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城头,汉旗飘扬。诸葛亮并未在此多做停留,这座豫南重镇更像是一个跳板和诱饵。在稍作休整,安抚民心,并留下部分兵力驻守后,他再次展现出令人瞠目的战略机动性,如同一位最高明的棋手,在广阔的棋盘上同时落下数子。
“朱然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两万兵马,自汝阳西出,沿洧水北上,做出威胁颍川腹地之态,并相机攻取新野!若遇魏军主力,不可浪战,以牵制袭扰为主,使其不能东顾!”
“得令!”朱然领命而去。他的任务是在西线制造压力,搅动颍川,让司马懿感觉蜀军的兵锋已然逼近洛阳外围。
“陆抗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本部五千精锐,扫荡汝南郡其余负隅顽抗之魏军据点,肃清残敌,巩固我军后方,并保障粮道畅通!务必使汝南全境,尽归王化!”
“遵命!”陆抗沉稳应诺。这是巩固战果的必要步骤,也是锻炼年轻将领独当一面的机会。
最后,诸葛亮看向一直静立一旁的陆逊,语气郑重:“伯言,此战关键,在于许昌方向。需劳你亲自出马。”
陆逊心领神会:“丞相欲使逊为疑兵?”
“然也。”诸葛亮颔首,“命你率三万兵马,多带旌旗鼓乐,大张旗鼓,做出我军主力姿态,自汝阳北进,直逼许昌!沿途广布营垒,昼夜鼓噪,做出强攻之态!我要让司马懿确信,我大汉的目标,便是这中原心腹——许昌!”
诸葛亮内心:陆伯言演这出戏最合适不过了,气质沉稳,用兵老辣,由他冒充主力,司马懿想不信都难!
“逊,明白。”陆逊淡然领命,他深知此任务之重,关乎整个战略棋骗的成败。
与此同时,诸葛亮亦飞鸽传书,命令驻扎在宛城的关平、徐庶所部,立刻向当面之敌——由司马师与羊祜防守的叶县、昆阳一线——发动猛烈攻势!做出自西南方向夹击许昌,打通宛城与豫州联系的态势!
一时间,整个中原战局风起云涌!
西线,朱然兵锋指向新野、颍川;
西南线,关平猛攻叶县、昆阳;
南线,陆逊“主力”浩浩荡荡,直扑许昌!
三路大军,如同三支利箭,目标似乎都隐隐指向了同一个核心——许昌!一旦许昌有失,则洛阳东部门户洞开,魏国腹地将彻底暴露在蜀军兵锋之下!
蜀军这突如其来的、看似志在必得的三路攻势,尤其是陆逊“主力”直扑许昌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魏国朝野引起了巨大恐慌!
许昌,乃魏国五都之一,汉献帝曾在此建都,政治意义重大,更是洛阳东面的重要屏障!此地若失,不仅洛阳震动,整个中原的人心向背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洛阳。刚刚因为“确认”诸葛亮在汝南而稍松一口气的司马懿,接到战报后,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陆逊率主力北上?关平猛攻叶县?朱然西进新野?”司马懿在太尉府中踱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诸葛亮……你到底想干什么?如此三面出击,兵力分散,绝非稳妥之道……除非,其志不在小,真欲一举拿下许昌,而后三面合围洛阳?!”
这个推断,符合逻辑,也符合诸葛亮以往“隆中对”中规取中原的战略构想。更重要的是,陆逊的动向太过逼真!斥候回报,蜀军队伍庞大,旌旗蔽日,营垒坚固,绝非佯动!而且是由陆逊这等名将亲自统领!
“父亲!许昌万不可失!孩儿愿率兵驰援!”司马昭在旁请战。
王昶亦沉吟道:“太尉,观蜀军态势,似倾力而来。许昌若仅靠现有守军,恐难久持。需太尉亲临,方能稳定局势。”
司马懿目光锐利,扫过舆图上那三支指向许昌的红色箭头,终于下定决心:“传令!点齐洛阳中央军五万,本太尉亲自出征,驰援许昌!洛阳防务,交由蒋济、司马昭等人!”
“再令并州、幽州抽调部分兵力,南下策应!”
“告知钟会,令其收拢溃兵,速至许昌与我汇合!”
