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遗风渐远,永徽年间的海疆之外,别有一番天地。
历经月余劈波斩浪,三艘墨羽海船如同疲惫却坚毅的巨鲸,终于缓缓驶入一片风浪平缓的蔚蓝海湾。船首劈开的白浪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锚链沉入浅海沙床时沉闷的轰响。舟师们奔走呼号,调整着最后的风帆角度,脸上无不带着抵达彼岸的庆幸与对未知土地的谨慎。
东方墨一袭玄衣,静立舰首,深邃的目光越过澄澈的海水,投向眼前这片郁郁苍苍的土地。但见海岸线蜿蜒曲折,银白色的沙滩之上,是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浓绿。高大的椰树、棕榈舒展着巨大的叶片,更远处,墨绿色的山峦起伏,峰顶隐没在缭绕的云雾之中,散发出原始、神秘而又生机勃勃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湿热的水汽,混合着海腥、腐殖土与各种奇异花果的复杂气味,与中原、江南乃至岭南的风物迥然不同。
“好一处海外仙山,化外之地。”东方墨轻声低语,语气中听不出喜怒,唯有纯粹的观察与审视。他微微侧首,看向身侧的青鸾。
青鸾素白衣袂在海风中轻扬,她闭合双眸,长睫如蝶翼般微微颤动,并非休憩,而是将自身那通玄的感知力如同无形的蛛网般,向着海岸及更深处蔓延。片刻后,她睁开双眼,眸中清光流转,低声道:“先生,此湾水深避风,确是良港。左近三里内,有淡水溪流注入。山林之中,鸟兽繁多,但……亦有数道窥探视线,来自不同方向,气息混杂,带着警惕与好奇。”
她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其中一股,隐于西侧山林高处的,气息最为沉凝,人数约在二三十,观其隐匿之法,似是训练有素,应是此地主要势力派出的哨探。”
东方墨微微颔首,对青鸾的禀报毫不意外。墨羽船队目标巨大,抵达此地,若无人察觉才是怪事。“传令下去,依‘丙字七号’预案,半数人员留守战备,其余人等,分三队交替警戒,勘探水源、地势,采集可食用植蔬样本。非必要,不得深入山林,不得与土人发生冲突。若有接触,以展示友好、交换物品为先。”
命令被迅速而无声地传递下去。墨羽队员们并未因抵达陆地而松懈,反而更加警惕。他们动作娴熟地放下小艇,组成严谨的队形开始登陆。登陆后,勘探队手持罗盘与纸笔,记录地形地貌;采集队则谨慎地辨别着周围的植物;警戒队员则占据有利位置,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密林,手中劲弩处于半激发状态。
一切都在沉默与高效中进行,展现出墨羽远超这个时代的组织性与纪律性。
果然,不多时,海岸边的丛林间传来一阵轻微的窸窣声。数名皮肤黝黑、身形矫健、仅在腰间围着兽皮或粗布的土人男子现出身形。他们手持木质长矛,矛尖似乎镶嵌着磨砺过的贝壳或燧石,脸上涂抹着红白相间的纹饰,眼神中充满了戒备、好奇,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对巨大海船与这些衣着奇特、行动有序的外来者的惊异。
他们没有立刻发起攻击,而是隔着一段距离,用警惕的目光打量着正在沙滩上忙碌的墨羽队员,口中发出短促而古怪的音节,似乎在询问,又像是在警告。
一位懂得多种方言、面相敦厚的墨羽弟子,按照东方墨的指示,独自上前几步,放下手中作为礼物的几匹色彩鲜艳的丝绸和一把闪亮的精钢短匕,然后缓缓后退,摊开双手,示意并无恶意。
土人们看着那些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丝绸和从未见过的、寒光闪闪的短匕,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迷惑。他们低声交谈了几句,其中一人迅速转身,没入林中,似是回去报信。其余人则依旧留在原地,监视着墨羽众人的一举一动。
东方墨立于船首,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神色平静无波。
青鸾立于他身侧,轻声道:“看来,此地主事者,很快便会现身了。”
东方墨目光悠远,望向那片深邃的、孕育着机遇与挑战的苍翠山林。
“嗯。且看看这片土地,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传讯下去,准备正式接触。我们的路,就从这片海滩开始。”
海风拂过,带来远方山林的气息与隐约的鼓声。墨羽的海外第一块基石,即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