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6月12日,上海闸北。
枪炮声撕裂了清晨的宁静,日军海军陆战队以绝对优势的装甲车和火炮开路,疯狂冲击着十九路军的防线。
小鬼子嚣张惯了,以为还能像在东北某些地方一样,一个冲锋就能打垮中国军队。
但他们这次,撞上了铁板!
“打!给老子狠狠地打!”十九路军某团团长张君嵩眼睛赤红,嘶哑着嗓子怒吼。
他麾下的将士们依托早就加固过的街垒、沙包工事,甚至拆毁房屋形成的废墟,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巷战。
子弹呼啸,手榴弹爆炸声不绝于耳。日军九二式步兵炮将一栋栋楼房轰成废墟,但废墟中立刻又射出复仇的子弹。
“小鬼子坦克上来了!”观察哨兵声嘶力竭地喊道。
只见两辆日军的“豆战车”(装甲车)掩护着大量步兵,沿着宝山路隆隆驶来,机枪子弹打得国军阵地碎石飞溅,压得人抬不起头。
“他娘的!火箭筒队!给老子敲掉它!”张团长对着身后吼道。
只见几名身材壮硕的士兵迅速从掩体后冲出,两人一组,肩上扛着的正是汉阳兵工厂的——“三二式重臼炮”(没良心火箭筒)!
这玩意儿比抗联用的铁桶版高级多了!标准的击发装置,流线型的铸铁攻坚弹!
“瞄准!放!”队长一声令下。
“咚!轰——!”
一声沉闷的巨响,带着尾焰的粗壮炮弹直接砸在一辆“豆战车”的正面!
剧烈的爆炸瞬间将那薄皮铁棺材炸得四分五裂,里面的鬼子连同零件一起上了天!
“好!!”阵地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另一辆豆战车见势不妙,想倒车逃跑,但另一组火箭筒手已经装填完毕。
“轰!”又一发炮弹精准命中,直接把它打成了燃烧的废铁!
后面的鬼子步兵傻眼了,失去了装甲掩护,暴露在国军密集的火力下,顿时死伤惨重,狼狈后撤。
“哈哈哈!爽!这大铁拳真他娘的好用!”张团长狠狠拍着火箭筒手的肩膀。
这些“三二式重臼炮”(没良心火箭筒),是国民政府通过特殊渠道,紧急调配给十九路军这批嫡系精锐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在这巷战中,成了对付日军装甲目标的绝对大杀器!
然而,鬼子也不是吃素的。很快,更多的日军步兵炮和迫击炮被调集上来,对着国军阵地疯狂覆盖射击。日军步兵也学乖了,分散队形,利用残垣断壁步步逼近。
“机枪!机枪给老子压制左边!”
“手榴弹!扔!”
战斗进入白热化,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争夺。
并非所有十九路军的部队都装备了昂贵的“火箭筒”。很多非嫡系部队、地方保安团改编过来的队伍,用的则是另一种让鬼子头疼的玩意儿——各种五花八门的“没良心炮”!
在一条狭窄的弄堂里,一个排的国军士兵被日军一挺重机枪压得无法前进。
排长是个黑瘦的汉子,啐了口带血的唾沫,吼道:“二牛!把你那宝贝给老子架起来!”
叫二牛的士兵立刻和同伴拖过来一个加厚的大汽油桶,里面已经填满了黑火药和铁砂碎钉。
“装药!瞄准那狗日的机枪眼!”排长指挥着。
没有标准化的炮弹,他们就用地主老财家抄来的铁秤砣、甚至用厚布包裹着的巨大炸药包!
“点火!”
导火索嗤嗤燃烧。
“轰隆——!!!”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堪比小口径重炮!巨大的炸药包带着恐怖的呼啸砸向日军的机枪阵地。
虽然没什么准头,但那一片区域仿佛被犁了一遍!沙包、砖石连同那挺重机枪和鬼子射手,瞬间被炸得粉碎!恐怖的冲击波将附近几个鬼子震得口鼻出血,昏死过去。
“冲啊!”排长趁机带着弟兄们冲了过去,用步枪和刺刀清理残敌。
这样的场景在闸北各处上演。
战果是辉煌的,代价也是惨烈的。
开战头三天,十九路军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这些“没良心”的利器,顶住了日军潮水般的进攻。
据战后统计:
· 击毁日军“豆战车”、装甲车共8辆!
· 摧毁日军机枪火力点、步兵炮阵地数十个!
· 毙伤日军海军陆战队士兵超过1200人!
· 大量使用的“没良心炮”和“火箭筒”对日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慑,许多鬼子患上了“巨响恐惧症”。
但十九路军自身伤亡同样巨大,牺牲近2000人,受伤者更多。许多抱着“没良心炮”铁桶的士兵,在点火后来不及撤退,被日军的迫击炮或冷枪击中,壮烈殉国。
蒋光鼐和蔡廷锴在指挥部里,看着前线送来的血淋淋的战报,既欣慰又心痛。
“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骨气!”蒋光鼐沉声道。
蔡廷锴红着眼睛:“给军政部发报!前线急需补充!尤其是‘没良心炮’的发射药和炸药!有多少要多少!这玩意儿虽然土,但能救命,能杀敌!”
上海滩的枪声,通过电波传遍全国。
全国人民再次沸腾了!捐款捐物更加踊跃。
而在东北深山老林里的柯明义,收到何振军转来的上海战况详细通报后,久久不语。
最后,他对李总队长和张参谋说: “看到了吗?全民抗战,就是这么打出来的!咱们在东北,也不能落后!”
“把上海弟兄们用‘没良心炮’的经验总结一下,特别是巷战用法,传给各部队学习!”
“告诉咱们的兵工厂,继续挖潜增效!咱们的‘快响二十式’和‘没良心炮’,也要在东北的山林里,让鬼子好好喝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