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旨意便是最高的动力。几乎在圣旨下达的当天,一座位于金陵城外、毗邻龙江宝船厂的庞大皇庄被迅速清空,挂上了“大明军工研究院”的黑底金字匾额。高墙立起,岗哨林立,由羽林卫直接负责守卫,闲杂人等靠近五十步内即被驱离,戒备森严程度堪比内府库。
林奇被授予了“提举研究院事”的职衔,拥有专折奏事、便宜行事之权。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开出优厚的待遇,通过工部和兵部的渠道,向天下招募顶尖的铁匠、木匠、火药匠,甚至精通数学、天文、地理的读书人。
告示一出,天下哗然。
让匠人与士子同列?还要给予官身待遇?这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大明,简直是石破天惊!虽然告示中明确招募的是“格物生员”而非“官员”,但仍引起了保守文官集团的又一轮猛烈抨击。
“工匠之徒,岂能与士子同堂共事?成何体统!”
“林奇这是要彻底败坏礼法,颠覆伦常!”
“研究院?我看是藏污纳垢,聚敛私兵之所!”
弹劾的奏章再次雪片般飞入通政司。然而这一次,朱元璋的态度却异常强硬,将所有弹劾一律留中不发,甚至申饬了几个跳得最欢的御史“不务实事,空言误国”。皇帝用行动表明,在这件事上,他毫无保留地支持林奇。
皇帝的意志压下了一切公开的反对声浪。很快,第一批从各地征调而来的能工巧匠和少数几个对“格物”感兴趣的落魄书生,怀着忐忑与好奇的心情,走进了研究院的大门。
研究院内,划分了数个区域:铁器坊、火药坊、木工坊、橡胶处理坊以及一个专门用于计算和绘图的“格物堂”。林奇亲自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和保密条例。
开局并不顺利。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人。
从各地征调来的老工匠们,虽然手艺精湛,却大多目不识丁,习惯于师徒口耳相传的经验,对林奇提出的“标准化生产”、“统一度量衡”、“记录实验数据”等要求极为不适应,甚至暗中抵触。
“俺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打铁的,凭什么要按那劳什子图纸来?差一分一毫,能有多大关系?”一个资历极老的王姓铁匠嘟囔着,他擅长打造宝刀,是被重金请来的。
而那几个好不容易招来的书生,则又过于拘泥书本,动手能力极差,且内心深处对满身汗臭的工匠们有些轻视,双方泾渭分明,几乎毫无交流。
研究院成立头几天,各个作坊几乎处于半停滞状态。工匠们按照老法子敲敲打打,造出的零件尺寸不一,根本无法组装。书生们则对着佛郎机炮的实物发呆,画出的图纸匠人们根本看不懂。
气氛一时有些压抑和尴尬。
林奇看在眼里,并不急于斥责。他知道,打破千百年的观念隔阂非一日之功。他需要找一个突破口。
这天,在林奇的亲自指导下,工匠们试图仿制第一门佛郎机炮的子铳。然而在铸造最关键炮管时,遇到了难题——连续三次浇铸,炮管内壁皆出现砂眼和气孔,无一合格!这意味着炸膛的风险极高。
“大人,不是小的们不用心,是这铁水……它就不听使唤啊!”王老匠人满脸烟灰,又是沮丧又是委屈地禀报。一众工匠都垂头丧气。
那几个书生在一旁窃窃私语,讨论着可能是“火力不足”或“模具不干”等书本上的原因,却拿不出任何实际办法。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一直沉默地蹲在炉边、负责拉风箱的年轻学徒,怯生生地举起了手。他叫石柱,是从北方逃难来的孤儿,被王老匠人收留,平时只做些粗活。
“大人……老,老师傅……”石柱声音很小,“俺……俺爹以前在老家也铸炮,俺记得……他好像往铁水里加过点什么灰乎乎的东西,铸出来的炮管就又光又硬……”
“嗯?加什么?”王老匠人眉头一皱,“胡说八道些什么!别打扰大人们议事!”
“让他说下去。”林奇却心中一动,阻止了王老匠人,温和地看向石柱,“别怕,想起来什么都可以说,说错了也不打紧。”
得到鼓励,石柱胆子稍大了些,努力回忆着:“俺……俺记不清叫啥了,就是一种灰色的粉末,像是……像是骨头烧成的灰……”
“骨粉?”林奇脑中灵光一闪!是了!磷!这个时代虽然不懂化学,但经验丰富的工匠已经摸索出通过添加骨粉(富含磷酸钙)来改善铸铁性能的土办法!这可以增加铁水的流动性,减少缺陷,并能提高铸件的硬度!
“快!去找些兽骨来,烧成灰,研磨成粉!”林奇立刻下令。
工匠们将信将疑,但还是很快照办了。当研磨好的骨粉被小心翼翼加入熔化的铁水中时,奇迹发生了——这次浇铸出的炮管内壁,明显光滑了许多,砂眼和气孔大大减少!
“成了!真的成了!”王老匠人抚摸着那尚且温热的炮管,激动得手都在颤抖,他猛地转身,对着石柱就是一揖:“石小子!你……你立了大功了!”
石柱吓得连忙躲开,脸涨得通红。
林奇笑道:“王师傅,看来这经验传承,固然重要,但后生晚辈的见识,有时也能解决大问题啊。”他又看向那几个目瞪口呆的书生:“诸位,可能从《天工开物》或是《梦溪笔谈》等典籍中,找出这‘骨粉’之理?”
书生们面面相觑,讪讪摇头。
林奇正色道:“格物之理,既在圣贤书中,更在这工匠的双手和日积月累的经验里。若不能俯下身段,将书中道理与这实际经验相结合,则格物终是空中楼阁。诸位可明白?”
一番话,说得工匠们腰杆不由自主挺直了几分,书生们也面露愧色沉思。
趁热打铁,林奇当场宣布:“石柱发现骨粉之功,赏银五十两,擢升为‘匠师助理’,可自由出入各坊,参与研讨!今后研究院内,无论出身,无论年资,凡有建言献策或技术改良者,依功大小,皆有重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重要的是,林奇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资历和出身的壁垒。
一时间,研究院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工匠们开始努力回忆和分享自己的独门诀窍,书生们也放下身段,主动去请教工匠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并尝试用文字和图表记录下来。
思想的壁垒,在共同的目标和实际利益面前,出现了第一道裂缝。
然而,在这片看似走向正轨的忙碌景象之外,一双阴冷的眼睛,正透过研究院高墙的缝隙,贪婪地窥视着里面的一切。
当晚,一份关于“骨粉铸炮法”的密报,被悄无声息地送出了金陵城,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研究院的第一项技术突破,在它尚未完全成熟之时,已然泄露。
林奇站在初具雏形的炮管前,心中充满了希望,却也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不仅要尽快造出神机炮,还要设法守住这些来之不易的技术成果。
而潜在的敌人,或许远不止北方的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