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午,农场别墅,徐婉穿着一件白色衬衫从房间走出来,衬衫明显比她的身形大一号,袖口卷了两圈才露出手腕,领口松垮地挂在肩上,露出一小片白皙的皮肤。
她的头发随意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脸颊旁,脸上带着未散的满足笑意,眼神明亮,精神抖擞,丝毫看不出熬夜后的疲惫。
刚走到楼梯口,就见赵冰冰从外面回来,身上还带着些许寒气,看到徐婉,立刻笑着打招呼:“徐主任,你醒了?林风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出来,还在睡?”
徐婉停下脚步,靠在楼梯扶手上,笑着点头:“嗯,他太累了,还在补觉。昨天下午开始跟他谈南城分部的事,从人员安排到物资调配,细节太多,不知不觉就聊到今早,他熬不住先睡了。”
赵冰冰眼睛一下子瞪大,满脸吃惊地看着徐婉:“这么猛?从昨天下午一直聊到现在?你就不觉得累吗?我看你精神头比我还好,身体受得住吗。”
她顿了顿,想起自己偶尔和柳若雪、陈岚陪着林风聊天,每次聊到后半夜,第二天林风都是精神抖擞,她们三个却得睡到下午才能缓过来,心里更是震惊。
徐婉这体力,比她们强太多了。
三英战吕布果然不如吕布打吕布啊。
徐婉轻轻耸肩,语气平淡:“习惯了,以前也经常忙到后半夜,有时候连轴转两天都没合眼,这点强度不算什么,毕竟和林风也不常见,肯定要让他对我印象深刻一些。”
赵冰冰了然地点点头,这哪里是印象深刻啊,能把林风折腾到这种地步的,可就只有你这一个变态,哪能不印象深刻?
随即又想起什么,问道:“你从昨天下午到现在肯定没吃东西吧?我让女仆给你准备点热乎的,想吃粥还是面条?”
徐婉听到吃的,心里一动,抬头看向赵冰冰,提议道:“不用麻烦女仆了,我想去居民食堂看看,尝尝农场居民平时吃的饭菜,也顺便感受下氛围,总在别墅里待着,也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赵冰冰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答应:“当然可以,居民食堂的饭菜虽然比别墅里简单点,但也很丰盛。”
她说着,转身对旁边候着的女仆吩咐:“去把徐主任的米白色风衣拿过来,顺便把我的围巾也取一下。”
女仆应了声好,快步走向衣帽间。
没多久,女仆拿着两件衣物回来,徐婉接过风衣穿上,拉好拉链,赵冰冰也围上围巾,两人并肩往居民食堂的方向走。
刚走到食堂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热闹的人声,推门进去,一股暖意夹杂着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
食堂里坐满了人,粗略数下来有近两百个居民,大家三三两两地坐在餐桌旁吃饭,偶尔传来几句说笑,氛围格外热闹。
食堂的空调将室内温度吹得适宜,完全感受不到外面的寒冷。
几名穿着统一浅灰色女仆装的工作人员,正拿着勺子在取餐窗口后给居民打菜,动作麻利,秩序井然,没有一点拥挤或混乱的迹象。
空气中弥漫着白面馒头的麦香、炒青菜的清香,还有肉罐头特有的油香,让人闻着就有了食欲。
赵冰冰带着徐婉走到取餐窗口前,负责打菜的女仆立刻拿起两个干净的餐盘,每个餐盘里放上两个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又舀了一大勺翠绿的炒青菜。
青菜看起来新鲜水灵,明显是刚从温室摘的;接着打开一个铁皮罐头,夹了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放在餐盘里;最后盛了一碗浓稠的小米粥,递到两人面前。
“赵姐,徐主任,慢用,不够还能再添。”女仆笑着说道。
徐婉接过餐盘,低头看着里面丰盛的食物,心里忍不住感慨。
杨家村平时能吃到热乎的馒头就不错了,肉罐头更是稀罕物,只有在重要节日或者有任务时才会分一点,平时大多靠压缩饼干充饥,和农场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赵冰冰找了个靠窗的空桌坐下,徐婉也跟着坐下,拿起馒头慢慢吃了起来。
她一边吃,一边悄悄观察周围的居民。
有人正把自己餐盘里的肉夹给身边的孩子,有人互相分享腌菜,还有人边吃边聊今天温室里的蔬菜长势,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没有一丝末世幸存者的惶恐或窘迫。
这里没有抢食,没有争吵,甚至连低声抱怨都听不到,完全像和平年代学校或工厂的食堂,徐婉看着这一幕,心里的羡慕又深了几分。
两人很快吃完了午餐,徐婉擦了擦嘴角,刚准备跟赵冰冰一起离开,目光却被不远处的一群女居民吸引。
她们围坐在一张餐桌旁,手里拿着类似手机的设备,头凑在一起,低头看着屏幕,偶尔发出几声轻笑。
徐婉愣住了,脚步顿在原地,疑惑地拉了拉赵冰冰的衣袖,指着那群女居民:“末世里手机不是早就用不了了吗?没信号,她们手里拿的是什么?怎么还能盯着看这么久?”
