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确实,以汉武帝的性格,从来都是他骗别人,别人骗他,有好果子吃才怪。”李源硕赞同道。

素素笑道:“汉武帝怎么可能会用骗这么低级的招数,他用的最多的办法可是明抢。”

“明抢?”扶苏诧异道,这是一个帝皇会做的事情吗。

“李叔叔,你和扶苏说说汉武帝的事,我这边开车不好说。”素素看着车道上逐渐多起来的车辆,便把这解释推给了李源硕,自己认真的开起车来,毕竟这车上可不止自己一个人。

“那我先说说汉武帝为了钱财所设立的制度吧。”李源硕想了想说道。

“虽然历代皇帝为了钱财制定了许多对百姓不友好的政策,但不得不说的是,汉武帝比起其他皇帝有一个特别之处。”

“什么特别之处?”扶苏想了想书本上学到的汉武帝的财政制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他的特别之处就是他不止搜刮百姓的钱财,也搜刮富商和贵族王室的钱财,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人不管高低贵贱,他都一视同仁的想方设法压榨他们的钱财。”

“王室贵族怎么压榨?”扶苏诧异道。

“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白鹿皮币了,白鹿皮币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什么材质了,它的大小是一尺见方规格,边缘装饰彩绘纹样,面值被定为四十万钱,汉武帝当时制定了一个规定,就是王侯宗室朝见天子献礼时,要用皮币垫着所献的璧才可以。”

扶苏听到这几乎是明抢的白鹿皮币,瞪大了眼睛:“他这么明目张胆的强制宗室贵族用四十万钱高价买皮币!那些宗室贵族还愿意乖乖听话?”

李源硕勾起一抹嘴角:“不乖乖听话更好,汉武帝本来就想打压这些宗室贵族的势力,正愁没理由收拾他们,现在有了这理由,就可以用武力处理不听话的,到时钱财一样能收入国库,这还一举两得,汉武帝指不定会更开心。”

“这政策想来也就权力大的皇帝能用。”扶苏觉得这政策除了自家父皇,汉武帝,也没几个皇帝能用。

“这倒是没说错,历史上也就汉武帝使用了这个政策收刮贵族的钱财,之后的朝代并没有施行这个政策,而且就连汉武帝自己用这个政策也没用多久,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这个政策废除时间,但据历史学家推测,这政策最多只用了五年左右。”李源硕赞同道。

“那还有其他特别政策吗?”

“卖官鬻爵这个你应该知道吧。”李源硕转头看向扶苏问道。

“这个我清楚。”扶苏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个政策,他父皇就干过这样的事,当年因为蝗灾导致国家粮食短缺,为了集中粮食用于赈灾,父皇就下令过百姓每交纳粟米千石,就可以进爵位一级。

“汉武帝后来对这政策又进行了改进,刚开始购买爵位的人是有免除徭役的福利,等富商的钱收刮的差不多后,他后来又出台了一个爵位政策调整版,除了高级爵位,其他的爵位照样要服劳役。”

扶苏听到这修改的政策,震惊道:“我记得课本上有讲到他有个算缗与告缗政策,这政策是鼓励百姓举报隐瞒财产的商人的,这一套组合下来,他是一点活路都没给这些商人留啊。”

“是的,所以到了汉武帝末年,全国富人基本都是破产了。”李源硕对于汉武帝圈钱能力是佩服的不行,虽然他对百姓也压榨的厉害,但封建王朝哪个皇帝不压榨百姓。

“我倒是觉得汉武帝这些财政方面的政策都很不错,虽然对百姓是不怎么好,但起码汉武帝除了对自己本人之外,对其他人都一视同仁的很,和其他皇帝对百姓和有钱有权的人区别对待好多了,要是我,我宁愿大家一起被压榨,不然凭什么没钱没权的百姓要这么被压榨,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还能这样安逸的趴在百姓的身上吸血。”素素说道。

秦朝

嬴政听着关于刘彻的财政政策,又回忆了下之前在扶苏上课时在课本上看到的关于刘彻其他方面的政策,心中有了些想法,虽然刘彻有的政策不适合大秦,但是个别的,像是算缗与告缗倒是可以借鉴借鉴,大秦的巨商可不在少数。

百姓们是不能再压榨了,但让那些巨商出出血还是不错的。

嬴政此刻对的商人态度就是,大秦对普通商人的打压不会像以前那样了,但巨商这些绝对要加倍打压。

汉朝

刘邦一脸纠结的说道:“这小子对待宗室也这样,还真是够狠的,娥姁,你说乃公当初是不是就应该少生才对。”

再怎么说那些宗室也是自己的子孙,虽然知道刘彻这小子是为了大汉,但这么被压着欺负,他看着也不得劲。

吕雉冷笑道:“这有什么,陛下如果是嫌以后宗室太多,臣妾有的是办法可以让他们以后少生些。”

虽然这么说,但吕雉知道刘邦也只是嘴上说说,毕竟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的多子多孙。

刘邦并不在意吕雉的嘲讽,笑道:\"还是不用麻烦娥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而且成者为王败者寇,他们自己没本事,关乃公屁事。\"

刘邦明白吕雉为什么这么大怨气,毕竟这些只是他的子孙,不是娥姁的子孙。

自己还是应该要安抚安抚,不然要是哪天自己去了,娥姁真的气不过,让他也来个断子绝孙,那就完了,虽然刘恒这一脉不会有事,但其他的儿子可就说不定了,历史上娥姁又不是没这么做过,虽然他对这些子孙也并不是那么在意,但好歹是他子孙,帮忙说一两句话,也是应该的。

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们都一脸惊愕的看着自家陛下,这也太不要脸了,明明给买官的人说免徭役,等收到钱了,政策说改就改,难怪后世人说陛下干的最多的是明抢,这简直是比强盗还强盗。

