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宫的喧嚣终于散去。文武百官或心怀鬼胎,或悲泣难抑,或麻木不仁地退出了大殿,只留下满地狼藉和死一般的寂静。孙权挥退了所有内侍宫女,独自一人,踉跄着走在空旷而冰冷的宫殿中。
昔日笙歌宴饮的麒麟殿,如今只剩下穿堂而过的寒风,吹动着破碎的帷幔,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他走到那至高无上的王座前,却没有坐下,只是用手缓缓抚摸着那冰冷的、雕琢着龙纹的扶手。这象征权力巅峰的宝座,此刻却像一块巨大的寒冰,刺痛了他的掌心。
他缓缓踱步,目光扫过殿中熟悉的陈设:象征着他赫赫武功的巨幅舆图、记录着受封吴王荣耀的碑文拓片、还有那柄兄长孙策留下的古锭刀……往昔的辉煌与野心,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却又被眼前冰冷的绝望狠狠拍碎。
“呵……呵呵……”孙权发出一阵低沉而苦涩的笑声,笑声在空荡的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他的思绪飘远了。他想起了父亲孙坚战死时的懵懂,想起了兄长孙策开拓江东时的英姿勃发和自己接过印信时的惶恐与决心。那时,他年仅十九,内忧外患,是周瑜、张昭、程普、黄盖……那些如今或逝去或离散的臣子们,辅佐他一步步稳定局势,坐断东南。
“公瑾……若你尚在,可能救这江东否?”他喃喃自语,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美周郎。赤壁之战,联手刘备,共抗曹操,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那是江东最耀眼的光芒。
光芒之后呢?
他的目光逐渐变得迷茫而痛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目光死死盯住了荆州?是因为关羽的倨傲?是因为刘备势力的扩张威胁?还是因为……那“全据长江,以图天下”的诱惑太过迷人?
为了荆州,他趁刘备攻打益州之时背弃了赤壁之盟,偷袭荆州。
为了荆州,他称关羽威震襄樊之时,白衣渡江。
为了荆州,他与刘备再次结盟共伐曹魏之时,率军偷袭了荆南四郡。
为了荆州,他反复在曹魏和蜀汉之间摇摆,信用尽失。
为了荆州,他耗尽了江东的国力,寒了宿将的心,最终引来了今日的灭顶之灾!
“信义……信义……”孙权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只觉得满口苦涩。乱世之中,实力为尊,他曾经对此深信不疑。可如今,当他众叛亲离,被两个曾经的“盟友”联手逼入绝境时,他才幡然醒悟:无信之人,纵有强兵猛将,终是水中月,镜中花;纵得一时之利,终失天下之心,难逃覆亡之局!他最大的错误,不是战略失当,不是用人不明,而是从一开始,就为了眼前的利益,亲手斩断了作为一方雄主最根本的立身之基——信义!
“孤……错了……大错特错……”他仰起头,闭上那双着名的碧眼,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不是没有雄心,不是没有才干,却因格局所限,步步皆错,最终将父兄基业、将江东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殿外,隐约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以及风中飘来的、刘备军营地隐约的号角声。天,快亮了。天亮了,就是最后抉择的时刻。
投降?像刘琮一样?将江东六郡,孙氏三世基业,拱手献给刘备?然后呢?苟延残喘,受尽屈辱,看着宗庙被改易?他孙权,做不到。
死战?拉上满城百姓陪葬?最终换来的,不过是史书上“残暴不仁,自取灭亡”的评语,让江东大地彻底化为焦土?他孙权,亦不忍。
还有什么路?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案几上。那里,放着两样东西:一方沉甸甸的、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仿品,但代表权力),和一柄寒光闪闪的御用短剑。
公元227年春,吴王孙权,于建业宫中自尽殉国。
翌日清晨,当内侍战战兢兢地推开宫门,准备伺候孙权更衣临朝时,看到的是一幕令他们魂飞魄散的景象。
孙权并未坐在王座上,而是端坐在王座前的阶下。他身着正式的诸侯王袍服,头戴冠冕,衣着整齐,面容似乎经过细致的整理,显得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解脱。只是,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早已没有了呼吸。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依靠在身前插在地板缝隙中的那柄御用短剑的剑柄上。剑身已完全没入他的胸膛,只有华丽的剑柄露在外面,周围是一滩早已凝固的、暗红色的血液。那方传国玉玺,被端正地放在他的手边,仿佛是他最后交付的东西。
他的眼睛微微睁着,望着殿门的方向,望着江东的疆土,目光空洞,却再无往日的神采。
“大王!!!”内侍发出一声凄厉到极致的尖叫,连滚爬跑地冲出大殿。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垮了所有还抱有一丝幻想的人。
文武百官疯狂地涌入宫殿,看到的便是他们主公最后的姿态。主战派如甘宁,扑到孙权身前,看到那决绝的场景,这位百战悍将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哀嚎,泪如雨下:“大王!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他想起孙权的知遇之恩,想起往昔的荣耀,此刻尽化尘埃。巨大的悲痛和绝望淹没了他,他猛地拔出自己的佩刀,环顾四周,嘶声道:“大王待我恩重如山,今独赴黄泉,宁岂能苟活?!”言罢,竟横刀自刎于孙权尸身旁!血溅丹陛,忠魂相随。
主降派如张昭、顾雍等人,亦是老泪纵横,伏地痛哭。无论他们之前如何主张,此刻面对主公如此悲壮的结局,心中唯有无限的悲凉、愧疚与震撼。整个宫殿,被巨大的悲痛和绝望的哭声所淹没。
孙权的死,以一种极其惨烈和决绝的方式,为东吴政权画上了句号。他最终没有选择投降受辱,也没有选择拉全城陪葬,而是以一己之死,承担了所有的罪责与后果,换取了江东可能的和平过渡,也保全了最后一丝属于王者的尊严。
他的死去,也彻底击碎了东吴最后一点抵抗意志。建业城门,缓缓打开。
一个时代,随着孙权生命的消逝,正式落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