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既得江东,首要之事便是兑现承诺,以示信义。他下诏,追谥孙权为吴懿王取“温和贤良”之意,盖棺定论,以示宽容,以诸侯王之礼,将其隆重安葬于钟山之阳,并允许孙氏宗族按时祭祀。
对于孙权长子孙登,刘备履行诺言,上表奏请汉室宗正,正式册封其为吴侯,食邑万户,允其世袭罔替,并赐予府邸、仆役,保其荣华富贵。此举极大安抚了孙氏旧族及江东人心,彰显了新朝的仁德与气度。
随后,刘备宣布为孙权行国丧三日,建业城内暂停宴乐。此举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向天下表明,他与孙权的争斗是理念与利益之争,而非个人私怨,如今胜负已分,一切当向前看。这番操作,使得许多原本心怀忐忑的江东旧臣彻底安心。
国丧期过后,刘备于修葺一新的建业宫大宴群臣,举行盛大的封赏典礼。依据汉室旧制与军功簿录,对平定江东之役的功臣们进行封赏。
首功,自是运筹帷幄、奠定胜局的丞相刘长明。 刘备朗声道:“丞相诸葛亮,经纬天地,功冠群臣。朕加封汝为武乡侯,赐九锡,领益州牧,太子太傅,开府仪同三司,总理阴阳,都督中外诸军事!” 封赏之重,几乎无以复加,真正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彰显其定鼎首功。刘长明从容拜受,神色平静,并无骄色。
次功,乃扫荡荆襄、水陆并进之大将军关羽。 刘备道:“云长镇守荆州,破夏口,克柴桑,锁大江,功勋卓着。加赐九锡,假黄钺,总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此令实将整个南方防务委于关羽,信任无以复加。
再次,勇冠三军之车骑将军张飞。“翼德破敌无数,屡摧敌锋,加赐九锡,领徐州牧,加封司隶校尉,镇守合肥,督淮北诸军事!”
其余元从旧部,依功厚赏:
“尚书令庞统,才略超群,今番平吴,其所创‘霹雳营’,利器惊世,攻坚摧城,无往不利,吴军丧胆,实乃此战首功之利器!更于建业困局之时,献诈降奇计,以身涉险,筹谋细节,方能引陆逊主力出巢,终致其全军覆没。加封庞统为“郿侯”,食邑五千户。
关平:阵斩韩当,功勋显着,擢升为安东将军。
张苞:阵斩凌统,骁勇善战,擢升为安西将军。
姜维、邓艾:平定交州,开拓南疆,功不可没。姜维拜为安南将军,邓艾拜为安北将军。
黄权:督运粮草,保障有力,拜为后将军,封关内侯。
马良、关兴:治理交州,政通人和。马良拜为交州刺史。关兴加抚南中郎将号,辅理军事。
阵亡追赠:傅彤追赠破虏将军,谥“壮侯”。陈到追赠卫将军,谥“愍侯”。厚恤其家,子嗣袭爵授官。
对于归顺之江东臣僚,刘备量才施用,既示恩宠,亦重实效:
陆逊:拜为太尉!此令一出,殿内顿时一片低哗。太尉乃三公之首,名义上掌全国军事。张飞等旧将皆露惊疑之色。陆逊本人更是伏地固辞:“臣新附之将,败军之虏,安敢窃据三公之位?乞陛下收回成命!”
刘备离席,亲手扶起陆逊,目光扫视群臣,声如洪钟:“昔高祖不疑韩信,委以大将,遂有垓下之捷。今伯言之才,岂亚淮阴?朕岂能以常理拘泥,而弃国士不用?江东之役,伯言虽为敌手,然其用兵之才,尔等皆亲眼所见!今四海未定,北虏未灭,正需此等帅才统御大军,克复中原!此非赏其降,乃用其才以安天下也!朕意已决,伯言勿再推辞!”
又转头对众臣道:“太尉总揽军事,然具体征伐,仍依大将军、车骑等旧制。伯言另领扬州牧,替朕抚绥新土,整备江东水陆之师,以备北伐!”
一番话,既肯定了陆逊之才,又安抚了旧臣之心,更指明了未来方向。群臣闻言,虽仍有惊诧,却也多被刘备气度折服,陆逊更是感激涕零,叩首谢恩。
张昭:年高德劭,拜为太傅,封娄侯,以示尊崇,咨以政事。
顾雍:性情耿介,精通政务,拜为御史大夫,封吴县侯,肃正朝纲。
诸葛瑾:拜为光禄勋,封宛陵侯,以其敦厚,居中调和。
朱然:拜为镇北将军,封故鄣侯,令其率旧部,屯驻江北要地,助张飞防魏。
徐盛:拜为奋威将军,其勇可用,置于陆逊麾下听用。
其余如步骘、严峻、是仪等,皆授以太守、九卿副职等实职,安定地方。
刘备又正式下诏,昭告天下,钦定大将军关羽、车骑将军张飞、骠骑将军马超、镇东将军赵云、前将军魏延为五虎上将,图形于未来之洛阳宫阙,以彰其功,激励天下。
刘备目光转向西方,仿佛看向成都方向:“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虽早逝于朕前,然其智略,朕未尝一日或忘。昔日定军山一战,献计斩夏侯,克定汉中,其功甚伟。而其遗策‘攻心为上,定交州之策’,更是深谋远虑!朕与丞相南征交州,皆依此策行事,广施仁政,废除苛捐,收拢俚僚之心,方能使士燮束手,交州速定,免去无数刀兵之灾。此乃定国之策,功在千秋!”
遂下诏:
追赠法正为司徒。
谥号加誉为“文成侯”(文采谋略,成此大功)。
将其《遗策》宣付史馆,永为纪念。于其墓前立碑,铭刻其定汉中、谋交州之功。
刘备对群臣道:“孝直性情虽激,然谋国至忠,奇画策算,仅次于丞相。每念及此,朕心甚痛!”
最后,刘备语气转为无比沉重,甚至带上一丝哽咽:“安汉将军糜竺,字子仲,自徐州便追随朕,散尽家财,以助军资,更嫁妹于朕,恩义深重。然其一生,常因其弟糜芳之叛而自责,郁郁寡欢。然此番平吴,子仲公挺身而出,行惊天动地之诈降计!彼时情景,诸位皆在,老将军不惜自污名节,甘受万夫所指,更最终殉身于阵前,以死确保陆逊、孙权深信不疑,方能成就此千古奇功!其忠其义,感天动地,非言语所能褒奖!”
遂下诏:
追赠糜竺为镇军将军,封邑倍增。
追谥曰“节侯”(取“守节尽忠”之意,或“忠节侯”)。
以其事迹昭告天下,明其诈降之忠,洗刷因糜芳而蒙受的污名,令其忠义之名,永载史册。
其子糜威,袭爵,擢升为官,格外优遇。于其家乡及建业,立“忠义碑”以纪其功。
刘备言至此处,泪洒龙袍:“子仲公以老迈之躯,行此壮烈之事,朕……朕负子仲多矣!若论此战首功,子仲当之无愧!”
此番封赏,可谓煞费苦心。元从旧部,皆据实功授予重号将军、方镇重任,掌握实权;江东降臣,陆逊虽居三公之首,然军事指挥权仍牢牢掌握在关羽、张飞等绝对心腹手中,其太尉之职更侧重于战略规划与江东整合;张昭、顾雍位列三公,多为荣誉与咨询性质;其余降将亦得妥善安置,各尽其才。既显恩宠,又固根本,新旧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