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对襄樊的谋划,在刘长明的建议下,从刚刚打下汉中就开始了,刘长明和庞统都作为顶级的战略家,他们都知道只有拿下了汉中、襄阳这两处重地!才算是真正的算做横跨荆、益二州,进而有北伐中原的资本,所以襄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刘长明有更重要的事情,所以最初和庞统商量好大致方案后,就完全交由庞统来实施了。
后世对关羽军事能力的评价,因为襄樊之战的结果几乎全是谩骂,而在刘长明看来,关羽性格方面虽有问题,但军事能力,治军水平绝对算的上是一流水平。
首先被大家诟病的进攻时间,大家都觉得关羽太急了,不应该刚打完汉中之战就立即再发动战争,其实如果大家好好研究一下这段历史你会发现关羽发动战争的时机并没有什么问题,此时曹操集团最强战力曹操本人刚在汉中败给刘备,军心不稳,而且襄樊地区多地叛乱,纷纷响应关羽北伐,战机可谓是稍纵即逝,要是此时关羽不做出任何回应的话,此后关羽再进行北伐还会有人响应吗?而且大家都在说关羽要是等到曹操死后再开始北伐,效果一定更好,只需要在等一年就行,可关羽也不是预言家啊,他怎么知道曹操一年后就死了,这种说法只能建立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历史走向的后人,而且在历史走向的洪流下,一个人能发挥的力量本就很小,比如现在这种情况,刘长明站出来说,曹操一年以后就死了,一年以后再打襄阳吧,就算刘备再怎么信任他,对于这种没有任何依据的言论,真的可以下定决心放弃数万人翘首以盼的战机吗?
再就是人心问题,刘备集团在川蜀、汉中之地相继取得了大胜,入川前的魏延只是刘备手下的一小小部曲,可到如今,魏延已是汉中太守!重要位置上的封疆大吏,还有黄忠、马超等新降之将皆位高权重,反观当时的荆州众臣只有关羽一人得了封赏,这种被人后来居上的感觉肯定是不好受的,所以荆州众臣也急需一场大胜来突显他们的价值,关羽总不能当着众将欲要立功的心思吧?
最后就是当时刚和东吴签订湘水之盟不久,也应该算是蜜月期吧,关羽也将江陵城防打造的坚不可摧,东吴的军方第一人吕蒙对外宣称重病不起,现在可以说是外部威胁最小的时候,关羽此刻发兵确实是没有什么问题。
只能说东吴背刺实在太过致命,还有就是关羽没有处理好他与部将之间的关系,关羽自身的问题肯定是有的,但是面对曹魏、东吴双方的全明星阵容,他的军事能力和进攻时间点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再回到现在,刘长明既然已经知道了真正的历史走向,肯定不会让历史重演。
此时的刘备集团并没有经历真正历史上汉中之战那样的过渡消耗,所以此刻是完全有余力策应关羽进攻襄阳,这才有了庞统之计,以刘封、孟达不和为饵,将曹军主力的目光吸引到上庸来,让曹操进行错误判断,以为刘备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拿下宛城,让其大军不敢异动,从而缓解关羽正面战场的压力,如今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接下来就看关羽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