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踩在岩缝边缘,脚底还残留着刚才那阵异样的触感。他低头盯着自己的靴子,像是那上面会突然长出什么东西来。
“你记录了没?”他问。
娜娜站在救生舱门口,光学镜头微微转动,调取数据的速度快得让人怀疑她是不是早就准备好了。“足底压力峰值出现在左后跟,接触面为多孔脆性矿物,成分以风化硅酸盐为主。地质分析显示,该类结构常见于地下水长期渗析后的沉积层。”
“说人话。”
“你踩的是块像海绵的石头,不是活物。”
陈浩松了口气,但又觉得哪里不对。“可它软得有点过分,我还以为自己一脚踏进谁的胃里了。”
“若为生物组织,传感器会在三秒内检测到蛋白质分解气体与热源波动。”她顿了顿,“当时没有任何异常信号。”
“也就是说——我白紧张了?”
“准确地说,你的紧张毫无必要。”
他哼了一声,拖着步子往舱内走,推进服蹭着门框发出沙沙声。刚进气密区,头顶的红灯就闪了一下,警报轻响:“内部湿度超标,启动除湿程序。”
“又来?”他拍了拍肩膀,“就因为我在地下湖边上站了一会儿,至于搞得像进了桑拿房?”
“水汽已渗透至内衬夹层,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电路短路或霉变。”娜娜走到控制台前,手指划过面板,“系统建议优先完成环境调控,再进入休眠流程。”
“所以现在我要等衣服干透才能睡觉?这算哪门子生存逻辑。”
“是工程逻辑。”
陈浩一边嘟囔着“机器人永远不懂人类想躺下那一刻的迫切”,一边动手拆卸推进服组件。肩甲、护膝、动力腰带一一摆上干燥架,动作虽慢但还算利索。末了他还顺手把工具包翻了个底朝天,抖出几粒石屑和半片压扁的能量胶包装纸。
“你还挺讲究。”娜娜看了眼整洁的工作台。
“这不是讲究,是报复。”他说,“这破包上次卡住我的时候,我就发誓有一天要把它所有口袋都清一遍。”
她没接话,只是默默启用了备用加热丝,一圈圈缠在推进服躯干部位。细小的电流声响起,布料边缘开始冒起几乎看不见的水雾。
趁着等待的空档,陈浩钻进角落的储物柜,翻出一条旧毛巾擦头发。他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咱们这次出去,总共花了多久?”
“往返耗时八小时十七分钟。”
“听起来不多,实际累得像被人拿锤子轮流敲了八小时。”他咧嘴笑了笑,“不过……水是真的。”
“w-02水质确认无误,已标记为可直饮资源点。”
“那地方安静,凉快,还有水喝。”他靠在墙上,闭了会儿眼,“要不是还得回来,我都想直接睡那儿了。”
“地下空间存在塌陷风险,不适合长期驻留。”
“我知道,我知道。”他睁开眼,“我只是说‘想’,又没说要违抗你的安全条例。”
几分钟后,系统提示音响起:“主服湿度降至12%,符合收纳标准。环境稳定,无外部扰动。能源储备充足,太阳能阵列运行正常,蓄电池组充电率93%。水源连接管路已完成压力测试,水流畅通。防御雷达扫描范围覆盖三百六十度,未发现移动目标。”
娜娜转身面向他:“三项检查完毕。休眠模式准备就绪。”
陈浩没动,而是盯着天花板看了一会儿。“非得睡这么久吗?七十二小时……醒来都快忘了自己是谁了。”
“低功耗运行是为了延长核心模块寿命。”她的声音平稳,“你探索的时间窗口取决于我能持续工作的时长。减少无效能耗,等于为你争取更多行动自由。”
“可你一睡,这儿就只剩我一个活的。”
“你在清醒状态下也是唯一具备生命体征的个体。”
“你这是在安慰我还是在强调我有多孤独?”
“陈述事实不涉及情感意图。”
他叹了口气,从柜子里拽出睡袋,摊在地上。拉链拉到下巴,整个人缩进去一半,只露出眼睛和鼻尖。“那你记得按时醒。别到时候我饿得啃墙皮了,你还在梦里算圆周率。”
“休眠期间仍保持基础感知能力,重大异常将触发自动唤醒机制。”
“什么叫‘重大异常’?比如我开始唱歌?”
“生命危险、系统崩溃、能源中断、外部强行入侵。”
“哦。”他撇了撇嘴,“那我唱得再难听也不算。”
“目前数据库中暂无‘歌声引发灾难’的案例记录。”
他笑了一声,翻了个身,脸朝侧面。“行吧,你睡你的,我闭我的。咱们都歇会儿。”
舱内灯光缓缓调暗,从白转为暖黄,最后只剩下控制台上的几个绿色指示灯还在闪烁。娜娜站在原位,机械关节轻微收缩,进入待机姿态。她的眼部光源逐渐变暗,语音节奏也慢了下来。
“休眠模式启动。”她说,“预计七十二小时后唤醒。当前状态:安全,稳定,可控。”
陈浩没回应,呼吸渐渐变得均匀。他的手指松开了抓着睡袋边缘的力道,脑袋歪向一边,嘴角微微下垂,像是终于放下了什么。
控制台屏幕跳了一下。
一行小字浮现在角落的日志界面:“外部湿度再次上升0.3%,来源不明。”
娜娜的光学感应器轻微颤动了一下,随即恢复静止。
舱内彻底安静下来。