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骏马,半年军粮。\"袁术打断道,\"够否?\"
青玉乍现,五龙纽在灯火下流转华光。\"受命于天\"八个篆字映入袁术瞳孔时,他指尖已不受控地颤抖。
当夜校场火把如星。
纪灵清点的铁甲碰撞声里,袁术正将玉玺贴在耳畔,仿佛听见九州山河的呼啸。\"本初啊......\"他忽然对着虚空轻笑,\"且看为兄执掌乾坤。\"
檐角铜铃无风自鸣。闫象望着主公癫狂背影,默默碾碎了一片龟甲。
他心头莫名涌起一丝不安,总觉得这传国玉玺是个不祥之物。
这话他自然不敢说出口,袁术的脾性他再清楚不过。
……
夜色沉沉,孙策清点好兵马粮草,意气风发地回到住处。
刚进门,周瑜便迎上前:“伯符,事情可还顺利?”
孙策朗声大笑,将今日之事悉数说与这位至交好友。
周瑜听完却眉头微皱,不见喜色,反而面露忧容。
“公瑾,莫非此事有诈?”
周瑜点头:“袁术分明是想让我们与林辰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
“若胜,功劳归他;若败,他也毫发无损。”
“何况林辰数月间连夺五州,函谷关外三十万联军都被他击溃,绝非易与之辈。”
“伯符,你这次太冒进了。”
孙策神色从容:“公瑾,你说的我都明白,但要想从袁术手中拿回父亲的旧部,唯有答应他的条件。”
“我们别无选择。”
“若不答应,他随时能置我们于死地;若答应,至少还有周旋的余地。”
“再说,讨伐林辰或许是壮大实力的良机。”
“当年父亲虎牢关一战扬名天下,今日我孙策若能击败林辰,同样能威震四海!”
“机遇与风险,从来并存。”
“不是吗?”
周瑜一怔,随即放声大笑,豪气顿生:“伯符既有此志,何愁大业不成?”
“我必倾力相助!”
孙策目光如炬,望向北方,低声自语:“林辰,你的首级,将是我孙策问鼎天下的第一块基石!”
……
荆州,州牧府。
刘表凝视着下方的亲信蔡瑁与蒯越,见他们都力主攻打武关,且态度坚决,眼中也闪过一丝决然:\"林辰这逆贼,胆敢自封中州王,实乃十恶不赦。\"
\"我身为高祖血脉,岂能坐视不理?\"
\"传令文聘、黄忠率六万大军攻打武关!\"
\"遵命!\"
命令既下,众人纷纷退出。
州牧府外的小巷里,蔡瑁拦住蒯越,挥退随从,低声道:\"异度兄,前些日子与你商议之事,考虑得如何?\"
\"只要我们联手,荆州便是囊中之物。\"
蒯越含笑回应:\"此事不妨等此战尘埃落定再议?\"
\"德珪兄,心急难成大事。\"
\"告辞!\"
说完便转身离去。
望着蒯越渐行渐远的背影,蔡瑁眼中掠过一丝阴霾。
\"这老狐狸,究竟在盘算什么?\"
蒯府书房内。
蒯越与兄长蒯良相对而坐。
\"大哥,蔡瑁今日又提及归顺曹操之事。\"
\"依我看,此事可行。\"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本就占据大义名分,如今又掌控兖州、豫州、司隶三地,实力雄厚。\"
\"若能再得荆州,必成大业。届时我蒯家的富贵,岂可估量?\"
蒯良手持木夹,不紧不慢地拨弄茶叶,专注地烫着茶具。
蒯越虽心急,却不敢催促兄长。
约莫一刻钟后,沸水滚过三巡。
蒯良这才提起茶壶,将茶水注入杯中。
反复三次,方将茶盏推到蒯越面前。
\"异度,这茶可入味了?\"
蒯越轻嗅,茶香沁人:\"已入味。\"
蒯良浅尝一口:\"若无静候的耐心,怎品得出这雨前龙井的滋味?\"
\"你身居要职,一言一行都关乎蒯氏存亡,岂能操之过急?\"
蒯越神色顿悟,恭敬地向蒯良拱手行礼:\"多亏兄长点拨。\"
他略带疑惑道:\"只是小弟仍有一事不明——何谓变数?\"
蒯良遥望北方,缓缓道:\"诛董卓,气毙袁绍,箭取公孙瓒首级,此等人物岂是等闲之辈?\"
\"林辰?\"
蒯越紧锁双眉:\"兄长认为此人能成就霸业?\"
\"可眼下他立足未稳,已遭各路诸侯围剿。\"
\"漠北乌桓、太行张燕的黑山军,乃至博陵崔氏、范阳赵氏皆欲除之而后快。\"
\"纵有通天本领,又如何招架八方来敌?\"
\"若无成长之机,纵有盖世之资亦是枉然。\"
蒯良轻抚茶盏:\"古来 ** 将相,谁不是血海尸山杀出一条生路?\"
\"我蒯氏根基深厚,行事更需慎之又慎。\"
\"既要放眼全局,也要......\"
他指尖轻叩案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你可明白?\"
蒯越郑重点头:\"谨记兄长教诲。\"
\"且品茶。\"蒯良执壶斟茶,\"此乃千金难求的珍品,莫辜负了。\"
\"诺!\"
......
