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辞官归隐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席卷整个蜀汉,乃至天下!举世皆惊,难以置信!
成都朝堂,顿时陷入巨大的混乱与悲愤之中。
元老派与荆州派反应最为激烈。关羽闻讯,当即从江陵上表,言辞激烈:“大哥!孔明与我等生死与共二十余载,忠心天地可鉴!岂能因小人谗言而弃之?若如此,恐寒了将士之心!” 张飞在合肥更是暴跳如雷,险些要提兵回成都“清君侧”。赵云、简雍、孙乾等纷纷上表,力陈诸葛亮之功,痛斥谗言。
而更受冲击的,是诸葛亮一手培养提拔的年轻一代。邓艾、姜维、马谡等人如遭雷击,悲愤交加。他们联名上血书,以性命担保丞相清白,并萌生去意,欲随诸葛亮一同归隐。
消息传到荆州,徐庶扼腕长叹,他立刻分别写信给邓艾、姜维、马谡等人:“诸君此刻若辞,非但不能救丞相,反坐实了‘结党’之诬,将丞相置于更危之境!唯有留任其位,恪尽职守,以实际行动证明丞相用人不差,方能徐徐图之,或可将来有昭雪之日!”
与此同时,已踏上归隐之路的诸葛亮也托人带话给他们:“尔等乃国家栋梁,非亮之私属。心中所忠,乃汉室江山,乃天下黎民。岂可因亮一人之去留而废国家大事?北定中原,方为重中之重!”
在诸葛亮和徐庶的劝阻下,邓艾等人强忍悲痛,暂留任上,但心中已埋下深深的芥蒂与不安。
新附的江东地区,更是人心惶惶。陆逊、张昭、顾雍等人本就处境微妙,全赖诸葛亮信用和安抚政策才稍得安定。如今诸葛亮骤然离去,李严等益州、东州派系势必抬头,他们这些“降臣”前途未卜,恐惧弥漫之下,难免生出异心。江东士民亦对这位带来和平与减免赋税的丞相突然离去感到困惑与失望,民心开始浮动。
洛阳,曹魏朝廷闻此讯,先是惊疑,待多方细作确认后,顿时一片狂喜!
曹叡在朝堂上难掩笑意:“刘备老矣,昏聩至此!自毁长城,岂非天助我大魏?”
司马懿立刻出列,献上毒计:“陛下,此乃千载良机!诸葛亮去职,蜀汉内乱必起,荆州、江东人心动摇。当趁热打铁,遣细作广布流言于荆、扬之地:一则,言刘备忌惮功臣,鸟尽弓藏,诸葛亮功高震主被迫隐退,下一个便是关羽、张飞;二则,夸大李严等益州派系对荆、扬土人的排挤打压,言其欲夺回荆扬之地权益;三则,可伪作荆州、江东士民请愿书信,吁请我大魏王师南下,‘拯民于水火’!如此,可令其军民离心,不战自乱!”
贾诩在一旁微微颔首,补充道:“还可重金贿赂蜀汉边境贪鄙之吏,令其故意刁难荆扬商旅军民,制造事端,激化矛盾。”
曹叡欣然采纳,下令全力施行。
一时间,各种精心编造的谣言如同瘟疫般在荆州、江东蔓延
“听说了吗?关将军也要被调回成都夺兵权了!”
“益州的李尚书说了,以后江东人不得为官!”
“还是大魏好,至少不会如此对待功臣!” “
刘皇叔……已经不是当年的仁德之主了……”
在曹魏细作的推波助澜和蜀汉内部自身混乱的双重作用下,可怕的后果开始显现。
先是荆州、江东地区的一些失意士人、对新政不满的地方豪强,开始暗中与曹魏联络,书写降表密信。
紧接着,军心动摇!尤其是诸葛亮在荆州和江东期间,亲自招募、训练的一些精锐部队,如部分无当飞军、荆州水军以及江东降卒整编的新军,对诸葛亮的离去感到极度失望和愤慨。他们中多有将士成群结队,甚至整营整哨地携带装备,乘船渡江,向北岸的魏军投降!
“诸葛丞相皆不容于蜀,我等还为谁卖命?”
“刘备不仁,休怪我等不义!”
“投魏去!或许还能有一条生路!”
这股投降风潮愈演愈烈,严重打击了蜀汉前线军心士气,更让荆州、江东的防御出现了巨大的漏洞。关羽在江陵、张飞在合肥暴怒不已,斩杀逃兵都无法遏制这股势头。
面对荆、扬之地骤然出现的巨大机遇,曹魏高层迅速行动。
曹叡于洛阳皇宫紧急召见司马懿、曹真、曹休三位军事统帅。
曹休兴奋道:“陛下!刘备自毁栋梁,天赐良机!荆州、江东人心溃散,我军当立刻南下,收取襄樊、江陵,直捣建业!”
曹真较为持重,但亦认为机不可失:“可命荆州方向司马仲达为主力,猛攻关羽;臣自关中出兵,牵制汉中魏延;子丹可自寿春南下,渡淮攻击张飞。三路齐发,令其首尾不能相顾!”
司马懿则目光更为深邃,他指着地图:“陛下,二位将军所言极是。然诸葛亮虽去,关羽、张飞、陆逊等犹在,不可轻敌。我军当以荆州为主攻方向!关羽性傲,骤失诸葛亮为援,心神已乱,其军心浮动,此其最弱之时。臣请亲率大军,直扑襄阳、樊城!同时,可令夏侯尚、徐晃等出汝南,策应东线;曹真出潼关,佯攻陇右,牵制蜀军西线。江东暂缓攻取,待荆州一定,孙权旧地可不战而下!”
曹叡霍然起身,眼中燃烧着熊熊野心:“好!就依仲达之策!此乃天下一统之关键一战!朕当亲赴宛城督师,诸将需奋勇向前,克定之功,朕绝不吝封侯之赏!”
北魏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精锐尽出,粮草齐备。一场旨在趁蜀汉内乱、一举夺取荆州乃至江东的战略决战,已然拉开了序幕。失去了诸葛亮的蜀汉,能否顶住这前所未有的危机?天下的天平,似乎正急速向北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