刘彻听完这些政策,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看来这些是自己之后想出来的政策,不错不错,至于天下人怎么看,关他什么事,只要政策有用就行,那些名声又不能当钱用,而且就算他们有意见,他们敢对自己说什么嘛。

唐朝

不少商人看到汉武帝这一连串的组合政策,脸色都青一阵紫一阵,幸好他们不是汉武帝时期的商人,这简直是把人往死里逼,这汉武帝也太不讲理了,商人有钱也是他们辛苦挣的,凭什么这么对待他们。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陛下,已经有了要借鉴汉武帝政策的想法了。

宋朝

宋仁宗对于汉武帝的这些政策并不怎么看好,他觉得什么政策都要有个度,这么打压商人和百姓,国家能有钱才怪。

想想在大宋,对商人限制稍微宽松些,就能创造出这么多的财富。

范仲淹最看不上的就是卖官鬻爵,如果官员职位由金钱衡量,时间久了,贤才之士将会被排除在外,朝政定当腐败,到时离亡国还远吗。

明朝

朱元璋一脸可惜的说道:“可惜有些政策用过就不好用了,那些人又不是傻子,会乖乖的次次上当。”

朱元璋其实觉得汉武帝的有些财政方面的政策蛮好的,但是后续影响太大了,而且那些商人世家也不是傻子,会没有一点防备。

而且不是每个皇帝都是汉武帝,能这么压榨人后还能稳住局势。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电竞男神不好惹纵情死后睁眼重回婚前,踹渣男嫁军官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倾世华歌:千古白衣卿全新的穿越到洪荒大陆未开的时候前妻的春天1852铁血中华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神游悲郁地崩坏:身在特摄的逐火之旅旺财命订九命猫妖盛世帝女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隐秘偷欢和顶流亲弟上种田综艺后我爆红了东北那边的怪谈惹不起,国家霸霸都要抱紧她大腿异界之不灭战神人在斩神,身患绝症签到原神七神火烧的燎原星光的新书算命直播抓鬼穿成大佬姐姐的妹妹后放飞自我了四合院:身在民间,心向红星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穿越虫族之奇遇我曾爱过你,但不做男主白月光,我做反派掌中雀女将军的病娇公主夫人【魔道同人】我在夷陵养阿婴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云中月之残月孤灯霍格沃茨的冒牌巫师枯萎的碎冰蓝横行港诡,从掠夺僵尸开始牵着我的你劫与解重生女帝之天尊掌中三寸金莲开局举报继父,病弱女配下乡被宠秦云萧淑妃四合院:阎家老二是个挂比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神临九天:斩邪上了大学你们异能者就不用考试了参演无限副本后,我成了顶流戮魔道大佬带着异能空间在七零霸道虐渣人在星铁,但是p社活阎王病娇孽徒的白月光竟是我
皮皮读书搜藏榜:谁家炉鼎师尊被孽徒抱在怀里亲啊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山海探秘之陌途棹渡纤尘山大杂院:人间烟火气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一剑,破长空你出轨我重生,做你女儿给你送终!穿书后,抢了女主万人迷的属性被雷劈后:我在地球忙着种田穿成养猪女,兽医她乐了小家族的崛起从弃婴到总裁八零军婚:阵亡的糙汉丈夫回来了给你一颗奶糖,很甜哒!原神:我给散兵讲童话影视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套路出牌魔法之勋章穿越女尊,成为美男收割机原神:始源律者的光辉照耀提瓦特中奖一亿后我依旧选择做社畜农女有财被造谣后,丑妃闪婚病弱摄政王平安修行记荒年全国躲旱尸,我有空间我不虚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困惑人生名剑美人[综武侠]仙界崩坏,落魄神仙下岗再就业妃常不乖:王爷别过来快穿囤货:利已的我杀疯了犯罪直觉:神探少女全职法师炸裂高手【观影体】森鸥外没有出现过超级农场系统死后:偏执王爷他为我殉葬了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臣与陛下平淡如水蓄意撩惹:京圈二爷低头诱宠安老师!你的病弱前男友洗白啦盗墓:她来自古武世界荒野直播:小糊咖被毛绒绒包围了逆水沉舟寻晴记各天涯铁马飞桥新书无敌邪神伏阴【又名:后妈很凶残】古穿今:七零空间福运崽崽逼我断亲,住牛棚我暴富你们哭啥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我在现代振兴道门滨津市第十三中学虚空那片无量海源道龙宇洪荒劫纪华夏英雄谱少林龙隐录系统绑定:我在虐文里当救世主冰痕之门九界说书人:一张嘴翻覆三千大劫从巴黎弃子到三狮队魂侠客烽火传我在诡域世界问道修仙万域吞噬主绑定现实游戏,我成了唯一玩家!禁区罪证跑进奥运重生2008,这波我要起飞!蚀碑者重生清河记住猪圈的小男孩丝路万里驼铃被坑进最穷仙门后我靠败家飞升!写小说谱神曲,世界喊我文祖爹!影视?顺风顺水道之恒道锦衣天下名诸神烙刑:大圣破界印特摄盘点开局揭露骑士破格战力一年一二三等功,牌匾送家倍长脸误闯天家!暴君恋爱脑?那没事了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高武:觉醒MAX天赋!射爆一切无敌三人组,专业打劫1万年秋叶玄天录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喂饱那个活阎王红楼春无限技能,开局吓哭S级天骄【综特摄】求求放过魔斯拉吧我竟偷走了Faker的人生针途怨念回廊:无尽恐怖血色权力原神:我在提瓦特升级打怪永夜刀语凡鳄修仙传谍战风云:从暗杀开始变强全民坟场:我挖坟挖出一个地府七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