司马懿的判断,基于他所能获得的所有情报和军事常识。他认定,诸葛亮此番是拿出了压箱底的本钱,欲与他在中原进行战略决战!而许昌,就是决战的焦点!他必须亲自前去,挡住蜀军这看似雷霆万钧的攻势!
庞大的魏国战争机器再次开动。司马懿亲率五万精锐中央军,浩浩荡荡开出洛阳,旌旗招展,刀枪如林,直扑东南方向的许昌!一场看似决定中原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许昌城下上演。
然而,就在整个天下的目光都被吸引到许昌方向,司马懿亲自率军南下,准备与“诸葛亮主力”一决雌雄之际。真正的诸葛亮,却在汝阳完成调度后,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再次消失了!
仅有极少数核心人员知晓他的去向。
夜色深沉,汝阳水门悄然开启,数艘看似普通的商船,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驶出,顺汝水而下,进入淮水,而后扬帆东进!船队规模不大,护卫严密,船上之人,正是大汉丞相诸葛亮,以及他的少量亲卫和核心幕僚!
他的目标,是下邳!
这一招“金蝉脱壳”,堪称胆大包天!他将整个中原战场的指挥权和对司马懿的“欺骗”任务,完全交给了陆逊,自己则跳出战局中心,前往看似平静的东线。
船行迅速,不过数日,便已抵达下邳。
下邳城外,水寨森严。得知丞相亲至,黄权、张苞以及自小沛安全撤回的将领们,无不惊喜交加,出城十里相迎。
“参见丞相!”众将跪迎,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疑惑。他们也不明白,为何丞相会在“决战”关头来到下邳。
诸葛亮扶起众人,并未过多解释,直接进入下邳府衙。他首先听取了黄权关于下邳城防建设、粮草储备以及徐州北部魏军动向的详细汇报。
黄权办事,果然稳妥。下邳城墙已被加固,壕沟深挖,城内粮草充足,军械齐备,民心也逐渐安定。同时,斥候探明,魏国青州、徐州北部的兵力,确有向西南方向调动的迹象。
“善!公衡老成谋国,下邳已固若金汤!”诸葛亮赞许道,随即目光扫过众将,“诸君可知,亮为何至此?”
众将面面相觑,张苞心直口快:“丞相,许昌那边不是要跟司马懿决战吗?您怎么到这儿来了?”
诸葛亮羽扇轻摇,微微一笑:“许昌?那是陆伯言与司马仲达的棋局。我们的棋盘,在这里——”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的青州、以及更北方的冀州方向!
“司马懿集重兵于许昌,中原看似紧张,实则其北部青、冀之地,必然空虚!我军新得徐州,士气正旺,岂能坐守孤城?当趁此良机,北图青州,搅动河北!”
他详细阐述新的战略构想:
“其一,巩固根本:黄权、张苞,继续经营下邳、彭城,将其建设为我军北上之前进基地和坚固后方。招募流民,恢复生产,训练新兵。”
“其二,水陆并进:命朱然水军在完成西线牵制任务后,自淮水入海,沿海路北上,袭扰青州东莱、北海郡沿海,摧毁魏军盐场、港口,制造恐慌!”
“其三,偏师奇袭:待时机成熟,可遣一员上将,自下邳北上,经琅琊,直扑青州治所临淄!若得手,则青州震动,魏国河北与中原联系将被严重威胁!”
这一战略,完全跳出了当前中原的战局胶着,眼光更为长远和毒辣。它避开了魏军重兵集结的许昌硬骨头,转而攻击其相对薄弱的北部地区,一旦成功,将对魏国造成更深层次的打击。
众将闻言,无不振奋!原来丞相早已谋划了更大的局面!
“丞相神算!”黄权叹服,“如此,则司马懿首尾难顾,许昌之围不战自解矣!”
张苞更是兴奋:“丞相!让末将去攻打临淄吧!”
诸葛亮笑道:“时机未至。眼下,还需让司马懿在许昌,再多‘紧张’一段时间。”
于是,在下邳这座看似平静的城池中,一场针对魏国北部的新战略,正在诸葛亮的运筹下,悄然展开。而远在许昌的司马懿,对此却一无所知,他正全神贯注地应对着城外陆逊那逼真的“主力”攻势,苦苦思索着破敌之策,浑然不知自己再次落入了诸葛亮精心编织的、更大的战略迷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