚至轻轻鼓了两下掌……
朗克尔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最终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嘟囔了一句“有趣的观点”,便灰溜溜地转身走了。
这一场公开场合的正面交锋,吕文完胜。消息很快在晚宴上传开,丽莎这才意识到,吕文口中的主动出击意味着什么。
这次交锋虽然不会诉诸报端,但是在小范围内传播极广,尤其吕文还提到了毕加索和莎士比亚,这可是老白男最喜欢的调调……
似乎是为了印证吕文的成功,他的冲奖之路开始变得越来越顺利。
吕文先后拿下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和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五个协会的最佳男配角奖。
一座又一座前哨站奖项被吕文收入囊中,几乎呈现横扫之势。媒体惊呼“吕文统治了评论界!”。
吕文的表演获得了毫无争议的认可,那些关于“文化隔阂”和“角色单一”的杂音,在这些沉甸甸的奖项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当然,也不是只有吕文一个人独领风骚,随着颁奖季的深入,局势也变得愈发明朗。
吕文最大的对手是汤姆·威尔金森,他在《迈克尔·克莱顿》中的表演无可挑剔,而且还错失过一次奥斯卡影帝,很有可能得到补偿。
还有卡西·阿弗莱克,他在《神枪手之死》里演布拉德·皮特的小迷弟,又是本·阿弗莱克的弟弟,在好莱坞人脉颇广,名声和演技也还不错。
插一句,布拉德·皮特几乎缺席了颁奖季,反正几十个最佳男主角,他一个都没拿到,这也证明威尼斯他真是在和乔治·克鲁尼炒作,区别就是乔治·克鲁尼在颁奖季的表现比皮特要强得多。
但呼声最高的还是《血色将至》的丹尼尔·戴-刘易斯,他以无可辩驳的态势横扫了颁奖季……
不过这些和吕文没什么关系,他也没想过自己能拿奥斯卡影帝,好消息是,吕文入围了金球奖,拿到了金球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