赵冰冰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解释:“那是陈岚教授带着几个女学生改造的旧手机,把没用的功能都拆了,只保留了基础的功能。我们还在农场建了局域网,居民们用这个设备能在里面传文件、分享视频和音频,平时可以看农场日报、看以前的老电影,还能听音乐。”
为了让徐婉更清楚,赵冰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类似手机的设备,递到她面前:“你看,就是这个,我平时也用它看日报。”
徐婉接过设备,手指轻轻点了点屏幕,屏幕立刻亮了起来,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农场日报(今日版)的标题,下面还有几个图标,分别标注着“电影”“小说”“音乐”“女明星电台”。
她好奇地点开女明星电台,里面立刻传来一段轻柔的歌声,音质清晰,没有杂音,能清楚听出是柳琴的声音。
徐婉惊讶地抬眼看向赵冰冰,语气里满是不敢相信:“没想到你们还能弄出这个,既能通讯又能娱乐,太厉害了,杨家村连稳定的电源都保证不了,更别说这些了。”
赵冰冰收起设备,笑着说:“其实也不算难,主要是陈岚教授懂技术,又找来了不少旧零件。我们搞这些,也是为了实行积分制做准备。”
“积分制?”
徐婉疑惑地重复了一遍。
“对,积分制。”
赵冰冰耐心解释,“农场的居民只要干活,不管是去温室种菜、去仓库清点物资,还是帮着维护设备,只要有贡献就能得积分。积分可以换东西,比如换肉罐头、换新衣服,甚至能换一些紧缺的药品。有设备的居民,还能直接在设备上下单兑换,也能随时查自己的积分余额,很方便。”
她顿了顿,继续说:“我们不想让居民们只想着‘生存’,更想让他们能‘生活’。有积分激励,大家干活更有动力;有这些娱乐内容,大家心情好了,农场的氛围也能更和谐。你看现在食堂里的居民,是不是比杨家村的人开心多了?”
徐婉重重地点头,心里满是感慨:“确实,杨家村物资太少,居民们每天都在为活下去发愁,哪有心思考虑娱乐。明明农场和杨家村是邻居,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
这话刚说完,她突然想起自己现在是林风的人,也算半个农场人,以后不用再困在杨家村过苦日子,心里的失落瞬间消失,反而多了几分庆幸。
赵冰冰看出她情绪的变化,笑着拍了拍她的胳膊:“别感慨了,时间还早,我带你去温室看看吧,那里种的蔬菜都是刚成熟的,新鲜得很,你也能看看农场的种植情况。”
徐婉回过神,脸上露出笑意,点头应道:“好啊,正好我也想看看。”
两人并肩走出食堂,往温室的方向走。
徐婉的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看着农场里整齐的建筑、忙碌却有序的居民,心里对这里的归属感,正一点点变得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