博陵崔氏。
自光武立国便雄踞北疆,历经百年沉浮,始终位列幽冀世家魁首。
书房内青烟袅袅。
崔氏族长崔钧与来客对坐。
那位客人正是袁绍帐前谋士——许攸。
范阳一战后,许攸见袁氏大势已去,本欲南投曹操。
未料河北风云突变,林辰异军突起。
及至天子诏令天下共讨逆贼,这位自负才高的谋士终于按捺不住——岂甘就此埋没?
(
经过反复思索,他来到崔府拜访挚友崔钧。
\"崔兄,南方袁术遣孙策率两万精兵北上,刘备已集结十万雄师觊觎冀州,刘繇亦调遣六万扬州军。更有曹操在兖州聚兵十五万之众。\"
\"北方乌桓部族出兵十万,黑山贼首张燕亦发十五万流寇。\"
\"林辰此刻已如风中残烛,兄长为何仍按兵不动?\"
\"须知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
\"坐观成败绝非智者所为。\"
崔钧轻抚长须,从容应道:\"文远尽可宽心,诸事皆已部署周全。\"
\"邺城与范阳两地,早已做好万全准备。\"
\"只待大军压境,自有人会里应外合。\"
\"破城之事,易如反掌。\"
许攸朗声笑道:\"如此我便安心了。兄长运筹帷幄,我们只需在博陵静观其变,看那林辰如何沦为丧家之犬。\"
笑声未落,忽闻急促脚步声由远及近。
\"家主!大事不妙!\"
\"有大批兵马包围祖宅,来者不善!\"
..........
\"何等荒谬!\"
\"谁敢围我崔氏府邸?\"
崔钧面若寒霜地厉声呵斥。
许攸隐约察觉到危机:\"莫非是林辰?\"
\"此人行事向来不循常理,莽撞似市井无赖。\"
\"若当真是他,恐怕......\"
\"不若我先暂避锋芒,待 ** 平息后再现身?\"
崔钧傲然道:\"我崔氏传承四百余载,纵是三公贵胄亦要礼让三分。区区林辰,安敢动我崔家根基?\"
许攸正欲再劝,崔钧已大步迈出门外。
许攸虽想抽身离去,又恐因此与崔家交恶。
即便日后投奔曹操,若无寸功为凭,仅凭往日情分恐怕难保官位。
何况他根本不信林辰刚到冀州就会大开杀戒。招惹崔家,整个冀州哪还有他立足之地?想到这儿,许攸连忙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崔府大门前,崔钧昂着下巴,一脸倨傲地盯着眼前士兵:\"你们是谁的部下?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识相的话赶紧滚,否则待会儿想让后悔都来不及!\"
\"后悔?哈哈哈——\"洪亮的笑声中,身披黑甲、手持凤翅镋的宇文成都大踏步走出人群,\"我宇文成都做事从不后悔,倒要看看你怎么让我后悔?\"
\"宇文成都?你是林辰的人?\"崔钧眯起眼睛。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冷笑道:\"我崔家与林辰井水不犯河水,立刻带着你的人滚蛋!\"
宇文成都咧了咧嘴:\"崔家好歹是冀幽两州头号世家,可别让老子白跑一趟。\"崔钧闻言仰天大笑:\"就凭你这几百号人也敢来崔府撒野?崔福,叫人!\"
话音未落,原本寂静的宅院外骤然冒出数千私兵,将宇文成都的人马团团围住。宇文成都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没想到崔家竟暗中蓄养了这么多家兵。不过这乱世之中,像崔家这样的百年世族蓄养私兵倒也不稀奇。
早在离开书房时,崔钧就暗中调集了家兵,此刻自然底气十足。站在后方的许攸见状,不禁为自己方才选择留下暗暗庆幸。
崔钧向前迈出两步,朗声笑道:“崔兄,倒不知崔氏暗中还藏着这样一股势力,着实令人意外。”
男人嘴角微扬:“若无这些底牌,只怕崔氏早已遭黄巾残部毒手。”
说罢,他目光转向宇文成都:“方才给过你离开的机会。”
“此刻再想走,可就迟了。”
宇文成都眼中浮现讥诮之色:“这便是你的倚仗?”
“杀——!”
话音未落,他身后数百铁骑已如洪流般冲向数倍之敌。
虽众寡悬殊,这些西凉骁骑却只显露出沸腾的战意,不见半分惧色。
两军轰然相撞。
西凉战士宛若猛虎出柙,兵刃翻飞间寒光四射。
崔氏私兵虽经操练,又岂是天下闻名的西凉铁骑之敌?
短暂交锋后,战局便演变成一面倒的屠戮。
不消一刻钟,数千私兵或溃逃,或伏地乞降。
尸横遍野的血泊中,宇文成都睨视崔钧:“还有何后手?不妨尽数亮出。”
崔钧面如死灰,未料精心豢养的私兵在真正虎狼之师面前竟不堪一击。
“我...愿随将军离去。”
“且慢!此人乃许攸,曾是袁绍帐下谋士,现欲转投曹操......”
情急之下,崔钧竟将许攸推作挡箭牌。
素来算计他人的许攸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崔州平!尔等世家的风骨何在?”
“名士风范都被你丢尽了!”
崔钧面皮抽动——生死关头,谁还顾得这些虚名?
保住崔氏基业才是要紧。
死旁人总好过死自己,这道理他再明白不过。
他避开许攸怨毒的目光,正气凛然道:“宇文将军明鉴,此人来我崔家,实为勾结各方谋害中州王。”
斯时在崔府门前,崔钧义愤填膺地喝道:\"我崔钧与此等小人相处实乃奇耻大辱,今特将其押至中州王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